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单规定
急诊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

急诊用血输血的规定和程序
1.需急诊用血输血的患者,由主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送到
输血科,由输血科及时准备血液。
2.输血科收到急诊用血申请单时,应由送检者在输血申请单
上注明标本送到时间。
同时输血科应立即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并检查Rh(D)血型,联系供血单位,准备血液。
3.输血科收到用血申请单及急诊标本后(无库存情况时,在
20分钟内鉴定ABO血型并及时联系供血单位,准备血液,收到供血单位血液后),应争取在30分钟内确保60分钟内把血液送出输血科,特殊情况除外(如特殊血型、疑难血型鉴定、急诊用血多时等)。
在急诊用血时,如果没有及时做输血前检查的患者,应在输血前采取患者的血液标本备查。
4.急诊用血患者须输注2000毫升以上血液时,主治医师应
先打电话报告医务科和输血科。
输血科及时与血站联系。
5.急诊用血达到2000毫升以上时,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
抢救病人可以先输注血液后补办审批手续。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病程记录应当包含输血记录,其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1.2.1 必须有输血前的检测和原因评估,包括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对于红细胞,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时,必须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代谢率增高情况、或者是否有缺氧症状,如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和年龄等因素。
当血红蛋白>100g/L时,应当评估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和创伤性脑损伤等情况。
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L之间时,应当评估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情况。
当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时,应当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当新鲜冰冻血浆:PT 18或APTT 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情况时,应当评估。
当冷沉淀输注时,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或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1.2.2 输血记录必须包括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例如,2016年6月13日18:21进行输血病程记录如下: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8月20日23:30,912患者首次接受输血治疗。
【实用】医院制度-输血申请报批制度

输血申请报批制度生效日期:2015年12月31日修订日期: 2017年12月1日一、所有预约血必须有完善的《输血申请单》才可准备。
完整的《输血申请单》要求字迹清晰,患者资料完整,有明确的用血时间和医生签名。
二、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三、血液预约后到血液送到期间应注意与临床医生保持联系,若有变故应及时取消预约:血液送到后立即通知临床输用;若有变故,但已不能取消预约,应向临床主管医生说明情况,临床负责解决此袋血,如果此袋血在而造成报废,做好相应记录并说明原因。
四、对成分血申请单(包括血浆)上的血型必须与过往输血记录血型核对一致后才可预约。
发现医生写错血型时输血科要做好记录,并通知该科室改正。
五、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及时通知临床,说明情况,确认备血量后,与市血站联系相应血源。
YL—SXZD—006:临床输血操作规范生效日期:2015年12月31日修订日期: 2017年12月1日本规范参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2006年11月)》,结合本院实际而制定,作为上述规范和规程的补充,以保证输血安全。
一、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与送检(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南规定,科学、合理地掌握输血适应症。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二)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输血前九项检查应在输血前完成,逐项填写。
如果患者拒绝做,必须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备注后写明“不愿意做输血前检查。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一、临床用血申请制度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同意书》记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术前自身储血由血库负责采血和储血,经治医师负贡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检、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共同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族或监护人签字赞成,由血站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血库人员共同实施和医院。
二。
输血前核查制度根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九、三十条规定,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双查双对,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以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正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三、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输血相关指标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检查,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1、凡申请输血患者,必须做经血传播疾病输血前九项的检查,内输血过程中实施检测并有完整记录。
输血记录要求内容

输血记录要求内容输血记录要求病历书写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输血记录是整个输血诊疗活动的客观记录,它完整、连续地记录了血液从入库到临床输注的各个环节、各过程,与诊疗病史一样具可追溯性。
输血记录的基本要求(十个字)真实、准确、及时,可追溯性。
2、在处理有关医疗纠纷、事故、法律诉讼时,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用。
3、同时,也为输血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以及相关疾病调查提高回顾性的档案资料。
4、临床输血记录,除了“四单”(输血治疗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交叉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以外,还包括病程记录、医嘱、护理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以及病历首页的输血相关信息等等。
(一)、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1、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漏项,字迹清楚;输血目的、预选输血成分填写必须符合输血技术规范。
2、紧急输血要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先配血输血,并在输血前应抽取血液备查各项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后,补填检测结果;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报告单应将送检时间、检验时间精确到分钟。
3、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认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本能机能部门或主管领导赞成、备案。
4、输血(血液制品)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应精确到分钟;谈话时间与签名时间要有时间差;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时要注明与患者关系。
5、无近亲属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必须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1、输血由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职称的医师提出申请,逐项、规范地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不缺项漏项,字迹工整。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毫升(不含)以下的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发;800-1600毫升由上级医师审核以后,报科主任核准签发;1600毫升(含)以上的经科主任核准后,报医务科批准。
3、申请医师、下级医师、科主任必须本人亲笔签字,不得替他人签名。
4、未按规范履行审批签字手续的输血申请,输血科不得配血发血。
临床输血申请单

