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确定设计要求。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时,需明确设计要求,包括沥青的黏度、骨料的颗粒形状、最大粒径等技术指标,还需考虑路面的使用强度、防水性、耐磨性等要求。

2.计算沥青含量。

沥青是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选定是混合料性能的
重要保证。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沥青质量=总质量/(1+骨料空隙率+沥青空
隙率),其中骨料空隙率和沥青空隙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3.计算骨料含量和配合比。

在确定沥青含量后,即可计算骨料含量,骨料含量=总质量-沥青含量。

骨料含量的选定需与沥青含量相匹配,同时需要配合具体的骨料种类、颗
粒形状和最大粒径进行选择。

最后,即可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配
合比=沥青含量/骨料含量。

4.不同情况下的配合比计算。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程要求、原材料种类、技术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应用的沥青
混合料中,对沥青含量有较高的要求,通常为5%~7%左右;在高寒地区的
路面上应用的沥青混合料,根据路面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沥青含量需
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确保路面质量稳定和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求取一个最优的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1、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

具体设计步骤:(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3)矿料级配选用(4)进行马歇尔试验(6)路用性能检验(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2、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

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

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

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3)确定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

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

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

不同密度集料最佳沥青油石比的快速预估确定

不同密度集料最佳沥青油石比的快速预估确定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前言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时的最主要快速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沥青最佳油石比及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的级配比例。

沥青混合料确定最佳油石比:国内外普遍采用体积设计法或体积分析法预估最佳沥青油石比,选择的沥青油石比范围必须涵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并尽可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并使密度及稳定度曲线出现峰值。

如果没有函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试验必须扩大沥青用量范围重新进行。

对所选择试验的沥青油石比范围,毛体积相对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油石比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油石比是影响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马歇尔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能否预估出最佳油石比值将对混合料的配合比工作量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快速预估出不同集料的最佳油石比。

1SMA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国际上采用成熟马歇尔试验方法,最佳沥青油石比的确定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沥青混合料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是马歇尔试验法,其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最佳沥青油石比的过程:在矿料级配已确定的情况下,依据毛体积相对密度、稳定度、空隙率、流值及沥青饱和度等试验指标及其相应的标准来进行。

试验时按规范的规定,SMA一般以0.5%的间隔拟定3个沥青含量3个级配,然后制备马歇尔试件依次测试上述指标。

通常情况下,尽管制作3组试件即可测得这些指标,但由于每组试件个数一般不能少于4个,且需制作3个沥青含量的试件,从而使得制件、测试的工作量很大;施工中经常出现不同公路等级、不同厚度的结构层对应着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若不能及时准确预估出最佳沥青油石比,还会使试验周期做得过长,影响到工期。

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

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

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说明城郊工程总经理部沥青站一、公司沥青站简况沥青站划分16个仓。

2个热料成品仓,2个废料仓,1个垃圾仓,1个铣刨料仓,2个玄武岩仓,1个钢结构大棚石屑细集料仓,7个石料仓。

拌合站为德基4000型有6个筛网6个热料仓,5个冷料仓,2个再生料仓。

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稳定剂(纤维)。

选择与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图纸文件以及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按照《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材的供应情况,按照相关实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然后择优选材。

选择原材料按以下原则:技术性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经济性好,材料稳定,就地取材。

(一)沥青的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决定沥青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选择沥青时,除了要注意沥青自身品质的优劣以外,还要注意沥青标号对当地环境、气温的适应性,既要兼顾冬季的抗裂性,又要兼顾到夏季的抗塑变能力(高温稳定性),气候条件及交通状况,江苏地区根据F40施工规范划分为1-4-1属于夏炎热冬温潮湿,适采用标号为70#沥青。

(二)粗集料的选择粗集料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粗集料的质量符合JTG F40-2004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

要求必须使用锤击式或锥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不得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

然而反击破生产的石料单价高,镇江当地不生产或运距太远增加了施工成本,往往公司只是进一部分用于应付检查。

(三)细集料的选择细集料一般是指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在沥青混合料中增加颗粒间嵌锁作用,减少粗集料间的孔隙,从而增加混合料的稳定性。

公司沥青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类石屑,石料生产过程中拌合站具有两级抽吸除尘设备,控制细集料中粉尘含量在3%内,质量符合JTG F40-2004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的规定,通常细集料比表面积大,材质好坏牵扯到沥青用量的多少。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电话:、2600330 传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

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

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92—96)中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按表2选定。

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即可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沥青混合料类型表2根据各组成材料的筛析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或试算(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

a)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和㎜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防卫的中限;b)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这可不是个轻松话题,但我会尽量让它变得有趣一些。

听着,沥青混合料啊,就像是铺路的“秘密武器”,你看那条平坦的马路,光滑得就像刚刚打磨过的镜子,背后可得靠这沥青混合料。

说到设计目标配合比,真是一门学问,别小看了,这里边的门道可多着呢。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目标配合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完美的比例,保证沥青混合料在强度、耐久性和抗水性等方面都能表现得如鱼得水。

