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积累

合集下载

语文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

语文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

语文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语文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积累语文知识呢?首先,阅读是最为重要的积累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掌握更多的语法规则,还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品,学习优秀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其次,多加强词汇积累。

词汇是语文表达的基础,要想表达准确、流畅,就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量。

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记忆方法,如联想法、构词法等。

还可以通过课堂、课外的词汇练习,加强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积累。

语法是语言运作的规则,掌握了语法,才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可以通过课本、教辅或者参考书籍来加强语法的学习和积累。

在语文积累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将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具体来说,语文运用主要包括写作和口语表达两个方面。

写作是语文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注意写作的结构和逻辑性,确保文章的条理清晰。

其次,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最后,要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观察,写出真实、准确和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口语表达是语文运用的另一个方面。

通过口语表达,我们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口语表达中,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自然,保持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同时,还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美化技巧,使自己的口语更加生动、有趣。

文学文化常识是语文积累和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学习和了解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想和感情。

同时,了解作家的背景和观点,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此外,文学作品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传统,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积累与运用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积累和运用,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学习中轻负荷、高效率地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写作中运用自如,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素材;积累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切“听”、“说”、“读”,都是为了“写”,写作是目的,是根本。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作文课上(乃至考试中)许多学生搜肠刮肚,一筹莫展,最后由于“师命不可违”,勉强挤凑出交差之作,应付了事,教师读来空洞乏味,查问原因,答曰:不知写什么,多么尴尬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近几年我根据教学体会与学生实际,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发动学生积累材料。

我认为关键应注重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深入挖掘生活,广泛猎取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如下:一、挖掘教材内容,厚积学生文化积淀学生作文写作积累素材,首先应紧扣教材,因为教材所选篇目是久经考验的美文华章,它是作者长期对生活、对社会进行观察思考后的结晶,是深刻思想性与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作为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精华,从而使学生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诸如内容方面:屈原的忠君爱国、烛之武的善于辞令、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以及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入世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都能陶冶学生情操。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王孟的田园诗、高岑的边塞诗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乐观胸怀;“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大丈夫豪情……可谓精彩纷呈,不一而足。

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策略论文

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策略摘要:语文是一项人文学科,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语文也是一门工具学科,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语文也是一项生活学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语文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设计好每一步。

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对于他们的后期学习以及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需要教师特别重视。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扩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记多背、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等途径,实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策略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展阅读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方法。

小学时期的学生知识积累有限,所以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来让他们进行理解,而如果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那么就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的自己学习。

新课改也将学生放置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更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引导,为实现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而努力。

教师应有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的观点,课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愉快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例如学完四年级上册的《卡罗纳》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再激励全体学生课后阅读这部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名著。

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几十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就一定会比较强。

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组织学生通过齐读、小组读、赛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对短小精悍的古诗牢记于心。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扩大阅读面,注意阅读材料的多样化,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知识素材积累。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记多背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因为很多东西教师硬性要求学生要会背,而且大多是进行死记硬背。

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和知识积累浅析

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和知识积累浅析
对 自己的 人生 进 行 重 新 的 审视 、 考 。 思 ( ) 三 名篇 佳 作 的 积 累 初 中 生 应 该 进 行 广 泛 的 课 内外 阅读 并 从 中 积 累 大量 的精 短 美 文 。 能 对 这些 文章 做 到烂 熟 于心 . 文 时 就会 发 现 , 如 作 正是 这 些 妙语 佳 句 帮 助 自己写 出 了一 篇 篇 情 文并 茂 的 文章 。 外还 另
的练 习 初一 活动 课 就 有 , 套 《 习册 》 配 练 中也 有 。 如 初 中第 四册 “ 维拓展 ”板块 就有要 求用 反 义词填成 语的训练 : 为 思 “
一 一
高 了他 们 的 阅读 能 力 。 那么 . 中学 生 应该 如 何 进 行 阅读 . 该 从 应
中 积 累哪 些 知识 呢 ? 面笔 者 就 浅谈 一 下 自己在 教学 实 践 中所 下 做 的尝 试