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引言临床输血申请单是指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而填写的一种申请单。
该申请单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的类型和数量、输血的指征和禁忌等重要内容,对于患者的输血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内容和要求。
二、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输血申请单首先需要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些信息能够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输错血型等错误。
三、输血类型和数量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中,医生需要明确填写输血的类型和数量。
输血的类型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悬浮液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类型。
输血的数量则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来确定,确保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四、输血指征和禁忌临床输血申请单中必须明确填写输血的指征和禁忌。
输血的指征是指患者需要输血的具体原因,例如贫血、失血等。
而输血的禁忌则是指患者不能进行输血的情况,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过敏史等。
明确填写输血的指征和禁忌,能够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输血前准备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还需要填写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患者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前的抗体筛查等。
这些步骤能够确保输血的血型匹配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六、输血过程临床输血申请单中需要填写输血的具体过程。
包括输血的时间、方式、输血的速度等。
输血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的需要来确定,输血的方式可以是静脉输血或者动脉输血,输血的速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来调整,避免输血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
七、输血后观察和处理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还需要填写输血后的观察和处理。
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要填写输血后的处理措施,如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输血后的护理等。
八、输血效果评估临床输血申请单中最后需要填写输血效果的评估。
评估包括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血红蛋白水平的提升情况等。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报批制度

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报批制度1、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家属讲清输血利弊,与患者共同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后方可输血。
2、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上级医师审签后同血样本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输血科接到申请单后及时进行登记并做好相关血液准备,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3、为做到有计划地供血,除急诊外凡需输血者均应提前申请,各种血液成分应提前2∽4天申请用血:(1)择期手术患者用血应在手术前一天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
(2)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大于1600ml或8U者,提前4天送血样到输血科,输血申请单报送医务科审批后送输血科。
①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或少于4个单位的,提前2天提出申请,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②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或在4U~8U的,提前3天提出申请,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③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或大于8U的,提前4天提出申请,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④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4、急诊用血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
5、对Rh(D)阴性患者或其他稀有血型及小量用血者(≤100ml),如机采血小板、粒细胞、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应尽快与中心血站联系,并随时把结果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6、因术前未备血(急诊除外)造成术中输血延误或供应不及时,如:稀有血型等,而造成的后果,责任由临床科室负责。
7、门诊患者输血,同样须履行有关输血程序(输血知情同意书、临床科室或输液间采血样、门诊缴费、输血前项检测、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与医院有协议的单位除外),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
8、对于无助或无主患者输血,按照医院有关制度执行,原则是优先抢救患者生命。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为保证患者用血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在输血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及两人查对制度.1、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诊疗同意书.贴在宽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2、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旁,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全名.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3、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护理人员或临床支持中心的人员同时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4、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接收病人标本时,应查对标本姓名、年龄、病室、性别、床号、住院号、日期、血型核对无误后,才能接收标本进行试验.5、交差配血时所用的血标本应在48小时以内,检查有无溶血、污染等,两人工作时要求“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必须重新复查一次并记录.6、配血合格后,根据病情需要及医嘱,由护理人员或临床支持中心的人员到血库取血.7、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取回.8、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输血单上签上输血时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准确无误方可输血.9、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血库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10、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与值班医生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型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离开.11、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12、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检查、治疗、抢救.3保留余血、通知血库,查找原因,做好记录.13、输血完毕后,护士将输血单贴在病史的一般检查粘贴单上,空血袋放入专用容器在病房保存2小时,然后送回输血科保存至少2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记录单
1、必须由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且必须经过血标本采集、输血过程的护理和临床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的护士进行输血的各项相关操作。
2、输血记录单电脑自动生成:眉栏及输血检测记录。
眉栏显示项目:出库单号、发血时间、申请科室、姓名、住院号、床号、性别、年龄、申请类型、初检及复查血型。
输血检测记录显示项目:抗体筛查结果、血袋编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配血结果、失效日期及配血时间。
3、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准确无误,确认血液质量、血袋外观合格后双方共同签名,记录取血时间。
4、记录血液到达科室时间及输血前患者生命体征。
5、核对输血医嘱并在对应栏中打“√”。
6、输血前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即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必须由取血者和复核者共同核对患者上述信息。
并在输血前核对栏中签名,要求输血前复核者其中一人必须为取血者。
7、临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床旁核对“三查八对”内容,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应由患者的亲属陈述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确认无误后在床旁核对栏签名,要求床旁核对复核者其中一人必须为血液到达科室时的核对人员,执行者必须为床旁核对复核者其中一人。
8、核对及检查无误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的输血器输注。
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在“选择合格的输血器”栏及“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栏内分别打“√”。
9、“输血前的药物剂量及用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10、记录输血开始时间,要求与取血时间间隔小于30分钟。
11、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在对应栏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如无不良输血反应,在“其它”栏填写“无”。
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在“输血过程观察”对应栏中打“√”。
若发生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症状”及“并发症的处理”栏记录相应内容。
12、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结束时间,每袋血输完用生理盐水冲管,并在对应栏中打“√”。
记录输血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
13、输血后血袋装入血袋专用回收袋并交还给血库并签名。
14、按输注顺序在对应处粘贴血袋标签。
15、输血记录单所有项目不允许有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