你想啊,路上车水马龙,咱们的路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出问题。

想想,如果路面不平,颠得人肝疼,谁还敢在上面开车呀,肯定是心惊肉跳,提心吊胆。

说到设计,咱们就得考虑到几个关键因素。

沥青和骨料的搭配比例,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调配鸡尾酒,量对了,酒香四溢,量错了,那可就难以下咽。

一般来说,骨料的质量、粒径分布、形状等等,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你看看,生活中不也是一样嘛,朋友间的配合,性格合不合、兴趣一致,才会玩得开。

还有一种叫“试配”的方法,听着像个高大上的词,其实就是“试试看”的意思。

我们得做一些小实验,把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看看效果如何。

就像烹饪,先调一小锅,再决定大锅的配方。

这样一来,既能减少浪费,又能找到最合适的比例,简直是一举两得。

试配的时候,别忘了观察细节,真是“细节决定成败”,随便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让整锅汤变味。

咱们还得考虑气候和环境因素。

比如说,如果是在南方湿热的地方,那可得多加些抗水材料,防止淹水的情况发生。

反之,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就得确保抗冻能力,防止路面出现裂缝。

你想想,如果你在热带海滩上晒太阳,突然一阵暴雨,那感觉可真是糟糕透了。

铺路也是这样,得根据环境来调整策略。

此外,还有个概念叫“可持续性”,这可不能忽视。

现在大家都提倡绿色环保,沥青混合料也能做得更环保。

你可以考虑使用再生材料,既能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想想看,以后用过的沥青可以再回炉重造,那简直是环保界的小明星,光彩夺目。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编号: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SMA-13沥青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检查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同意日期: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旳级配采用SMA-13型级配。

根据委托规定,工程级配范围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旳SMA-13级配范围。

2.SMA-13沥青混合料旳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构成为:(1)粗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玄武岩碎石。

(2)细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石灰石机制砂。

(3)沥青:厦门华特生产旳SBS改性沥青。

(4)矿粉:茫顶石场生产旳石灰石矿粉。

(5)水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

(6)纤维:武汉优尼克工程纤维有限企业生产旳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旳3‰。

3.按规范规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理论计算法。

4.混合料拌和时沥青旳加热温度为180℃,集料旳加热温度为190℃,试件旳击实成型温度为170℃。

5.原材料和混合料旳技术规定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之规定。

6.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措施”中旳程序及公式计算。

7.试验成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有关验证,确定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旳最佳油石比为6.0%,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量与目旳配合比级配曲线靠近。

