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市房企(TOP10)声誉指数排行报告(2010发布版)
2010至2013年房地产公司排行榜TOP50

49 50
中粮地产 建发房产
151.4 150.5
49 50
建发房产 和记黄埔
118.3 118.1
379.7 378.6 363.3 357 347 346.9 324 298.5 288 282.3 278.5 268.7 252 246 237 235.8 230 214.7 208.5 205 205 195.8 187 186.2 176.7 173 170 167 166.3 160.9 158.6 141.9 135.9 126.7 122 119.1
201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简称 万科地产 绿地集团 保利地产 中海地产 恒 大地产 万达集团 绿城中国 华润置地 碧桂园 世茂房地产 龙湖地产 招商地产 销售金 额(亿 元) 1418 1078 1018 935 923 905 510 500 475 460 400 356
201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售面积 简称 (万平方 米) 1536 恒 大地产 1298.9 万科地产 1180 绿地集团 898 保利地产 764 碧桂园 746.7 中海地产 738.7 万达集团 550 宏立城 华润置地 467 世茂房地产 龙湖地产 华夏幸福 410.7 369.4 331.4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金地集团 中信地产 招商地产 富力地产 华夏幸福 雅居乐 远洋地产 中国中铁 世纪金源 中国铁建 荣盛发展 保利置业 佳兆业 金科集团 首开股份 新城控股 阳光城 融侨集团 金融街 和记黄埔 九龙仓 复地集团 蓝光实业 旭辉集团 宏立城 敏捷地产 深业集团 合景泰富 华侨城 首创置业 新世界中国 中南建设 越秀地产 卓越集团 海亮地产 海航地产
201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名单

201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名单2010年3月26日,“201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胜利召开,现场发布了2010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最新成果,并与参会企业家一起探讨了资金解决之道、如何把握新的市场发展机会、怎样理解应对房地产发展新政等,现场地产大腕云集,“理性成长”“持有物业”已成为本次大会的热词。
0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2.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03.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绿地集团05.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06.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07.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08.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09.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1.重庆龙湖集团12.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13.大华(集团)有限公司14.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5.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16.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7.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8.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金科地产20.江苏新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1.SOHO中国有限公司22.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3.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5.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26.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7.上置集团有限公司28.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9.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1.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32.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33.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34.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35.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36.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7.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9.深业集团有限公司40.金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41.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42.沿海绿色家园集团43.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44.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45.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46.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47.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48.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49.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50.方圆地产控股有限公司51.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2.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53.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4.厦门禹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5.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6.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57.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58.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59.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60.深圳市富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1.