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激光技术

合集下载

激光技术课件

激光技术课件

激光技术课件激光技术课件激光技术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学、通信、制造等。

本文将探讨激光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激光技术的原理激光技术是利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进行各种操作的技术。

激光器的核心部件是激光介质,如气体、固体或液体。

当激光介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原子或分子的能级发生跃迁,释放出能量,形成激光光束。

激光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受激辐射、波长选择和光放大。

受激辐射是指激光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激发后,与另一个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使其也跃迁到高能级,达到激发态,然后在外界光的作用下,从高能级返回到低能级,释放出一束与外界光同相干的激光。

波长选择是通过光学元件对激光进行波长选择,使其具有特定的波长。

光放大是指激光在激光介质中传播时,通过光学元件的反射和折射,使激光光束逐渐增强。

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激光手术可以用于眼科手术,如激光近视矫正术和激光白内障手术。

激光手术具有高精度和无创伤的特点,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激光光束传输信息的技术。

激光光束在光纤中传播时,可以保持较高的能量和信息传输速度,使得通信更加快速和稳定。

此外,激光技术在制造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是常见的制造工艺。

激光切割可以精确地切割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和陶瓷。

激光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的连接,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制造。

三、激光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激光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首先,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激光技术在癌症治疗和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激光技术可以精确地破坏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同时,激光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激光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激光技术》课程笔记

《激光技术》课程笔记

《激光技术》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言和知识准备1.1 激光是什么样的光?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即通过受激辐射的方式放大光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光。

它的特性包括:- 单色性:激光的波长非常纯净,几乎只有一个颜色,波长范围极窄,远小于普通光源。

- 方向性:激光的光束非常集中,可以在很长的距离内保持较小的发散角,这使得激光可以精确地指向目标。

- 相干性:激光的波前是平行的,光波的相位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一致,这使得激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 高亮度:由于激光具有高度的方向性,能量可以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集中,因此亮度很高。

1.2 激光器是怎么发明的?激光器的发明是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发展历程如下:-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为激光器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基础。

- 1954年,查尔斯·哈德·汤斯和他的学生詹姆斯·皮尔斯研制出了第一台微波激射器(maser),这是激光器的先驱。

- 1958年,尼古拉·巴索夫和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独立提出了激光器的概念,并预测了其可能的应用。

- 1960年,西奥多·梅曼利用红宝石晶体作为增益介质,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激光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激光器。

1.3 谈谈光的本质和“光学”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性质:- 波动性:光可以表现出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现象。

- 粒子性:光也可以被视为由大量光子组成的粒子流,每个光子具有特定的能量和动量。

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行为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几何光学:研究光在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宏观现象。

- 波动光学:研究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现象。

- 量子光学:研究光的量子行为,包括光的发射、吸收、非线性效应等。

1.4 光学波段的内涵?光学波段指的是电磁谱中与光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区域:- 紫外光波段:波长在10纳米到400纳米之间,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引起化学反应。

第七章_注入锁定和锁模

第七章_注入锁定和锁模

2.连续激光注入锁定
c hv1 ( NAL)[ g (v1 ) L] I1 AT L
式中A为光束截面积;T为反射镜透过率。由 上式可得
2[ g (v1 ) L]I / T I1T
' 1
(7.4.3)
假设工作物质具有均匀加宽线型,并 且ν 1≈ν ≈ν 。,则
G (v0 ) G (v1 ) ' 2 I1 1 TI 0
4、注入锁定的实际意义
端设置共同区造成衍射耦合或外腔反馈等方法 使各个激光器的模场相互耦合可使各激光器的 模式相位锁定。这种锁相列阵可产生空间相干 性好、发散角小的高功率激光束。
4、注入锁定的实际意义
阵列激光器发光示意图
使用注入锁定技术使阵 列激光器发出的光具有 相干性好,发散角小的 特点
感 谢
I1 (1 r ) exp[ g (v) L L] I 2 2 2 {1 r exp[ g (v) L L]} 4r ( L / c) (1 ) exp[ g(v) L L]
' 1
2.连续激光注入锁定
当激光器稳定工作时
r exp[ g (v) L L] 1
图7.4.5 M1镜处腔内行波场、注入光波场及反射光 波场在转动参考平面上的电场复向量关系图
3、脉冲激光器的注入锁定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个在t =0时刻启动的调Q 或增益开关激光器。在Q开关或增益开关启动之前, 激光器尚未起振时注入一个角频率为ω 1的弱信号, 在M1镜处的腔内复向量为Ein。对注入光来说,此激 光器相当于一个再生放大器。光在腔中传输若干次 后,形成稳定状态,M1镜处腔内行波场、反射光波场 及注入光波的电场复向量的关系如图7.4.6(a)所示。 在t =0时刻Q开关或增益开关启动,使得gL-δ 〉0, 因此行波场在腔内传输一周后振幅增加,M1镜处反 射光波场复向量Erl>Er0,M1镜处行波场变为Ec1,如图 7.4.6(b)所示。

