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题目-ver3.0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背景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方式得以更加快捷方便。

对于移动通信领域的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了解并深入掌握移动通信的技术与应用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实践学习移动通信的技术及应用,掌握移动通信标准体系、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及其优化方法等,进而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课程设计方案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2.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3.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主要是通过测试不同参数下,基于UMTS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情况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软件操作: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道建模、生成基带信号等模拟测试。

2.实验步骤:通过仿真模拟出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验证移动通信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

3.实验内容:基于UMTS标准对TDD(时分双工)信道进行仿真,调研和分析TDD信道的带宽利用率、信噪比等参数情况。

分析不同信噪比条件下,不同编码方式(如CRC、Turbo等)的误码性能。

4.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误码率、误符号率等参数,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移动通信系统优化性能分析的结论。

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主要是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包括数据传输速率、信道质量、干扰电平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软件操作:使用专门的移动通信测试软件,并借助常见的测试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对现场实验进行测试,得出移动通信现场各种情况下的性能参数。

3.实验内容:测试传输速率、最大容量、网络质量等性能指标,并分析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4.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移动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结论和优化方案。

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主要是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减少干扰等问题,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频段不属于移动通信常用频段?()A 900MHzB 1800MHzC 2400MHzD 5800MHz答案:D解析:5800MHz 一般不属于移动通信的常用频段,900MHz、1800MHz 和 2400MHz 则是较为常见的移动通信频段。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包括()A WCDMAB CDMA2000C TDSCDMAD GSM答案:D解析:GSM 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

3、以下哪个不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A FDMAB TDMAC CDMAD ADMA答案:D解析: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包括 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 CDMA(码分多址),ADMA 不属于常见的多址技术。

4、在移动通信中,用于克服多径衰落的技术是()A 均衡技术B 分集技术C 扩频技术D 调制技术答案:B解析:分集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多径衰落,通过接收多个独立的衰落信号并进行合并处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5、以下哪个不是 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A OFDMB MIMOC 智能天线D 软切换答案:D解析:软切换是 3G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智能天线是 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二、多选题1、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A 移动性B 电波传播条件复杂C 噪声和干扰严重D 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答案:ABCD解析:移动通信具有移动性,用户在移动中通信,电波传播会受到地形、地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播条件复杂。

同时,存在各种噪声和干扰,系统和网络需要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环境,结构较为复杂。

2、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包括()A 增强型移动宽带B 海量机器类通信C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D 卫星通信答案:ABC解析: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移动通信习题与答案

移动通信习题与答案

移动通信习题与答案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通信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移动通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习题进行解答和讨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一、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环境下,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利用编码和调制技术将信息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基站(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以及核心网。

移动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并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小区”?小区是指基站覆盖的一个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移动设备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

2. 什么是“频带”?频带是指无线电频谱中的一个特定频率范围,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3. 什么是“信道”?信道是指在特定频带上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物理介质或逻辑通路。

三、移动通信的常用技术1. 何为“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来实现信息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常见的调频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A)和时分多路复用(TDMA)。

2. 什么是“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指将信息进行编码转换的过程,以便于传输和接收。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AM(调幅)和FM(调频)。

3. 移动通信中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哪些?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包括ASK(幅度键控)、FSK(频率键控)和PSK(相位键控)。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1. 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几层?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 什么是“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通过将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形成类似于蜂窝状的无线网络。

