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MW机组脱硫设备安装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图。
F D 区域 的平 面布置根 据工艺特点 ,烟气处理部分按一 G 炉一塔设置 ,靠近主体烟道 ,这样可使 F D烟道较短 。F G GD 区域除 了氧化 风机为 室内布置 外 ,其余主 要设备均 为露天布 置。与吸收塔 相关的再循环泵、氧化风机 、吸收塔 区域浆 池、 增压风机 、G GH尽 可能就近布置 , 并使柱 网有机 地连 成一体 ; 再循 环泵 与吸收塔 之间设置吸收塔操作和检修平 台,与 G GH 操作和检修平 台共用楼 梯间。 整个布置在有 限的场地上 比较紧 凑合理 ,检修 、运 行、安装 场地考虑充分 。
22 系统说 明 -
() 1石灰石制备 系统 ,石 灰石仓 内的石 灰石经全 密封计量 皮带机按 工艺设 定要求计量后 ,均匀喂入磨机 内 ,机组 F D G 配置 干磨机 系统。 收尘后 的废 气绝大部分经循环风管重新进入 磨机 内,只有一小 部分 根据系统控制需要排入大气 。
[ 收稿 日期 ] 2 1 —4 1 0 00 —3
的设 计脱 硫效 率为 9 % ,副 产 晶为二 水石 膏 。 5 【 关键词】 烟气脱硫 ;脱硫效率;火电机组
【 中豳分类号I 5 X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41 0'85 0 0 6 13 2 1 7 6 ( 1 0= 9- 0 1 2 ) 0 0
Fu s s l rz t nP o t o wo6 0MW i f u eci c l o l rd leGa uf iai rjc r De u o e f T 0 Unt o p rrt a a- e s S i c f i
该系统设有热风交换器 系统 。当石灰石的含水率较大时 , 可使用热风交换器系统( 热源 :电厂蒸汽) ,石 灰石在 立式磨 内 同时完成粉磨和烘干 , 使石灰石粉 的含水率达 到贮存 和输送 的 要求 。

脱硫 工作总结

脱硫 工作总结

脱硫工作总结脱硫工作总结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石化企业,我在这里担任脱硫工作的主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对脱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些总结,我不仅检视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而且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首先,我认识到脱硫工作的重要性。

脱硫是一项关乎环保和生产质量的重要工作。

我意识到只有做好脱硫工作,我们才能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稳定运行。

因此,我督促团队成员增强对脱硫工作的重视,并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落实。

其次,我发现了脱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备的老化和维护不到位是一个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组织了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并制定了新的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不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组织了培训班,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另外,我还关注脱硫工作中的创新和改进。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工艺,以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

我组织了团队成员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交流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学习了其他企业和专家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引进了一种新型的脱硫设备,并在生产中进行了试验和应用。

这种新设备使得脱硫效率提高了20%,并且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成本。

总的来说,脱硫工作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

通过这次总结,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脱硫工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员的培训,提高整个团队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脱硫工作的创新和改进,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和环保标准的要求。

总之,脱硫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学习和探索,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将以这次总结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开封火电厂2×600MW汽机安装施工技术总结

开封火电厂2×600MW汽机安装施工技术总结

开封火电厂2×600MW#1机汽机安装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开封火电厂目前已有5台机组运行;#1、#2机组容量为135MW,#3、#4、#5机组容量为125MW。

本期工程新建两台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开封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筹建。