激光器介绍PPT课件

激光器介绍PPT课件

S
iT
AmpA. /V
Sig. Lock-in Amp. Ref.
D Vds
检测 信号



➢ I-V



➢ 电导
本 特
➢ 跨导



兹 检 测 特 性 测 试
➢ ITHz-Vg ➢ 响应度 ➢ 等效噪声功率 ➢ 响应频谱 ➢ 响应速度 ➢ 偏振特性
第8页/共74页
测试及优化_无特意设计天线结

circuits integrated)
5.3 mA/W or 150 V/W @ 650 GHz
NEP ~ 0.5 nW/Hz0.5
Self-mixing
Panasonic Corp. (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2010))
68th Device Research Conference
2nd step: :三极子蝶形共振天线器件对比
Photocurrent (nA) Photocurrent (nA)
三极子蝶形共电振学天特线性 +纳米栅
三极子蝶形共光振学天特线性+纳米栅+滤波器
1.8
s1o.6urce
drain
1.8
so1u.6rce
drain
1.4
1.4
1.2
Ohmic
1.0
dG/dV (a.u.) g
0.6
1.2
0.5
G (300 K)
0.4
G (77 K) 0.8
dG/dV (300 K)
0.3
g
dG/dV (77 K)
g
0.2

第七章-注入锁定与锁模

第七章-注入锁定与锁模

(b)输出光强一频率特性
那样无限增强呢?该曲线是在单程增益与单程损耗
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上,由于增益饱和效应,
当输出光强超过I。时,单程增益变得小于单程损耗,因此光强不可能无限增长。下面我们由
稳定工作时能量平衡条件来估算注入锁定时的输出光强。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腔内光能
损耗应等于注入光能,因而有
下面分析上述快速相移过程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用一复向量(参见图8.4.3)来描述光波 电场。任一角频率ω的电场,均可表示为
(t)Re[E(t)ej1t]
若ω=ω1,则
E(t)E(t)ej
若ω=ω1-Δω,则
E(t)E(t)ej(t)
电场ε(t)为以角频率ω1在复平面上反时针旋转的复向 量E(t)在实轴上的投影。现在在一个以角频率ω1反时针 旋转的参考平面上考察复向量E(t)。可以想象:若ω=ω1, 则E(t)不转动;若ω=ω1-Δω,则E(t)以角频率Δω在参考平 面上顺时针转动;若ω=ω1+Δω,则E(t)以角频率Δω反时 针转动。
注入锁定
弱信号注入一自由运转的振荡器中所产生的注入锁定现象不仅存在于机械、电于系统 中,同样存在于激光系统中。利用这一现象,可以用一束弱的、性能优良的激兀束空制一个 强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谱特性、模式相位特性及空间特性。此外,在激光的测量和应用中, 注入锁定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注入锁定现象可分为两类:①连续激光器的注入锁定:在一连续激光振荡器中注入一弱 的单色激光信号,若注入光信号频率ν1足够接近激光器的自由振荡频率ν,则激光振荡可完全 为注入信号控制,激光器振荡模式的频率跃变为ν1,相位与注入信号同步。②脉冲激光器的 注入锁定:在调Q或增益开关激光器启动过程中注人一弱信号,可使频率与注入信号频率最 接近的模式优先起振,其他模式被抑制,实际上激光振荡并未被注入信号真正锁定,激光频率 仍为激光器自由振荡的频率。

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第一章引言激光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先进技术。

激光技术以其高能量和高度聚焦的特点,在医疗治疗、诊断、手术操作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激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激光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光学诊断和光学成像。

