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盏水库大坝变形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合集下载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内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内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报告主要是根据监测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成果,对大坝当前的工作状态作出综合评价,并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测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

主要内容有:1、工程概况及其安全监测系统的布置、考证和工作状况;2、巡视检查情况和主要成果;3、监测资料整编分析;4、大坝性态和存在问题作出综合评价及其结论;5、对工程的安全管理、监测工作、运行调度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一、原始资料及考证资料1、工程概况包括:水库枢纽及主体建筑物概况和特征参数,坝区简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坝基和坝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有关建筑物和岩土层的安全运行条件及警戒性指标等;枢纽平面布置图、主要建筑物的纵横剖面图。

2、监测设施和仪器的考证包括:安全监测设施设计、布置、埋设、竣工等情况的说明;观测设施及测点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布置图;有关各水准基点、起测基点、工作基点、校核基点,以及各种观测设施、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结构、安设情况、设置日期等文字和图表数据考证表;各种观测仪器的型号、规格、附件、购置日期、生产厂家,以及检定等资料。

二、监测资料整编1、汇集工程基本概况、监测系统布置和各项考证资料,以及各次巡视检查和有关报告、文件等;2、对原观设施的全面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3、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整编时段内的各项观测物理量按时序进行列表统计和校对;4、绘制能表示各观测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图,以及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图。

5、分析各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对工程安全的影响;6、展望未来高水位下,大坝运行性态及安全性,7、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提出运行和处理意见;8、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附以整编说明后,刊印成册。

整编资料的刊印编排顺序为:封面→目录→整编说明→工程概况→考证资料→巡视检查资料→变形观测资料→渗流观测资料→压力(应力)观测资料→水文气象及其它观测资料→分析成果→封底。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环节,对于预测和评估大坝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并分析其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修正和数据分析。

数据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的误差控制,如测点安装、传感器选择、数据传输和存储等。

数据修正主要是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包括常规误差修正和特殊误差修正。

常规误差修正包括温度修正、大气压力修正等,特殊误差修正包括周围地质环境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修正。

数据分析主要是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分析,以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和规律,判断大坝的安全性。

1. 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如均值、方差、相关性等,来判断数据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3. 空间插值方法:对不同观测点的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以获取整个大坝的变形情况,并进行绘图和可视化分析。

4.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大坝变形进行模拟和预测,以评估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应用领域包括大坝安全监测、土建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等。

在大坝安全监测中,通过对大坝变形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大坝的变形情况,预测和评估大坝的安全性。

在土建工程中,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可以用于评估和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可以用于研究地壳运动和地质灾变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融合方法、模型优化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等。

数据融合方法主要是将不同观测方法和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优化方法主要是对数值模型和统计模型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能力。

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是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分析与研究随着大坝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对于大坝的安全管理也变得十分重要。

而大坝变形观测数据是评估大坝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大坝变形观测数据的处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大坝的变形情况。

在这种方法中,往往采用了滑动平均、指数平滑等方式,将原始数据平稳化,方便后续的统计分析。

而时间序列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平均值,标准偏差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并且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寻找变形的原因。

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是将大坝变形观测数据看作一个概率分布,通过对数据分布的形态进行分析,来推断该变形数据的出现原因。

在这种方法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K-S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假设检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的发生,进而对大坝的结构进行调整或者改善。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是将大坝变形观测数据转化为用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数据集,通过模型的学习,来判断数据的合理范围,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以及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机器学习模型中,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决策树模型等方法。

综上所述,大坝变形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对于一个大型的复杂工程来说,仅仅依靠单一的方法来处理变形观测数据显然不够,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数据的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构建合理的分析模型,提高大坝的安全性。

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其变形监测是保障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研究。

一、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1. 数据收集与处理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收集可通过传感器、GNSS等设备实时获取。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去噪处理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对数据进行分割,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存储和管理,便于后续分析。

2. 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指标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指标,以反映大坝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指标包括:- 位移变形指标: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点的位移变化,反映大坝在水平、垂直、径向等方向上的位移情况。

- 倾斜变形指标:通过倾斜仪等设备测量大坝的倾斜情况,确定大坝的倾斜变形程度。

- 应力变形指标:通过测量大坝材料的应力变化,反映大坝在承受水压等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3. 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统计分析:通过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变形的概率分布、均值、方差等指标。

- 趋势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大坝是否存在长期变形。

- 关联分析:将大坝变形监测数据与其他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如研究水位、地震活动等与大坝变形的相关性。

