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partII课件 (一)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partII课件 (一)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partII课件 (一)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partII课件是一门针对机械学院的专业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机械装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装配工艺过程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装配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零件的选用、测量、检验、清洗、配件的配合,以及装配阶段的要素控制。

在这个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提高装配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磨练技能,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

二、机械装配状态分析
该部分介绍了机械装配状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装配状态分析,优化机械装配方案和过程,在减少装配难度、提高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三、机械装配误差分析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该部分介绍了机械装配误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定量分析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误差分析,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纠正误差,以保证装配的质量。

四、机械装配质量控制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机械装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
通过质量控制,提高装配的质量和效率,包括强化在装配过程的控制、当场检验、封存等等。

五、机械装配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
该部分介绍了机械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其分析方法。

学生将
学习如何分析出故障原因,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减少停
机时间和维修成本等问题。

总的来说,机械装配技术基础partII课件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机
械装配教育,为学生专业化提供了扎实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掌
握机械装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促进他们在相关领域中的成功。

机械基础讲稿1

机械基础讲稿1
② 、机械防松:即用机械的方法将螺母固定,常用结构有:开 口销、止动垫片,带翅垫片和串联钢丝等。机械防松比摩擦力防 松可靠。
⑽:视图分几种? 答:分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 ⑾:什麽叫基本视图? 答: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⑿:基本视图有哪些? 答:主视,俯视,左视,右视,仰视,后视。 ⒀:剖视图分哪几种? 答:分全剖,半剖,局部剖。
表面成形原理图
R
T
车削
成形车削
拉削
研磨
RR
铣削
成形磨(横磨)
T/ R R
RRT
R
T/ R
外圆磨
无心磨
车铣加工 滚压加工
表2-4
工件
刀具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平面加工方法
表面成形原理图
TT


TR
周铣
端铣
平磨
端面平磨
2-3 内圆表面加工方法
工件
刀具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1、清洗 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 坏, 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 不可拆 连 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
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 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 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 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 适当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 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 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

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讲解

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讲解
精品资料
2.重视(zhòngshì)装配过程 的密封性
这个没啥讲的 !!!!!!
直接进入(jìnrù)下一小 精品资料
1.1.3 机械装配的工艺 (gōngyì)过程
1.机械装配前的准备(zhǔnbèi)工作 2.装配 3.检验和调整
精品资料
1.2 机械零件的拆卸 ——拆卸工作
(gōngzuò)是设备维修中 的一个重要环节。
• 顶压法拆卸 (chāixiè)
精品资料
(4)温差法 拆卸尺寸较大、配合过盈量较大或无法用击卸、顶 压等方法拆卸时,可用温差法拆卸。 (5)破坏法 若必须拆卸焊接(hànjiē)、铆接等固定连接件,或轴 与套互相咬死,或为保存主件而破坏副件时,可采用车、锯、錾 、钻、割等方法进行破坏性拆卸。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1.1.1 装配 (zhuāngpèi)的概念
装配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装配人员必须(bìxū)了解所装配机械的用途、构造 和工作原理,研究和熟悉零、部件的作用及它们相互 间的连接方式,熟悉装配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 2)领取和清点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准备施工材料、 工具和设备,包括起重设施。 3)零件在装配前,不论是新件还是已经清洗过的旧件 都应进一步清洗,并应对所有的零件按要求进行检查 。
精品资料
欧了!!!!!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精品资料
学习(xuéxí)项目四
机械的拆卸与装配 (zhuāngpèi) ———了解机械拆装与装 配(zhuāngpèi)的基础知识
精品资料
1.1 概述(ɡài shù)
一台机械是由许多零件组成(zǔ chénɡ)的,这些零 件在机械大修时,总要经过拆卸才能对其 损坏了的零部件进行修理,最后又必须经 过装配,才能使机械恢复原样。

机械装配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机械装配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机械装配实训课程目标:1. 掌握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熟悉各种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工具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教学对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教学时长:2周(每天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周第一课时:机械装配概述1. 教学目标:- 了解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

2. 教学内容:- 机械装配的定义和分类。

- 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零件清洗、检查、装配、调试、检验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 教师讲解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

-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机械装配案例。

- 教师总结并点评。

第二课时:机械零件的清洗与检查1. 教学目标:- 掌握机械零件的清洗方法。

- 学会检查机械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

2. 教学内容:- 机械零件的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化学清洗等。

- 机械零件的检查方法:量具检查、光学检查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 教师讲解机械零件清洗和检查的方法。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清洗和检查零件。

