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系列 八年级(1) (1)

合集下载

专题04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中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

专题04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中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

八年级上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一)1.《野望》2.《黄鹤楼》3.《使至塞上》4.《渡荆门送别》5.《钱塘湖春行》1.《野望》一、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诗歌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诗歌翻译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_八年级语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训练试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一下。

(2)我们不愿恣( )情地悲痛。

(3)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dāng( )。

(4)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rèn( )和刚强。

2.选词填空。

(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2分)清远清脆清澈清凉(1)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 )可口。

(2)只有长风呼啸,蓝天( )时,还能听到鼓动羽翼的声音。

(3)但是枪终于响了!半自动步枪和谐( )的连击。

(4)故乡的歌是一支( )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3.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每句只能改一处)(2分)(1)参加跑步的人多说明了人们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的表现。

(2)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4.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

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5.说话的方式很多,我们学过的主要有直言和婉言。

根据下面的情景判断,回答委婉的一项是( )(2分)李慧把自己用几天时间精心画的一幅画拿去问好朋友石炎:“你看我的这幅画画的怎么样?”石炎看后觉得画的不令人满意,他应该怎样回答?A.这画还算可以B.不敢妄加评论C.这画不怎么样D.实在不敢恭维6.按要求填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一)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一)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解析版)

期中综合测试(一)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仲.裁(zhònɡ)殚.精竭虑(dān)B.翘.首(qiáo)舰艉.(wěi)振聋发聩.(kuì)C.落.第(luò)佃.农(diàn)广袤.无垠(máo)D.侏儒.(rú)荧.光(yínɡ)清荣峻.茂(jùn)【答案】C【详解】C.广袤.无垠(máo)——(mào);故选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巨额私塾摧枯拉朽B.镌刻燥热摒息敛声C.初衷缰绳正襟威坐D.诘啧篡改油光可鉴【答案】A【详解】B.“摒息敛声”的“摒”改为“屏”;C.“正襟威坐”的“威”改为“危”;D.“诘啧”的“啧”改为“责”;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数据促进了电子商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购物APP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B.近年来,浦北县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为了更好地迎接学生回校学习,张主任一丝不苟....地对学校各处进行了全面消杀。

D.黑恶势力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深挖彻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影响。

【答案】B【详解】A.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使用正确;B.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形容的对象为人,在此用于形容高楼不正确;C.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使用正确;D.深恶痛绝:对某人或对某事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使用正确;故选B。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开学第一课》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讲述,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八上名著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重点与基本题型。

2.掌握答题方法。

3.积累八上名著相关知识,应对考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名著阅读中的答题方法。

积累名著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节课的名著阅读复习主要是应对第6题题型。

利用周末完成七下名著阅读的复习、整理,为下阶段名著的文段阅读训练作铺垫。

五、教学过程:引入授课: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题。

(一)名著阅读考题类型:题型:主观题和知识识记类客观题考点:1. 文学常识2. 作品主体内容概括、作品的思想意义3. 主要人物与相对应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14. 个性化阅读的感受和对作品或人物的评价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名著阅读题答题模版1.概述类题目:筛选信息;抓住要点;组织语言。

2.仿写类题目:内容一致;修辞一致;结构一致;立意一致。

3.点评类题目:表观点,举例子,作分析。

特别提醒:注意审题。

(三)我们还要做什么?复习名著内容,应对中考。

指引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七下名著进行归纳和整理。

(四)布置作业:1. 复习八上名著。

2. 结合语文课本、手上的名著,归纳整理,完成表格。

23。

中考分册复习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册) 通用

中考分册复习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册) 通用

中考分册复习试卷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0分)⑴东风不与周郎便,。

⑵,背灼炎天光。

⑶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⑷潭中鱼可百许头,。

⑸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表现诗人与农民朋友端坐窗前、饮酒谈论农事的诗句是:,。

⑹这次美国暴发的金融危机,将会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有“,”的意识,正确应对灾难。

(选用《孟子》中的句子填空)⑺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农村美丽风光的句子,请写出连续两句的名句。

,。

3.认真阅读研究下面图表,写出一个结论。

(2分)4.打开电视,我们常会在荧屏下方看见一则则流动新闻。

请把下面一篇新闻浓缩成一则一句话流动新闻。

(2分)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5日说,奶站清理整顿和饲料专项整治工作自9月21日在全国开展以来,生鲜乳质量明显提升,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高鸿宾在农业部召开的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视频会上说,据对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南等6个奶业主产省份生鲜牛乳的质量检测结果,所抽检的660批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全部符合卫生部等5部门公告规定的临时管理限量标准。

