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定稿)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是由种皮、子叶、胚等部分构成。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
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玉米、小麦、水稻等的种子是单子叶种子;大豆、白菜、南瓜等的种子是双子叶种子。
2.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组成。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3.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三个基本条件。
(有些植物如苜蓿,烟草,胡萝卜等种子的萌发则需要光,称为需光种子。
)5.花盆下面垫上瓦片的作用是保证空气和水分的流通。
6.植物生长的证据有:长高、长粗、长出新的枝叶、叶子长大和长多、长出花蕾等。
7.一株植物开花的数量总是多于或大于结果的数量。
8.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萌发、开花、结果的过程。
9.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组成。
每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解剖花用到的工具是镊子。
3.雄蕊细、数量多,雌蕊粗大,只有一个。
只有有雌蕊的花才可能结果。
4.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5.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包括用工具给植物授粉、直接用雄花给雌花授粉等方式。
植物的果实结在开花的地方。
6.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7.植物无性繁殖通常用根(如红薯、榕树),茎(如柳树,葡萄、大蒜、土豆等)。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
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2、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胚能发育成一株植物。
3、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
7、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
3、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5、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
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秋海棠用叶繁殖后代等。
6、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葡萄、月季等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
7、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8、胎生动物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9、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四个方面:(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2)生产转基因动物;(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
位置与运动1、知道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可以保护种子,胚可以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
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
4、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也是生物能够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5、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解剖花是从外到内。
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叫完全花,如白菜、萝卜、棉等;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黄瓜等。
6、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7、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指开花结果;无性繁殖指通过根、茎、叶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嫁接。
8、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和胎生。
卵生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胎生有哺乳类。
9、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它有利也有弊。
10、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
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选择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动了;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人就没动,树在向相反方向运动。
再例如,我们通常说房屋、树木、电线杆、桌子等物体是静止的,是用地球做参照物来判断的,假定选太阳为参照物,它们又都是运动的。
11、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平动和转动。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
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总结

株洲八达小学–尹老师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胚又分为胚芽,胚轴,胚根)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种子最先长出根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第2单元生生不息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柄、花瓣、雌蕊、雄蕊(完全花才全部具备)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的传粉方式: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这是属于无性繁殖。
柳枝进行扦插就是属于无性繁殖。
易于利用扦插技术繁殖后代的植物的茎(如:大蒜、马铃薯)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动物基本上都是进行的有性繁殖.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人是胎生动物有性繁殖都是通过:精子 + 卵子→受精卵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情况会有不同。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所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都是相对而言。
运动是绝对的。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代表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样的时间,运动的距离越远,则速度越快。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第4单元力与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②、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1、种子就是由种皮、子叶、胚、等部分构成。
2、胚就是由、狐想、胚轴、胚芽组成。
胚根发育成植物得根,胚芽发育成植物得茎与叶子。
3、种子里面都有胚,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种子萌发得条件:充足得水分、适宜得温度、足够得氧气、有得种子需要光。
5、花盆下面垫上瓦片得作用就是保证空气与水分得流通。
6、植物长大得证据有:长高、长粗、长出新得枝叶、叶子长大与长多、长出花蕾等。
7、一株植物开花得数量总就是多于或大于结果得数量。
8、植物得一生经历种子、萌发、开花、结果得过程。
第二单元1、花蕾就是由花柄与尊片构成得。
不同植物得花蕾存在差异。
2、花就是由雌蕊、雄蕊、花瓣、花尊、花柄组成。
每部分都有得花叫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得花叫不完全花。
3、雄蕊细、数量多,雌蕊粗大,只有一个。
只有有雌蕊得花才可能结果。
4、雄蕊顶端有花药,篇药里得花粉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得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5、传粉得媒介有昆虫、风、水、鸟。
有时为了提高农作物得产量,人们还给植物进行人工传粉。
包括用工具给植物传粉、直接用雄花给雌花传粉。
6、植物得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
7、植物无性繁殖通常用根(如红著、格树),茎(如柳树,葡萄、大蒜、土豆等)。
叶(如秋海棠)繁殖它们得后代。
8、嫁接技术里在战国时期就有,它在果树、蔬菜、花卉等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9、袁隆平就是我国著名得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1958年嫁接得月光甘薯最大重13、5千克。
10、动物得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
11、鸡卵得结构:卵壳:保护卵细胞得作用卵(蛋)白:保护卵细胞同时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得水分与养料卵(蛋)黄:储存着供胚胎发育得营养物质、胚盘蛋黄上得小白点叫胚盘。
受精卵分裂形成得,胚盘就是进行胚胎发育得部位。
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得氧气。
12、男人得精子与女人得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亲体内发育,形成胚胎从母亲体内吸收营养,一天天长大,大约38周在子宫里装不下时就出生。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周围的事物会经历各种变化。
2.将纸揉成团、吸管折成形状、捏泥巴成形、制作木椅等都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而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3.在冬天会下雪,春天雪会融化。
4.切割后的蜡烛会变短,但仍然是蜡。
5.使用酒精灯加热蜡块,蜡块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则从液态变为固态,形状也会改变。
