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路基路面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路基路面检测作业指引书目录1.合用范畴、检测项目、技术原则1.1合用范畴1.2检测项目1.3技术原则2.仪器设备及环境规定2.1仪器设备2.2 环境规定3. 取样办法、取样数量、频率以及注意事项3.1取样办法3.2取样数量、频率3.3注意事项4.路基路面分项操作环节4.1压实度(灌砂法)4.2压实度(环刀法)4.3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实验4.5瑞普勒斯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实验4.6路面厚度测试办法4.7钻芯法测沥青路面压实度实验4.8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实验4.10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实验4.12 路面渗水检测4.13路面厚度检测(自动采集法)4.14缺陷和不密实区检测4.15沥青路面密度、离析、低密度区和覆盖层不均匀性(无核密度仪)4.16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仪测定平整度、构造深度、车辙4.17自动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5.原始记录解决办法6.异常现象及意外状况解决办法路基路面检测作业指引书1.合用范畴、检测项目、技术指标1.1合用范畴本实验办法合用于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调查、施工质量检测、交工验收以及使用过程中路况评估等。
1.2检测项目压实度(灌砂法)压实度(环刀法)弯沉平整度(瑞普勒斯平整度仪)路面厚度压实度(钻芯法)构造深度路面抗滑值(摆式仪)路面渗水系数路面厚度(自动采集)路基缺陷和不密实区沥青路面密度、离析、低密度区和覆盖层不均匀性(无核密度仪)1.3技术原则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T0951-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实验办法T0912- 路面厚度测试办法T0924-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实验办法T0934-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实验办法T0973-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办法T0966- 车载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T0952- 自动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实验办法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T0921-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办法T0923-1995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实验办法JTGE40- 公路土工实验规程T0107-93 公路土工实验规程环刀法T0961-95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实验办法T0964- 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实验办法T0971- 沥青路面渗水实验办法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估原则第一册土建工程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表达和鉴定2.仪器设备及环境规定2.1仪器设备2.1.1压实度(灌砂法)2.1.1.1灌砂筒: 直径150mm, 200mm。
路面弯沉检测试验方案

路面弯沉测定方法
3 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3.1 标准车1辆: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后轴的 BZZ-100标准。
–3.2 路面弯沉仪 2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 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 后臂(装百分表)长度分别为240cm和120cm(总长360cm) 或360cm和180cm (总长540cm)两种仪器。其比值为2:1。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测量。
路面弯沉测定设备 Benkelman Beam
路面弯沉测定设备 Deflectometers
Trailer FWD
Vehicle FWD
Portable路面弯沉来自定设备落锤式弯沉仪FWD
Load
Deflection measuring sensors
路面弯沉测定设备
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 (FWD)
路面弯沉测定方法
2 适用范围
– 2.1 路面的弯沉是测定载重汽车在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 轮胎间隙及轮胎压力下,对路面表面的垂直变形值,根据 需要可以是总弯沉或回弹弯沉,以0.01毫米为单位表示。
– 2.2 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为准,在其他温度测 试时,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但对沥青路面厚度等于或小 于5cm厚时,不予修正。
路面变形的增加持续向前转动。当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 读取初读数d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百分表指针反向回转。 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指针回转稳定,读取 终读数d2。当弯沉仪的杠杆比为21时,则回弹弯沉值为: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以下是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的步骤:1. 通过皮尺的测量,确定合理的测试点,每个测试点均要处于车道内的轮迹带上,同时通过白油漆作出记号。
2. 调整试验车的位置,使其后轮隙对准测试点后方4±1cm的位置。
3. 将弯沉仪缓慢插入到车后轮间的缝隙内,仪器方向与汽车相同,且保证梁臂未与车轮碰触;对于弯沉仪侧头来说,放置到测试点上,在测定杆上固定百分表,并将其恢复到“0”位,之后轻轻叩打弯沉仪,观察百分表指针情况,判断指针稳定后是否能够再次回归到“0”位。
4. 向车辆驾驶员发布实验开始指令,随着车辆的移动,路面会出现一定的形变,检测杆获取这一现象后,可将形变量传输给百分表,当表针不再变化后,立即记录下示数L1;车辆继续行驶,指针逐渐向“0”位转动;当车辆经过弯沉影响半径(3m以上)后,向驾驶人员发布停止指令。
当表针停止移动后,记录下表盘示数L2。
5. 回弹弯沉值的测定:用贝克曼梁法测定时总弯沉及回弹弯沉值均以前轮平均值计算;轮胎检测法测定时分别以各轮的最大回弹弯沉值计算。
6. 完成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
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7. 将实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8. 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9. 向车辆驾驶员发布实验开始指令,随着车辆的移动,路面会出现一定的形变,检测杆获取这一现象后,可将形变量传输给百分表,当表针不再变化后,立即记录下示数L1;车辆继续行驶,指针逐渐向“0”位转动;当车辆经过弯沉影响半径(3m以上)后,向驾驶人员发布停止指令。
当表针停止移动后记录下表盘示数L2。
10. 重复以上步骤2~9直至所有测试完毕。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路面弯沉是指在道路中发生的地面下沉或变形的现象,会对车辆行驶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为了确保路面弯沉检测车的安全操作,制定相关的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
下面是一份关于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的示例,以供参考。
一、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证书,并经过培训,熟悉操作细节和路面弯沉的检测方法。
2. 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没有其它不适合进行该项工作的疾病和症状。
3.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驾驶证,并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
二、车辆检查:1. 操作人员在每次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车辆的各项设备和功能,确保车辆工作正常。
2. 特别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悬挂系统、轮胎、油箱等重要部件和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3. 检查车辆的灯光是否正常,包括前后灯、示宽灯、刹车灯等,确保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操作时有良好的可见性。
4. 检查车辆的消防器材、急救包等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处于可使用状态。
三、安全驾驶:1.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闯红灯等危险行为。
2. 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注意刹车、加速等动作的平稳性,避免急刹车或急加速对车辆和乘客造成伤害。
3. 操作人员驾驶过程中要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散注意力导致操作失误。
