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6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化学)新高考总复习课件·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化学)新高考总复习课件·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蒸馏烧瓶
过滤操作中的常考角度案例归纳
1.如何提取母液中的成分 案例1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舍去不溶性杂质(滤 渣)后,怎样从母液中获取NaCl固体?
提示: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l晶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蒸干。
案例2 若母液是CuSO4饱和溶液,怎样获得CuSO4·5H2O晶 体?
提示: 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a2+、Ba2+、Mg2+) +(除过量MNga2O+)HNa+、Cl-(Ca2+、Ba2+、OH-)
(+除过C量a2N+、aCBOa32过+)滤Na+、Cl-(CO32-、OH-)(除+C盐O酸32调-、POHHN-)a+、Cl-。
题组一 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1.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教材原型是这样的】
【高考也能这样考】 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解析: A项中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均能透过滤纸,不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错误;B项中碱石灰可以干燥NH3,图 中“短进长出”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倒扣的漏斗可以 吸收多余的NH3,同时还可防倒吸,B正确;C项中乙酸、乙醇 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D项中气体除杂不能“ 短进长出”,石灰水应该用浓NaOH溶液,D错误。
(1)仪器B的名称是___球__形__冷__凝__管__(_或__冷__凝__管__)。
【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 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 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 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 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 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别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别或提纯以下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适宜的是A.从FeCl3溶液失掉FeCl3固体——加热蒸干B.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参与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濯、枯燥C.分别NaNO3和BaSO4的混合物——溶解、过滤D.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大批Na2SO4——参与BaCl2溶液、过滤2.湖北随州安陆等地域盛产银杏,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对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常用的技术有溶剂提取法、蒸馏法、升华法、结晶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以下关于分别提纯实验仪器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用装置a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无机相B. 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别后,用无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进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 用装置c停止蒸馏操作,将无机溶剂分别出去失掉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D. 结晶后应用装置d将晶体与溶剂分分开3.以下实验中,所采取的分别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选项是4.以下实验中,所选取的分别装置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选项是5.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硝硫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基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

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

应用这特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异构体分别。

将上述硝化产物放入过量的98% 硫酸中,充沛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失掉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稀释结晶B.向滤液中参与水后过滤C.用Na2CO3溶液处置滤液D.将滤液渐渐参与水中后过滤6.以下装置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分别的是A. B. C. D.7.«本草纲目»中对烧酒的制造工艺有如下记载〝自元时始刨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郁,盖酒露也〞。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6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x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6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案.docx

第36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故知重温1.物质的检验(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续表⑵常见阴离子的检验(3)常见气体的检验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方法、装置适用范围注意事项n 1 f上< -------- 」----- u过滤把不溶性固体和溶液进行分离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飞溅②当右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①萃取:利用溶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龙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卜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丨1倒出除去溶液中的溶剂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岀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不相溶萃取和分液利用蛋白质在 加某些无机盐 [如 Na 2S()t . (NH l )2S()l 等]时,其溶解 度降低而析出 的性质來分离 的方法(2) 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 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 憎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 蒸懈烧瓶内要加业③ 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 进上出”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 利用物质升华 的性质在加热 条件下分离的 方法应与物质的分解变化区分. 如 NHjCl — NH :i t + HC11NHs + HCl^NHiCl分离提纯胶体 与小分子(或 离子)组成的 混合液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憐 水(或用流动水)以提高渗 析效果盐析后过滤蒸惴沸点相羌较大 的液体混合物盐析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cr> SO厂、CO仁Ba2+> Ca2+> Fe3+>Ag+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CO厂、HCO;> SO旷、HSO7> S”、NHf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对应的酸或碱)氧化述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酸性KMnOi溶液除去CO?中的S02,用热的铜粉除去2中的@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Q等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Es屮的AI2O3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丿”,错误的画“X”。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夯基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夯基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夯基练习及答案专题: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某白色固体混合物,为了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气体产生,反应后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过滤;②滤渣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渣溶解;③滤液中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白色粉末可能是()A.AlCl3和NH4HCO3B.AlBr3和NaHCO3C.Ba(OH)2和(NH4)2CO3D.CaCl2和(NH4)2SO3【分析】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可知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溶于水的固体;②滤渣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渣溶解,说明剩余的固体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③滤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盐酸盐,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可知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溶于水的固体,同时产生气体,所以排除CD选项,因为二者混合不会出气体;②滤渣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渣溶解,说明剩余的固体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铝;③滤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盐酸盐,所以是AlCl3和NH4HCO3,故选:A。

