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图像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课件

•61
胆囊不显示可能的情况
• 先天性胆囊缺如或发育不良 • 胆囊切除 •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萎缩 • 胆囊位置异常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62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
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 有否外科阻塞性黄疸 • 阻塞位置判断 • 阻塞性质确定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3
黄疸的类型
• 肝前性黄疸:溶血 • 肝性黄疸:肝损害 • 肝后性黄疸:胆管阻塞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4
肝前性黄疸
• 表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不升高 • 见于输血反应、毒蛇咬伤的溶血性黄疸
•23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4
阻塞部位的判断
• 共同开口以上阻塞,表现为肝内胆管广泛 性扩张,肝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而主胰 管不扩张。
• 原因可能为结石、蛔虫或肿瘤。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5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6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27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 50~55岁以上,长期有胆囊结石特别是 充满型胆囊结石病人,要多方位,多切 面观察胆囊壁情况,对可疑病例提示临 床。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60
胃手术后胆囊变化的超声观察
• 胆囊明显肿大 • 胆汁透声差 • 手术后较短时间内形成胆囊结石 • 建议:研究胃手术时是否同时做胆囊切除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2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3
肝内胆管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14
主胰管超声图
•疑难病例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
课件小儿黄疸

超声表现(无特异性) 1. 肝脏正常,或体积增大,回声增强,胆管 一般无扩张。 2.胆囊体积可以缩小,正常或增大。
新生儿肝炎声像图 肝实质回声弥漫性 增强、增粗。胆囊 体积缩小,内充满 胆泥(箭头)。
鉴别诊断: 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鉴别诊断十 分重要,因为胆道闭锁需要早期外科干 预以防止胆源性肝硬化。而新生儿肝炎 只需内科治疗。 1.超声鉴别:患肝炎的新生儿利用牛奶 餐后的胆囊体积缩小,表明肝总管及胆 总管通畅。
IVB型:多发的肝外囊肿。 V型:或称Caroli氏病,多发的肝内胆管囊肿,被认为是一种独立 的疾病。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胆总管囊肿可与胆道闭锁共存) 返回
超声表现:胆总管部位囊性包块,与胆囊分界清晰,
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壁薄,光滑,胆囊大小、形 态正常,肝内胆管一般正常。
儿童及青少年黄疸
肝细胞性疾病
两大类:感染性(急性和慢性肝炎) 非感染性(代谢性疾病、药物、中毒和 自身免疫病)。
急、慢性肝炎超声表现:取决于肝脏损伤程度而非病因。
1.轻度感染性肝炎超声表现一般正常。 2.急性重症肝炎:⑴肝大、实质回声减低、门静脉管壁回声 增强(漫天星肝) ⑵ 胆囊体积缩小,壁增厚,腔内充满胆 汁。 3.慢性活动性肝炎:⑴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边缘不规 则,门静脉血管纹理不清晰。 ⑵胆囊体积可能缩小,内有稠厚胆汁、 胆泥或结石,还可能发现侧枝循环。
胆道闭锁的超声表现: 1.门静脉分叉前方三角形或管样的高回声 结构,被称做三角“条索征”,本征是诊断 肝外胆道闭锁的可靠征象,特异性接近100%, 敏感性达85%。
2.胆囊体积很小或不显示,当然如果闭锁位于胆囊 管汇入胆道系统的远端,也可见正常胆囊显示(约 10%)。 横断面扫查显示 肝实质回声正常。 胆囊(箭头)体积 小,胆总管未见。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内容详细)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杨小庆
医学精制
1
前言
口服胆囊造影(B超取代)→CT胆道造影 静脉胆道造影(B超取代)→CT胆道造影 T管造影→取石、支架等,十二指肠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憩室造影
网篮取石、扩张术、乳头切开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PTCD、支架等 CT→仿真内窥镜、三维成像 MRI→MRCP
27
⒉胆囊钙化: (钙化性胆囊炎、瓷胆囊、瓷器
样胆囊) X现表现:致密梨状包壳 分散的条状钙化 部分钙化
医学精制
28
瓷胆囊
医学精制
29
瓷胆囊CT表现
医学精制
30
⒊石灰样胆汁(钙胆汁) X线表现: 平片见胆囊造影样改变,即立
位可见液平面 胆汁位于上方,钙 胆汁位于下方 可合并结石。
医学精制
31
医学精制
62
⑶肝内胆管先天 性囊状扩张症