- 教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第三课时:机械零件的装配1. 教学目标:- 掌握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

- 学会使用装配工具。

2. 教学内容:- 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干装配、湿装配等。

- 装配工具的使用:扳手、锤子、拉力器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 教师讲解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装配工具的使用。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装配零件。

- 教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第二周第四课时:机械装配的调试与检验1. 教学目标:- 掌握机械装配的调试方法。

- 学会检验机械装配的质量。

2. 教学内容:- 机械装配的调试方法:调整、润滑、试运行等。

- 机械装配的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培训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培训,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看,机械装配就像是搭积木,只不过这些“积木”可复杂多了。

每一个零件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角色一样。

把这些零件准确无误地装配起来,才能让机器顺畅地运转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呢!咱先说零件的认识吧。

那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零件,有的像小帽子,有的像长棍子,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模样和功能。

你得清楚它们都是干啥的,不然怎么能把它们放在正确的地方呢?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场比赛,总得先知道比赛规则和自己的任务吧!然后是装配工具,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啊!扳手、螺丝刀、钳子等等,每一种工具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机械装配的大门。

就像战士上战场要有趁手的兵器一样,我们搞机械装配也得有合适的工具呀!在装配过程中,可千万不能马虎。

一个小螺丝没拧紧,说不定就会引发大问题呢!这就好像建房子,一块砖没放好,可能整座房子都会不稳。

所以,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还有啊,装配的顺序也很关键。

就像穿衣服一样,得先穿内衣再穿外套,不能乱了套。

如果顺序错了,那可就麻烦啦!你能想象把鞋子先穿在头上吗?哈哈!再说说精度要求吧。

这可真是精益求精啊!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机器的性能。

这就像射箭,只有瞄得准才能射中靶心。

机械装配可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环节紧密相连。

就像一条链子,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不行。

我们得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那一点。

总之,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培训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机械世界的大门。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机械装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机械装配的高手吧!。

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

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

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1、目得1、1 使大型游乐设施设备装配工艺符合公司得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培养装配人员基本知识。

1、2 使本公司产品整机装配性能符合技术标准。

1、3 使公司装配人员在进行整机装配作业时有章可循。

2、范围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制作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3.装配前准备3、1装配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得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得完整性。

3、2 装配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得地台板上,整机摆放与装配得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3装配零部件:装配前,应按图纸资料将零部件运直装配地点。

3、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得结构、装配技术与工艺要求。

必须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复检。

4、基本规范4、1 制作装配应严格按照技术部提供得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得方式更改零件。

4、2装配得零件必须就是质检部验收合格得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得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4、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得场所集中摆放。

4、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得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4、5相对运动得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必须加润滑油(脂)。

润滑油得型号按图纸与技术条件规定执行,润滑油得型号见附表1。

减速机加油量不得高于窥视镜中线。

回转支承表面防锈与润滑用润滑脂涂抹均匀,内圈加满为止。

轴与套要加注机油润滑。

4、6相配零件得配合尺寸要准确。

4、7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得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得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纸皮。

4、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设备,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设备上铺设防护垫或纸皮,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一般螺栓连接时采用紧固连接。螺栓紧固的目的是增强 连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提高受拉螺栓的疲劳强度,增大连接中受剪螺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传递载荷的能力。 紧固前准备螺栓装配前,应检查螺栓孔是否干净,有无毛刺,检查被连接件与螺栓、螺母接触的平面,是否与螺栓孔垂直;同时,还应检查螺栓与螺母配合的 松紧程度
拧紧成组螺栓、螺母、螺钉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拧紧,做到分次、对称、逐步拧紧。否则会使螺栓松紧不一致,甚至使被联接件变形。
如拧紧长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应从中间的螺栓开始,依次向两边对称地扩展。
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必须对称地进行 。
01
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不仅影响机器或部件的工作性能,也影响到它们的使用寿命。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步骤(准备工作) a)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了解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相互关系及联接方法。 b)确定装配方法; c)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d) 选择准备装配时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辅具等; e)制定装配工艺卡片; f) 采取安全措施。
注:表中d大于30mm的最小间隙按间隙配合H7/g6的最大间隙列出
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六、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冷装—多用于过渡配合或过盈量较小的连接件装配,比热装费用高。 冷装的优点:被包容件的冷却时间比包容件的加热时间短,其表面不会因加热氧化而使组织变化,而且较小的被包容件比较大的包容件易于操作。