本期工程建设容量为2×600MW机组,预留扩建2×600MW机组条件。

汽机施工处承担的#1机组汽机安装工作于2008年1月20日开工,2008年12月17日完成168试运工作。

(1)主要设备A 汽轮机型号:N600-24.2/566/566型型式:超临界、单轴、三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双背压凝汽式额定功率(TRL工况): 600MW最大功率(VWO工况): 673.977MW额定工况参数:主蒸汽压力: 24.2MPa.a主蒸汽温度: 566℃主蒸汽流量: 1697.04t/h排汽压力: 4.4/5.4kPa.a额定冷却水温: 20℃热段/冷段再热蒸汽压力: 3.995/4.438MPa热段/冷段再热蒸汽温度: 566/316.1℃热段/冷段再热蒸汽流量: 1399.689t/h给水温度: 281.9℃机组热耗: 7506kJ/kW.h额定转速: 3000r/min主蒸汽最大进汽量: 1950t/h低压末级叶片长度: 1016mm给水回热级数:共8级(3高+1除+4低)B 发电机:型号: QFSN-600-2-22C型额定功率: 600MW最大功率: 675MW额定电压: 22kV额定电流: 17495A额定功率因数: 0.9额定频率: 50Hz额定转速: 3000r/min相数: 3极数: 2冷却方式:水、氢、氢效率(保证值):≥98.95%漏氢量(保证值): 10Nm3/24h励磁方式:静态励磁(2)主要系统A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均采用单元制。

管道按2-1-2方式布置。

火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设计

火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设计

火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摘要本设计针对火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根据该电厂所给出的煤质和燃煤量、石灰石成分和脱硫要求等原始资料,并结合我国烟气脱硫的技术现状而设计出的一套烟气脱硫系统。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目前几种主要的烟气脱硫工艺做综述性介绍,然后通过比较各脱硫工艺的优缺点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合本设计工程概况的脱硫工艺。

本设计选择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本设计主要是介绍该脱硫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布置,它们分别是烟气系统、吸收系统、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以及废水处理系统,并重点对吸收系统、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和石膏脱水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进行计算设计选型。

最后对所设计脱硫系统做出总结性分析,并作简单的工程概算和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吸收系统;主体设备计算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ject of thermal power plant2 x 600 MW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s of power plant 2 x 600 MW for preliminary design,according to the power plant is given by the coal quality and coal, limestone composition and desulfurization requirements, such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designs a set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The major work for this design is:Introduces the major several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es, chooses proper FGD process for this project after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using situa- tion of th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Finally, we choice limestone-gypsum wet flue gas de- sulfurization for this design.This design is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of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of each subsystem and equipment layout. As for the FGD system, mainly introduces the facility arrangement of subsystems in FGD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limestone slurry preparation, gypsum treatment system, adsorption system, system of flue ga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t the end of this design, it makes som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whole system designed , and makes some engineering budgetary as well as some simpl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Key word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et limestone-gypsum; absorption system; calcul- ation of the main equipmen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烟气脱硫背景 (1)1.2 烟气脱硫的目的及意义 (2)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 电厂概况 (3)2.2 工程工艺主体设备简介 (3)2.3 工程设计原始数据 (4)2.3.1 煤质和燃煤量 (4)2.3.2 石灰石分析及粒径资料 (4)2.3.3 水质 (5)2.4 设计依据 (6)第三章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 (7)3.1 脱硫工艺概况 (7)3.1.1 燃烧前脱硫 (8)3.1.2 燃烧中脱硫 (8)3.1.3 燃烧后脱硫 (8)3.2 几种常见的脱硫工艺 (10)3.2.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10)3.2.2 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LSD法) (11)3.2.3 炉内喷钙加尾部增湿活化工艺(LIFAC法) (12)3.2.4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 (12)3.3 脱硫工艺的确定 (13)3.4 石灰石/石膏法FGD工艺 (14)3.4.1 烟气系统 (14)3.4.2 吸收和氧化系统 (15)3.4.3 石灰石制备系统 (16)3.4.4 烟气再热系统 (16)3.4.5 石膏脱水系统 (16)3.4.6 脱硫风机 (17)3.4.7 废水处理系统 (17)第四章物料平衡计算 (18)4.1 烟气参数计算 (18)4.1.1 烟气量的计算 (18)4.1.2 SO2排放计算 (21)4.1.3 FGD入口污染物成分(设计煤质,6%O2,标态,干基) (21)4.1.4 烟气组分(引风机出口/标态) (22)4.2 吸收剂消耗量的计算 (24)4.2.1 净烟气中SO2浓度 (24)4.2.2 石灰石消耗量 (24)4.2.3 水耗量的计算 (25)第五章主要设备的选择及其尺寸、规格的计算 (27)5.1 烟气系统 (27)5.1.1 旁路烟道 (27)5.1.2 FGD入口与出口烟道 (27)5.1.3 烟气挡板门 (28)5.1.4 烟气换热器 (28)5.2 吸收和氧化系统 (29)5.2.1吸收塔的选择 (29)5.2.2 吸收塔尺寸设计计算 (30)5.2.3 吸收塔附属设备的选型 (32)5.2.4 吸收塔高度的计算 (34)5.2.5 吸收塔附属部件设计 (35)5.3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36)5.3.1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的选择 (36)5.3.2 主要设备的计算 (36)5.4 石膏脱水系统 (39)5.4.1 概述 (39)5.4.2 石膏脱水系统设计计算 (40)5.5 脱硫增压风机 (41)5.6 排放系统 (42)5.7 废水排放系统和处理系统 (43)第六章烟气脱硫装置平面布置 (44)6.1 脱硫装置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44)6.2 脱硫装置的平面布置 (45)第七章经济概算 (46)7.1 主要设备一览表 (46)7.2 运行成本估算 (46)7.3 效益分析 (47)7.3.1 经济效益 (47)7.3.2 环保效益 (48)第八章总结 (49)参考文献 (50)第一章绪论1.1 烟气脱硫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脱硫装置学习总结

