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周围血栓形成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在临床护理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希望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危害和原因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是指在中心静脉导管内壁或导管周围形成血栓,主要危害包括导管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导管插入技术不当、血浆中凝血因子过多、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位置不良、长期卧床、肿瘤放化疗等。

1.导管插入技术要求专业、严谨导管插入时需要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医师进行,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避免交叉感染。

导管插入后需要及时固定导管位置,避免导管移位和局部血栓形成。

2.术后导管位置和功能的监测术后需要定期监测导管位置和功能,如发现导管位置不良或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导管位置或更换导管。

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风险。

3.适当的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如肿瘤放化疗、有明显凝血异常等,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抗凝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4.促进患者康复活动长期卧床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如进行 passiv的关节活动、床边行走等,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5.做好导管皮肤护理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导管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健康。

6.患者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宣教,包括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念,避免过度焦虑或情绪低落。

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普及,使患者了解疾病风险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能力。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血液净化 2 1 年 4月第 9 00 卷第 4期 C iee orao Bo dP r ct n Api 1, 0 0V 1 , . hn s un l f lo ui ai , r 2 2 1, o. No J i f o l 9 4

临 床 研 究 ・
血液透析长期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功能不 良发 生率
U iesyFrt s i lB in 00  ̄C i ;Deat n N p rlg, e i nvri i Hop t, e i t s a j g1 0 3 hn 2 p r a metf e hooy B in o j gNO6 s i lB in O0 Z .Hopt , e i I 0 0 a jg C i , Dea t n Nehoo yQii r rdt n l hns dcn si lQqh r 60 0 C ia hn "3 p r tf p rl , qh a io a iee a me o g aT i C Meii Hopt , iia 1 0, hn e a 1 C re o dn uhr ors n i a to. Q-h ag E al iqzu n @m d al o .n p g " i u n , m ijn i a g e m icm c z : h . [ src] 0bet e o n et a e r r aec t f m te r e igt te r t v ni ) f Abtat jei s v sgt t i yptnyr e( o c h t an si e et n o v Ti i eh p ma a r a es oh f tn r i o
Dy f n to f o g t r i d l n e t a e o a h t rz to o e d a y i : t c d n ea d a a y i s u c i n o n -e m n we l g c n r l n usc t e e i a i n f r h mo i l ss I si i e c n n l ss l i v n

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原升高 ,引起 血浆 黏度升高 ,促进红 细胞 聚集 。。 1.2 血 管 内皮 损 伤
500ml,每 天 1次 ,连 用 1周 。 (3)皮 下 注 射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注 射 液 (速 碧 林 )4100U,每 天 1次 或 每 l2小 时 1次 ,连 用 3d;低 分
1.2.1 肿 瘤 细 胞 直 接 损 伤 血 管 内皮 细 胞 :肿 瘤 细 胞 膜 上 可产 子 肝 素 钙 5000U,每 12小 时 1次 ,连 用 3d (4)华 法林 2.5r ag
的 聚集 。肿 瘤 的 恶性 程 度 越 高 ,转 移 倾 向 越 明显 ,肿 瘤 细 胞 诱 危 ,制 动 ;溶 栓 和 抗 凝 治 疗 过 程 可 导致 继 发 性 出血 ,应 注 意观 察
导 的血 小 板 聚集 的 能 力越 强 H ,血 栓 形 成 的几 率 越 高 。
患 者 皮 肤 黏 膜 出 血 、注 射 部 位 青 紫 或 血 肿 等 情 况 ;定 期 监 测 出
等 。 笔 者对 PICC血 栓 形 成 的原 因 、处 理 及 预 防措 施 进 行 总结 , 可 造 成 血液 流 动缓 慢 ;行 PICC后 ,置 管 侧 上 肢 随 意 性 的 自主 活
现 报 道 如 下 。
动 受 限 制 ,使 其 血 液 流 动 缓 慢 ,致 血 液淤 滞 。据 报 道 ,久 病 卧 床
肿 瘤 细 胞脱 落 的 浆 膜 微 泡 中 含 有 组 织 因 子 可 导 致 凝 血 酶 产 生 , 度 、皮肤 颜 色 、动 脉 搏 动 情 况 ,以 利 于判 断疗 效 。