光学诊断通过利用激光技术的高度聚焦性能,可实现对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诊断、组织学诊断等。

而光学成像则通过激光技术的高能量特性,以及与活体细胞发生相互作用后的光信号变化,实现对组织的非侵入性成像诊断。

这些诊断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实现对疾病早期的诊断和监测。

第三章激光技术在医疗治疗中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医疗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激光手术、激光疗法和激光光动力疗法。

激光手术以其高度聚焦和微创性质,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如眼科手术、皮肤整形等。

激光疗法则通过激光器对疾病细胞特异性的选择性破坏作用,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激光光动力疗法则是指将激活的光敏剂注入体内,再用激光照射以杀灭癌细胞等。

这些医疗治疗方法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章激光技术在生物体光学成像中的应用激光技术在生物体光学成像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多种成像技术中。

例如,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对活体细胞进行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和观察。

激光多光子显微镜则能够对活体深部成像,实现立体的、无创的细胞成像。

这些激光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和手段。

第五章激光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光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光遗传学和激光刺激技术方面。

光遗传学是指利用光敏感蛋白质与激光技术结合,通过光刺激脑细胞并监测其活动状态,以研究大脑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激光刺激技术则是指利用激光技术对特定脑区进行刺激,以实现精确的脑神经调控。

激光短脉冲和激光

激光短脉冲和激光
nE2 再通过泵浦光聚焦产生中心小范围高增益区,这一 过程对越强的光脉冲增益越高。过程相当于进行自 相位调制,最后将选出锁模脉冲列。
Kerr effect
• 将在电场作用下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做展开
n(E) = n + a1E +1/2 a2E2 + ······
• 式中第一项为无电场作用时的折射率 • 第二项与电场强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为线性电光效应
= n1p-n2s- ni
同理可得
dn1/dt= -n1p+n2s+ ni
两式相减得
dn/dt=2 n1p-2 n2s -2ni
腔内光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d/dt= -n1i + n2i + n2s’-
式中第三项代表自发辐射产生的沿光轴方向的光子 密度,可以忽略,
得到连立微分方程组
{ dn/dt=2( n1p- n2s -ni ) d/dt= (n i- ) 下面两个图分别给出了损耗在t1时刻突然下降后, n 和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了一个巨脉冲输出。
激光调Q技术的基本理论
E2
用一个简单二能级系统作为基础模
型进行分析。如图p为泵浦速 率; 12 = 21= i 为每个粒 子的受激跃迁几率;为自发
p 12 21 s
辐射几率。
E1
n1+n2=N 为工作粒子数密度
n2-n1=n 为粒子反转数密度
表示腔内光子数密度,由此
可得
dn2/dt= n1p+ n1i - n2i - n2s
3、激光脉冲压缩技术
压缩光脉冲主要是补 偿光脉冲的啁啾现象 1、利用色散光栅对 压缩光脉冲。同理也 可使用棱镜对抵消啁 啾,压缩光脉冲。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完整第七章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 完整第七章

x 3

扫描干涉仪得到的频谱图
x j 自由光谱区 j ( j
c ) , x 相邻纵模频率间隔 q 4L
x1 mn,00
由试验得出:
mn,00 q,q 1

x1 x
x 1 和理论值 作比较,即可判断出高阶模式。 x
进行横模观测时,应使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大于激光工作物质的增益线宽。 四、 F-P照相法 用来测量脉冲激光的模式。
一、纵模选择原理 我们知道,激光器的振荡频率范围由工作物质的增益曲线宽度决定,如果 以 0 表示增益曲线高于阈值部分的宽度,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为 q ,则激光 器内可能同时振荡的纵模数为(假设单横模):
n 0 q
g( )

由衍射理论知,不同的横模( TEMmn)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相同的纵模 而言)。这样当多个横模振荡时,振荡频谱结构就越复杂;当腔内只有单横模 振荡时频谱结构才较简单。
10 / 00 大则利于选模)。利用计
算机数值求解,可画出 10 / 00随着腔的菲涅尔数的变化曲线(在不同的腔
| g | 值)。变化趋势: 构型下, 10 / 00 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相同的
N值,10 / 00 随着| g | 的增大而减小。 二、横模选择的方法
两类:1.改变谐振腔的结构(气体激光器常用这类方法)和参数以获 得各模衍射损耗的较大差别;2.在一定的谐振腔内插入附加的选模元件。 (固体激光器)
第七章 模式选择与测量
概述:激光的许多应用领域要求激光束具有好的光束质量。 光束质量:方向性(横模),单色性(纵模) 横模:激光束横截面内激光光场的分布。
TEM00
TEM10
TEM 20
TEM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y nx
2