通信工程应用设计2015

通信工程应用设计2015

一、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 处理业务
(二)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 务
(三)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 网业务 (四)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 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一)存储转发类业务 (二)呼叫中心业务 (三)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 (四)信息服务业务
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2、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 3、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4、甚小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
5、《通信工程应用设计》安排
2、5G的期待
❖ 研发历程 ❖ 早在2009年,华为就已经展开了相关技术的早期研究,并在
之后的几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华为在2013年 11月6日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 发与创新,并预言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 5G移动网络。 ❖ 2014年5月8日,日本电信营运商 NTT DoCoMo 正式宣布 将与 Ericsson、Nokia、Samsung 等六间厂商共同合作 ,开始测试凌驾现有 4G 网络 1000 倍网络承载能力的高速 5G 网络,传输速度可望提升至 10Gbps。预计在2015年展 开户外测试,并期望于 2020 年开始运作。
1、通信发展现状(五大重点)
❖ 重点之四:智慧城市
❖ 2013年8月5日,住建部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 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智慧城市 试点,目前住建部确定的试点已达到193个。在政策、资金、 运营商等多方支持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掀起新一轮建设热 潮。而得益于智慧城市的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正逐渐改变传 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实现了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间的互相 联动。目前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智慧城市领域中取得了 不错的成果,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物流等方面扮 演着重要角色。按官方数据预计,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投 资规模达到5041亿元,同比增长38.1%。2014年,随着 4G商用大门开启和智慧城市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将 发挥更大的用武之地。相比之下,大数据在2014年更多仍将 处于概念及探索阶段。

2015年4月18日陕西移动考试真题(高级B)

2015年4月18日陕西移动考试真题(高级B)

2015年陕西移动基础测试优化考题高级(B)一、单选1、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D)。

A 、系统灵敏度B、系统容量C、系统覆盖范围D、小区公共信道发射功率2、在RF优化调整措施中一般优先考虑采用(A)来解决覆盖问题。

A 、天馈参数,如下倾角B 、功率参数,如-P-CCPCH导频功率C 、邻区和切换参数D 、进行整改3、在TD-SCDMA系统中,容量和覆盖是相互影响的,在链路预算公式中()体现了容量和对覆盖的影响A 、传播模型B 、接收机灵敏度C、干扰余量D、移动台能力4、关于Midamble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由128chip的基本Midamble循环移位生产B 、可以完成上、下行信道估计C 、可以完成功率测量和上行同步D 、传输时需要进行基带处理和扩频,并与经基带处理和扩频数据一起发送5、TD-LTE室分2通道20MHZ带宽时,每路10W 发射功率,其中,PA=0.PB=0,则CRS_EPRE为(D)如果是-3,1的话是12.2A 、9.2dBm B、12.2dBm C 、13dBm D 、15.2dBm6、LTE/EPC网络中寻呼手机的标识是(D)A 、GUTIB 、IMEIC 、C_RNTID 、S_TMSI7、在使用TD-LTE多天线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哪项不是TD-LTE多天线技术的主要增益(D)A 、分集增益B、阵列增益 C 、空间复用增益D、编码增益8、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LTE系统侧可以以(C)为单位追踪终端的位置A 、小区B 、TAC 、TA ListD 、RA9、LTE的S6a接口(MME&HSS)由IP专网的()承载。