4. 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现车辆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车检查或寻找专业人员处理。
四、工作环境安全:1. 操作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工作时间和天气条件进行操作,如避免夜间作业或恶劣天气情况下的操作。
2. 在作业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反光衣等,确保自身安全。
3. 在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五、应急处理:1.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现场其他人员的安全。
2. 对于车辆故障,操作人员要及时报告并等待专业人员进行维修,避免因自行处理而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模版路面弯沉是指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车辆重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道路表面下沉或变形的情况。
路面弯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有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发生事故等问题。
因此,针对路面弯沉情况,需要进行专门的检测和处理。
下面是一份路面弯沉检测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路面弯沉检测车的安全运行,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1.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路面弯沉检测车操作和维护的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2.1 路面弯沉:指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重量和环境影响导致路面出现下沉或变形的情况。
2.2 路面弯沉检测车:专门用于检测路面弯沉情况的移动设备。
三、安全管理3.1 检测车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车辆驾驶证,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3.2 检测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3.3 检测车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3.4 检测车必须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操作规程4.1 在操作检测车前,检测车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车辆没有明显故障和损坏。
4.2 检测车起动前,检测车操作人员必须调整座椅和车镜,确保视线良好。
4.3 检测车行驶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稳定车速,注意道路状况,避免剧烈刹车和加速。
4.4 检测车行驶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开车打电话、吸烟或进行其他会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4.5 在检测车工作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紧急刹车和其他避险措施,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
4.6 在检测车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私自选择绕行或改变路线。
4.7 在检测车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与前后车辆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和追尾事故。
4.8 在检测车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车辆仪表盘显示,确保车辆各项指标正常。
9.路基路面

1、贝克曼梁测试路基路面回弹弯沉1适用范围适用于测试路基及沥青路面的回弹弯沉,以便评价其承载能力;不适用于路基冻结后的回弹弯沉检测。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1)贝克曼梁(2)加载车:单后轴、单侧双轮组的载重车,双轮轮隙应能满足自由插人贝克曼梁测头的要求,轴载、轮胎气压等技术参数应符合表T 0951-1的要求。
(3)百分表及表架。
(4)路表温度计:分辨力不大于1℃。
(5)其他:钢直尺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检查并保持测试用加载车的车况及制动性能良好,轮胎气压应符合表T0951-1 的要求。
(2)给加载车配重,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及单侧双轮荷载等,均应符合表T 0951-1的要求,加载车行驶及测试过程中,轴重不应变化。
(3)若启用新加载车或加载车轮胎发生较大磨损时应测试轮胎传压面面积。
轮胎传压面面积测试方法如下:确保加载车双侧轮载及其轮胎气压满足表T 0951-1的要求, 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和一张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
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单个轮胎印迹范围内的面积,均应符合表T0951-1中单轮传压面当量圆面积的要求。
(4)在沥青路面上测试,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5)记录沥青路面结构层材料类型、设计厚度等情况。
3.2测试步骤(1)将加载车停放在测试路段的测试位置,后轮一般应置于道路行车轮迹带上。
将贝克曼梁插人加载车后轮轮隙处,与加载车行车方向-致,梁臂不得接触轮胎。
贝克曼梁测头置于轮隙中心前方30-50mm处测点上。
用路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测点附近的路表温度。
可采用两台贝克曼梁对双侧轮迹同时进行回弹弯沉测试。
(2)将百分表安装在表架上,并将百分表的测头安放在贝克曼梁的测定杆顶面。
轻轻叩击贝克曼梁,确保百分表正常归位。
(3)指挥加载车缓缓前进,速度--般为5km/h左右,百分表示值随路面变形持续增加。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150路面弯沉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1、岗位安全职责1.1负责日常例行保养,对检测车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紧固,并做好记录。
1.2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实施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2.1接受过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司机须经过驾照和试验两项培训方可开车进入现场进行试验。
2.3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3.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
3.2检查测试车轮胎气压计是否符合弯沉检测要求(0.7-0.75MPa),车胎应清洁。
3.3检查电气部分是否全部正常。
3.4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将车辆开往工地进行试验。
4、安全操作规程4.1现场开始测试前要对现场交通情况做充分了解,在检测路段须放置警示标志,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4.2将车辆停放到检测起点,打开离合器取力开关和转向机构插销开关,然后启动发动机,注意观察导向销是否到位,离合器取力开关到位指示灯是否指示到位。
等到其他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开始检测。
4.3将定位销扳至检测状态然后打开操作室总电源开关。
打开操作台面板上的空气自动开关。
4.4释放吊挂链条,释放测量架尾轮到测试位置,释放测量架后端升降手柄到测试位置,车辆两端同时释放提升机构,按住下降按钮,首先注意测量架前端导向插销是否进入导向链条中部的导向环中,然后用手扶住提升吊钩,直到测量架完全放置于地面上,提升吊钩从测量架吊环中脱离,最后将提升吊环升到最高位置。
道路弯沉试验

3米以上)后,吹口哨或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
次读取终读数L2。
•
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左右。
方法与步骤
• 3.3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
• (1) 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测定时,有可能引起 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因此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
•
此时应用另一台检验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弯沉
弯沉测定用标准车参数
标准轴载等级 后轴标准轴载P() 一侧双轮荷载() 轮胎充气压力()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
轮隙宽度
100 100±1 50±0.5 0.70±0.05 21.30±0.5 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测试要求
方法与步骤
• 3.方法与步骤 • 3.1准备工作 • (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
•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
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
•