6.早在4000年前,我国已经掌握了铸造青钢器的技术。
商周时期是青钢文化的鼎盛时期。
7.生产青钢器的步骤包括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
8.蜡变成蜡油、巧克力融化、铁水变成钢锭、铸造青铜器等变化的共同点在于形状和状态发生了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
9.分离盐和芝麻的步骤包括:(1)将盐和芝麻混合物倒入烧杯,加水搅拌;(2)将烧杯里的盐水通过有滤纸的漏斗倒入另一个烧杯里,将芝麻分离出来;(3)将烧杯里的盐水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至水全部蒸发。
10.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包括:(1)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2)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3)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4)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水分;(5)戴护目镜。
11.一些物体混合在一起后,仍然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性质和特征,可以使用特定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例如,利用磁铁吸引力可以用磁铁分离物质,利用筛子可以按大小分离物质。
12.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包括:(1)将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利用浮力分离好种子和坏种子;(2)使用风谷车将饱满的稻粒与瘪粒稻壳分开;(3)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
第二单元1.早在3000-4000年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了。
2.蚕卵呈鼓形,中间凹陷,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黑色的。
在温暖的环境下,蚕卵会更快地孵化。
3.新出生的蚕体长约2-3毫米,像妈蚁一样,被称为蚁蚕。
蚁蚕全身黑色,有一道白色条纹,分成好几截,每截下面都有黑点。
4.蚕的前面有6只小脚,隔了几截后有8只大脚,身体分成好多截。
2018年湘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2018.4.30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
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2、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胚能发育成一株植物。
3、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有些植物如苜蓿,烟草,胡萝卜等种子的萌发则需要光,称为需光种子。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
7、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
3、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5、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
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秋海棠用叶繁殖后代等。
6、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葡萄、月季等常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扦插: 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
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
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生物1.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动物有哪些?2. 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哪些?4. 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植物的特征有哪些?- 植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二、物质1. 物质的三态- 什么是物质的三态?- 分别举例说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空气有哪些性质?4. 水的性质和用途- 水的性质有哪些?- 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三、地球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有哪些运动?2. 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自然环境?3. 太阳和月亮-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作用?- 月亮对地球有什么作用?4. 季节和气候- 什么是季节和气候?- 季节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四、生活中的科学1. 常见的生活现象与科学原理-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对应的科学原理。
2. 生活中的健康知识-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害健康?3. 安全生产常识- 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注意安全生产?- 如何避免事故发生?4. 节约用水和环保知识- 如何节约用水?- 如何保护环境?以上是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复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能(保护种子),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
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萌发条件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
4、(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5、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解剖花是从外到内。
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叫(完全花),如:(白菜、萝卜、棉等);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黄瓜等)。
6、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7、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指(开花结果);无性繁殖指(通过根、茎、叶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嫁接)。
8、动物的繁殖方式分(卵生、胎生)。
卵生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胎生有(哺乳类)。
9、(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它有利也有弊。
10、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
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
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
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选择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动)了,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人就(没动),树在向(相反)方向运动。
再如:我们通常说房屋、树木、电线杆、桌子等物体是静止的,是用(地球)做参照物来判断的,假定选太阳为参照物,它们又都是(运动)的。
11、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平动)和(转动)。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
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 )表示。
13、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1)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计)。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一定(规律)的。
(3)(反冲力)是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如:拉弹簧。
(4)(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产生的力。
(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
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车轮和鞋底都设计成花纹状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4、要精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先要有(参照物),还要说明它的(方位和距离)。
15、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是(不灭)的变过去就不能再变回来,是(不可逆变化),如:泥土烧成砖、木头做成家具;变过去,又可以变回来是(可逆变化),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煮海为盐。
16、(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的三态、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发光等。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如:燃烧、铁的生锈等。
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涂料)等。
17、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物质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18、远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铸造(青铜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
(修改专用此处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