二、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应用研究1. 大坝安全预警与风险评估通过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大坝的安全状况进行预警和评估。

当监测数据显示大坝变形超过安全阈值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大坝安全风险。

同时,结合地质、工程等因素,评估大坝的整体风险,为大坝的维护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大坝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大坝的变形模式和特点,为大坝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减少大坝的变形,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预测大坝的寿命与维护计划通过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长期分析,可以预测大坝的剩余寿命,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构件,其建设与安全监测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过去的大型坝体安全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和手动记录数据,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易出现数据错误。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坝体安全监测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数据化。

本文将介绍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随着大坝的建设及机电设备的安装,大量的监测数据不断产生。

这些数据可能包含有关大坝构造、水压、温度等重要信息。

然而,由于数据来源的不同和不同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略有差异,数据可能存在重复、缺失、歧义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编,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整编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等测试设备可在大坝、下游河段、坝上及各水压孔等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采集数据包括测点位置、数据类型、时间等信息。

数据校验数据校验是整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读数错误或者数据传输问题等。

数据校验需要排除这些错误。

同时,对于异常数据需要进行识别处理,如数据是否超出了正常范围等,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整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数据清洗主要目的是识别和去除对分析结果有影响的无效值、异常值和重复值等,提高测试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的过程包括异常数据处理、宏观数据处理和微观数据处理。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合适的格式,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数据转换的过程需要考虑数据的结构、格式以及对应关系等。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数据汇总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汇总是为了将整个监测系统的数据按各个类别进行统计,同时规范化数据的格式,减少数据处理中的重复性工作。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汇总可通过数据分析软件来完成。

汇总的数据主要包括传感器位置、时间、检测量等信息。

数据统计在资料汇总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频率分析、时域分析、能谱分析等。

如何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与分析大坝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大坝的变形情况也在不断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坝变形监测与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与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首先,大坝变形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大坝变形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灾害事件的发生。

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遥感法和数值模拟法。

测量法是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大坝上布置一系列测量点,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测量,可以获得大坝的实时变形数据。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和测斜仪等。

这些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大坝的微小变形。

同时,通过将变形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大坝的长期变形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

遥感法是利用卫星或飞行器上的遥感设备对大坝进行监测。

通过获取遥感图像,可以观察到大坝的表面特征,如开裂、滑坡等,从而判断大坝的变形情况。

遥感法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周期短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和山区环境的监测。

然而,由于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有限,其对于大坝局部细微变形的观测能力相对较弱。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数学计算方法。

通过对大坝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建模,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大坝工作负荷作用下的变形和变应力情况。

数值模拟法具有高效、经济、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全面了解大坝的变形特性。

但是,数值模拟法对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边界条件的设定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

基于上述变形监测方法,大坝变形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大坝变形特性的关键一步。

大坝变形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常见的变形分析方法包括形变分析、应力分析和破坏机制分析。

形变分析是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研究大坝的变形特性。

形变分析主要包括位移分析、变形速率分析和变形模式分析等。

位移分析可以提供大坝特定点位的位移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大坝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形。

大坝安全观测资料的整编和分析

大坝安全观测资料的整编和分析

大坝安全观测资料的整编和分析摘要:观测资料是判断大坝运行状况的一项重要监控数据,大坝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大坝运行的保证。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对大坝的状态做出及时的分析、解释、评估和预测,为有效地监控大坝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发挥检验设计和指导施工的作用,并为专门的科研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大坝;安全观测资料;整编和分析水利工程观测资料的整编就是汇集工程观测资料和平时整理分析的成果,经过校核、检查、分析、综合整理和编印,使之成为含有图表和说明的系统化观测成果的过程。

经过整编后的水利工程观测成果是综合分析水工建筑物的动态、掌握建筑物的变化规律,鉴定工程安全,验证设计好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资料。

一、大坝安全观测资料概述1监测资料分析工作的内容对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测值;对测值之间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影响测值的因素分析;对地基材料的力学参数分析。

2工作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变形观测资料的分析,主要包含了验证变形的真实性,以及变形的主要原因,并且按照有关内容对变形值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对前者的检验通常以统计为主;对于后者来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工作,主要是通过回归分析将函数之求出。

在实践过程中,回归方程能够在变形规律的分析中应用,此外还能够在变形预报中应用。

在实践过程中,在对监测数据以及检测,资料的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大坝的状态分析,且在通过分析后将各种分析、评估、预测结果得出,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大坝的安全提供可靠的支持。