2、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解析】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温度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较小,故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KNO3晶体。

第36讲 高分子化合物-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考点360°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有答案)

第36讲  高分子化合物-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考点360°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有答案)

第36讲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知识点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一、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和结构1.概念:特指______________化合物,简称______或______2.高分子的组成(1)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最小单位。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数目。

3.高分子的物质类别:都是_________(混合物或纯净物)4.高分子的结构分类(1)天然高分子材料①____________:食物的主要成分,某些可降解塑料②____________:棉花、麻等植物纤维③____________:蚕丝、羊毛等动物纤维④____________:CH 2-CH-CH2n(2)合成高分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N n_____(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5.高分子的结构(1)结构:_______(简单或复杂),_______例外(2)线性结构:可以带支链,也可以没有支链(3)体型结构:网状结构二、高分子化合物性能1.溶解性(1)大多数:难溶于水,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缓慢溶解(2)极少数:能溶于水,在水中有一定程度的溶胀2.塑性(1)热塑性①性能:热软化、冷硬化,反复加热、受冷再造②结构:_______型结构,如聚乙烯、聚苯乙烯(2)热固性①性能:加热不会软化,只能被彻底裂解②结构:_______型结构,如酚醛树脂3.导电性(1)大多: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材料(2)原因:原子间以__________结合,不含自由离子4.可燃性(1)大多:不耐高温,易燃烧(2)原因:组成元素主要是碳、氢题组一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分类和用途【典例1】(2017·全国卷I)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练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分层练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2019·深圳模拟)《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砒霜(As2O3)的制取:“凡烧砒,下鞠..(注:在地上挖砌)土窑,纳石其上,上砌曲突..(注:烟筒),以铁釜倒悬覆突口。

其下灼炭举火。

其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

”文中涉及的操作为(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解析】选B。

A项,蒸馏一般分离的是互溶的液体,根据题意,不符合蒸馏研究的对象;B项,升华利用固体受热直接转化成气体,遇冷重新转化成固体,属于物理变化,根据题意,“凡烧砒……烟气从曲突内熏贴釜上”,符合升华原理;C项,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根据题意,不符合干馏的定义;D项,根据上述分析,不符合萃取的原理。

2.(2019·济宁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复原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C.用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2CO3和NaHCO3D.少量CO2通入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解析】选C。

A项,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能复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后不能复原;B项,可能含有Na+,因为即使有Na+,其焰色也会被蓝色钴玻璃滤去;D项,无论CO2少量还是过量,都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3.(2019·荆门模拟)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FeSO4 (CuSO4):加足量铁粉后,过滤B.CO (CO2):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C.CO2 (HCl):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D.MnO2 (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解析】选C。

A.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而CO不能,则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C.二者均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KCl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则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可分离,故D正确。

(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全解

(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全解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题1.(2016·豫东五校联考)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⑦答案:C解析:①普通漏斗: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

③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⑤分液漏斗:萃取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

2.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时,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到的是()A.烧杯B.分液漏斗C.铁架台D.酒精灯答案:D解析:分液操作不需要用酒精灯加热。

3.(2016·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可能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过滤C.分液D.洗气答案:D解析:用蒸馏、过滤、分液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过程;洗气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4.(2016·黑龙江部分学校联考)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表所示,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 萃取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蒸馏法答案:D解析:根据表中的信息知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差别较大,因而选用蒸馏法分离。

5.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以上实验采用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

6.(2016·四川自贡模拟)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水溶解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中通入适量氧气,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氧气和氮气通过炽热的铜粉,反应的将是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掉,石英即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就可以除掉石英中的碳酸钙;D项中能除去杂质纯碱,但引入了新的杂质CaCl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精练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精练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练习题精练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苯和四氯化碳B.酒精和汽油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解析:苯和四氯化碳可以根据水溶性及密度大小进行区别;酒精和汽油以及碘和高锰酸钾固体均可以根据水溶性区别;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颜色相似,水溶性相似,且溶于水均吸热,较难用物理性质区别。

答案:C2.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CCl4、Na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A.溴水B.FeCl3溶液C.KMnO4酸性溶液D.AgNO3溶液解析:A、B、C三项可根据呈现不同现象来鉴别所给五种溶液;而AgNO3溶液遇到NaCl溶液和Na2SO3溶液时,均产生白色沉淀,只用AgNO3无法区分五种溶液,故D不能选用。

