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发血单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职责分工1. 医务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临床用血相关制度、组织临床用血培训、监督临床用血行为等。
2.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接收、储存、发放、配制、报废等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3. 检验科负责血液样本的检测工作,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4. 护理部负责临床用血的护理管理,包括输血前患者的评估、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操作、输血后患者的观察等。
5. 财务科负责临床用血费用的管理,包括血液采购费用的核算、血液使用费用的结算等。
四、临床用血管理1. 临床用血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临床用血指南和标准执行。
2. 临床用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控制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优先使用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减少异体输血。
(3)合理使用血液制品,避免过度使用。
(4)加强输血后的监测,及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3. 临床用血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患者需要输血时,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2)输血科根据申请单进行血液的配制和发放。
(3)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输血操作,并做好输血记录。
(4)输血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五、血液质量安全管理1. 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血液的接收、储存、发放、配制、报废等环节。
2. 输血科应当定期对血液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血液的储存温度、有效期等。
3. 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报废制度,对过期、变质、污染的血液进行报废处理。
六、临床用血培训与教育1. 医务科应当定期组织临床用血培训,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用血知识和技能。
急诊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

急诊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
1.需急诊用血输血的患者,由主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送到
输血科,由输血科及时准备血液。
2.输血科收到急诊用血申请单时,应由送检者在输血申请单
上注明标本送到时间。
同时输血科应立即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并检查Rh(D)血型,联系供血单位,准备血液。
3.输血科收到用血申请单及急诊标本后(无库存情况时,在
20分钟内鉴定ABO血型并及时联系供血单位,准备血液,收到供血单位血液后),应争取在30分钟内确保60分钟内把血液送出输血科,特殊情况除外(如特殊血型、疑难血型鉴定、急诊用血多时等)。
在急诊用血时,如果没有及时做输血前检查的患者,应在输血前采取患者的血液标本备查。
4.急诊用血患者须输注2000毫升以上血液时,主治医师应
先打电话报告医务科和输血科。
输血科及时与血站联系。
5.急诊用血达到2000毫升以上时,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
抢救病人可以先输注血液后补办审批手续。
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运输、发放和输注制度(一)血液的入库
1、预订:普通血液成份根据临床需要量及库
存量与市中心血站联系,必须用当天新鲜
血制备的血小板、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应提前预订,按血型及数量通知市中心血
站制备部门。
2、入库:由市中心血站按医院预订血液品种
及数量供应,输血科收到血液后由输血科
医技人员对血液逐包进行检查、核对,合
格血液录入电脑,在市中心血站的发血清
单上经手人和核对者双签名,每天工作结
束后打印入库清单并双签名。
3、出库: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由血库医技人
员按所用的血液品种及数量出库,所有数。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
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输血科申请单模板

师:
No.0000001
血 费:
元
配血费:
元
Hb
g/L
PT
S、
ALT
U/L
No.0000001
No.0000001
姓名:
型,RH_
姓名:
型,RH_
月日
科床
月日
Hale Waihona Puke 科床申请输血注意事项
1.申请单各项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否则输血科工作人员有权拒绝签收。
2.申请用血需备受血者血液3-4ml连同输血申请单送往输血科。标本需贴原申请单标签。 3.配血试验的血标本以3天为限,如需延期请预约。同一标本2天(48小时)内可多次配血 。 4.白细胞、洗涤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因保存条件特殊。一旦订购,即使不输
红□:紧急输 用血 血□:配2好0即 时间 用□:备20 申请 用: 20 医标本 采集
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
年龄:
科
病区
床
岁
月
日
分
输血适 H应CT症:
妊娠史:□有 □无
, PLT APTT
×109/L;
S、
输血前检查:
HBsAg:
性抗HIV:
性▲请严
格按照 ≥600ml ≥
主治以上签 名;≥
2主0治00医ml
取血单
No.0000001
住院号:
姓名: 性别:男 女
年龄: 岁 科床
ABO血型
型,Rh(D) .
取血类别及血量:
□红悬液:
U.
□全血:
ml
□血浆:
ml
□冷沉淀:
U
□血小板:
治疗量.
□其它:
申请医师:
输血记录要求

输血记录要求(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输血记录要求病历书写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输血记录是整个输血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它完整、连续地记录了血液从入库到临床输注的各个环节、各过程,与诊疗病史一样具可追溯性。
输血记录的基本要求(十个字)真实、准确、及时,可追溯性。
2、在处理有关医疗纠纷、事故、法律诉讼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用。
3、同时,也为输血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以及相关疾病调查提高回顾性的档案资料。
4、临床输血记录,除了“四单” (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交叉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以外,还包括病程记录、医嘱、护理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以及病历首页的输血相关信息等等。
(一)、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1、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漏项,字迹清楚;输血目的、预选输血成分填写必须符合输血技术规范。
2、紧急输血要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先配血输血,并在输血前应抽取血液备查各项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后,补填检测结果;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报告单应将送检时间、检验时间精确到分钟。
3、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
4、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应精确到分钟;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要有时间差;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时要注明与患者关系。
5、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1、输血由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职称的医师提出申请,逐项、规范地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不缺项漏项,字迹工整。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 800 毫升(不含)以下的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800-1600 毫升由上级医师审核以后,报科主任核准签发;1600 毫升(含)以上的经科主任核准后,报医务科批准。
3、申请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必须本人亲笔签字,不得替他人签名。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

输⾎科(⾎库)管理制度输⾎科(⾎库)管理制度1、输⾎科(⾎库)负责本单位临床⽤⾎计划的申报、⾎液⼊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制度执⾏情况进⾏检查。
2、输⾎科(⾎库)⼯作⼈员应具有⾼度的责任⼼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管理办法》和《临床输⾎技术规范》开展⼯作,保证本院的⽤⾎安全。
3、输⾎科(⾎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液和⾎液成份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和对输⾎反应的处理。
4、临床需要输⾎、配⾎,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申请单,连同受⾎者的⾎样于预定输⾎⽇期前送交输⾎科(⾎库)。
需要保存期短的⾎液或其他⾎液成分(洗涤红细胞、机采⾎⼩板等),应提前三天通知输⾎科(⾎库),抢救⽤⾎⽴即定型和配⾎并保持联系。
(急诊输⾎除外)5、⾎型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6、临床采⾎时应该详细核对病⼈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标本;标本送检中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7、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和成分输⾎。
病⼈如有输⾎反应。
应⽴即分析原因;对疑难⾎型定型及交叉配⾎有问题,应及时进⾏复查、处理。
8、输⾎科(⾎库)应定期⽤紫外线消毒,严防输⾎感染。
9、做好对受⾎者输⾎前如⼄肝、丙肝、梅毒和HIV等必检项⽬的检测。
10、做好各项室内质控⼯作,维护⾎库冰箱良好运⾏状态,确保⾎液的质量。
11、全⾎、⾎液成分⼊库前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型、⾎液品种、容量、采⾎⽇期、⾎液成分的制备⽇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12、按A、B、O、AB⾎型将全⾎、⾎液成分分别贮存于⾎库专⽤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13、认真做好⾎液出⼊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年。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精心整理宾阳县中医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已抽取输血前五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四)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
二、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一)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输血前五项等检查。
(二)决定输血前应做血常规检测,以辅助决定是否符合输血指征。
(三)输血前病程记录应有输血原因说明,输血指征描述。
(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
(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
(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
(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各临床科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以下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
(一)病历中附有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
(三)病历中附有输血前五项检测报告单。
(四)病历中附有完整的输血记录单。
(五)输血前有血常规检测报告。
(六)输血后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相关记录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