上海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62.永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3.百步亭集团有限公司64.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5.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66.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7.浙江昆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68.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69.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上海市上投房地产有限公司71.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2.云南俊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73.广西东方航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74.天津塘沽贻成实业有限公司75.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6.重庆光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7.上海三湘股份有限公司78.广州市海伦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9.青岛伟东置业有限公司80.奥宸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1.联发集团有限公司82.天津津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3.杭州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4.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85.深圳市合正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6.广州百嘉信集团有限公司87.力高(中国)地产有限公司88.上海中锐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9.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90.众安房产有限公司91.大发集团有限公司92.重庆长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3.宁波奥克斯置业有限公司94.莱蒙鹏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95.重庆市兴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96.浙江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7.江西恒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8.上海凯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99.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100.福建华辰房地产有限公司。
2010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报解析

2010年,房地产市场可谓跌宕起伏。
第一季度的市场火爆,直接引致4月份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新国十条”出台。
新政出台后,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了不小的震动,5—7月份企业拿地热情锐减,销售也进入僵持观望状态。
随着8月份房地产上市企业中期报告的不断出炉,发现新政下上市房企的业绩表现依然强劲,但资金需求和资金压力明显增大。
本报告根据Wind数据库,以申银万国行业分类的135家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范围,重点研究中报营业收入前20强的典型企业。
一、上市房企整体特征简述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3成以上营业10市公司中期报告政策的一季度的火爆截至到2010年6月,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1452.15亿元,同比增长36.55%;净利润224.65亿元,同比增长30.44%;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增长13.36%;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70元,销售毛利率为36.68%。
2.资金需求大,长期借债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6月,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79%,同比上升了6.02%,相比2009年底的65.03%也上升了2.76个百分点。
135家公司的借款达3317亿元,同比2009年6月的2120亿元增长56.46%,同比2009年底增加了32.06%。
其中长期借款为2487亿元,同比2009年6月的1411亿元增长76.26%,同比2009年底增加了34.86%;短期借款为830亿元,同比2009年6月的710亿元增长16.90%,同比2009年底增加了24.35%。
3.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资金链趋紧经历上半年对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投入和二季度销售大幅缩量,截至6月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70元,已创近几年同期最大负值。
在135家上市公司中,每股经营现金流为负值的增加到88家,而上年同期只有43家。
2010年上半年上市房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7.56亿元,而2009年同期则为418.06亿元。
201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

“201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内容摘要:1.整体发展状况分析“2010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19家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和33家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
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突出表现为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利润规模的快速增长,存货消化周期的缩短,以及现金流状况的明显改善。
但受目前楼市新政的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和拿地受限,资金压力加大,投资信心下降,尽管上年的预收账款为2010年的营业收入结转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如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预计2010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呈现规模扩张减速、存货周转放缓、流动性风险加大、市值缩水明显四个主要特征。
1.1 经营规模:资产规模与收入规模平均增长25%以上,强者愈强格局凸显(1)开发建设与土地储备提速,企业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总资产的增长综合反映了上市公司经营规模与企业实力的提升。
