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5-I目标配比
南方电网公司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技术标准修订稿

20 年 月 日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目
前 1 2 3
录
言 ..................................................................................................................................................................... I 范围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术语和定义 .................................................................................................................................................... 2 3.1 多功能电能表 .................................................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内容提要]:路面用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式及其施工中的优化。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适用范围:本方式适用于高品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选定及施工中配合比调整。
2.工程概况:高寒地域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
绥满公路博克图—牙克石段A标段沥青面层施工。
3.设计进程: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全进程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时期进行。
第一时期称目标配合比设计时期,第二时期称生产配合比设计时期,第三时期称生产配合比验证时期。
通过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用马歇尔实验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及计算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目的确实是确信各类规格矿料的配合比,按选定的矿料配合比采纳不同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并通过马歇尔实验确信最准沥青用量,流程图见图一。
所选定的配合比供确信各冷料仓供料的比例用。
选择目标矿料级配依照工程要求及实际情形,咱们选择配制AC~16 I 型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配合比计算需要的各类矿料筛分结果见表3-1。
用图解法(图3-1)确信各矿料用量百分比为1-2cm碎石%、碎石16%、砂14%、石屑%、矿粉13%。
依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矿粉用量13%显然是太高的,因此经计算初步确信为1-2cm碎石44%、碎石11%、石屑14%、砂24%、矿粉7%,标准予诺计算结果见表3-2表3-1各矿料筛分结果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制作马歇尔试件所得马歇尔实验数据见表3-3。
表3-3 马歇尔实验结果一可见,此配合知足不了稳固度大于5KN的要求,疑为矿料级配问题,因此调整矿料级配.从头计结果为1-2cm碎石48%、碎石为9%、石屑为12%、砂为24%、矿粉为7%,合成级配见表3-4。
表3-4矿料合成级配必需的原材料实验数据关于沥青混合料的各类组成材料(含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都要针对规定的技术要求用有关实验规程的相应实验方式进行实验,查验其中是不是符合规定要求。
本次设计的各类原材料的实验数据见表3-5,筛分结果见表3-1。
市政道路类见证取样标准

原材料检验
名称
标准号
常用规格型号
取样数量
检测项目
天然砂
JTG F40-2004
GJJ1-2008
粗砂、中砂、细砂
取样数量
检测项目参照普通混凝土用原材料
碎石
JTG F40-2004
GJJ1-2008
3~5、3~10、5~10、5~15、10~15、10~20、10~25、10~30、15~30、20~40、25~50
JTJ034-2000
2.5MPa、3.0MPa
3.5MPa、2.0MPa
砂100kg、碎石各100kg、水泥20kg
注明强度及选择的级配、基层配比的类型(水泥稳定砂掺碎石、水泥稳定碎石)
面层
配合比
GB50092-96
AC-25I、AC-20I
AC-16I、AC-13I
砂、碎石、石屑各50kg矿粉10kg、沥青20kg
石屑
JTG F40-2004
GJJ1-2008
石屑、机制砂
参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
矿粉
JTG F40-2004
GJJ1-2008
5kg
沥青
JTG F40-2004
JTJ052-2000
70A、70B、70C
90A、90B、90C
50A、50B、50C
5kg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密度
水泥
GB175-2007
参照普通混凝土用水泥,增加并注明凝结时间的要求
混合料检验
名称
标准号
常用规格型号
取样数量
检测项目
委托注意事项
基层混合料
JTJ034-2000
2.5MPa、3.0MPa
AC型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解析

普通重交沥青
针入度(25℃) 延 度(15℃) 软化点(环球法) 溶解度(三氯乙烯) 薄膜加热163℃,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15℃) 闪点(COC) 含蜡量(蒸馏) 密度(15℃)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60℃)
改性沥青
针入度(25℃) 针入度指标PI 延 度(5℃) 软化点(环球法) 溶解度(三氯乙烯)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15℃) 闪点(COC) 离析,软化点差 密度(15℃) 弹性恢复(25℃)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60℃) 运动粘度(135℃)
表5.3.2-1 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粗型密级配 混合料 类型 公称 最大 粒径 (mm) 用以分类 的关键性 筛孔 (mm) 关键性 筛孔 通过率(%) < 40 细型密级配 关键性 筛孔 通过率(%) > 40
名称
名称
AC-25
26.5
4.75
AC-25C
AC-25F
AC-20
筛孔位于筛孔尺寸(mm)的0.45次方位置
表4.2-1
di 0.075
x d i 0.45
泰勒曲线的横坐标
0.3 0.6 1.18 2.36 4.75 9.5
0.15
x di
0.45
0.312
0.426
0.582
0.795
1.077
1.472
2.016
2.754
d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 集料尺寸定义: 公称最大尺寸:第一筛余大于10%的上一级筛子尺寸。 最大尺寸:大于集料公称最大尺寸的上一级筛子尺寸( 集料100%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 • 0.45次方级配图 • 最大密度线 • 控制点 • 限制区
沥青上面层

