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
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五科”考试

都 已经 出现 。关 于 开元 礼 、 礼 、 三 三史 、 传 、 三 学究 等科 的设 置及 时 间 , 已有 学者 做 过 专 门研 究 , 下
文重点 对其设置 的 目的与政局 关 系进 行简 要探讨 。 开 元礼始置 于 德宗 贞 元 二年 ( 8 ) 其 目的是 76 , 培养一 批 通 晓 国家 盛 典 及 民间 婚 丧 礼 仪 的人 才 。 贞元二 年六月 十一 日敕 : 《 开元礼》 国家盛 典 , 圣增修 , 则 不列 , 列 今
[ 关键 词 ] 中晚唐 五代 ; 科举 ; 五科 ; 考试
[ 中图分类 号 ] D 6 13 9 . [ 文献 标志码 】 A [ 文章编 号 ] 17 -9 7 2 1 ) 1 0 00 6 2 1 (0 0 0 - 4 -4 4 0 “ 宜令礼 部贡 院 , 五科 举人 考试 者 。 …此条 史 就 ” 料说明 “ 五科 ” 考试 , 由礼 部贡 院 主持 , 后 唐 已经 在 发展得相 当完整 , 有专 门针对 “ 五科 ” 考试 的敕 。长
21 0 0年 2月
北 京 联 合 大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n l fB in in U iest( ma ie n o ilS in e ) o ra ej gUno nv ri Hu nt sa d S ca ce c s o i y i
据《 玉海 》 1 5 唐 开元礼 举》 登科记 》 , 卷 1( 引《 云 贞元
“ 五科” 试 包 含 的 科 目出 现 的 时 间较 早 , 考 但 “ 五科 ” 考试 名称 的 出现却 比较 晚 , 见 于后 唐 同光 始
四年 ( 2 ) 9 6 。据 《 府 元龟 》 册 云后 唐 同光 四年 , 五 “
五队五科岗位责任制

富顺县古佛煤业有限公司五科五队岗位责任制一、通风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具体负责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对通风科工作范围内的安全负责。
2、负责编制各种“一通三防”规划、计划、措施,并监督实施。
3、负责各类通风设施、构筑物的检查和质量验收。
4、负责职工“一通三防”的培训,指导通风、防突的业务工作。
5、负责绘制“一通三防”图纸,收集“一通三防”资料,健全各种记录、台帐,审阅“一通三防”报表。
6、参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
7、参加“一通三防”督查,参加安全检查,负责“一通三防”隐患的整改。
8、负责科内人员、仪器、设备的管理。
9、出井后及时填写工作日志和有关记录。
二、生技科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在矿长的领导下编制年、季、月生产、质量、原材料消耗计划,报矿批准后,组织实施。
2、检查、验收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工程质量。
3、对采掘工种所出现的生产、安全、质量、消耗中的问题负责处理,重大不可抗拒的事故,及时报告矿长、总工程师进行处理。
4、加强对本科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学习。
5、主持召开定期的带班员、队长、班组长会议。
6、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队、班组的生产、进尺、材料消耗、安全任务完成情况。
7、参加矿定期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执行矿长编制的安全欠帐的补救措施。
8、协同有关部门搞好应尽的责任。
9、负责全矿地面、井下测绘工作。
10、负责井下开拓有关技术工作。
三、调度室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1、在矿长领导下。
负责全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工作。
2、按公司有关下井规定下井,对井下安全生产进行全面了解。
及时处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矛盾平衡班生产,保证生产的正常完成。
3、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议,总结、收集上周的安全生产情况,调度和组织下周安全生产。
4、每月底组织召开一次生产计划会议,总结分析本月生产情况,安排布置下月生产计划,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落实到队、班。
5、按管理制度,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收集各方面的汇报信息,并根据汇报的情况,作出处理指挥。
五科联赛课程表

周内 晚上
星期天 语文
星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学
星期二 英语
星期三 物理
星期四 化学
五科联赛班课程安排表
3月13号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晚一 晚二 物理 物理 化学 数学 数学 3月20号 英语 英语 数学 语文 语文 3月27号 英语 英语 化学 语文 语文 4月3号 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英语 4月10号 数学 数学 化学 语文 语文 4月17号 英语 英语 物理 数学 数学
周内 晚上
星期天 语文
星期一 数学
星期二 英语
星期三 物理
星期四 化学
五科联赛班课程安排表
3月13号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晚一 晚二 物理 物理 化学 数学 数学 3月20号 英语 英语 数学 语文 语文 3月27号 英语 英语 化学 语文 语文 4月3号 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英语 4月10号 数学 数学 化学 语文 语文 4月17号 英语 英语 物理 数学 数学
五大科简要