Lno3 63 Ez
2

no3 63V
(7.2.6)
V Ez L —沿z轴加的电压
当波长和电光晶体确定后,相位差的变化仅决定于外电压。相位延迟完 全决定于电光效应造成的双折射。
§7.3 声光调制
一、声光调制的物理基础 二、声光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三、声光调制器
2.频率调制(FM)和位相调制(PM)
定义:光载波的频率或相位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振荡。
因两种调制波都表现为总相位角
(t ) 的变化,统称为角度调制。
载波信号:ec t Ac cosc t c
设调制信号: t c t c k f at 其中at Am cosm t , k f 为系数
(7.1.11)
光强调制波的频谱可用前面类似的办法求得,和调幅波略有不同,除了 载频及对称分布的两边频之外,还有低频和直流分量。
图7.1.3 强度调制波的频谱及强度调制信号
13
4.脉冲调制
以上几种调制方式所得到的调制波是一种连续振荡的波,称为模拟方
式调制。目前光通信中还广泛采用一种不连续状态下进行调制的脉冲调制
28
一、自然旋光效应
1. 自然旋光现象 一束线偏振光沿石英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 时,其振动平面会相对原方向转过一个角度。 由于石英晶体是单轴晶体,光沿着光轴方向 传播不会发生双折射,因而该现象应属另外 一种新现象,这就是旋光现象。
实验证明,一定波长的线偏振光通过旋光介质时,光振动方向转过 的角度θ与在该介质中通过的距离l成正比:
4. 调制器(Modulator):完成将一个携带信息的信号叠加到载波光波上这一
过程的器件。
光调制:改变载波(光波)的振幅、强度、频率、相位、偏振等参数,使之 携带信息的过程。
二、光调制的分类
1.根据调制器和激光器的相对关系:直接调制、内腔调制和外腔调制;
2.根据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光调制;
根据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光调制和电
源调制。 激光调制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调幅、调频、调相以及强度调制等。
3.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强度调制和脉冲调制。
15
§7.2 电光调制
一、电光效应 二、电致折射率变化 三、电光相位延迟
一、电光效应
物理基础:电光效应 电光效应: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光 场通过此介质时,其传输特性就受到影响而改变。 晶体折射率可写为(当有外加电场时):
载波信号:ec t Ac cosc t c
(7.1.1) (7.1.2)
设调制信号:At Ac at Ac Am cosm t
调制光波:et Ac Am cosm t cosc t c
(7.1.3)
1 利用三角函数公式: cos cos cos cos 2
光强:I t e 2 t Ac2 cos2 c t c
设调制信号:at Am cosm t
(7.1.10)
A2 c 强度调制信号:I t e t 1 m p cos m t cos2 c t c 2
2


其中,m p k p Am为强度调制系数
x2
2 x

y2
2 y

z2
z2
1
(7.2.2)
x , y , z为介质的主轴方向; x , y , z为主折射率。
以KDP晶体为例 (ηx= η y= η o, η z= η e,以及η o> η e)。 当晶体加外电场时,假设外电场方向平行于z轴,则新方程为:
1 2 1 2 1 2 2 63 E Z x 2 63 E Z y 2 z 1 e 0 0
和数字式调制(脉冲编码调制)。
定义:用间歇的周期性脉冲作为载波,这种载波的某一参量按调制信号 规律变化的调制方法。
PM方式下,只需简单地开关正弦波。这是一种发送摩尔斯式电码的简易方式。
小结
1.光调制:改变载波(光波)的振幅、强度、频率、相位、偏振等参数 ,使 之携带信息的过程。
2.调制器的分类: 根据调制器和激光器的相对关系,可以分为内腔调制和外腔调制两种。
a x , t A cos s t k s x x , t da k s A si n s t k s x dt
结论:声行波形成的光栅以声 速向前推进,频率为fs
结论:声驻波在一个周期内,介质 两次出现疏密层,若超声频率为fs, 光栅出现和消失的次数为2fs,光波 通过该介质后受到的调制频率为2fs。
声光调制=利用声光效应将信息加载于光频载波上。 调制信号以电信号形式作用于电声换能器上 场 光强 强度调制波。 超声
类似于电光强度调制,一般情况下为非线性调制,需加超声 偏臵,使其工作在线性较好的区域。
调制特性曲线
27
§7.4
磁光效应与磁光隔离器
一、自然旋光效应
二、磁光效应——法拉第效应
三、磁光调制器
(7.1.5)
调频波的总相角为:

