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
】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水、温度、空气。
3、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4、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用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并呼出氧气。
6、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
7、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时,植物也在不断的改变来适应环境。
8、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9、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10、动物在环境改变时有哪些行为?迁徙、换毛、冬眠、洄游。
11、丹顶鹤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每年入秋后会从东北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1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消费者)结束。
1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来下潜或上浮。
15、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在一起叫做食物网。
16、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17、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里的生物和非生物。
18、制作生态瓶,必须装入自然水域中的水。
再放入植物,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19、生态瓶里面的动物和植物必须要平衡。
第二单元20、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21、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他在水面上自由方便的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2、独木舟的特点是装载量小,不稳定。
可采用增宽船体的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23、船在行驶中会受到水的阻力。
尖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小,圆、宽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大。
24、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25、浮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26、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因为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所以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7、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8、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要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L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4.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5.蚯蚓适宜生活在黑趴_凰遢的环境中。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坯境的生存技巧。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7.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等。
8.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同时生物的生长过程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9.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10.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白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
IL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
(如:草->羊一狼;浮游植物一虾米一小鱼一大鱼)食物链书写要求:①用“f ”表示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②食物链必须从绿色植物开始书写;③三种及三种以上的生物构成食物链。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3.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辞墓。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14.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
第二单元L船的发展历史:独木舟(人力)一摇橹木船(人力)-> 帆船(风力)一蒸汽船(蒸汽机)一轮船(柴油机) f潜艇(柴油机或核动力)2.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单元我们将一起探索生物是如何适应和影响它们所处的环境的。
首先,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种子的发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比如说,在寒冷的冬天,种子往往不会发芽,因为温度太低了;如果把种子放在水里泡着,却没有足够的空气,它也难以发芽。
接着,绿豆芽的生长对环境是有要求的。
绿豆芽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如果受到阳光直射,它可能会长得不好。
同时,土壤的湿度、肥力等也会影响它的生长。
然后,我们来看看蚯蚓的生活环境。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如果土壤太干燥或者太硬,蚯蚓就会很难生存。
动物的生存也依赖于环境。
比如,候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夏天在北方,冬天就会飞到南方,这是因为它们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和食物条件。
生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比如蜜蜂为花朵传粉,花朵为蜜蜂提供花蜜;有些小鸟会在大树上筑巢,大树为小鸟提供了栖息之所。
植物的生长会改变土壤的性质。
比如,种植豆类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因为豆类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船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从古至今,船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最早的时候,人们使用独木舟。
独木舟简单轻便,但稳定性不太好,载重量也有限。
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竹筏。
竹筏的面积比独木舟大,稳定性有所提高,能承载更多的物品。
后来,又有了帆船。
帆船依靠风力前行,但是受风向的影响较大。
再往后,蒸汽机的发明让轮船出现了。
轮船使用燃料驱动,不再完全依赖自然力量,航行速度和可控性都大大提高。
现代的船种类繁多,有货船、客船、军舰等。
货船用于运输大量的货物;客船则是专门运送乘客;军舰用于保卫国家的海域。
在设计船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船的形状要能减少水的阻力,让船行驶得更快更稳。
材料要坚固耐用,还要能防水。
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动力系统也是设计时要重点考虑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小船来探究船的一些原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 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
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
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
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受力大于体积小的。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
第二单元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一、热起来了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
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释热胀现象:1、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
2、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3、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
五、金属的热胀冷缩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
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七、传热比赛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八、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
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一、时间在流逝: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