2009年,受良好市场形势影响,沪深及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的平均总资产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且增速较2008年有明显提高。
其中,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为91.36亿元,同比增长29.6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平均总资产为337.13亿元,同比增长25.4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资产规模增长幅度明显。
在良好市场预期影响下,大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积极扩大开发规模,加快土地储备速度是推动企业总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项目结算面积提高促进营业收入增长,收入规模明显分化2009年,随着市场刚性需求的大量释放,房地产上市公司当年的项目结算规模也得到大幅提升,推动全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2009年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为23.30亿元,同比增长24.79%,增幅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大陆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为68.55亿元,同比增长30.54%,增幅较上年提高近25个百分点。
2010年A股上市公司排行榜全榜单

2010年A股上市公司排行榜全榜单作者:排行老三发布于:2011-4-29 13:19 Friday 分类:企业排行榜尽管有分析机构认为贵州茅台“迈入中年”增长乏力,但公司基本面表现强劲,券商分析认为,未未五年茅台销量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今年年底出厂价仍有上调预期。
随着“十一五”万吨茅台酒产能从2011年开始进入投放期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正式收官,网易财经正式发布了《2010年上市公司排行榜》,横向、纵向、同行业、同板块等不同的对比,筛选出了在这个为期一年的周期里在各个维度里表现优异的公司。
其中,贵州茅台以每股收益高达5.35元再次蝉联“状元”宝位,盈利能力位居A股第一。
此外,洋河股份和潍柴动力分居“榜眼”和“探花”。
贵州茅台基本面表现强劲,作为著名的业绩“白马股”,2010年业绩喜人。
其中,实现营业收入116.33亿元,净利润50.51亿元,每股收益5.35元。
同时,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并送1股。
凭借着10转1派23元这样的大手笔,再次吸引了股民的眼球,关注的焦点便是公司夺冠“A股派现王”。
,2010年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贵州茅台创A股分红纪录2010年年报显示,贵州茅台拟每10股送1股派现金23元的预案。
根据贵州茅台年报,其本次分红方案分配总额高达22.65亿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44.8%的大比例,分红不仅是茅台历史上派现最多的一年,也是A股历史上当年派现最多的一只股票。
其实,由于于业绩持续优异,贵州茅台在分红派现方面,一直表现慷慨大方。
查阅以往数据看到,贵州茅台自2001年8月上市以来,每年都推出了现金分红及送转方案,其中,2009年度公司实施每10股派现11.85元(含税),合计分红11.18亿元,股价年度涨幅为56.23%。
由此看来,投资于贵州茅台这样的高成长、高收益、高分红的“三高”股票,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言,还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2010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榜_All

有复地、重庆金科、首开等 18 家,其中,佳兆业、滨江集团、恒盛地产等企业销售额均获
得较大突破,首次进入百亿房企行列。
供应增加提升销售表现,业绩获得新突破
百亿代表企业 2009-2010 年销售额与销售面积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销售额 销售面积
销售额 销售面积
销售额 销售面积
的销售额皆突破 600 亿元,分获销售额排行榜的第二至四位;绿城连续第二年销售额超越
500 亿元,与中海、恒大一起位列“500600 亿元”房企阵营;全年销售额在 400 亿至 500
亿区间内没有一家企业,百亿房企中第一阵营的领先优势持续扩大;销售额在 200 亿与 400
亿之间的企业有 10 家,中信地产、龙湖等位于其列,100~200 亿之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共
调控中回归理性成长,迎接竞争新格局
百亿代表企业 2010 年销售业绩变化态势
100
18000
80
15000
12000 60
9000
40 6000
20
3000
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销售额均值
销售面积均值
销售均价均值
以万科、中海、保利、富力、绿城、金地等企业为代表,进一步分析房企在 2010 全年的 销售变化态势:数据显示,受 4 月中旬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大多数代表企业的销 售金额、销售面积及销售均价在 5 月份均出现明显回落,这一相对低迷的态势一直持续到 7 月份;2010 年 8 月,部分企业销售状况出现反弹,9 月则达到全年销售的峰值,再现“金九” 行情,万科、保利也接连创下了企业单月销售业绩的新纪录;在多地相继出台“限购令”继 续加码调控后,11 月代表房企销售略有回落,但仍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可见,在经 历中国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后,众多行业内优秀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市场适应力, 发展思路更趋理性:面对严厉调控,企业通过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完善业务布局,较快的度 过了销售低迷期,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
2010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TOP10

2010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3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 绿地集团5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5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7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8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9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0中国房地产规模性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3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 绿地集团5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7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 