t c k f a t dt c c t c m f sin m t (7.1.6)
其中:m f k f Am


调频信号:et Ac cos c t c m f sinm t
21
一、声光调制的物理基础
物理基础:声光相互作用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
率沿声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 介质就如同一个光学的“相位光 栅”。 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就会产生光
的衍射。衍射光的强度、频率、方向等
都随着超声场的变化而变化。
22
超声驻波 超声行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a x , t 2 A cosk s x cos s t da 2 s A cosk s x sin s t dt
m
为调频系数

(7.1.7)
et Ac cos c t c m f sinm t
利用三角函数公式: cos cos cos sin sin


c t c sin m f sinmt et Ac cosc t c cos m f sinm t sin

角度调制波的频谱及角度调制信号
FM无线电台和数以百计的无线电技术(包括电视信号、无绳电话、 手机等)都是使用调频的。 调频的优点是很大程度上不受静电影响。在
调频中,发射器正弦波的频率根据信息信号产生微小变化。
3.强度调制(IM)(Intensity Modulation)
定义:光载波的强度(光强)随调制信号规律而变化的激光振荡。
θ=αl
比例系数α表征了该介质的旋光本领,称为旋光率,它与光波长、介质 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29
2.自然旋光现象的理论解释
(7.2.4)
y 0
03
(7.2.5)
沿x方向传播速度加宽,“快”轴 沿y方向传播速度减慢,“慢”轴
当KDP晶体沿z轴加电场时,折射率椭球的主轴绕z轴旋转45°(与外加电
场大小无关);折射率变化与电场成正比。
19
三、电光相位延迟
当一束线偏振光沿z轴方向入射晶体,E矢量沿x方向,进入晶体后即分 解为沿x’和y’方向的两个垂直偏振分量。当经过长度L后两偏振分量 的相位延迟分别为:
0 E hE 2
其中 , h为常数;o为未加电场时的折射率 。
(7.2.1)
由一次项 E 引起的折射率变化称为线性电光效应或泡克耳斯效应; 由二次项 hE 引起的折射率变化称为二次电光效应或克尔(Kerr)效应。
2
二、电致折射率变化
采用折射率椭球体方法,在未加外场时:
Am Am e t Ac cos c t c cos c m t c cosc m t c 2 2
(7.1.4)
图7.1.1
调幅波频谱及调幅信号
AM无线电台和电视信号中的图像部分都是使用调幅来编码信息的。在调 幅中,正弦波的幅度(峰谷到峰顶之间的电压)是变化的。 例如,一个人 的说话声音产生的正弦波叠加到发射器的正弦波上就使其幅度发生了变化。
第七章 激光技术
数学与物理系 王晴晴
1
什么是激光技术
(Laser Technology) 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一些专门的 技术手段来提高激光输出光束的质量和单项 技术指标。
2
§7.1 §7.2
光波的调制 电光调制
§7.3
§7.4 §7.5 §7.6 §7.7 §7.8
声光调制
磁光效应与磁光隔离器 调Q技术 锁模技术 选模技术 稳频技术
§7.1 光波的调制
(Light Modulation)
一、光调制的基本概念 二、光调制的分类 三、几种调制的简单介绍
4
一、光调制的基本概念
1. 载波(carrier):激光是一种光频电磁波,与无线电波类似可用来作为传递
信息的载体。
2. 调制(Modulation):将信息加载于激光的过程。 3. 解调(Demodulation):把调制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息的过程。
(7.1.8)





按Be sse functions l 展开
et Ac J 0 m f cos c t c Ac J n m f cos c n m t c 1 cos c n m t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