A 、软交换媒体VPNB 、软交换信令VPNC 、信令VPND 、PCC VPN10、TD-LTE可以采用同频组网,网络结构对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以下哪项是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D)A 、站间距(站点拓扑关系)B、下倾角和方位角C、站高D 、以上都是11、为提升网络效率,LTE采用了很多干扰控制技术,以下不属于LTE干扰消除技术的是(A)A 、SAIC小区间干扰平均B 、ICIC小区间干扰协调C、MRC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D 、IRC小区间干扰消除12、LTE带宽配置较为灵活,可以适用于不同频率带宽的网络部署,以下不支持的系统带宽为(B)MHZA、 1.4B、1.6C、3D、513、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LTE系统侧可以以(C)为单位追踪终端的位置A 、小区B 、TAC 、TA ListD 、RA14、以下哪项方案无法用于将数据业务从LTE切换至GSM系统?(C)A、PS HOB、CCOC、NC2模式的小区重选D、RRC重定向15、以下哪个信道或信号用于小区PCI的识别和小区搜索过程(c)A、PDSCHB、PDCCHC、PSS/SSSD、PDCFICH16、eNODEB和SGW之间使用哪种协议(D)接口是S1-U,用GTP-U接口A、S1APB、X2APC、GTP-CD、GTP-U17、在基于X2的handover中,由哪个网元负责通知SGW修改承载(B)A、eNodeBB、MMEC、PGWD、HSS18、室分系统采用双路后,等级3终端条件下,较单路能带来的性能提升有多少(C)A、10%~20%B、10%~30%C、40%~60%D、60%~100%19、 1.9GHz与2.6GHz的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理论值约相差(d)dBA、0~2B、5~7C、3~6D、2~320、以下哪些是属于SGW的功能(C)A、外部IP地址的连接B、对UE用户的寻呼C、针对UE、PDN、和QCI的计费D、用户策略的实现21、为了实现周期性位置更新功能,定时器设在哪些网络实体里?(c)A、MSCB、BSC和MSCC、MSC和MSD、BSC和MS22、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c)A、AGCHB、PCHC、RACHD、BCCH23、若定义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为33dBm,则对应的功率为(c)A、5WB、10WC、2WD、1W24、以下关于立即分配和分配的描述是错误的(D)A、每个成功的话音/数据呼叫都要经过立即分配和分配B、立即分配总在分配之前C、立即分配是指分配SDCCH,分配是指分配TCHD、立即分配和分配总是成对出现的25、边界地区频繁的位置更新会使得(A)的负荷大增A、SDCCHB、BCCHC、THCD、PCH26、关于呼叫的建立描述,下列(b)是错误的A、SDCCH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B、SDCCH与TCH是成对产生的C、TCH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D、TCH与FACCH是成对产生的27、下列哪种无线问题只存在于数字系统(c)A、多径衰落B、阴影效应C、时间色散D、瑞利衰落28、对于引起HO的原因,下面(c)描述是错误的A、Better cell HOB、Emergency HOC、Low battery HOD、Power budget HO29、GSM在无线接口的传输单位为(A)A、BurstB、TDMA帧C、BPD、调制bi30、下面哪种技术不属于抗干扰手段(C)A、跳频B、不连续发射C、小区负荷分担D、动态功率控制31、关于空闲信道测量功能的描述,以下表述哪种是错误的(C)A、该功能可用于对上行干扰的统计B、该功能可用于信道的选优分配C、该功能可用于下行信道的统计D、该功能可同时用于上行干扰的统计和信道选优分配32、基站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对(A)有较大改善A、上行链路信号B、下行链路信号C、上下行链路信号D、以上都不对33、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落情况是:传播距离每增大一倍,信号减少(C)A、2dBB、3dBC、6dBD、9dB34、与无线相关的功能是由GSM中的哪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的(B)A、NSSB、BSSC、OSSD、VOS35、ABIS链路30或32时隙配置的PCM系统中,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时隙是(A)A、0时隙B、16时隙C、28时隙D、32时隙36、用测试手机作路测时测试手机系那是TA参数值未15,这时路测人员距离服务基站的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在平原地区,可直视基站天线)DA、14KMB、10KMC、5KMD、8KM37、一个小区有3个TRU,并配置SDCCH/8,当使用半速率时能同时允许多少用户进行通话?(B)A、22B、44C、8D、4638、以下哪个参数用于切换控制(C)A、sIntraSearchB、sNonintraSeachC、eventA3OffsetD、ThreshXLow39、GSM通信的载波间隔是200KHZ,共有()个频点,而TACS通信的载波间隔是25KHZ,它们的双工间隔是(A)MHZA、124 45B、125 40C、126 45D、127 5040、高层建筑物上信号理想,但切换频繁,通话困难,称为(A)A、乒乓效应B、孤岛效应C、切换效应D、屏蔽效应二、多选1.在GSM系统中,基站设备抗多径衰落的主要手段有(ABCD)A、空间分集B、极化分集C、频率分集D、时间分集2.基站正常运行,但是有E1本地告警,可能的原因是(A,B,C)A、TRB拨码开关设置错误B、配置了半永久连接,但没有连接相应的E1C、后级基站没有开通D、漏插机顶匹配头3.GSM交换系统中()用于保持MS在空间中的位置信息(ABD)A、HLRB、VLRC、EIRD、MSC4.跳频不能有效改善以下哪种现象?(ABD)A、单通B、时间色散C、多径衰落D、互调干扰5.电路域路由计划调整关键点是(AB)A、IP承载网TD MPLS VPN与2G MPLS VPN合一B、TD实验网一期8城市、青岛、保定TD实验网:将网络组织调整为“2G语音”C、核心网网元提供机制,能实现区分2G/TD的话统D、核心网网元提供机制,使得BOSS能够区分话单类型(2G还是3G)6.TD-SCDMA的网络接口(UU IUB IU IUR等)具有以下特点()A、所有接口具有开放性B、将无线网络层与传输层分离C、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D、所有接口的协议结构按照一个通用模型协议设计7.客户反映3G上网本速度非常慢,打不开网页,比较常见的两种情况是需要如何处理的()A、重启随E行软件及无线上网软件B、基站故障C、上网本有问题D、笔记本设置错误8.在GPRS中有如下的MAC模式(ACD)A、固定分析B、扩展固定分配C、动态分配D、扩展动态分配9.以下哪些在“Channel Requiered”消息中传送ACA、信道建立原因B、LAC&CIC、IMSI&TMSID、Channel Type10.以下哪些是LTE单小区PDSCH数据信道能支持的系统带宽(ABC)A、5MB、10MC、20MD、30M11.以下哪些属于TD-LTE在R8后续版本中新引入的技术?(ACD)A、载波聚合B、中继C、MIMOD、OFDM12.一个物理ID 是由()和()来唯一定义的。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A GSMB CDMAC AMPSD 3G答案:C解析: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