形 成 血 小 板 凝块 ;(4)肿 瘤 细 胞 的 某 些 膜 糖 蛋 白也 参 与 血 小 板 2.2 溶 栓和抗凝 治疗 的观察 溶栓期 间应严格执行 医嘱 :病

PICC发生血栓的原因分析

PICC发生血栓的原因分析

PICC发生血栓的原因分析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临床使用频率很高的静脉治疗方法,但是他作为临床上新的操作,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的认识,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效果。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留置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r,PICC)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首次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目前,PICC的使用仅次于紧急救护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r,CVC)[1]。

PICC与其他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相比有以下优势: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痛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时所引起的出血及气胸等机械并发症,降低了药物对静脉的刺激,患者可携带导管回家等[2]。

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静脉血栓给肿瘤患者增加了痛苦和治疗费用,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可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甚至危及生命[5]。

目前,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见[6]。

笔者对国内外PICC发生血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PICC导管血栓的诊断标准1.1症状:患者自觉置管侧上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增高、浅静脉扩张,健侧和患侧上肢周径相差2-4cm,出现红、肿、痛[7]。

1.2诊断方法:静脉造影术师确诊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费用高且易造成显影剂负荷和放射损害[7]。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快捷、费用低等特点,是该疾病理想的诊断方法[8]。

经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示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血栓,血流缓慢[9]可诊断。

据报道PICC相关血栓发生平均时间为15天[6],与郭彩霞等[7]报道发现血栓的平均时间为10.4天(最短者2天,最长者69天)相当。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d n e a d c u e f o l a in e eo s r e n n lz d S st n ou in .R s l :I fc in o c re n2 a e c n a s s o mp i t s w r b e v d a d a ay e O a o f d s l t s c c o i o e ut s ne t c u r d i 5 p ・ o
d el g t fc t ee s f m 0 h u s t 4 mo ts h n i e c f o l a in d p n e n d f rn e o sc te w l n i o a h trwa r i me o 1 o r o n h .T e i cd n e o mp i t e e d d o i e e t n u ah - c c o v
t n s w t e d a y i a d c u tr a u e .Me h d :I d eln e t l e o sc t ee s tk n a h c e so lo i t i h mo il s n o n e me s r s e h s t o s n w l g c nr n u a h trwa a e st ea c s fb o d i av
期 间, 要做 好 患 者 的 护 理 工 作 , 降低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 提
关键词 血液透析 ; 中心静脉导管 ; 并发症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 4 35 R 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2 6 2 0 ) 9— o l 0 10 7 5 (0 8 0 0 透析 患者留置双腔 中心静脉 导管并发 症的发 生原 因及 护理 对策。方 法: 2 8例 急、 对 7

浅析picc血栓形成原因以及护理方法

浅析picc血栓形成原因以及护理方法

浅析picc血栓形成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摘要: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为肿瘤患者静脉给常用途径,但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可直接影响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

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肿瘤的高凝状态、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以及穿刺部位等因素相关,为保证 PICC 置管的正常使用及留置时间,可在早发现、早诊断、药物封管、熟练穿刺及科学宣教等方面作加强。

关键词:肿瘤/治疗;picc 护理化疗是全身性治疗手段,其给药途径包括静脉、口服、局部给药等。

静脉给药为传统给药途径,可立即产生药效,并可控制用药剂量。

化疗药物静脉给药可刺激血管,药物外渗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经无痛性中心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与常规浅静脉化疗和颈内静脉化疗比较, PICC 置管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易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1],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安置和管理下,PICC 因低并发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血栓、导管堵塞等) 及导管使用寿命长的优势对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来说是安全的,而且因为并发症导致导管拔除的概率很低[2]。

但是如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感染等一些并发症仍可直接影响 PICC 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

现将肿瘤患者 PICC置管的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思路。

1 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深静脉血栓[3],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三大因素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有研究表明,PICC 与肿瘤患者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临床上可经过临床症状( 如单侧肢体肿胀、浅静脉扩张等) 及各项检查( 如超声等) 发现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过程,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从护理措施、药物预防和护理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主要措施。