脱硫装置学习总结

脱硫装置学习总结脱硫装置学习总结学习工作总结时光冉冉,转眼六月过去,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在技术员的指导以及师傅们的帮助下,使我对脱硫岗位巡检理论知识、操作及主要设备运转和异常工况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的更紧密结合,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受益匪浅。

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我也把这一个月来的工作学习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1.思想上,我积极向上,不断追求上进。

认真工作,爱岗敬业,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

2.业务工作上,作为一名化工操作工,我从对化工知识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够独立顶岗,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这个月主要学习了脱硫系统主要设备的工况及异常现象和巡检!这几个月过去,我对整个烟气脱硫装置也有了深刻的认知,主要设备分布为吸收塔系统、烟气系统、硫铵系统,三个大系统组成,吸收塔系统分为吸收段:通过喷嘴加入一定水、液氨与氧化溶液进行烟气中CO2的脱除、降温,并用填料防止氨的逃逸;浓缩段:主要进行烟气降温及溶液通过浓缩段直流于循环槽,再经循环槽打入浓缩段进行循环浓缩结晶;氧化段:利用空气均匀的把脱硫剂分布与负责将空气里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通过一级循环泵打入吸收段进行循环作业。

烟气系统主要是由煤锅炉燃烧烟气通过烟气通道到达脱硫塔浓缩段中部,经过脱硫搭系统的脱除排除合格的烟气!硫铵系统:在循环槽溶液达到一定值的浓度时,我们就可以进行硫铵系统的开车,启动关风器和引风机把煤锅炉一次风送入系统,使系统内温度达到70~90度;启动打散器,进料绞笼,再把结晶泵的出口阀门调到20%的开度,其溶液到达旋流器(最佳给料压力为0.15MPA)底部固含量为20%~40%,经缓冲罐均匀进入离心机,溶液通过离心机脱水后进入一二级进料绞笼,再通过打散器、干燥系统、旋风分离器对产品进一步脱水。

最后到达料仓进入包装机。

在工作中,我们还将每小时对设备系统装置进行巡检,检查范围为脱硫装置主要设备运行情况:一、二级循环泵、工业水、液氨的正常运行,电机温度以及进出口压力和流量;氧化风的进出口压力、风量,立缸卧缸温度,电机温度,冷却水压力流量,循环水流量,油温油压是否正常!硫铵装置旋流器压力流量,离心运行时,电机电流,离心机电流,干燥系统的温度压力!以及各项装备的工艺指标:检测点名称脱硫塔入口温度单位℃控制范围≤脱硫塔入口烟尘含量进口烟气SO2浓度出口烟气SO2浓度出口烟气NH3浓度进口烟气温度工艺水流量氧化空气流量一级循环泵流量二级循环泵流量吸收液PH值脱硫塔浓缩段出口烟气温度mg/Nm3mg/Nm3mg/Nm3mg/Nm3℃m3/hNm/hm3/hm3/h--℃%%%%%m3/hmp2%℃%%≤001000~3500≤400≤15≤160403000≥400≥201*.5~8.0≤7 060~7530~750~7530~750~25500.1~0.2510≥150≤3≤1循环槽液位料液槽液位中间槽液位氨水槽液位检修槽液位旋流器进料流量旋流器进料压力旋流器进料流量固体浓度干燥空气温度离心机出料硫铵含水率硫铵成品含水率我一点一点学习,一点一点熟悉。