2、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A 频分多址B 时分多址C 码分多址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频谱利用率。

3、以下哪个频段通常用于移动通信?()A 低频段B 中频段C 高频段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移动通信会使用从低频段到高频段的各种频段,以满足不同的覆盖和容量需求。

4、以下哪种调制方式在移动通信中应用广泛?()A 幅度调制B 频率调制C 相位调制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在移动通信中都有应用。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分裂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容量B 扩大覆盖范围C 提高信号质量D 降低干扰答案:A解析:小区分裂可以增加系统容量,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6、以下哪个不是 4G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A OFDMB MIMOC 智能天线D 蓝牙答案:D解析:蓝牙不是 4G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7、以下哪种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A 单工通信B 双工通信C 半双工通信D 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CDMA(码分多址)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

8、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决定的。

A 网络B 移动台C 基站D 核心网答案:B解析: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自主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

9、在 GSM 系统中,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不包括()A RANDB SRESC KcD TMSI答案:D解析:TMSI 不是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

10、以下哪个不是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A 增强移动宽带B 大规模物联网C 低时延高可靠通信D 模拟电视广播答案:D解析:模拟电视广播不是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方式;2、频分双工(FDD)以不同频率区分上行和下行,时分双工(TDD)以不同时隙区分上行和下行;3、4G核心网的功能实体有: MME 、 HSS 、 PCRF 、 S-GW 、P-GW ;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空间分集;5、5G的主用频段中3GHz以下的频率称为Sub3G,其余频段称为 C-band ;6、 BSC 是基站BTS的智能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控制BTS;7、E-UTRAN中只有一种节点设备,是 eNodeB ;8、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三扇区;;9、TD-SCDMA采用的是智能天线;10、PLMN中文名是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电话网络,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某个运营商的某种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被称为PLMN;11、0FDM中文名叫正交频分复用;12、massive MIMO是5G中使用的一种大规模天线技术;13、天线分集技术能克服多径衰落;14、DCDU的作用是为无线主设备提供直流电,它的中文名字直流配电单元;15、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460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网络代码为 00/02/07 ;16、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反映手机到基站的损耗在给定的情况下,它能覆盖的距离是多少;17、GPRS称为_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_,它以GSM 为基础,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的高效率方式,引入了 SGSN 和 GGSN 节点,在移动终端和网络间实现了__ 永远在线的连接。

18、对GSM 1800MHZ系统,若接收天线采用空间分集方式,则分集接收距离应大于 2 米(d>12波长)。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地点比较适合做为建站地点( D )。

A、树林附近B、发电厂附近C、468米的楼顶上D、旁边没有明显障碍物的30米高的楼顶2、下面哪一项不是移动天馈系统中起到天馈保护作用的装置? ( B )。

2015_课程设计 (1).