装配讲课大纲1

装配讲课大纲1

装配知识讲课大纲1.装配基础知识:1.1.装配工作的重要性:装配工作是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后期工作,它包括各种装配准备工作、部装工作、总装工作、调整检查工作和试车工作。

机械零件必须通过装配才能形成最终产品,并保证它具有规定的精度和设计所定的使用功能以及质量要求。

1.2.机器的组成:1.2.1零件: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

如一根轴、一只齿轮。

1.2.2..部件: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组合形成机器的某部份。

如车床主轴箱、滚动轴承等。

1.2.3.装配单元: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称为装配单元,任何一个产品都能分成若干个装配单元。

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称为装配基准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装配单元。

1.3..装配工艺过程:1.3.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a.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了解产品的结构,零件的作用以及相互的连接关系。

b.确定装配的方法,顺序和准备所需要的工具。

c.对装配零件进行清洗,去除零件上的毛刺、铁屑、油污等脏物。

1.3.2.装配工作,装配工作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a.部件装配:指产品在进入总装以前的装配工作。

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元的工作均称为部件装配。

b.总装配:指将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1.3.3.调整、精度检险和试车阶段。

a.调整工作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

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

如轴承间隙、导向间隙的调整。

b.精度检验包括几何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验。

c.试车工作。

1.3.4.涂防、点件、包装。

1.4. 产品装配工艺的编制:1.4.1.编制产品装配工艺规程的依据:a 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b 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JB/T5000.10 -1998重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B/T5000.12 -1998重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c 工艺员的经验。

d 生产现场的条件。

1.4.2. 对编制装配工艺规程的要求:a指导性. 、b预见性、c正确性、d可操作性、e经济性.1.4.3.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①对产品作简要的说明使工人在产品装配前就对整台套产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产品是作什么用的,装配时要占多大的地盘,装配后有多高,主要件有多重,关键部位在什么地方,装配后要达到什么精度,是否试车,空负荷还是负荷试车,试车要达到什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机械装配作业基础知识1.目的1.1 使大型游乐设施设备装配工艺符合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培养装配人员基本知识。

1.2 使本公司产品整机装配性能符合技术标准。

1.3 使公司装配人员在进行整机装配作业时有章可循。

2. 范围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制作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3.装配前准备3.1装配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3.2 装配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的地台板上,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3装配零部件:装配前,应按图纸资料将零部件运直装配地点。

3.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必须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复检。

4. 基本规范4.1 制作装配应严格按照技术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4.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4.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集中摆放。

4.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4.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必须加润滑油(脂)。

润滑油的型号按图纸和技术条件规定执行,润滑油的型号见附表1。

减速机加油量不得高于窥视镜中线。

回转支承表面防锈与润滑用润滑脂涂抹均匀,内圈加满为止。

轴和套要加注机油润滑。

4.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4.7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纸皮。

4.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设备,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设备上铺设防护垫或纸皮,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5.联接方法5.1螺栓联接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回转支承只加一个平垫,不容许加放松垫片。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3-5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

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2的规定。

5.2 销连接A.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5.3键联接A.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5.4 铆接A.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B.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C.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5.5胀套联接胀套装配:在胀套涂上润滑油脂,将胀套放入装配的毂孔中,套入安装轴后调整好装配位置,然后拧紧螺栓。

拧紧的次序以开缝为界,左右交叉对称依次先后拧紧,确保达到额定力矩值。

5.6 紧定联接锥端紧定螺丝的锥端和坑眼应均为90°,紧定螺丝应对准坑眼拧紧。

6. 滚动轴承的装配6.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6.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6.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6.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6.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6.6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6.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6.8 对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及与之相配合的表面,装配后应注入适量的润滑脂。

对于工作温度不超过65℃的轴承,可按GB491-65《钙基润滑脂》采用ZG-5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高于65℃的轴承,可按GB492-77《钙基润滑脂》采用ZN-2、ZN-3润滑脂。

6.9普通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温升不应超过35℃,工作时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7.直线轴承的装配7.1 组装前,轴承内部应涂抹润滑脂。

7.2.轴承压入支承座时,应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压靠外圈端面,不允许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