脱硫工作总结范文作文

脱硫工作总结范文作文

脱硫工作总结范文作文尊敬的领导及同事们: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严格要求,脱硫工作已成为我们公司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年度,我们部门在脱硫技术的应用、设备运行维护以及团队协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脱硫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本年度,我们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引进了先进的脱硫技术,并对现有脱硫工艺进行了优化升级。

通过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我们成功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我们还探索了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如将脱硫石膏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设备运行与维护在设备运行方面,我们加强了日常的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了脱硫设备的稳定运行。

通过定期对脱硫塔、循环泵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设备运行中的问题,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我们还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三、团队协作与培训脱硫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和成员的专业能力。

本年度,我们部门加强了团队建设,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组织了多次脱硫技术培训,邀请了行业内的专家进行授课,使团队成员对脱硫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尽管我们在脱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部分设备的老化问题、脱硫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空间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年度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设备更新和维护的投入,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二是继续优化脱硫工艺,提高脱硫效率;三是加强团队培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脱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探索更多的环保技术和方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脱硫系统的总结

脱硫系统的总结

脱硫系统的总结引言脱硫系统是燃煤发电厂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去除燃煤中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

本文将对脱硫系统的原理、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维脱硫系统。

原理脱硫系统采用湿法脱硫原理,即将燃煤烟气与乳化液喷淋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进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工作流程1.烟气进入脱硫塔:燃煤烟气从烟囱进入脱硫塔,经过喷淋层分散均匀。

2.湿法脱硫反应:乳化液均匀喷淋在烟气中,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

3.烟气净化:硫酸盐与乳化液净化后,烟气经过除尘器进行净化,去除颗粒物等杂质。

4.废水处理:乳化液与产生的废水分离,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或循环利用。

5.硫酸盐产物处理:硫酸盐产物通过脱水、干燥等工艺进行处理,以得到所需的产品。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脱硫效率低•问题原因:乳化液浓度不足、喷淋层不均匀、反应时间不足等。

•解决方案:调整乳化液比例、改善喷淋层结构、延长反应时间。

2. 喷嘴堵塞•问题原因:乳化液中杂质较多、喷嘴积碳、喷嘴磨损等。

•解决方案:定期清洗喷嘴、更换磨损严重的喷嘴。

3. 脱硫塔堵塞•问题原因:颗粒物积聚、结露等因素导致。

•解决方案:定期清理脱硫塔、增加除尘器等。

4. 废水处理问题•问题原因:废水处理设备故障、脱硫塔产生大量废水等。

•解决方案:检修废水处理设备、优化脱硫系统,减少废水产生。

总结脱硫系统是燃煤发电厂中重要的环保设备,通过湿法脱硫原理,能够有效去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在运维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脱硫效率、喷嘴堵塞、脱硫塔堵塞、废水处理等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修复和优化,以确保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效果。

2×600MW机组烟气脱硫EPC总承包技术南顺天粉体输送低压连续输送泵P

2×600MW机组烟气脱硫EPC总承包技术南顺天粉体输送低压连续输送泵P

2×600MW机组烟气脱硫EPC总承包技术南顺天粉体输送低压连续输送泵P附件5 工程总进度和设备交付进度1、工程总进度下表是招标人对本项目进度计划的原则性要求:表中计划完成时间空白栏内容由投标人根据土建开工时间和安装完成时间要求填写提供。