所检样品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高鸿宾还表示,农业部已会同财政部对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6省区发放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

北京、河北、内蒙古等14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奶业扶持和奶农救助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财政已投入近8亿元帮助奶农和乳制品加工企业渡过难关。

5.1978年,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时间,从那一年起,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

为此,鸿雁湖中学拟定举行“我与改革开放”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下面任务。

(5分)⑴请你为这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设计三个项目(下面题目中涉及到的除外)。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01 病句辨析与修改(原卷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01 病句辨析与修改(原卷版)

专题01 病句辨析与修改重点讲解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病句辨析或修改为各省市中考必考之基础题。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1)缺主语例如:①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应删去“通过”或“使”。

) (2)缺谓语例如: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应加上谓语中心语“奋斗”)(3)缺宾语例如: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2.重复赘余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叫重复赘余。

例如: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具体”与“详情”重复罗嗦)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3. 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参观”同“先进经验”搭配不当)。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聪明”不能修饰“手”)(4)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应将“也”改为“就”。

)4.语序不当常见的语序不当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①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部编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成语解释

部编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成语解释

中考复习系列(一)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八年级上册、溃退泄气督战要塞.业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2、颁发遗嘱建树仲裁巨额3、凌空翘.首酷似潇洒轻盈悄.然由衷新秀屏.息敛声眼花缭乱如梦初醒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4.桅.杆浩瀚娴.熟咆哮紧绷镌.刻一丝不苟白手起家殚精竭虑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殚:竭尽;虑:思虑。

、.绯.红宛如掌故落第畸形不逊匿名诘.责呜呼凄然教诲.油光可鉴.杳.无音信抑扬顿挫正人君子深恶痛疾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消息:没有一点儿音信。

杳:无影无踪。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溺佃.农劳碌私塾宽厚仁慈连夜慰勉不辍.任劳任怨为富不仁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7、颊.黝.黑粗糙崎岖平庸滞.留愚钝器宇蒙昧酒肆缰绳轩昂胆怯.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入木三分髭髯..禁锢侏儒锃.亮涟涟盎然绺.鬈.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8、微妙燥热沥青骤雨窒息吹嘘荧光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炽.热猝.然氯化镭钋.踱.筋疲力尽:筋:筋骨;尽:完。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古诗词 第四组八年级上册《黄鹤楼》《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古诗词 第四组八年级上册《黄鹤楼》《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运用设问,“愁”字点题,以抒情作结,由 景生情,以日暮途远抒发怀乡之情。
全诗主旨
全诗描写登楼远眺的所见 和所感,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 的伤感和吊古怀乡之情。
第 14 首 使 至 塞 上
近10年未考
[唐] 王维
古诗词原文—赏析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全诗主旨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诗人由 于受排挤而产生的孤寂、抑郁 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中 情感得到净化、升华后产生的 慷慨悲壮之情,体现了诗人的 达观。
第 15 首 钱 塘 湖 春 行
2013、2016年整首诗默写
[唐] 白居易
古诗词原文—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湖 东”点明诗人行踪,呼应首联。“行不足 ”说明诗人陶醉在湖东一带春和景明的湖 光山色之中,游兴未尽。
全诗主旨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 节特征,描写了西湖早春 的明媚风光与盎然生机, 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第 16 首 饮酒(其五)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叙写诗人游西湖沿途所 见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水涨云低的线 条轮廓。
描绘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借此传 达初春到来之际的喜悦心情。
古诗词原文—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渐欲”写出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 写出草之浅,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巧妙传神。
2.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考复习系列一:
八年级语文(上)复习学案----------《桃花源记》
主备人殷飞
【复习目标】背诵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会翻译课文,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质疑讨论
【课前学习】
一、知识清单——会解释.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

1、渔人甚异之:
2、才通人:
3、欲穷其林:
4、诣太守:
5、欣然规往:
6、便要还家:
7、延至其家:8、问津者:
9、妻子邑人古义:今义:
10、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1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今义:
1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今义:
2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 ②屋舍俨然( )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 ②既出,得其船( )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不足为外人道( )
①寻向所志( ) ②寻病终( )
3.翻译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重温文本——能理解
1、本文的线索是:。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3、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5、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6、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7、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课堂学习】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2同步达标——直击中考,巧运用
【甲】四十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黄发垂髫.()②甫.行数里()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①阡陌交通
..()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3完成《指导》65页8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