本文根据沂淮高速公路H标段的施工经验,论述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材料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调试、生产及机械摊铺、碾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改性沥青上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沥青上面层是位于公路面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沂淮高速公路H标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4.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AK-16C型级配(采用玄武岩集料)。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技术复杂,又是具有代表高速公路最终质量的分项工程,尤其是改性沥青(AK-16C)混凝土上面层第一次在苏北高速公路大标段施工,没有更多的施工经验予以借鉴。
笔者结合沂淮高速公路H标段的施工做法和体会,介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其标高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并绘其全线纵断面图,检验标高是否在规定允许的误差范围,调整由于沉降、施工误差引起的纵向不平顺。
修补平整度超标的路段,对于桥头搭板前后,沥青中下面层施工接缝和桥头接缝重点检查,若发现缺陷,应整修平整度,对于有明显跳车的地方和大面积不平路段,则需采用适当铣刨修补平整或适当加铺一层找平层,然后进行正常铺筑或按0.5‰调整纵坡,根据处理方案在上面层摊铺前对各种裂缝进行处理,对下承层必须清扫、冲洗干净,沥青混凝土空隙中不应有泥砂,铲除中、下面层上的油饼,对于局部被水泥浆污染的地方应喷洒粘层沥青,同时做好原材料的检验进场,配合比的设计,导线点水准点的交接、复测,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在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到沥青路面在运营状态下有以下几个特性:防水、抗老化、抗滑、抗车辙、防脆裂,这些特性往往是冲突的,除粗细集料级配曲线必需符合规定要求外,选择最佳沥青用量OAC是关键。
OAC的选定应根据规定要求选定。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

(三)最终配合比:
当砼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每项材料用量×δ;
材料
水泥
粉煤灰
水胶比
砂
石
外加 剂
膨胀剂
配合比
1
0.18
0.33
1.61
2.52 0.026 0.14
每m3砼 水泥
粉煤灰
水
砂
石
外加 剂
膨胀剂
坍落度 200 砂率
用量(kg) 425
75
165
684
1071 11.00
W B。
(二)确定表观密度校正系数δ。
(i)由最终灰水比确定的砼配合比出砼的计算表观密度ρ计
ρ计= W+C+F+S+G
(ii)由11条之(7)表中选强度接近fcu,O的一组砼拌和物的实测表观密度ρc,t
(iii)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蟋系数δ
δ=
ρρcc,,tc=
2380 2420
=
0.98
1 (计算至0.01)
3、根据
比:
0.33
JGJ55-2011 规程中第 3.0.5条和第 5.1.1条的规 定确定矿物 掺合料掺 量% 4、胶凝材 料28d胶砂 抗压强度 5、根据
f b=γfγsfce= 38.4
Mpa
βf=
15 %
fce= 48.0 Mpa
JGJ55-2011 表5.1.3选用 γf、γs值
6、确定外 加剂掺量:
C+F W
fcu
=
C+F W
基+ (fcu—fcu,基)×
C+F W基
-
C+F W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说明书

相同
4
OAC=( OAC1 + OAC2 )/2
OAC=( OAC1 + OAC2 )/2
5
求 OAC 对应的 VV、VMA,VMA 是
否满足指标要求最小值的要求,
OAC 应位于 VMA 凹形曲线最小值
的贫油一侧
相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验证
1抗高温性--车辙试验(T 0719) 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 2抗低温性--弯曲试验(T 0715)
AC-20 中粒式
AC-16
100 90-100 78-90 68-80 58-70 40-50 28-38 20-29 15-22 10-17 6-13 4-8 100 90-100 80-90 66-78 46-58 34-44 22-32 16-24 11-19 7-14 4-8
AC-13 细粒式
我国新旧规范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设计体积指标计算
上的差异
指标
试件相对密
度 混合料理论 最大相对密
度
理论最大相 对密度采用
计算法
JTG F40-2004
表干法或蜡封法
普通沥青:真空法 改性沥青:计算法
ti
100 si bi
se
b
JTJ 032-94
水中重法 表干法或蜡封法
说明
真空法或计算法均可
中粒式 ≤120ml/min ≤120ml/min
增加了粗集料AC-25 ≤150ml/min(由于车辙标准试件厚度与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匹配,故对粗粒式沥青 混合料渗水系数仅供参考。)
SMA类: SMA-13 ≤80ml/min ≤85ml/min
4渗水检验—渗水试验(T 073)
AC-13I沥青砼表面层生产配比组成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衡德一级公路施工技术规范》
2.《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4.《衡德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指导书》
5.《AC-13I 沥青砼表面层目标配合比》 二、设计步骤
1.沥青: 河北海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6.0 20-50 3-5 65-80 >80
15.26 41.9 3.8 74.4 89.9
五、按最佳油石比制件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因此建议采用 4.7%的油石比为 AC-13I 沥青砼表面层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
规定范围(%)
100 90-100 68-85 42-64 28-50 18-38 12-28 8-20 6-15 4-9
规定范围中值(%) 100 95 76.5 53 39 28 20 14 10.5 6.5
3.原材料产地及
相对密度
名称 沥青 1#仓 2#仓
规格 相对密度
SBSI-C 11-16mm 6-11mm
1.010 2.838 2.820
名称
3#仓 矿粉 水泥
规格 相对密度
<6mm 0-0.6mm 普通 32.5
2.737 2.732 3.0
三、不同油石比沥青砼试验结果
油石比 (%)
实测相 对密度
理论相 对密度
4.4
2.472
2.592
4.7
2.483
2.580
5.0
2.480
2.569
四、根据马歇尔试验
0.3 0.15 0.075
表
矿料名称
11-1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