××发电厂扩建二期工程烟气脱硫装置工程总进度及投标人设备交付进度序号项目名称计划完成时间1合同生效2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2个星期内开始,分五次设计联络会完成第一次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2个星期内开始,会期7天第二次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8个星期内,会期15天第三次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12个星期内,会期7天第四次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16个星期内,会期15天第五次设计联络会合同签字后20个星期内,会期7天3技术设计(初步设计)一联会定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基本设计资料脱硫工程基础设计(最终版)编制及审查合同签字后开始,3个月内完成4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一联会定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第一批土建详细设计资料首批土建基础图交付合同签字后4个月内5土建开工6安装开始~安装完成7吸收塔8烟气系统9石膏脱水系统10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11电气系统12仪表控制系统13分部试运14#3FGD调试开始~调试结束15完成#3FGD系统调试试运及验收,正式投运16性能试验至投入商业运行投标人根据以上原则,采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提交以下进度计划:里程碑进度计划:总体进度计划设计进度计划采购进度计划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防腐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调试进度计划2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人在投标阶段至少要提交: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防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技术服务组织设计调试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至少要有组织机构描述、人力和机具使用计划、现场准备、安全文明措施、施工/安装/调试方案、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本工程施工/安装/调试难点分析和对策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目前,电厂的SO2排放量是相当大的,在全二氧化硫中电厂占不小的比例,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控制排放,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净化空气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2³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三期扩建工程脱硫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脱硫装置布置在烟囱的西侧。

本文通过对安装工艺及试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在以后安装工作中有所借鉴。

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该工艺的主要反应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送入吸收塔的吸收剂-石灰石(石灰)浆液与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与吸收剂浆液中的碳酸钙(CaCO3)以及鼓入的空气中的氧气(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CaSO4²2H2O)即石膏。

二氧化硫被脱除。

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

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经烟囱排入大气。

该工艺的化学反应原理:3.主要设备系统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2³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硫设备系统主要包括:3.1烟气系统:烟道、挡板门及密封系统(取消了增压风机,锅炉引风机采用双级叶片)。

3.2吸收塔系统:吸收塔及氧化风机(取消了GGH)。

3.3公用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事故浆液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3.4其它辅助系统。

4.主要设备安装工艺4.1吸收塔安装工艺本工程配套设计2台吸收塔,它由塔底、塔壁、塔顶、加强环和梯子平台五部分组成。

内部装置包括:喷淋、除雾相应支撑件等组成。

吸收塔直径为φ=17m,高32.4m,重500T。

吸收塔壳体用倒装法(液压顶升高度为4M,行程为3M)25吨液压顶升进行起吊,每台设置30套,总起重量应大于每台塔体应起升重量的1.5倍,用汽车吊与其它吊装机具配合吊装塔体板。

4.1.1吸收塔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础验收→基础测量、划线→底板安装→第一层壁板安装(检查—组合—检查—起吊—调整—焊接)→第二层壁板安装(检查—组合—检查—起吊—调整—焊接)→第三层壁板安装(检查—组合—检查—起吊—调整—焊接)→第一层加劲环安装(无加劲环直接安装下一层)→第N层壁板安装(检查—组合—检查—起吊—调整—焊接)→第N层加劲环安装→接口、内部装置安装→罐顶板安装→壁板整体检查验收→梯子平台安装→箱体内部焊缝打磨→严密性检查→罐体内壁防腐→罐体保温→整体验收。

4.1.2壁板下料及卷制注意事项4.1.2.1下料时必须根据工件形状、大小和钢材规格尺寸,合理布置进行套裁,做到合理用料,节约钢材,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钢板的下料要考虑到焊接的收缩余量,一般按1‰—3‰考虑。

料完的工件应标明图号、工件件号,以便下一道工序识别。

4.1.2.2卷制时,先用胎具进行钢板的预弯,预弯时不可过大或过小,可用模具进行测试,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预弯后进行钢管的卷制,卷制过程中,要和吊车密切配合,防止管道卷制过程中发生变形。

对宽度幅度较窄的部分,可以垫3—5mm厚的钢板进行卷制(对中厚板而言),保证曲率的一致性,预防椭圆度过大。

对中厚板卷制时不要一次成型,防止应力过大,影响施工质量。

卷制过程中,要用模板随时测试管道的曲率,防止曲率严重过大或过小,造成壁板的椭圆。

4.1.3吸收塔安装注意事项4.1.3.1首先清理基础表面,使基础表面平整、无凸起。

清理底梁表面的焊渣、划痕。

根据图纸确定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划出底梁的中心线,使用墨线做标记,并引到基础侧面。