Caroli病 (Ⅴ型) 肝内胆管囊状、
节段性扩张呈串 珠状
医学精制
63
⒍胆道蛔虫症
临床特点 X线特点 ⑴十二指肠造影 ⑵胆道造影
长条状透亮影 多位于肝外 胆管及左肝管位于胆囊者少
医学精制
64
医学精制
65
医学精制
66
医学精制
67
7.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 (Lemmel syndrome)
19
㈢常见病 ⒈胆囊结石:
⑴过去检查常用平片、口服法、静 脉法,现以超声检查为主。
⑵阳性结石占胆系结石的5-20%, 占胆囊结石10-20%
医学精制
20
医学精制
平片
21
造影:漂浮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
恶性梗阻性黄疸
• 定义
由恶性肿瘤 导致的直接或间接胆道 梗阻所引起的以高胆红 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 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PPT学习交流
2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
胰头癌
十二指肠乳头癌
胆管癌
胆囊癌 PPT学习交流
3
黄 疸 的 诊• 临床表现 断 • 多发于中老年
PPT学习交流
10
胆囊癌
PPT学习交流
11
胰头癌
PPT学习交流
12
胆管癌
PPT学习交流
13
学 诊 断
• MRI优点在于既能显示梗阻病变也能显示整个胆道 系统。
• MRCP(磁共振胆胰造影)能清楚显示胰胆管梗阻部 位和胰胆管扩张程度,且具有无创、多维成像和 定位准确等特点,故优于单纯MRI。
PPT学习交流
十二指肠韧带内、腹腔动脉旁、胰头周围及肠系 膜血管根部淋巴结,最后行胆、胰、胃肠重建。
PPT学习交流
28
方 式 的 选• 胆管癌的手术方式 择
• 上段胆管肿瘤可在切除肿瘤后行胆肠吻合术。
• 早期中段癌可行肿瘤切除及胆管空肠吻合术,
• 下段癌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PT学习交流
29
方 式 的 选• 胆管癌的姑息治疗 择
• 确定梗阻部位 根据狭窄部位,胆囊是否肿大
• 确定肿瘤大小 • 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PPT学习交流
6
学 诊 断
•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 B超, CT,MRI,MRCP,ERCP,
PET-CT。
• 各有优缺点,临床上要综合考虑,恰当 使用。
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部、 胰头部 、 壶腹部肿瘤 。
2 2 胆 管 癌 的超 声 图像 : . 团块 最 大 34e × . m, 小 . m 2 3e 最
0 7c 0 5c . m× . m。扩张的肝外胆 管 内见 突入腔 内不规则低 或等 回声 团块 , 局部与管壁分界不清 , 无声影 , 部分 病例 表现
胆管扩张 : 6m 提示 扩 张, > m 7~1 m 为轻 度扩 张 , 0 0m >1
超声诊断肝外梗 阻性黄 疸误漏 诊分 析 : 肠 道气 体干 ① 扰, 管腔内出现伪像致诊断困难 。本组 6例 , 包括 5例结石 , 1 例壶腹癌。②合并胆道结石的胆 道肿瘤 , 仅满 足于结石提
2 5 先天性胆 总管囊 肿 的超声 图像 : 小约 5 6c . 大 . m×3 1 . c m。胆 总管 局部 球形 或 梭形 , 壁无 回声 区 , 方 回声增 薄 后 强, 其近端与肝 内胆管相通。 2 6 胆总管 内蛔虫的超声 图像 : . 胆总管扩张 , 内见双线状强 回声平行光带 , 无声影 。
/ Lia 2 c i
【 关键词】 肝外梗 阻性黄疸
超声 诊 断
di1 .9 9 ji n 17 —32 .0 0 1 .3 o :03 6/.s .6 1 3 X 2 1 . 10 8 s
肝外梗阻性黄疸 , 发生在主肝管 或胆总管 , 从肝 门的肝 管到 V tr a 氏壶腹 的任何部 位 的肿 瘤 、 e 结石 、 窄、 生虫 、 狭 寄 痉及先天性畸形等 , 都可妨碍胆汁 流入十二指肠 , 引起 胆
胆囊增大。④胆总管扩张而胆囊不增大 , 可能 由胆囊颈部 阻 塞或胆囊本身疾病所致 , 因而不能只根据胆囊是否增大来判
平行 管征 , 肝内胆管重度扩张 , 相应 门脉分支受压不显示 , 胆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案例二:胰头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头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梗阻性黄疸病因,通常表现为上 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胰头癌导致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汁排泄受阻,引 发梗阻性黄疸。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 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胆红素水平升 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超声 、CT或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通常包 括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
。
炎症性疾病
如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 性肝硬化等,炎症导致胆管狭
窄或闭塞。
先天性畸形
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 肿等,出生时胆道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不典型
黄疸
由于胆汁无法排出,血 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
腹痛