一、护理措施1、正确选择插管部位正确选择插管部位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

通常,应选择较大的静脉,避免插管部位有凹陷或弯曲处,并应将导管置入静脉深处,避免导管碰触到血管内壁从而引起刺激。

2、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通畅也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持导管通畅,应定期清洗导管内部并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内长时间留置。

在插管部位出现红肿、发热、渗液等情况时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引起的血栓形成。

3、加强护理观察加强护理观察也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患者插管后,应定期观察插管部位,注意有无感染或渗液等异常情况。

患者在躺卧或转身时,应注意避免导管被拉扯或扭曲,避免导管内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引起血栓形成。

二、药物预防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常用抗凝药物也可用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预防。

通常,在插管前应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以防止血栓形成。

对于高危患者,重复插管或长时间留置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更强效的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三、护理教育护理教育也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指导,教育患者正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并告知患者当插管部位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并勤换导管等,从而减少因患者不当使用导管等不当行为引起的血栓形成。

总之,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措施,需要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正确选择插管部位、保持导管通畅、加强护理观察、药物预防和护理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的预防及处理
Techniques in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8,09,008
我们建议的流程为:尿激酶持续输注→不干预 纤维鞘原位更换长一些的导管→纤维鞘外更换导管 →球囊扩张后更换新导管→其他。
治疗——导管外周纤维蛋白鞘
55例尸检患者,100%都存在纤维鞘。诊断 依靠血管造影
全身应用溶栓法
透析间期,UK25万u+NS 250ml导管腔内滴注, 持续4-6h
治疗——导管内血栓
透析中应用尿激酶
1998,Twardowski 方法:透析中输注UK25万u,持续3小时 有效率81.5%,重复输注后有效率可达90%
导引钢丝清除血栓
慎用
纤维鞘的形成机制
第三步:根据管腔容量用5ml注射器缓慢注 入肝素或肝素盐水,高凝者必须加大肝 素量,甚至使用肝素原液,确保管路通 畅。
冲管方法
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 把附着在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物冲洗干净,加 强冲管效果,也称之为脉冲式冲管
不间断的冲管方法
脉冲式冲管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
临时导管:
适合于大多数病人 可以在多部位留置 不需要反复穿刺血管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插管的置入和更换简单易行 可以使用数月,对那些需要紧急透析的病
人,插管后可立即使用,不需要像AV内瘘 那样等待成熟。
缺点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气胸、血肿等。 感染和血栓形成高发 穿刺部位静脉狭窄或梗阻 外表不美观,不舒适 使用时间短 血流速可能不足,需要延长透析时间
观察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肿胀、疼痛, 需行彩超检查
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钠、尿激酶 溶栓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防出血 拔管视情况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常规超声 检查 , 对 于 常规 超 声 不 能确 诊 的患 者 , 采 用超声 造影 辅 助 确诊 。本 组 1 0 4例 均 无 早期 自觉 症
1 . 1 一般 资料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4年 3月 在 血 液