3监测资料分析工作分析判断步骤(1)对成果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变化规律是否正常。

对各种观测的项目的观测精度进行分析,查看其是否有误差存在。

对主要的项目进行绘制,对主要观测点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全面的了解测值的变化与规律。

对影响测值得因素进行分析,将影响因素找出,之后将相关的图表制定。

综合分析重点坝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对项目的变形观测进行比较,而且还需要综合对其项目的水文、水工观测内容。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大坝是水力工程中重要的建筑物,用于蓄水、防洪和发电等目的。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水压和土体的作用,大坝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

因此,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在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坝变形监测技术1. GP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测量的技术,可用于测量大坝的位移变形。

通过安装在大坝上的GPS接收器,可以精确测量大坝的坐标变化,并实时监测其变形情况。

通过GPS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大坝的变形趋势,为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2. 建筑物振动监测技术:震动传感器和振动检测设备可用于监测大坝的振动情况。

通过安装在大坝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大坝的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模态等参数,从而判断大坝的结构变形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监测大坝的状况,并进行相应的结构分析和评估。

3. 应变监测技术:应变测量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大坝结构的应变情况。

通过在大坝表面安装应变测量设备,可以获取到大坝不同部位的变形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大坝是否存在变形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二、大坝变形数据分析1. 数据处理与分析:收集到的大坝变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去噪,排除异常值和干扰因素。

然后,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建立适当的数据库。

接下来,可以利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大坝的变形趋势、变形速率等参数,以及变形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降雨量、温度等。

2. 变形预警与预测:通过对大坝变形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变形的预警模型。

根据大坝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参数,可以进行变形预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变形趋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结构健康评估:通过大坝变形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大坝进行结构健康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程 技 术
SI O &TCNL0 O NE EH00 Y E
墨圆
银 盏 水 库 大 坝 变形 观 测 资 料 整 编 与 分 析
谢 爱 平 ( 广东省 清远 市清城 区银盏水 库 管理所 广 东清远 51 4 1 0) 5 摘 要: 通过 对近 几年水 库大坝 变形观 测资料 的整煽 , 并对 其 变化趋 势 特点进 行分析 , 了解 大坝安 全性 能, 为指 导大坝安 全运行提 供科
4 变形观测分析
银 盏 水 库 大 坝 的 总 体 变 形 大 部 分 已在 施 工 期 内和 运 行 前 期 完 成 , 经过 多 年 运 行 之 后 , 大 坝 变 形基 本 趋 于 稳 定 , 其 近期 的变 形 监 测 结 果 也 表 明 大 坝 处 于 较 为 稳 定 状 态。 4. 1沉 陷位 移观 测分 析 根 据 银 盏 水 库 沉 陷位 移 统 计 表 及 沉 陷 位 移 过 程 线 图 , 其 变 化 趋 势 、 点 进行 分 对 特 析 如下。 () 降 量 很 小 , 降 趋 于 稳 定 。 1沉 沉 根 据 沉 陷位 移 统 计 表 ( 1和 各测 点的 表 ) 沉 陷位 移 过 程 线 图 ( ) 以 看 出 , 总 的 图2 可 就 趋 势 来 说 , 坝 坝 体 沉 陷 位 移 过 程 符 合 土 该 坝 坝体沉陷位移 和土坝 固结的一般规律 , 近 几 年 的 沉 降 量 很 小 , 止 2 0 年 , 顶 截 09 坝 A l A2、 、 A3、 观 测 点 的 沉 降 量 分 别 是 A4
1 工程概 况
银盏 水库 位于 清远 市 清城 区东 南2 k , 0 i n 北 江 二 级 支 流 银 盏 河 上 游 的 银 盏 林 场 蕉坑 村 , 离广 州5 公里 。 距 O 水库 大坝 下游 3 m有 京 k 广 铁路 、 武广客 运专 线、 0 国道 , 清 高速 公 17 广 路 。 一 座 以灌 溉 、 洪 、 电和 城 市供 水 等 是 防 发 综 合 利用 的 重要 中 型 水利 工程 。 库集 雨 面 水 积 3 . k ( 中上 游 伯 公坳 水 库 6 7 i ) 5 1 m 其 .k , n 实 际 集 雨 面 积 2 4 n 多 年 平 均 降 雨量 8. ki 。 1 1 .rm, 址以上千流河长 1 .5 908 a 坝 0 9 KM, 总库 容 3 8 万方 , 02 正常水 位5 .0 相应库 容2 3 80 m, 33

