1 实验技术讲座

合集下载

电磁感应实验创新讲座金武军

电磁感应实验创新讲座金武军
培养实验人才
金教授非常注重实验人才的培养, 他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培 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实验人才。
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深远影响
学术界的影响
金武军教授在电磁感应研究领域 的突出贡献,为学术界提供了新 的研究教授的理论和实验成果不仅为 工业界提供了技术支持,还促进
实验结果的创新解释
要点一
总结词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电磁感应实验中,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实验结果来揭示更 多物理现象和原理。例如,分析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 磁通量变化率的关系时,可以引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理 论框架,探讨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感应现象。 此外,结合其他物理实验,如霍尔效应和磁阻效应等,可 以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研究。
总结词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实验的核心原理,它描述了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 中产生电动势的规律。
详细描述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磁场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 动势。这个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这个定律是电 磁感应实验的基础,为进一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
创造新技术
实验创新有时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实验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其 他领域或解决其他问题,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促进实验设备的改进
实验创新可以促使实验设备的改进和优化,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技术支持。
对实际应用的启示和影响
1 2 3
促进技术创新
实验创新所揭示的新现象或新技术可以激发技术 创新的灵感,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效益

小学科学实验安全讲座稿

小学科学实验安全讲座稿

小学科学实验安全讲座稿引言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座嘉宾,负责为大家讲解小学科学实验的安全知识。

科学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但在进行实验时,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科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实验,保障大家的安全。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1. 实验室环境检查:在进行实验前,要仔细检查实验室的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没有杂物堆放,以及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漏水、电线暴露等。

如果发现有安全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2. 佩戴实验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穿上实验服和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化学品或其他实验物品对身体造成伤害。

3. 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并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询问,不要盲目进行实验。

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1. 严禁独自进行危险实验: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当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陪同,严禁独自进行危险实验,尤其是涉及火焰、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实验。

2. 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在使用实验器材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不要随意摆弄或乱用实验器材,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3. 小心使用化学品: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小心使用化学品,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吸入有害气体。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4. 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品:有些实验物品可能会有高温或锋利的边缘,我们应该避免直接接触这些物品,以免造成烫伤或划伤。

5. 注意实验室的通风: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如果实验室通风不好,应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讲座ppt课件ppt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讲座ppt课件ppt课件

过滤时要注意哪几点?
a.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b.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
c. 三靠:倾斜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 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要轻 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 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完整版课件
32
5、温度计的使用
正确方法:
①在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
完整版课件
15
完整版课件
16
9、 胶头滴管
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 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 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 管中的空气,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 指和食指,吸入液体试剂,然后提起滴管。 注意事项:
①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 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 沾污滴管。
完整版课件
17
10、量筒
使用注意事项:
①选择合适的量筒 (观察量程、最小刻度。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应等于 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
②向量筒里注入液体
(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 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让液体缓 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接近需要的 量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 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若不慎加 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 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 滴管滴至刻度处。)
完整版课件
18
③ 读数。 (读数时,量筒要平放,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
答: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 标签。
【思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 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实践实验教学讲座(3篇)

实践实验教学讲座(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讲座旨在探讨实践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践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实验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通过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实验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学生需要相互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实验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实践实验教学课程。

同时,加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完善实验设备与设施学校应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确保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同时,加强实验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4. 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通过定期开展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科普讲座实验报告范文(3篇)

科普讲座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普及光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我们举办了一场以“探索光的奥秘”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1. 普及光学基础知识,让公众了解光的性质和作用。

2. 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公众对光学研究的兴趣。

3. 培养公众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与折射3. 光的干涉与衍射4. 光的色散5. 光的偏振四、实验器材1. 准直器2. 分束器3. 光栅4. 显微镜5. 激光笔6. 三棱镜7. 镜子8. 白色屏幕9. 实验桌10. 电源五、实验步骤1. 光的传播(1)将准直器对准激光笔,调整激光笔的角度,观察光束的传播路径。