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流 动受阻,可能引发上腹
部疼痛。
发热
炎症或感染等原因可能 引起发热。
通过经皮肝穿刺将造影剂注入胆道, 观察胆道结构和梗阻部位,是诊断梗 阻性黄疸的金标准。
CT或MRI检查
高分辨率的CT或MRI检查能够更清晰 地显示胆道结构和病变,有助于诊断 梗阻性黄疸。
病理学诊断
组织活检
对于无法通过影像学确诊 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组 织活检来获取病理诊断, 以明确病因。
细胞学检查
病理生理
胆道梗阻后,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逆流回血液,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进而出现黄疸。长期梗阻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梗阻性黄疸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黄染、瘙痒、尿色深黄或酱 油色,大便呈白陶土色等。可伴有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等症状。
超声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关键词】超声;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74-02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由于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胆红素返流到血液,引起血中胆红素量显著增高,皮肤、粘膜、巩膜等出现黄染。
胆道结石、炎性狭窄及肿瘤及胆道占据黄疸发病总比例的915%上下[1],另如胆道蛔虫、胆道先天性畸形等也有几率诱发此病。
梗阻性黄疸的及时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诊断的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核磁共振、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等,其中超声以其简便、无创、准确、可重复等优点成为首选。
1超声检查的条件和方法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前需要禁食8-10小时,但对于一些急诊患者需要及时做出诊断则没有此项要求。
检查时取仰卧位或左、右侧位,必要时取半坐位或膝胸卧位。
部分患者由于肥胖或胃肠气体的干扰,使胆道下段显示模糊,可为其应用饮用水或胃显影剂将胃窗建立起来,这样消化道内的气体就难以扰乱声束、从而避免产生干扰或伪像。
有研究表明[2],通过胃窗可以显著提高病变的显示率,诊断壶腹癌的准确率可提高至833%。
超声探测的手法包括上腹部肋下、剑突下、肋间纵、横、斜切,探查脏器的形态、大小、回声,显示胆道系统的走行、内径、内容物等,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性质。
二维超声能显示病变的部位、数目,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协助判断病灶的性质,观察血管供应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2超声的声像表现21肝内梗阻性黄疸肝实质呈弥漫性改变。
病毒性肝炎患者声像图显示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增粗、分布均匀。
肝硬化患者显示右肝缩小,左肝可增大,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实质回声增强、光点增粗,呈散在细小结节样改变,可伴有肝内胆管轻度扩张、门静脉扩张、脾大、腹水。
肝癌患者其肝内占位病变清晰可见,可呈圆形或类圆形、主要以低回声多见,当癌块引起相应胆道受阻时可引起黄疸。
超声和CT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的评价(附122例分析)

富、 临床经验充足 、 有专长 的高年资护士 为回访人 员 , 对所有 出院患者进行 电话 回访 , 使院 内、 院外健康指导不中断。 总之 , 健康教育与 病人教育 需求相 结合 . 内外科 教育 院 相结合 , 使病人得到更好的健康教育 。培 养护理人员健康教
育 的 —1 —2 )
素饮食 , 了防止便秘 , 为 还要 嘱咐病人 多食粗 纤维食 物和蔬
菜水果 , 多饮水 , 多做腹部按摩 , 成定时排便 的习惯 。在训 养
练过程中由被动 到主动 , 由简单 到困难 , 强度 由小 到大 , 循序
部 位 和性 质 。
【 关键词 】 超声;T阻 C; 塞性黄疸
[ 中图分类号 】 R 4 4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6 (08 0 — 60— 1 3920 }6 0O 0
我院 自 20 年 1月至 20 01 0 7年 9月共 诊治 阻塞性 黄疸
窗 。扫查 时病 人取仰 卧位、 侧位 、 右 坐位。使用德 国西 门子
O G型 C , R T 肝脏取 8 m进 体 1m 肝门至壶腹部取层 8 m, m 0 m, m
12例。现回顾性分析 超声 和 C 对阻塞性黄疸诊断的价值 , 2 r 比较其优缺点 , 以利于进一 步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2例 , 中, 2 其 男性 8 , 4例 女性 3 , 龄 2 —8 8例 年 6 0 岁 。均做 了超声和 C T检查 , 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 使用 美 国 产 的 L GQ 0 O I40超 声 诊 断 仪 , 头 频 率 为 探 35 z检查前患者禁食水 1 小时 , .MH , 2 如肠气较 多于检查前服
维普资讯
20 年 3月 08 第2 0卷 下半月 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