3 变形观测资料整编
3. 1变 形观 ຫໍສະໝຸດ 资料整 理 图 1 大坝 变形观 测平 面布 置 图
沉 陷位 移 ( ) 米
64. 90 7 A4 A2 57. 890 厂 Ai B1 A3 B1 B 一
银 盏 水 库 现 有 变 形 观 测 资 料 十 分 有 限 , 0 4 冬进 行 了首次 大 坝 变 形 观测 , 20年 以 后 2 0 、 0 6 各 一 次 , 0 7 起 汛 期 前 后 0520年 20年 每年观测两次。 止20年 , 截 09 已有 变 形观 测 资料统计如下 : 见表 1 表 2。 、 3. 沉 陷 、水平 位移 过程 线 图 2 根 据 以 上 变 形 观 测 统 计 资 料 , 制 沉 绘 陷 、 平 位 移 过 程 线 图如 图2、 3 水 图 。
学依 据 。
关键词 : 坝 沉 陷位 移 水 平位移 大 中 图分 类 号 : V5 T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3 9 ( o )6 a一O 1 -0 1 7 - 1 2 1 O () 0 7 2 7 O 2 0 , 顶宽6. m, 顶 高程 6 . 0 最 大 8m 坝 5 坝 4 7 m, 坝 高 41 7 m 。 水 坡 为 干 砌 石 护 坡 , 比 为 .0 迎 坡 1 2. 6、 : 8 1 3. 5; : 2 1 2. 2、 : 6 背水 坡 为 草 皮 护 坡 , 比为 1 2. 1 2 5 1 2. 、 : 3 坡 : 3、 : . 、 : 5 1 3. 。
不 。
大 坝 变 形 观 测 共 布 置 了4 断 面 , 顶 个 坝 排 , 水 坡 三 排 , 共 1 个 测 点 。 些 测 背 总 6 这 点 均 系 水 平 和 沉 陷变 形 观 测 结 合 使 用 , 沉 陷 位 移 观 测 的起 测 基 点 BM 位 于 管 理 所 大 门 左 侧 围栏 下 , 平 位 移 工 作 基 点 分 别 位 水 于 坝 顶 和 背 水 坡 三 排 测 点 相 应 位 置 的 两 岸 山坡 上 , 中右 岸 上 的工 作 基 点 A右 、 其 B右 、 C右 、 D右 为前 视 基 点 , 岸 上的 工 作 基点 A 左 左、 B左 、 C左 、 D左 为后 视 基 点 ; D右 基 点 由 于 地形所限 , 在溢洪道右岸石墙上 。 建
万方, 死水 位3 .0 相应 库容7 7 6 0m, 1 万方 。 程 工 等 级为 三级 , 水库 按5 年一 遇洪水 设 计 ,0 0 0 2 0 年 一 遇洪 水 校 核 , 计 洪水 位 5 3 m, 应 设 8. 3 相 库 容2 8 万方 , 核洪水 位6 . 8 , 38 校 2 0 m 相应库 容 3 8 万方 , 02 设计 洪峰 流量 5 6 9 m s 校核洪 0 .9 / , 峰流 量7 5 3 m s 8 .9 / 。 银 盏 水 库 工 程 枢 纽 由灌 区及 库 区 两 大 部 分 组 成 , 区 工 程 由大 坝 、 洪 道 、 水 库 溢 输 涵 管 、 后 电 站 等 建 筑物 组 成 ; 区 工 程 由 坝 灌 总 干 渠 、 渠 、 渠 、 槽 、 洞 、 制 闸等 干 支 渡 涵 节 建 筑 物 组 成 。 库大 坝 为 均 质 土 坝 , 水 大坝 长
2 变形观 测基 本概况
银 盏 水 库 自1 9 1 月 动 工 兴 建 至 5 年 9 1 l 8 年 , 0 年 的几 次 续 建 , 及 2 0 年开 97 2多 以 00 始 的 水 库 除 险 加 固工 程 , 直 都 没 有 安 装 一 大 坝 变 形 观 测 设 施 , 坝 的 变 形 监 测 处 于 大 空 白 。 到 2 0 年 才 正 式 安 装 建 立 了大 坝 直 03 变 形观 测 点 , 大 坝 变形 观 测 布 置 如 图 1 其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