7.3 轴承与支承座的配合必须符合公差要求,过紧使导轨轴与轴承过盈配合,会损坏轴承;过松会使轴承无法在支承座中固定。

7.4 导轨轴装入轴承时,应对准中心轻轻插入,如歪斜地插入,会使滚珠脱落,保持架变形。

7.5 轴承装入支承座时,不允许转动,强行使其转动,会损坏轴承。

7.6 不允许用紧定螺丝直接紧定在轴承外圈上,否则会发生变形。

8. 直线导轨的装配8.1导轨安装部位不得有污质,安装面平整度必须达到要求。

8.2导轨侧面有基准边时,应紧贴基准边安装,无基准边时,应保证导轨的滑动方向与设计要求一致,导轨固定螺丝拧紧后,应检查滑块的滑动方向是否有偏差,否则必须调整。

8.3 如果滑块以传动带带动,传动带与滑块固定张紧后,传动带不得有斜拉的现象,否则必须调整带轮,使传动带的带动方向与导轨平行。

9. 链轮链条的装配9.1装配前必须先检查链轮与轴的公差,公差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装配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工件,应用铜棒和尼龙棒间接敲打,防止损坏电机和减速机。

9.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2‰。

9.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9.4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

10. 齿轮的装配10.1 装配前必须先检查齿轮孔与轴的公差,公差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互相啮合的齿轮在装配后,当齿轮轮缘宽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mm;当齿轮轮缘宽度大于20mm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5%。

装配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工件,应用机械压入或油煮加热方法进行装配,防止损坏电机和减速机。

110.2 齿轮啮合面需按技术要求保证正常的润滑,齿轮箱需按技术要求加注润滑油至油位线。

10.3 齿轮箱满载运转的噪声不得大于80dB。

11. 同步带轮的装配11.1主从动同步带轮轴必须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倾斜度误差不应超过2‰。

11.2当两带轮宽度相同时,它们的端面应该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带轮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5%。

11.3同步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的方法装配,否则可能损伤同步带的抗拉层。

11.4同步带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而且应固定两个紧固螺栓。

12. 平皮带的装配12.1 安装前,所有的输送平面应调整好水平装配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工件,应用铜棒和尼龙棒间接敲打,防止损坏皮带轮。

12.2带轮中心点连线应调整至于同一竖直面上,且轴线相互平行。

12.3平皮带的输送方向应按照皮带上标识的箭头方向安装,否则将影响其使用寿命。

13. 电机、减速器的装配13.1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

13.2 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的连接部份清洁干净。

13.3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

14.机架的调整与联接14.1不同段的机架高度调节应按照同一基准点,调整到同一高度。

14.2所有机架的墙板,应调整至同一竖直面上。

14.3各段机架调整到位、符合要求后,应安装相互之间的固定联接板。

15. 气动元件的装配15.1每套气动驱动装置的配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气路图进行连接,阀体、管接头、气缸等连接时必须核对无误。

15.2总进气减压阀按照箭头方向进行进出口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的水杯和油杯必须竖直向下安装。

15.3 配管前应充分吹净管内的切削粉末和灰尘。

15.4管接头是螺纹拧入的,如果管螺纹不带螺纹胶,则应缠绕生料带,缠绕方向从正面看,朝顺时针方向缠绕,不得将生料带混入阀内,生料带缠绕时,应预留1个螺牙。

15.5气管布置要整齐、美观,尽量不要交叉布置,转弯处应采用90°弯头,气管固定时不要使接头处受到额外的应力,否则会引起漏气。

15.6电磁阀连接时,要注意阀上各气口编号的作用:P:总进气;A:出气1;B:出气2;R(EA):与A对应的排气;S(EB):与B对应的排气。

15.7气缸装配时,活塞杆的轴线与负载移动的方向应保持一致。

15.8使用直线轴承导向时,气缸活塞杆前端与负载联接后,在整个行程中,不得有任何的别劲存在,否则将损坏气缸。

15.9使用节流阀时,应注意节流阀的类型,一般而言,以阀体上标识的大箭头加以区分,大箭头指向螺纹端的为气缸使用;大箭头指向管端的为电磁阀使用。

16.1 钢丝绳端部安装:重要部位钢丝绳直径与绳夹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钢丝绳直径/mm 绳夹的数量/个绳夹间距/mm〈9 3 509-16 4 80-10018 5 11022 5 13024 5 15028 5 18032 6 20036 7 23038 8 25016.2 钢丝绳端部采绳夹固定时,U形螺栓应由钢丝绳的短边套上,如图所示:17. 装配检查工作17.1 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检查,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A.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

B. 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

C. 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

D. 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或别滞现象,是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