龙湖集团9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中国房地产盈利性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2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3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4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 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6 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8 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9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中国房地产成长性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4 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5 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6 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有限公司7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8 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 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10 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0中国房地产稳健性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2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3 上置集团有限公司4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 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6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7 龙湖集团8 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10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0中国房地产运营效率TOP10:排名企业名称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3 金科地产4 江苏新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5 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6 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7 SOHO中国有限公司8 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 金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10 上海中锐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排行榜

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排行榜
1、万科
2、中国海外发展
3、保利地产
4、华润置地
5、碧桂园
6、恒大地产
7、富力地产
8、龙湖地产
9、金地集团
10、世茂房地产
11、远洋地产
12、招商地产
13、雅居乐地产
14、SOHO中国
15、保利香港
16、瑞安房地产
17、绿城中国
18、合生创展集团
19、恒盛地产
20、金融街
21、嘉凯城
22、首开股份
23、首创置业
24、上海复地
25、新城地产
26、陆家嘴
27、新湖中宝
28、方兴地产
29、北辰实业
30、中华企业
31、合景泰富
32、滨江集团
33、盛高置地
34、越秀地产
35、华发股份
36、荣盛发展
37、佳兆业集团
38、浙江广厦
39、北京城建
40、信达地产
41、苏宁环球
42、明发集团
43、宝龙地产
44、亿城股份
45、花样年控股
46、万通地产
47、百仕达控股
48、泛海建设
49、云海城投
50、张江高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二、研究说明 (4)1. 名词定义 (4)2. 研究对象 (4)3. 数据来源 (4)4. 测算方法 (5)三、2010年“中国上市房企(TOP10)声誉指数研究报告”主要研究成果 (5)(一)TOP10房企声誉指数总榜单--万科一枝独秀排行第一 (5)(二)美誉度(公众口碑)榜单 (7)1. 总体得分较高,但部分房企美誉度评价低 (7)2. 龙湖地产夺得美誉度第一,万科排名第三,TOP10企业美誉度差距明显 (7)3. 负面报道率消极作用巨大,万科深受其累 (8)4. 主动策略选择极大影响知名度、美誉度 (9)(三)产品力榜单 (9)1. 万科产品力排名第一,保利地产、中海外领先 (9)2. 万科、保利地产、龙湖等产品最受关注 (9)3. 中海外、龙湖、保利地产等产品最受公众正面肯定 (10)4. 特定产品品牌和标杆项目对企业整体品牌和产品力传播有重要作用 (10)(四)企业领袖(行业)影响力榜单 (11)1. 企业领袖(行业)影响力王石遥遥领先 (11)2. 地产央企领导者行业影响力小 (11)3. 企业领袖对新型信息传递方式普遍保守 (12)4. 领袖人物(行业)影响力与企业影响力相对独立 (12)5. 女性领袖影响力日增,为行业形象带来正面效果 (12)(五)关注度(公众影响力)榜单 (13)1. 万科位列关注度(公众影响力)榜首,与其他企业差距巨大 (13)2. 媒体关注度构成:关注不同企业的媒体类型有明显差异 (13)(六)公益行动(企业社会责任)榜单 (14)1. 公益行动恒大、万科领先,雅居乐表现优秀 (14)2.房企、房企领袖普遍捐助积极,但公益行动指数不高,公益管理有待完善 (15)3. 公众对房企公益行动的关注度集中于万科 (15)4. 领先房企逐步建立公益行动长效机制 (16)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研究背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逐步走向整合发展期。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诞生了千亿量级的世界最大房地产企业,也出现了一批快速发展、业务规模超过百亿、深具潜力的房地产企业。
这个行业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2010)不断吸纳和集聚社会各界精英,影响力上达国家宏观政策,下至普通百姓生活,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然而,这样一个快速发展、成就斐然的行业,整体形象和口碑一直充满争议,甚至充斥各种负面,诸如“地王”、“暴富”、“黑心开发商”、“强拆”、“质量低劣”、“违规”等等,经常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来自公众和舆论的指责、批评之声此起彼伏。
究其原因,占有大量资金、土地等重要社会资源,法规、政策不完善及执行不到位,在一个较短时期迅速完成快速扩张和初始积累等是客观原因;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重速度、重规模、重利润但战略混乱、人才紧缺、运营和管理能力偏低、质量意识淡薄、产品问题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等诸多问题共存,整体发展失衡。
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责任意识急待提升。