答案:D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MnO2 CuO FeOB.(NH4)2SO4 K2SO4 NH4ClC.AgNO3 KNO3 Na2CO3D.Na2CO3 NaHCO3 K2CO3解析:A项物质可利用浓盐酸区别开来;B项利用Ba(OH)2溶液区别;C项可利用稀盐酸区分;只有D项不能用一种试剂进行区别。

答案:D4.现有①Al2(SO4)3、②Ba(NO3)2、③NaOH、④CuCl2、⑤KCl等5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④③①②⑤B.③①④②⑤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②解析:先观察试样颜色找出CuCl2,再在余下的四种无色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找出NaOH溶液,再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余下的3种溶液中,找出硫酸铝溶液,再用硫酸铝作试剂找出硝酸钡和氯化钾。

答案:A5.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解析:A选项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试液均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褪色,即用品红试液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将稀盐酸分别滴入三种溶液时,氯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硝酸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酒精遇石蕊无明显变化,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醋酸钠属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BaCO3沉淀,氯化钾与碳酸钠不反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纲要求】 1.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3.能识别典型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考点一|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巩固教材知识]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1)图①装置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固液分离(2)图②装置名称:蒸发结晶适用范围:组分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距大的混合物分离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停止加热的标准: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3)图③装置名称:分液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注意事项⎩⎪⎨⎪⎧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图④装置名称:蒸馏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上口出(5)图⑤装置名称:升华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5)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6)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浊液。

(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 之后过滤。

( ) 答案:(1)√ (2)√ (3)√ (4)× (5)× (6)× (7)×[练透基础小题]题点一 物质分离、提纯仪器的选择及注意事项1.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⑥C .①③⑤D .③④⑦答案:C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答案:D题点二物质分离、提纯装置的识别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1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B.利用图2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C.利用图3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D.利用图4和图1可进行粗盐提纯答案:D4.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答案:D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8页[核心知识大通关]1.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依据化学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左栏为物质分离、提纯常用方法,右栏为待分离的混合物,请用线将左、右两栏间的对应关系连起来。

答案:①—c ②—a ③—b ④—e ⑤—d ⑥—g ⑦—h ⑧—f[考向精练提考能]考向一 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1.(2016·全国高考卷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解析:A 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并用饱和Na 2CO 3溶液吸收,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Na 2CO 3溶液,吸收液中出现分层现象,最后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B 项NO 易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NO 2,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应用排水法收集。

C 项FeCl 3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配制FeCl 3溶液时,应将其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以抑制FeCl 3的水解反应。

D 项将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 ,但同时会混入水蒸气,欲得到纯净的Cl 2,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

答案:C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离;C中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杂质NaCl;D中丁醇沸点与乙醚相差较大,故可用蒸馏法除去乙醚,D正确。

答案:D3.(1)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括号内为杂质气体,填写表格中的空白:(2)答案:(1)浓H243灼热CuO NaOH 溶液洗气灼热铜网(2)加适量NaOH或加热CO2和H2O 加热分解过量Fe粉过滤通Cl2加热升华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适量氨水过滤水结晶、重结晶稀盐酸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考向二对分离、提纯操作的考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5.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溶解度/(g/100 g水)24____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________和________,欲从中得到较纯的MnO2,最简便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表格数据看出,相同温度下,ZnCl2的溶解度远远大于NH4Cl的,则可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二者。

答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碳粉MnOOH 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2,MnOOH氧化为MnO26.从海带中提取碘,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1)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4)操作Z的名称是________。

(5)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2)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3)ab(4)过滤(5)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真题发掘·知识串联] 串线索固双基回扣关键知识以化学化工流程为载体串联物质分离、提纯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0页高考载体(2015·全国高考课标卷Ⅰ节选)知识串联——高考还可以这样考(1)利用_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考查物质的分离方法(2)“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物质除杂的化学方法(3)在实验室里,“蒸发浓缩”用到的用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装置(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

考查结晶分离法答案:(1)Fe3O4SiO2和CaSO4(2)将Fe2+氧化为Fe3+使Fe3+、Al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3)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玻璃棒(4)硫酸镁课时作业(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5页)1.(2016·北京高考卷)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B错误;箅渣取液属于过滤,C正确;灌装保存属于液体的转移,D错误。

答案:C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利用了物质的沸点的是( )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蒸发解析:萃取、重结晶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蒸发是通过加热将溶剂蒸发掉;蒸馏则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答案:A3.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