(2)在光束传播路径上放置分束器,观察光束的分裂现象。

2. 光的反射与折射(1)将三棱镜放置在实验桌上,调整激光笔角度,使其垂直照射三棱镜。

(2)观察光束在进入和离开三棱镜时的折射现象,记录折射角度。

(3)在反射面(如镜子)前放置白色屏幕,调整激光笔角度,观察反射光束在屏幕上的成像。

3. 光的干涉与衍射(1)将光栅放置在实验桌上,调整激光笔角度,使其垂直照射光栅。

(2)观察光束在光栅上的衍射现象,记录衍射角度。

(3)在光栅后放置显微镜,观察干涉条纹。

4. 光的色散(1)将三棱镜放置在实验桌上,调整激光笔角度,使其垂直照射三棱镜。

(2)观察光束在进入和离开三棱镜时的色散现象,记录色散角度。

5. 光的偏振(1)将分束器放置在实验桌上,调整激光笔角度,使其垂直照射分束器。

(2)观察光束在分束器上的偏振现象,记录偏振角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传播:实验结果显示,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结果显示,光在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且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有关。

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一、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一、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四、物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表示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列表法、作 图法和数学方程式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列成表格,排列整齐,使人一目了然。这是数据处 理中最简单的方法,列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表格要有名称。 (2)每行(或列)的开头一栏都要列出物理量的名称和单位,并把 二者表示为相除的形式。因为物理量的符号本身是带有单位
肌肉强 烈收缩,
25~100
呼吸困难 甚至停止呼吸
100以上
心脏心室纤维 性颤动,死亡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
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 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的,除以它的单位,即等于表中的纯数字。
(3)数字要排列整齐,小数点要对齐,公共的乘方因子应写在开 头一栏与物理量符号相乘的形式,并为异号。
(4)表格中表达的数据顺序为:由左到右,由自变量到因变量,可
以将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列在同一表中,但应以一组数据为例,
在表格下面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 列表示例: t/℃ 液休饱和蒸气压测定数据表 1/T/10-3 /K-1 h(mmHg) P实/Pa ln(p/Pa)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讲座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讲座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讲座摘要:一、引言二、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三、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四、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五、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挑战与对策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讲座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1.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1.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2.实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3.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四、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1.实验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遵循科学原理,数据真实可靠- 实用性:适合教学需要,易于操作- 创新性: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2.实验实施的过程- 实验准备:熟悉实验原理,准备实验器材-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得出结论五、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挑战与对策1.挑战:实验资源有限,实验器材不足- 对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其他学校共享实验器材2.挑战:实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3.挑战:实验安全问题- 对策: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实验安全制度六、总结与展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克服实验教学中的挑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高一年级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方法 讲座稿

高一年级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方法  讲座稿

提升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培养规范实验操作素养高一理科班学生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培训主讲人朱晓东提升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培养规范实验操作素养-----------高一年级学生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技能培训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我再次为高一理科全体同学做一场以部分实验仪器使用功能和规范过操作方法为主题的报告(培训)会,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各位同学在前期的实验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但会损毁实验仪器,而且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严重影响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实验现象、结论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大家对各类实验的兴趣与热情。

讲解过程中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认真聆听,注意介绍到的各类实验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方法以及主要功能。

同学们只有掌握了各类实验仪器的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真正意义上认真落实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才能够激发实验兴趣,才能够进行实验创新,培养探究实验思维,促进物理学科成绩的提升。

一、高一必修一物理教材中的分组实验高一必修一二教材中主要以力学知识为主要体系,因此涉及到的高考必考分组实验主要有7 个,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掌握。

物理实验中,演示实验将占到整个物理实验的80%左右,分组实验占到20%,演示实验支撑着物理学科学习基础,但就是这20%的分组实验是整个高考物理实验的重点部分,必须保质保量地掌握。

1.这里顺便强调一下,每年的高考全国卷二理科综合中都要考2个分组实验,一个力学实验,一个电学实验。

其中力学实验就要从我们高一年级学习的必修一二物理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中出题,因此一个应给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对于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二中涉及到的几个力学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误差、注意事项、实验创新等环节要格外重视。

2.高一必修一二教材中涉及到的力学实验必考部分: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五:平抛运动(近几年一直没有考过)实验六: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以上7个力学实验是在高一必修一而教材中出现的,大家必修要全面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实验技术讲座1.1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1.1.1 实验目的物理化学实验是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承上启下对系统进行综合性测定的基础实验。

其特点是实验中采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系统的化学变化规律。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电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等)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熟悉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从而能够根据所学原理与技能选择和使用仪器、设计实验方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并具备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以及书写规范而完整的实验报告等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验证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结果、书写实验研究论文,可以受到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学生从事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1.2 实验要求物理化学实验整个过程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和数据测量及实验后书写报告几个步骤。