积极的一面是,行业中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开始了积极思考和实践: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日渐规范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经济、改善民生的多方共赢?如何改善并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品牌影响力,赢得公众和舆论的理解和支持?2.研究目的“上市房企声誉指数研究报告”旨在全面检测、准确反映中国TOP10上市房企的声誉状况,从媒体传播维度,客观反映出公众如何看待和评价房地产企业声誉,以及公众视角中的房企声誉的特征和变化;分析行业领先房企声誉的普遍特征与共性问题,发现其中规律,为企业声誉建设与品牌传播提供成因分析与方法探讨;推动企业、房地产行业、社会公众全面认知房地产声誉建设,促进房企对声誉和公众舆论的重视,以更好地改善房地产产业和市场消费环境。
“上市房企声誉指数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致力于逐步建立并完善三个平台:第一,专业的企业声誉指数综合评估平台,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提供全新视角的评估和比较;第二,企业声誉指数信息发布平台,公开发布并提供长期、客观、公开的专业数据和分析;第三,共赢的品牌沟通和建设平台,成为企业、媒体、公众和专业机构等各方公开交流的平台,帮助企业和行业持续提升并完善品牌形象。
未来,房地产企业必须更重视企业品牌形象、美誉度、影响力、社会责任、客户满意度等”软实力”建设,这些因素已经在企业竞购土地、市场拓展、项目销售、客户关系和公众口碑等诸多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市房企声誉指数研究报告”研究价值正在于此。
二、研究说明1.名词定义(1)上市房企:包括在中国大陆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及在香港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的国内房地产企业。
(2)声誉指数: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合作伙伴、政府和公益组织等等,对企业的整体品牌认知、评价和情感联系。
为保持本报告中相关指标的统一和可辨识,以媒体公开报道中的新闻内容和数据为主要标准。
声誉指数主要由以下5个动态量化指标构成:2.研究对象包括在中国大陆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及在香港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企业。
依据2010年公司年报披露的销售额数据为统一标准,排名前10位的公司成为本报告的研究对象。
依次是万科集团、保利地产、中海外、恒大地产、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金地集团。
3.数据来源(1)监测、统计2010年全年媒体发布的上市房企TOP10企业的新闻报道(不包含网络论坛、SNS、微博等互动媒体形态),媒体范围包括可被监测的全国1426家平面媒体、4150家网络媒体及58家电视台;(2)年报:房地产企业发布的2010年年报数据;(3)特别说明:“企业领袖(行业)影响力”的二级指标“媒体”为主流地产媒体代表对行业领袖的评价,调查对象为全国资深地产媒体人15人。
计算方法: 以行业影响力排名1~10, 对应得分为10~1分,将特定领袖人物的评分累加,得到该领袖人物的综合得分。
4.测算方法本报告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实现指数化、可比较。
对基础数据中的报道“正/负面”判断使用定性方法。
评价结合运用了指数评价法与综合评价法。
三、2010年“中国上市房企(TOP10)声誉指数研究报告”主要研究成果(一)TOP10房企声誉指数总榜单--万科一枝独秀排行第一“2010中国上市房企TOP10声誉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万科集团以企业声誉79.68分排名第一;排名2至10位的企业分别是保利地产、恒大地产、龙湖集团、中海外、碧桂园、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雅居乐、富1.中国领先上市房企声誉发展不均衡,普遍较低,亟需提升总得分分析,万科得分79.68分,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比第二名保利地产高30.85分。
排名第10的富力地产声誉指数26.11,仅为排名第一的万科集团得分三分之一。
10家上市房企平均得分41.2,除万科外,其他9家领先房企中,超过平均得分的仅有3家,4家企业得分介于30-40,两家企业得分低于30。
整体而言,房地产企业声誉普遍较低,符合社会公众对房地产行业以及知名企业有较多负面评价的现状。
中国业绩最好的10家领军上市房企声誉指数得分的巨大悬殊揭示,房地产行业和企业在声誉管理普遍薄弱,多数房企存在重销售、轻品牌的弊端,有很大提升空间。
2.房地产企业声誉与规模发展不同步,企业急需加强“软实力”建设比对“销售额”与“声誉”两份排名,部分企业保持了销售额与声誉排名的基本同步:万科、保利地产、雅居乐在两份排名中均保持第一、第二、第九;恒大地产在销售额、“声誉榜”分别排名第四、第三,销售额第七的碧桂园在“声誉榜”排名第六。
但是,销售额第三的中海外在“声誉榜”排名第五,销售额第五的绿城中国在“声誉榜”仅排名第八,富力地产排名垫底,均落后于其销售额排名。
销售额仅第六的龙湖地产在“声誉榜”排名第四,销售额第十的金地集团上升至声誉榜排名第七。
结果显示,企业的品牌声誉并不随企业规模发展而同步发展。
企业声誉管理是一项相对独立的持续性工作,而主动、有效的品牌管理将会显著改变企业整体的声誉状况和行业影响力。
(二)美誉度(公众口碑)榜单1.总体得分较高,但部分房企美誉度评价低美誉度指标满分为30分,TOP10房企平均得分为20.43,整体得分较高。
不能忽视的是,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房企普遍借助软宣进行企业和项目美誉度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美誉度指标得分。
绿城中国、富力地产在30满分中仅得14.6、13.91分,显示部分行业领先企业的美誉度水平偏低的现状。
2.龙湖地产夺得美誉度第一,万科排名第三,TOP10企业美誉度差距明显龙湖集团以27.17的权重得分排名“2010中国上市房企TOP10声誉指数”美誉度第一,保利地产美誉度得分26.42,排名第二,行业龙头万科仅以24.33分排名第三。
恒大地产、碧桂园、中海外、金地集团、雅居乐、绿城中国、富力地产分列第四至十位。
企业声誉主动管理对美誉度指标产生明显的积极效果。
行业领军企业万科获得了最多的正面报道,其正面报道广告价值占TOP10正面报道总广告价值的1/4强(见表3);富力地产正面报道价值总量仅占TOP10企业正面报道总和的3%,仅为排名第一的龙湖集团的50%稍强,显示TOP10企业之间美誉度差距悬殊。
图1:房企正负面新闻报道量对比3.负面报道率消极作用巨大,万科深受其累美誉度是报道量与正面率双重因素的共同结果,正、负面报道会从两个方向影响美誉度指数,但相比而言负面报道会从负方向产生倍数效应。
比如,龙湖地产以广泛的品牌传播为基础,获得大规模的正面报道量,同时其企业报道中的负面率控制在4.61%,共同推动龙湖美誉度指数排名第一。
而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万科集团负面报道总量高达TOP10企业负面总量的62.86%(图2),其负面报道占自身报道总量的32.85%,在TOP10企业中比例排第一;造成其总体美誉度落后于龙湖集团和保利地产。
负面报道对企业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同属央企阵营的保利地产、中海外都显示正面报道集中于中央媒体、获得更高得分权重;基础数据亦显示两家央企受到更少负面报道;其中保利地产负面报道数稍高于中海外,但基本存在于地方性媒体;中海外负面报道率仅为3.06%,但其正面报道总量小,因此美誉度得分仅排名第六。
绿城中国、富力地产均正面报道总量较少,同时负面报道率较高,分别达到20.72%、14.52%,美誉度排名分列最后两位。
4.主动策略选择极大影响知名度、美誉度企业品牌传播的主动策略选择极大影响媒体报道效果。
作为典型企业,中海外一直以稳健的经营策略和高品质的产品为行业和公众推崇,但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其品牌传播中选择的低调原则严重抑制其报道总量,没有性格鲜明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人物面对媒体和公众,住宅产品总体定位高端、聚焦小众市场,加以在香港上市等因素,尽管其负面报道比例很低,但报道总量远远落后于和其业绩规模接近的万科、保利地产,亦明显落后其规模上远远领先的雅居乐、金地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