近代史复习的比较简单,在旧民主主义这块考察的点比较少,鸦片战争基本不太可能作为主观题考,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太平天国什么的,都是大点。但是总点考核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了!政治喜欢考的东西都和时代挂钩,所以会考一点继往开来的东西。着重放在新民主主义以后,毛所做的一些贡献,邓的各种理论和影响这块!会和毛概结合考。
毛概是政治里面分值最大的!占34%左右。会结合近代史以及马哲一同出主观题,或者单独出主观题。选择题的比重也相当大!毛概的主要内容大概是:绪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这里面又以毛泽东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重中之重!我还记得看蒋中挺的视频时候,他这样分析的:毛是开国元帅,自然是考核30%的重点。因为我们不能忘本。邓促进的经济发展所以也会占10%的比重,江的贡献较小基本不会列做重点考核,而胡是当前主席,所说的理论重要性肯定在毛概考核的60%!!所以要把重点放在哪里自然不言而喻。很多人会疑惑那些社论太枯燥难以记忆,文件和精神都很空洞。这里建议将毛概和近代史结合起来一起复习。尤其是近代史里面,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理论开始诞生这块开始复习。
如果你是理科生,我建议你最好在暑假7月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政治复习。如果你是文科生,9月复习也是来得及的!
第一次复习,重点放在马哲,毛概,近代史。思修这块我在11月才开始看,因为觉得是大道理信手拈来,不如前面三章的理论性强。仅供参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为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原理这块,也就是马哲,是不能光靠看和背就可以掌握的。哲学是个很抽象的东西,高中的时候老师详细的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才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所以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理科生大可以开始报个暑期的班来给自己一个整体的思路,顺便打下坚实的马哲基础。如果不报班,那就先拿2011版的大纲解析看。如果觉得大纲解析看的太枯燥乏味,任汝芬的序列一可以拿来结合着看。我是没用任汝芬,但是听很多人说里面给知识点讲解的比较细致,而且每篇还会配套几道习题给你巩固一下记忆。同时还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风中的核心考题,1000题里面没有把每个章节分出来,所以要你自己来判断,但是肖秀荣哲学这块出的还不错。会比真题要难,适合在早期打基础的时候做。选择题部分基本都有详细解释。风中的核心考题会把每个章节独立出来,分过去的真题以及针对大纲记忆的题目,也有详解,非常适合打基础!看一章,配合着做一章的题目。把错的挑出来搞懂。
五科心得体会

历史地理是一门需要我们了解过去和了解世界的学科。在学习历史地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学习历史地理需要我们了解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社会和文化,通过了解历史地理,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而且,历史地理的学习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知识,只有不断的积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通过学习历史地理,我不仅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的多样性。
通过对这五大科目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可以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科心得体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五大科目无疑是我们所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科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这五科目涵盖了我们所需要的础知识和学习方法。通过对这五科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知识和学习方法,下面就我对这五科的心得体会做一下总结和分享。
一、数学
数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它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数学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更需要我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只有不断的练习,我们才能够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通过学习数学,我不仅学会了解题的方法,更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
英语是国际语言,也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学习英语需要我们掌握单词、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英语歌曲、电影和故事,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并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英语的学习也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只有不断的练习,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通过学习英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丹东四中高一五科试卷成绩表下学期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丹东四中
考号
1100401401 1100401405 1100401501 1100401502 1100401402 1100401504 1100401425 1100401404 1100401503 1100401507 1100401529 1100401510 1100401421 1100401406 1100401505 1100401409 1100401512 1100401430 1100401528 1100401511 1100401403 1100401508 1100401411 1100401550 1100401533 1100401412 1100400614 1100401451 1100401524 1100401408 1100401417 1100401518 1100401526 1100401547 1100401413 1100401545 1100401520 1100401424 1100401419 1100401543 1100401506 1100401414 1100401420
丹 维 佩 智 瀚 居 智 海 宪 洋 晓 奉 明 俊 美 伟 传 英 志
1014 1042 1042 1061 1087 1123 1145 1145 1145 1169 1169 1201 1201 1201 1231 1231 1258 1258 1283 1309 1309 1328 1328 1362 1362 1362 1362 1362 1362 1391 1412 1412 1412 1433 1433 1433 1463 1463 1492 1541 1541 1541 1541 1541 1566 1566 1566
内五科(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学习内容