状, 于置管 后第 7天 行 第 1次 超 声 检查 , 对第 1超 声
检查 没有 发现血 栓 的患者在 置管 后第 1 4天行 第 2次
科、 乳 腺外 科 、 胸 心外科 、 妇 科住 院 的恶性 肿 瘤患 者共 1 0 4例 。纳入 标 准 : 遵 医 嘱 行 中心 静 脉 置 管 术 ; 一 次 性置 管成 功 ( 一 针穿刺 并顺 利送 管成 功 ) ; 配 合 完成 常
和【 ) _ 二 聚 体 是 导 管 周 围血 栓 形 成 的 独 立危 险 因素 , 在・ 临床 护理 中应 加 强 对 此 类 患 者 的 观 察 与 预 防 性 检 查 及 防护 , 以 降低 静 脉 留
置 导 管 周 围血 栓 发 生 率 。
关键 词 : 中心 静 脉 置 管 ; 血 栓 ; 危 险 因 素 ; 护 理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2 . 9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8 7 0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1 5 2 . 2 0 1 5 . 2 0 . 0 6 6
C e n t r a l c a t h e t e r a s s o c i a t e d t h r o mb o s i s :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n u r s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Y u a n Hu i p i n g, Z h a n g We i z h e n , Z o u L  ̄ f a n g, L “
海) 有 限公 司生产 , 型号 7 6 1 7 4 0 5 , 批号 RE Y G1 5 8 7 。
1 . 2 方 法
发生率 为 2 %- -5 _ 】 ] 。大多 数导 管周 围血栓 没有 明 显血栓 症状 , 应 引起 广泛 重 视 。本研 究 拟 通 过对 1 0 4
例 中心静脉 置管 患 者 于 置管 后 第 7天 、 第 1 4天 采取
中心静 脉置 管 是 现代 医疗 机 构 必不 可 少 的技 术 之一, 已广泛应 用 于血 流 动 力 学 监 测 、 输液、 化疗、 血
mmo l / L, LDL( 2 . 8 0± 1 . 0 3 ) mmo l / L, 血糖 ( 6 . 0 3±
2 . 1 5 ) mmo l / L , 血 红蛋 白( 1 1 2 . 0 7 ±2 5 . 6 6 ) g / L, 血小
常规超 声检查 , 筛 选 出导 管周 围血 栓形 成 的独 立 危 险 因素 , 并 提 出针对 性护 理对策 , 旨在针 对危 险 因 素 , 早 预防 、 早发现, 减 少 和避 免 导 管 周 围 血栓 形 成 。具 体
方法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于 置 管后 第 7天 和第 1 4天采 用 彩色 常规超声 , 以诊 断 是 否 有 导 管周 围血 栓 形 成 , 若 患者有 自觉症 状 或 出现 导管尖 端 堵塞 的临床 表现 , 随
Li n a,Zh e n g Xi a o j u n,Wa n g Xi n j u a n,Y a n Bo e r ,Pa n Ha i y a n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中心 静 脉 留 置 导 管 周 围 血栓 形成 的危 险 因 素及 应 采 取 的 护 理 对 策 。方 法 对 1 0 4例 行 中心 静 脉 置 管 术 的 肿 瘤 患
液 透析 和 胃肠 外 营养支持 等方 面 。但 是 , 随着 中心静
脉置管 术 的广泛 和深入 使用 , 与导 管 相关 的静 脉 血栓 ( 导管周 围血栓 和 导管 外 的静 脉 血栓 ) 形 成 是其 严 重
的并发 症 , 甚 至危 及 患 者 的 生 命 , 有 报 道血 栓 形 成 的
者, 于 置 管后 第 7 、 1 4天 采 用 彩 色超 声局 部 检 查 导 管 周 围 血 栓 形 成 情 况 , 对1 4项 相 关危 险 因素 进 行 单 因素 及 多 因素 分 析 。 结 果
共发 生 导 管周 围血 栓 1 4 例, 发生率 1 3 . 4 6 ; 血糖、 体 重 指 数 和 D~ 二 聚 体 3项 O R一 1 . 5 1 l 、 1 . 3 l 1 、 1 . 2 2 3 。结 论 血 糖 、 体 重 指 数
板( 2 2 7 . 6 7± 1 1 8 : 8 0 ) G/ L, D _ 二聚体 ( 1 0 1 7 . 7 7 ±
1 0 8 0 . 2 3 ) mg / L, 血浆 纤 维 蛋 白原 ( 3 . 4 6 ±1 . 5 3 ) g / L。
行 颈 内深 静 脉 置 管 4 6例 ; 中 心静 脉 导 管 包 为 美 国 Ar r o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n c . 提供 , 含单 腔和 双腔各 1款 。 行P I C C置管 5 8例 ; P I C C导 管 为 巴德 医 疗 科 技 ( 上
・ 6 6 ・
J o u r n a l o f Nu r s i n g S c i e n c e Oc t .2 0 1 5 Vo 1 . 3 O No . 2 0
中心 静 脉 留置导 管 周 围血 栓 形 成 因素分 析及 护 理 对 策
袁 惠萍 , 张 维珍 , 邹丽芳 , 陆丽娜 , 郑小君 , 王信 娟。 , 颜 波 儿 , 潘 海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