4.1.3.2底梁及底板安装底梁与底板安装是吸收塔安装质量的基础,底梁采用二次浇灌的方式完成。

底板安装前二次浇灌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将底板按照编号依次摆放在基础底梁上,相邻两底板的间隙在4~10mm,摆放时应注意底板的下面不要将防腐漆划伤。

为了保证底板的平整度,底板的焊接必须从中心开始辐射四周,同底部格栅梁焊接在一起。

为了防止焊接变形,施焊时底板上必须加载荷。

底板焊接结束后,对底板焊缝进行打磨,做真空试验检查。

4.1.3.3吸收塔壳体组合组合平台搭设完毕后,在平台上划线并焊上限位点,尺寸误差为±1mm。

壳体组合包括预组装、找正测量、竖向焊接、焊接后复测、内壁打磨、着色检查。

每层壳体的竖向焊缝仅焊到距边缘300mm处,以便以后的调整。

测量工作包括周长、直径、垂直度、壳体上面水平度四方面的内容。

4.1.3.4吸收塔壳体及加劲环安装吸收塔每层壳体组合完毕,经测量符合要求后,吊至吸收塔处进行安装。

壳体安装分为对口、测量、点焊、再测量,内壁打磨、着色检查等几个步骤。

测量工作包括:直径、垂直度、壳体上平面水平度、壳体中心偏移四方面的内容。

测量精度是控制吸收塔安装质量的关键。

加劲环的安装随壳体安装同步进行,加劲环安装覆盖壳体焊缝的地方,必须在焊缝射线检验后方可进行。

4.1.3.5塔顶安装塔顶在制作场制作成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把吸收塔除雾器、喷淋层支撑梁先吊到吸收塔内支撑平台上,在进行塔顶与吸收塔壳体的安装4.1.3.6烟气进口和出口管道接口安装根据吸收塔倒装进度的进行,当装到超过烟气出口管道接口时进行烟气出口管道的安装。

在壳体上烟气出口管道部位划出切割线,进行切割开孔、打磨、组对安装。

烟气进口管道接口安装在塔体装完后进行。

4.1.3.7除雾器、喷淋层支撑梁及平台扶梯安装随着吸收塔倒装进度的进行,当装到除雾器、喷淋梁高度时,对除雾器、喷淋梁的支座标高位置进行划线,技术人员复查确认后,进行安装作业。

4.1.4吸收塔塔体焊接控制措施4.1.4.1吸收塔底板焊接钢板上带有坡口的边之间距离及其环口的间距为4-6mm,以保证焊透,与底梁连接上。

在钢板上均匀放上重物,将重物压在吸收塔的基础上,载荷重量为3~5吨。

焊接时采用中心向两侧分段退步焊,除重物压制外,尽量让焊缝保持自由收缩,防止大的残余应力。

4.1.4.2塞焊孔的焊接放入钢板的连接元件,将它们焊在吸收塔室底结构上,在孔中放下楔子,再将钢板向下压使底版与次梁紧密接触,用以手工电弧焊由中心向外轮流交替的进行焊接。