2015_课程设计 (1).
率曲线,并与题目(一)的曲线做比较。 仿真:多径信道,每条径为独立同分布的瑞利分布,分析信道长度不
同时,OFDM的性能。 L=2,…,6,任选3个。
注意:
9 调制方式:BPSK、QPSK, 任选其一,但要与题目(一)一致
9 OFDM子载波的个数,可以任选,N=16,32,64,128等。
9 多径信道能量归一化:
Thursday, 容:
第二章:瑞利信道。 第三章:数字调制:BPSK、QPSK。 第四章:分集合并、OFDM、Alamouti 空时码
Thursday, May
14, 2015
3
题目(一): 瑞利衰落信道的影响及分集技术
仿真(考察衰落的影响):M=1,选定一种调制方式;得到在AWGN和瑞
{ } E
hl 2
=1 L
Thursday, May
14, 2015
8
谢 谢!
Thursday, May
14, 2015
9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授课教师:成先涛
Thursday, May
14, 2015
1
要求
用matlab编程实现 直接采用基带仿真,即不涉及到载波 在以下问题中选作。注意:每个问题,可有不同的设置。换句话说,针
对同一个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系统参数。再退一步讲,针对同一道问 题,同样的设置,具体的仿真也是不同的。---杜绝抄袭 建议:4人(最多)为一组,选作2题:第1题为必选,其余在第2-4题中 ,任选一题。 课程设计的答辩时间,必须在期末考试前完成。 每个小组在讲述前,将设计报告提前交给老师。设计报告包括:题目描 述、系统设置、仿真代码、仿真图和仿真分析等。 不同小组间的设计报告不能相同。如果有雷同部分,视具体情况扣分, 最严重情况为0分。 每个小组在讲述时,需要说明每个组员的贡献;该小组成员根据老师提 问,回答问题,并据此对每个成员打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必做题目
1.1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
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实验内容
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
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
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
对平均功率为[0 -3 -6 -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
如下图所示:
1.1.3实验作业
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
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配
合截图来分析)
3)观察并分析信号在经过瑞利衰落信道前后的星座图变化(截图并解释)。

1.2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
1.2.1实验目的
掌握基于simulink的BPSK、QPSK典型通信系统的链路实现,仿真BPSK/QPSK信号在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2.2实验作业
1)基于simulink搭建BPSK/QPSK通信链路,经过AWGN信道,接收端相
干解调,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
E N为0~10dB时(间隔:
b
1dB)误码性能曲线。

仿真参数:
a)仿真点数:106
b)信源比特速率:1Mbps。

2)在1的基础上,信号先经过平坦(单径)瑞利衰落,再经过AWGN信道,
假设接收端通过理想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衰落值(勾选衰落信道模块的
“Complex path gain port”)。

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
E N为
b
0 0~40dB时(间隔:5dB)误码性能曲线。

信道仿真参数: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00Hz。

2,分组题目
2.11 校区信号路测
利用安卓系统手机的“基站信号路测”(SignalSiteMap)软件观测无线信号(例如基站信号、WIFI信号)在不同地点的信号强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2.2SIMO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掌握基于simulink的单发多收(SIMO)16QAM仿真通信链路,仿真SIMO 16QAM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不同接收分集数、不同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3STBC系统性能分析
掌握基于simulink的2发1收STBC发射分集多天线通信链路,仿真STBC BPSK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并与单发单收BPSK信号进行性能比较。

2.4调制+编码+交织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BPSK+编码+交织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不同译码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

2.5OFDM系统性能仿真
基于simulink搭建OFDM仿真通信链路,理解OFDM收发链路处理过程,仿真分析OFDM/16QAM信号在不同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6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直接序列扩频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7快速跳频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快速跳频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8DSSS和FHSS系统抗单音干扰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DSSS和FHSS通信链路,仿真分析比较在单音干扰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9其它
1.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分析
2.调制技术的对比研究
4. CDMA系统的优势探讨
5. OFDM技术的研究
6.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分析
7.分集技术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