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基本要求如下:1.实验前充分预习学生应事先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了解一些特殊测量仪器的简单原理及操作方法;特别注意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操作。

在此基础上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简单原理和步骤、操作要点和原始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无预习报告者,不得进行实验。

2.认真实验动手进行实验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考察,不合格者不可开始实验。

然后,由学生检查实验装置与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记录实验条件。

实验过程中要有严谨的实验态度,要勤于动手,敏锐观察,开动脑筋,分析钻研问题;要操作准确、观察仔细、测量数据认真、记录准确、完整、整洁;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证仔细地完成每一步骤的操作。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必须忠实、准确,不能随意涂抹数据,数据记录要表格化,字迹要整齐、清楚,保持一个良好的记录习惯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实验结束后,应将玻璃仪器洗净,所有仪器恢复原状排列整齐,经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原始记录需经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3.准确撰写实验报告写出合乎规范的实验报告对学生加深理解实验内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简明原理(包括必要的计算公式)、仪器装置示意图、扼要的实验步骤和操作的关键、实验条件(室温、大气压、药品纯度和仪器精度等)、数据记录与运算处理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讨论等。

其中结果讨论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主要指实验现象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及误差分析、做好实验的关键、实验时的心得体会等,并对该实验提出进一步的工作和改进意见等。

实验报告要字迹清楚,段落分明,实验目的、原理、步骤要用自己的语言简练地写明,数据记录要齐全、真实、表格要合理清楚,回答问题要反映出自己在实验中的切身体会。

实验数据尽量采用表格形式,作图必须用坐标纸,数据处理和作图应按误差分析有关规定进行。

实验结束的两周内完成实验报告,于下次实验时提交报告。

实验报告要书写完整、数据处理合理、对实验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等,要求报告完整、字迹工整、图表规范、数据处理正确、结果正确。

数据处理应在明确原理、方法步骤及计算公式和有效数字的基础上,按法定单位标准进行运算、作图、列表等来得出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讨论、解释或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

1.2 误差及数据处理实验数据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作图法和数学方程式法。

数学方程式法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列表和作图法。

1.2.1 列表法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数据测量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变量,在实验数据中选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列表法就是将这一组实验数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各个数值依一定的形式和顺序一一对应列出来,优点是一目了然,它常是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前期工作。

列表时应注意表格一定要有表名,表名要抓住中心简洁明了,放在表头上。

每一表格应有简明、完整的名称。

表格分为若干行,每一变量应占表格一行。

每一行的第一列写上该行变量的名称及量纲。

表格的每一行上,都应该详细写上名称及单位,名称用符号表示,因表中列出的通常是一些纯数(数值),或者是这些纯数的数学函数,例如:ln(p/Pa)。

若表中数据有公共乘方因子,为方便起见,可将指数放在行名旁,但应注意指数上的正负号应异号。

例如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有公共乘方因子10-14,则行名栏写成1014 Kw。

每一行所记的数据应注意其有效数字,并将小数点对齐。

因此表的栏头也应表示成纯数,应当是量的符号G除以量纲的符号[G],即G/[G]。

如p/Pa,T/K等。

一般选择较简单的量作为主变量,如:温度、时间、距离等。

主变量变化最好是取均匀、等间隔地增加(或减少)。

若实测结果并非如此,可将测定数据绘成图,由图读出主变量为均匀、等间隔地递变时的一套新数据,然后再列成表。

1.2.2 作图法作图法可更形象地表达出数据的特点,如极大值、极小值、拐点等,并可进一步用图解求积分、微分、外推、内插值。

用作图法表达物理化学实验数据,能清楚地显示出所研究的变量的变化规律,如极大值、极小值、转折点、周期性、数量的变化速率等重要性质。

根据所作的图形,我们还可以作切线、求面积,将数据进一步处理。

作图法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最重要的有:1.求外推值有些不能由实验直接测定的数据,常常可以用作图外推的方法求得。

主要是利用测量数据间的线性关系,外推至测量范围之外,求得某一函数的极限值,这种方法称为外推法。

例如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中,首先必须用外推法求得溶液的浓度趋于零时的粘度(即特性粘度)值,才能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2.求极值或转折点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或转折点,在图形上表现得很直观。

例如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相图确定最低恒沸点(极小值)。

3.求经验方程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有线性关系,那么就应符合下列方程:y=ax+b它们的几何图形应为一直线,a是直线的斜率,b是直线在轴上的截距。