用 ”“ 、舍




“ 、



辙”“ 嘲 、


讽 ”“ 备 、


患”“ 龙 、



引导 学 生主 动 感知 , 整体 感 知
脉 ” 。可 以说 . 等 几乎 每 个 成 语 的 背后 都 有 一 个 动 人 的故 事 , 耐 人 寻味 . 发人 深 思 。 生若 能 将 这 些成 语 故 事熟 记 于 心 , 学 不仅 能 启迪 人 生 . 而且 到 实 际运 用 时 就 能得 心 应 手 。
化 修 养 初 中语 文 实 践课 中就 有 警 句 的收 集 与评 比活 动 。除 了
的整 体 感知 作 为 一 个重 要 的 教 学 环节 参 与 到 阅 读 教学 之 中 . 抓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词汇积累和运用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之一。

有效的词语积累和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本文将针对小学低段学生词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进行浅谈。

词语的有效积累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词汇积累的起点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比较有限。

教师在词语的选择上要注意适当性和趣味性,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词汇,如食物、动物、家庭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词语的含义。

词语的有效积累应注重旧词的复习和新词的拓展。

小学低段学生的记忆力有限,如果不进行及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旧词很容易遗忘。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复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旧词的记忆。

教师还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拓展他们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词汇,扩大他们的语言视野。

词语的有效运用应尽量贴近实际生活。

小学低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词语的运用不能限制在课堂上,更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词语进行交流,如描述某个事物、讲述一个故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词语的使用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活动中运用词语,增强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词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需要不断的巩固和提高。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词汇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才能取得进步。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例如通过词语填空、词义辨析、句子改错等练习,让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理解词语,还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句子中。

中学生语文积累

中学生语文积累

中学生语文积累语文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中学生需要进行语文积累。

语文积累是指通过阅读、写作和背诵等方式,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应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名著、散文、诗歌等。

通过阅读,中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中学生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来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写作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

中学生可以多写一些作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写作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中学生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短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互相批改作文,提高写作的质量。

背诵也是提高语文积累的有效方法。

中学生可以背诵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现代诗歌和经典的文学片段。

通过背诵,可以提高记忆力和语感,增加词汇量,培养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背诵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默写来巩固记忆,使诗词和文章深入脑海,随时可以运用。

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语文社团、参加语文竞赛等方式来提高语文水平。

参加语文社团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

参加语文竞赛可以锻炼应试能力,提高解题技巧,拓宽知识面。

同时,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语文学习资源,如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中学生要进行语文积累,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背诵等方式来提高语文水平。

通过这些方法,中学生可以增加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同时,中学生还要积极参加语文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和努力,中学生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取得好成绩。

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浅谈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及途径

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浅谈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及途径

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浅谈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及途径发布时间:2021-11-01T13:35:29.522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月作者:唐丽娟[导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是“根”在肥沃的泥土里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它不断吸收泥土中的营养,积蓄能量,耐心地等待春天的到来。

它厚积薄发,机会一旦来临,它的生命将再次绽放夺目光彩。

文章重点探讨了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及途径。

唐丽娟自贡市沿滩区龙湖中学校四川自贡 643000【摘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是“根”在肥沃的泥土里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它不断吸收泥土中的营养,积蓄能量,耐心地等待春天的到来。

它厚积薄发,机会一旦来临,它的生命将再次绽放夺目光彩。

文章重点探讨了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育;积累;重要性;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11-110-01一、语文教育之积累的重要性“根”的本义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要想植物长得好,就得从“根”上下功夫;反之,也要从“根”上找原因。

教育就如同养育一棵苗,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有言“养其根而俟其实”。

这句话用在教育教学中是非常恰当的。

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养”,是针对学生而做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养,再静静等待。

那根“根”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方法、情感等。

当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结出果实。

语文教育在积累方面的要求更高,也可以说,有积累的同学在语文学科学习上会更轻松。

不重视积累的语文教学,即便是在统一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会比那些考得不怎么样的平时重视积累的学生高出多少。

这种教学就如吹出的泡泡,一开始看起来增长很快,而且五光十色。

但是它全身都又薄又脆,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有可能只是微风的到来,它也会崩溃!语文教学应该从哪里起步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素养。