内五科(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内容一、溃疡性结肠炎【健康教育内容】:1、疾病简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精神神经因素及饮食过敏等有关。
疾病呈慢性经过,可数年至10余年,常有发作期及缓解期交替。
一般表现有腹泻、腹痛、发热等,严重者可有大出血、肠穿孔等。
2、心理因素因病程长,反复发作,病因往往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且本病可能与精神紧张、内心冲突、焦虑、意外事件刺激等有关,故护士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做好安慰工作,指导病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分散注意力,控制自己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再以亲切言语,精湛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饮食指导给予清淡、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生、冷、辛、辣、浓茶、咖啡、牛奶等食物。
发作期进食无渣流质及半流质,避免吃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
病情严重者应禁食,由静脉供给能量,使消化道得以休息。
4、作息指导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从事轻工作。
急性发作期和重症病人需卧床休息。
5、用药指导本病常用药柳氮磺胺吡啶,其作用能消除炎症,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减少、溶血反应、关节疼痛甚至蛋白尿,故应注意。
激素治疗病人要注意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用药要按医生指导,不可自行停药,饭后服药。
6、特殊指导1)配合进行保留灌肠。
一般睡前进行,灌肠前先排便,以利于药物吸收。
根据病情安置卧位,臀部垫高10cm;然后轻轻插入肛管10-15cm,缓慢灌入,每次量少于200ml,温度39-41℃;拔肛管后,应尽可能忍耐,使药液保留1h以上。
2)做好肛门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手纸要软,擦拭动作轻柔,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洗后擦拭要轻柔,可外涂软膏保护皮肤。
7、行为指导1)腹痛时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或用松弛法如局部按摩等。
如果疼痛突然加剧,伴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应警惕穿孔可能,要马上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五科

木兰科木本。
单叶互生,全缘,稀浅裂或有齿;小枝上留下环状芽鳞痕。
花大,两性,花萼与花瓣不分,花被片6枚或9枚,排列成数轮,每轮3片,分离。
雄蕊、雌蕊多数,离生。
子房1室。
聚合蓇葖果。
锦葵科草本或木本。
常披星状毛或鳞片状毛单叶互生,有托叶,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两性,辐射对称旋转状排列,花瓣5片,萼片5。
常有副萼(苞片) ,雄蕊多数,花丝连合成单体雄蕊,花药1室纵裂。
上位子房,蒴果 。
百合科草本单叶。
花被片6片,排列成2轮,雄蕊6枚与之对生。
上位子房3室。
蒴果或浆果。
蔷薇科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5个花瓣和5个萼片,,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的边缘,蓇葖果,核果,瘦果或梨果豆科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互生,有托叶,有叶枕。
花多两性,萼、瓣5,蝶形或假蝶形花,少数为辐射对称;雄蕊10,常成2体,或雄蕊多数而全部离生,或成单体。
子房上位,荚果 。
双子叶植物纲种子的胚:具2片子叶茎内的纤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常排列成圆环状,有形成层和次生组织。
叶脉:为网状脉花:基数常为4、5根:主根发达,常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纲种子的胚:具1片顶生子叶茎内的纤维管束:为星散排列,无形成层和次生组织,只有初生组织。
叶脉:为平行脉或弧形脉花:基数常为3根:主根不发达,常为须根系种子萌发的条件: 外部因素..适合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充足的水汽内部因素..正常的成熟种子..不在休眠期的种子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由种皮、胚及胚乳等三部份构成。
种概念.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各个个体间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间交配可以产生后代.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植物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种下分..亚种.变种.变形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花序中的每朵花形成独立的小果.聚集在花序轴上.外形似已果实.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单果…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雄蕊组成的单子房所形成的果实.称为单果.按果皮的质地又可分肉质果和干果植物组织的概念…通常将在植物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P 表示花被,K 表示花萼当用K表示花萼时,则要用Co来表示花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
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教学目标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
2、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
3、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
)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郁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阅读海尔蒙的实验研究的故事。
思考:①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验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
)三、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1)演示实验:课前将一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带进教室,选择一片生长良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验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
)(3)课外活动:①保护好教室里的实验植物。
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一、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
①请在家里做了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②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③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呢?(期望学生能分析出问题的结论是不现实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相关因素,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有原因的。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
①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
②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
③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交流并明确以下问题:①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②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③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④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⑤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二、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三、总结与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
3 树木中的纹路教学目标1、知道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2、知道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3、能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能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
5、具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愿意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纹路的木版,每组三种不同的树的横截面,观察记录表,有关年轮的图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带纹路的木版,提问:你们从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这些纹路从哪儿来?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树木中的纹路?我们把树木中的这种纹路叫什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交流学生已知经验的过程,通过交流导入新的探究过程。
)二、观察树干横截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块用树干锯成的横截面,学生分组观察。
要求小组在观察中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记录表发给小组,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2)交流发现,提出问题。
三、观察其他树的横截面。
(1)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两块树的横截面,小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2)交流与质疑。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板书,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看一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我们可以在刚才的观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学们互相解答?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
然后给剩下的问题进行分类。
四、了解年轮的形成。
(1)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跟树木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段资料中又解决了哪些疑问?(2)交流。
(3)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五、了解更多的来自年轮的信息。
(1)观察年轮图,估算树的年龄。
(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通过数年轮的圈数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数数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数、为什么数出圈数就是树的年龄。
)(2)观察:同一个年轮的宽窄都是一致的吗?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一样吗?(3)讨论: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4)记录讨论结果并交流。
(5)你还知道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六、课外拓展。
(1)继续观察伐木留下的树桩或者锯下的树干截面上的年轮。
(2)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读一读,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交流。
4 蘑菇教学目标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一、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二、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三、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四、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
(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五、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第二课时一、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
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
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
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二、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
(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