应用实验数据作图,作一条尽可能联接诸实验点的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便可求得a和b的具体数据,从而得出经验方程。

对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是曲线关系而不是直线关系的情况,可对原有方程或公式作若干变换,转变成直线关系。

4.作切线求函数的微商作图法不仅能表示出测量数据间的定量函数关系,而且可以从图上求出各点函数的微商。

具体做法是在所得曲线上选定若干个点,然后用镜像法求作出各切线,计算出切线的斜率,即得该点函数的微商值。

5.求导数函数的积分值(图解积分法)设图形中的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导数函数,则在不知道该导数函数解析表示式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图形求出定积分值,称图解积分,通常求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常用此法。

作图方法具体如下:(1)作图用坐标纸或计算机处理。

作业一般用坐标纸。

论文用计算机处理,较常用的作图软件为Office中Graph(务必选散点图 scatter plot ),功能较差,最好使用Origin 软件。

(2)图形大小一般控制在长宽为(5~10 cm)(5~10 cm)范围。

(3)坐标轴的选取范围:变量的变化范围(极小~极大)。

起点一般不需要0点,除非要外推到0点或极小值靠近0点。

刻度取容易计算的数。

(4)实验点要显著地描绘在图上,多组点用不同符号。

描点时,应用细铅笔将所描的点准确而清晰地标在其位置上,可用 ○,△,□,╳ 等符号表示,符号总面积表示了实验数据误差的大小,所以不应超过1 mm格。

同一图中表示不同曲线时,要用不同的符号描点,以示区别。

(5)直线用直尺画,曲线用曲线板画。

计算机中直线用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处理,曲线用B -样条(B - spline)或其他曲线拟合。

线条要比坐标轴粗。

描出的曲线应平滑均匀。

(6)坐标轴一定要标上名称,通常放在坐标轴中间或左上方和右下方。

坐标轴名为无量纲的量即:物理量/量纲。

(7)图形一定要有图名,放在图下方的中间。

例如:某气体在273.15 K时的密度ρ与压力p的实验数据见表1-1。

请作出(/p)- p曲线,并外推至p0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表 1-1p/kPa 101.32567.550 50.663 33.775 25.331ρ2.307 1.526 1.140 0.757 0.567 /p(kg)解:作(/p)- p曲线见图1-1,外推可得:图1-1(ρ/p)-p曲线关系因为p0时气体的性质接近理想气体,即p=nRT/V=RT/M故:M=RT()p0=8.3145 J mol-1-1273K0.02222910-3kg m-3Pa-1=50.4810-3kg mol-1(8)图解微分。

图解微分的关键是作曲线的切线,而后求出切线的斜率值,即图解微分值。

作曲线的切线可用如下两种方法:①镜像法:取一平面镜,使其垂直于图面,并通过曲线上待作切线的点P(如图1-2)然后让镜子绕P点转动,注意观察镜中曲线的影像,当镜子转到某一位置,使得曲线与其影像刚好平滑地连为一条曲线时,过P点沿镜子作一直线即为P点的法线,过P点再作法线的垂线,就是曲线上P点的切线。

若无镜子,可用玻璃棒代替,方法相同。

②平行线段法:如图1-3,在选择的曲线段上作两条平行线AB及CD,然后连接AB和CD的中点PQ并延长相交曲线于O点,过O点作AB、CD的平行线EF,则EF就是曲线上O 点的切线。

1.3计算机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方法1.3.1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1)图形分析及公式计算,如 “极化曲线的测定”、“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等实验用此方法。

(2)用实验数据作图或对实验数据计算后作图,然后线性拟合,由拟合直线的斜率或截距求得需要的参数。

如“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用此方法。

(3)非线性曲线拟合,做切线,求截距或斜率。

如“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沉降分析”[1,2] 等实验用此方法。

第(1)种数据处理方法用计算器即可完成,第(2)和第(3)种数据处理方法可用Origin 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第(2)种数据处理方法即线性拟合,用Origin软件很容易完成。

第(3)种数据处理方法即非线性曲线拟合,如果已知曲线的函数关系,可直接用函数拟合,由拟合的参数得到需要的物理量;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函数关系,可根据曲线的形状和趋势选择合适的函数和参数,以达到最佳拟合效果,多项式拟合适用于多种曲线,通过对拟合的多项式求导得到曲线的切线斜率,由此进一步处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