语文老师如何总结知识点

语文老师如何总结知识点

语文老师如何总结知识点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文字、阅读、写作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而语文老师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不仅需要教授知识,还需要总结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那么,语文老师如何总结知识点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系统化总结语文知识点繁多,涉及面广,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系统化总结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首先,语文老师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包括文字、阅读、写作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然后,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逐一总结,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总结和梳理。

通过系统化总结,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知识点的脉络和结构,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二、图文并茂语文知识点大多涉及文字、文章、诗句等,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总结知识点。

例如,在总结古诗词知识点时,可以适当配以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

在总结汉字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举例和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含义。

图文并茂的总结方式可以让知识点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生活化实践语文知识点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它们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生活化实践的方式来总结知识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应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总结写作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写一篇议论文或散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在总结阅读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朗读比赛或阅读分享会,通过生活化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领悟阅读的乐趣。

生活化实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接地气地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语文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种趋势。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来总结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总结文章鉴赏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名家名篇的朗诵和解读,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对文章鉴赏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它在阶段性目标中提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由此可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学生应如何进行知识的积累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积累,查找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家笔下的优秀作品,因此,在学每一篇课文前,教师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查找作者的生平及相关作品是有必要的。

这样,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执教《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前,让学生搜集了孔子的生平及名言。

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已经对孔子有了认识,并能熟练诵读孔子的名言,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积累。

二、课中积累,拓展知识。

1、朗读中积累。

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不能忽视朗读,朗读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能在无意识中记忆语言,积累语言。

我在执教《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时,采用了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表演读、引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下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背诵这篇课文。

2、摘抄中积累。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优美的词句及段落,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类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并利用早读或课余时间进行诵读。

这样,增加了学生对优美词句及段落的积累,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3、背诵中积累。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背诵。

学生只有背诵,才能把好词好句好段牢固掌握。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古诗、成语、名言等,对于这些知识,我要求学生尽量在课堂上背诵,甚至能默写。

学生熟记了这些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进行写作。

4、拓展中积累。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教学每篇课文后都会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我在执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后,问学生:“你们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有的学生讲了“三英战吕布”,有的学生讲了“单刀赴会”,有的学生讲了“三顾茅庐”,有的学生讲了“桃园三结义”……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了解了《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同时,还掀起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三、课外积累,灵活运用。

近年来,小升初的语文考试题更趋向于考课外知识。

这就要
求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教好教材,更要让学生加强对课外知识的积累。

1、基础知识的积累。

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所学到的成语、名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知识非常有限,因此,还应广泛地进行课外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积累这些知识时应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并加以指导。

如:把成语分为写人物神态的、写人物品质的、写人物器官的、写四季的等种类来积累,把名言分为学习名言、科学家名言、珍惜时间名言等种类来识记,把古诗分为四季古诗、思乡古诗、节日古诗、含颜色的古诗等种类来积累。

这样,把这些知识进行了分类,不但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考试的针对性强。

由于我带的是毕业班,学生要积累的知识很多,如果对学生积累课外知识不加以指导,学生就会盲目地背诵,最后收效甚微。

于是,我每天给学生布置要积累的内容,让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脑海中呈现文字,甚至动笔写一写,这样,能牢固掌握所背诵的内容。

光让学生积累这些知识还不行,还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灵活运用。

我主要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展示所背诵的知识,或利用早读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或在课堂上用学生要积累的古诗、谚语、歇后语、名言等来组织教学,即我说上句,学生接下句,为学生创设运用所积累知识的语言环境。

我还及时表扬奖励优秀学生,激发他们对课外知识积累的兴趣。

这样,学生巩固了所积累的知识,并能较灵活地运用。

2、阅读的积累。

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课外积累的基础知识是完全不够的,还应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班级,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就应该给阅读书籍后的学生展示的机会。

我们可以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故事或进行好书推荐,也可以用班会课进行讲故事比赛,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这样,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其次,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了中国的四大名著、鲁迅的散文集及小说、外国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通过阅读,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还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非常重要。

我让学生在读书时边读边勾画、批注,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读书时摘抄好词好句及优美的段落;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写一写读书心得。

这样,不但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加了,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