4.1.4.3焊接变形的防止与矫正气体保护焊,焊接电流200—250A。

焊缝每层厚度不大于3mm,每道焊缝宽度不采用CO2大于5mm。

焊后采用机械碾压的方法消除残余应力及变形。

先将要焊接的焊缝进行大分段,每段约500mm左右。

根据大分段,焊工从中心向两段进行跳焊焊接,在焊接每一大段时,焊工要将此段大致分成3等份,采用逆向分段跳焊法焊接。

第二遍的焊接方向、顺序与第一遍相反。

接头要错开50mm以上。

第一层旱道,采用焊枪不摆动,缩短电弧,尽力达到反面成型。

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得大于250o C。

底板焊接完毕需要做负压实验,负压值为50Pa 。

4.1.4.4吸收塔塔壁的焊接塔壁在现场安装时,要使用专用的对口工具,不准在钢板上乱点乱焊。

吸收塔壁的每一圈由5块预制钢板组成,每一圈先在组合区域组合完成,再吊装至吸收塔位置进行安装。

不论是纵缝或是环缝,均是先焊大面积坡口侧,用角向磨光机清根合格后,再从小面坡口焊接,塔壁外侧盖面层焊缝最后焊接。

4.1.4.5塔壁纵焊缝的焊接每道纵焊缝布置一名焊工进行焊接。

每隔250mm,点固50mm。

各焊工焊接时要求步调一致,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的差异>10%。

塔壁纵焊缝两端各留200mm左右不焊接,在环焊缝焊接结束时完成此部分的焊接。

4.1.4.6塔壁环焊缝的焊接塔壁的环焊缝要进行焊接前进行每隔250mm,点固50mm的点固焊,正式焊接时,要准备4~8名焊工,准备4名焊工时,每名焊工的起点分别布置在00、90°、180°、270°;准备8名焊工时,每名焊工的起点分别布置在0°、45°、90°、135°、180°、225°、270°、315°。

由于吸收塔的直径较大,环焊缝焊接时准备8名焊工较好。

总之要保证均匀分布、对称焊接。

各焊工要求步调一致,焊接电流、电压、速度差异不大于10%。

4.1.4.7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的控制焊前的纵焊缝根据坡口形式的不同,向外对钢板进行预变处理。

距环焊缝边200mm位置向外做1度的预变形,并保证整体误差满足不超出错口要求范围。

焊接时,焊缝每层厚度不大于3mm,每道焊缝宽度不大于5mm。

先将要焊接的焊缝进行大分段,每段约500mm左右。

根据大分段,焊工从中心向两段进行跳焊焊接,在焊接每一大段时,焊工要将此段分成3等份,采用逆向分段跳焊法焊接。

第二遍的焊接方向、顺序与第一遍相反。

接头要错开50mm以上。

第一层旱道,采用焊枪不摆动,缩短电弧,尽力达到反面成型。

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得大于250℃。

4.1.4.8顶板的焊接组合时,保证顶板的角度大于图纸尺寸的1度左右。

先焊接边缘处的直焊缝500mm左右。

环焊缝暂时不焊。

进行顶板与塔身的组合。

组合后校正顶板尺寸,进行剩余直焊缝的焊接,最后焊接盖板的环焊缝。

焊接时由4~8名焊工对称焊接,每个焊工焊接应从焊缝中间采用中心向两侧分段向焊。

要求步调一致,焊接电流=电压、速度差异不大于10%。

先将要焊接的焊缝进行大分段,没段约500mm左右。

根据大分段,焊工从中心向两段进行跳焊焊接,在焊接每一大段时,焊工要将此段大致分成3等份,采用逆向分段条焊法焊接。

第二遍的焊接方向、顺序与第一遍相反。

接头要错开50mm以上。

第一层焊道,采用焊枪不摆动,缩短电弧,尽力达到反面成型。

焊接时层间温度不得大于250℃。

焊接完毕,将焊道按衬里要求打磨平整。

焊缝每层厚度不大于3mm,每道焊缝宽度不大于5mm。

吸收塔顶板焊接完毕后,安装最后一道加固梁。

4.1.4.9其他零部件的焊接吸收塔所有的支撑梁、加固筋板等结构的焊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焊角尺寸达到要求,并遵照上述条目的焊接工艺方法。

4.1.4.10人孔及管道接口的焊接人孔一般均需要两面进行焊接,焊接时,两面各布置一名焊工,同时施焊,焊接方向相反。

4.2真空皮带机安装工艺本工程石膏脱水系统布置有2台真空皮带机,主要结构为:固定室带式真空过滤机由橡胶滤带、真空箱、驱动辊、从动辊、进料槽、滤布纠偏装置、滤布洗涤装置、驱动装置、胶带支承台、机架等部件组成。

4.2.1工作原理固定式带式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见下图。

卸料口淋洗口进料口胶带由变频电机经减速机拖动连续运行,滤布靠与胶带间的摩擦力与胶带同步运行。

胶带与真空室滑动接触(其间有摩擦带并通有密封水加以密封、润滑),当真空泵工作时,胶带上将形成真空抽滤区。

料浆经进料装置均匀分布到移动的滤带上。

料浆在真空的作用下进行过滤,滤液穿过滤布经胶带上的横沟槽汇流并由小孔进入真空箱,然后再由气水分离器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