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
的贝克梁弯沉仪测定,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
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仪具与材料
• (3)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是 1℃。
• (4)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参数应符合表的要求。测试车
应采用后轴的100标准的汽车。
仪具与材料
• (2)路面弯沉仪
•
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
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
长度比值为2:1。
仪具与材料
• 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 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 和1.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路面的弯沉是测定载重汽车在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压力下,对路面表面的垂直变形值,根据需要可以是总弯沉或回弹弯沉,以0.01毫米为单位表示。
1.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但对沥青路面厚度等于或小于5cm厚时,不予修正。
1.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路面的承载能力或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也适用于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弯沉检验。
2 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2.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主要参数见表1.1,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一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的BZZ-100标准,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BZZ-60标准车。
2.2路面弯沉值,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分别为240mm和120mm或360mm和180mm两种仪器。
其比值为2:1。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2.3路表温度计,分度不大于是1℃。
2.4接长杆、直径Φ16mm,长500mm。
2.5 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表1.1
3 试验方法
3.1准备工作
3.1.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3.1.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1.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平方厘米。
3.1.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3.1.5当为沥青路面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天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1.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3.2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步骤:
3.2.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
测点应在路面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3.2.2 将试验汽车后轮胎隙对准测点稍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3.2.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应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3.2.4测定者吹口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弯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
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
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米以上)后,吹口哨或指挥红旗,汽车停止。
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
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 左右。
3.3从路面测定基层或土基的回弹弯沉的步骤。
3.3.1在测试地点用适当方式开挖或钻孔,孔径不大于Φ450mm,直至欲测定层
表面。
3.3.2在弯沉仪的端部加接长杆,将接长杆伸入孔中,与欲测表面接触稳妥。
3.3.3按7.1.3.2的方法测定回弹弯沉检验的步骤。
3.4路基或路面施工压实度弯沉检验的步骤
3.4.1选择适用于弯沉检验的标准车,当使用表7.1.2的标准车有困难时,可采用荷重接近的其他施工车辆如运输卡车、洒水车等作为测定用车,但施工过程中应固定不变。
3.4.2注意压路机碾压过程中路基或路面层表面变形状况发现变
形较大的薄弱场所。
选择测点,进行弯沉检验。
3.4.3在测定点停放测定车,按照7.1.3.2的步骤测定回弹弯沉。
3.4.4根据需要,可以每隔一定距离(例如5m)连续测定施工段落,以发现强度不足或压实度不足的薄弱场所,以便采取措施。
3.5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
3.5.1 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因此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
此时应用另一台检验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弯沉仪的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用弯沉仪的支点旁。
当汽车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沉读数,如检验用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当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可在不同位置测定5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3.5.2 当采用长度为5.4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注: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可采用测定5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4 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
1.4.1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依(1)计算:
L t =(L
1
-L
2
) ×2 (1)
式中L
t
――在路面温度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L
1
――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
2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
4.2当需要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2)式计算。
L T =(L
1
-L
2
)×2+(L
3
-L
4
)×6(2)
L
1
—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测定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
L
2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测定用弯沉仪的最终读数(0.01mm)。
L
3
-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
L
4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后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的读数(0.01mm)。
4.3 按式(3)计算每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
Lt=L+ZaS (3)式中:Lt---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0.01mm)
L---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0.01mm);
S---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全部测点弯沉的标准差(0.01mm);
Za--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采用下列数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Za=2.0
二级公路 Za=1.645
二级以下公路 Za=1.5
5 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弯沉测定表、支点变形修正值、测试时的路面湿度及温度修正值。
(2)每一个评定路段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标准差及代表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