目旳配合比旳各级集料比例见有关设计图表。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7月15日一.原材料试验1、SBS改性沥青试验成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成果矿料筛分曲线图如下:(2) 粗集料材质试验成果(3) 各级粒径集料旳相对密度试验成果(4)矿粉质量试验成果(5)细集料旳砂当量成果(6)木质素纤维试验成果二. 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SMA-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规定2.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规定三.SMA-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设计矿料级配确实定(1)根据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多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一样粗细旳初试级配,3组级配旳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旳通过率处在级配范围旳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和 满 足 规 范 的要 求
关键 词 : 沥青路 面 ;配合 比设 计 ;压 实度 中 图分 类 号 :U 1.1 4 62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O _ 7 6 2 o )20 — 15 0 O 2 4 8 (o 6 O 、3 0 3 — 2
M i t r o o to sg f t e As h l n r t x u e Pr p r i n De i n O h p a t Co c e e
i r v n f a p a t p v me t I i k y f r t e tu e e l g o v r e h i u i d x t d a e l wi mp o i g o s h l a e n . t s e o h r e r v ai f e e y tc n q e n e o e l w l n t h
te te r e st n o a t n d ge , w ih rlts drcl t eh r te e lst ain f a p at h h oy d n i a d c mp ci e re y o h c eae ie t wi wh te h ra i t o s h l y h u o
ZH A G Xi n
(uh n Hg w y E g er g Q a t Sp rio ttn F su 0 6 hn) F su i a ni e n u ly u ev i S i , uh n 1 0 ,C ia h n i i s n ao 1 3
Ab ta t T e mitr rp r o e in o h s h l c n rt s q i mp ra t fr t e p roma c sr c: h xu e p o ot n d sg f te a p at o cee i ut i otn o h efr n e i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集料筛分和级配合成
1.2.1 集料定名与取样
集料生产中集料的定名要按国标附录表 C.0.6 规
定 , 例如 19 (20)mm ~ 9.5 (10)mm 的 , >19 mm 的
不应多于 5 %, <9.5 mm 者不得 >15 %、 <4.75 mm
者不得 >5 %等 。 细集料要分为 4.75 mm ~ 2.36 mm 、
<2.36 mm 两档 , 不得用 <4.75 mm 的统货 。 以减少
合成级配时的麻烦 。 各集料堆取样要有代表性 。
来料不合格者要退货 , 集料场要进行硬化处理 ,
分档堆放 、 立好标签 , 并安排好施工运输管理计划 。
1.2.2 集料筛分结果与级配合成
得出各级集料筛分结果后 , 即可按表 1 的范围值
○ 林绣贤 游国兰 (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摘要 :提出全套集料组成建议值表 , 既符合 Superpave 设计法的原则 , 又有利生产应用 , 还 能与国标组成接轨 , 实践证明是合理的 。 文中对 Superpave 设计法中 , 有效沥青计算公式进行修 订后 , 可使估算法得出的沥青含量已十分接近于最佳含量 , 经以旋转压实仪成型设计法和马歇尔 设计法所得结果比较和实体工程检验 , 证明可行 。 因此 , 建议可以计算法所得的沥青含量作为最 佳含量 。 经动稳定度和水损害试验检验后 , 如合格 , 即可交付工地作生产配合比设计用 。 此两者 结合 , 即成为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中设计快速确定法 。
表 1
Superpave 沥 青 混 合 料 集 料 级 配 组 成 建 议 值
最大标称尺寸(mm)
37.5 26.5 19.0 16.0 12.5 9.5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的质量百分率(%)
50 37.5 26.5 19
16 12.5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注 :1 表中数字下有横线者为严格控制值 , 其他部分允许略有出入 。
2 表中 <0.075 mm 含量是根据 Superpave 设计法 1999 年版 , 从禁区下通过者 , 粉胶 比可从 0.6 ~ 1.2 调整为 0.8 ~ 1.6 而作出 的相应调 整
值。
3 最大标称尺寸 16 mm 的组成 , 是作者插入的 。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Superpave ;目标配合比 ;有效沥青 ;体积配比 ;集料有效密度
修筑一条性能优良 、 使用耐久的沥青路面 , 首先 是选好沥青和集料 。SHRP PG 级沥青分类即根据当地 气候状况和道路等级及交通量选定沥青 , 并对其进行 性能评价 , 以证 明该沥青是否适应当地 的高温防车 辙、 低温防缩裂、 常温防疲劳的要求 , 应予推广应 用 。 在集料方面 , 当前主要是要解决的粗集料的针片 状含量和细集料的棱角性及含泥量问题 。
2001 年第 1 期
林绣贤 游国兰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
—5 —
的组成级配和 AH -70 沥青 , 其混合料动稳定度都在
1 950 次/mm ~ 2 300 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m 间 , 新修的路面就基本不
渗水 , 摆值 BPN >50 , 构造深度 0.71 mm , 全部符合
要求 ,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9.5
57 ~ 70 52 ~ 72 40 ~ 60
4.75
36 ~ 49 38 ~ 58 26 ~ 45
d(mm)
2.36 23 ~ 35 28 ~ 46 16 ~ 33
1.18 14 ~ 22 20 ~ 34 11 ~ 25
0.6 9 ~ 17 15~ 27 7 ~ 18
0.3 5~ 14 10 ~ 20 4~ 13
d(mm) 19 12.5(13)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0~ 100 74~ 86 46~ 58 28~ 39 17~ 26 10 ~ 19 6~ 16 4~ 11 2 ~ 7 100 95~ 100 70~ 88 48~ 68 36~ 53 24~ 41 18 ~ 30 12 ~ 22 8~ 16 4 ~ 8 100 90~ 100 60~ 80 30~ 53 20~ 40 15~ 30 10 ~ 23 7~ 18 3~ 12 4 ~ 8
合成级配并尽量接近中值 。合成时要了解现场各档料
堆的供应情况 , 力争予以平衡 , 以利施工 。 细集料中
能不掺砂的尽量不掺 , 如细集料中 <2.36 mm 者料源 有困难 , 则允许掺砂 , 但其掺量希望 <10 %。表 4 为
某路上面层筛分结果及合成级配示例 。 表中有掺砂与
不掺砂两种 , 掺砂者称 A 型 , 其配比为 25∶25∶20∶16∶ 9∶5 ;无砂者称 B 型 , 其配比为 25∶26∶19∶26∶0∶4 。 供
正是取两者之长的组成 。 同样 AC -20I 型 <4.75 mm 者细集料过多 , 禁区在其中部 , 是易引起光面和车辙
的敏感位置 ;而 AC -20 Ⅱ型 >2.36 mm 者落在控制 点下方 , 是引起渗水造成早期损坏之因 。 所以 Superpave 19 也是取 AC -20I 与 AC -20 Ⅱ之长而去其短的 组成 。
0.15
3 ~ 10 6 ~ 14 3~ 9
0.075 2~ 6 4~ 8 2~ 5
1.1.2 Superpave 19 与 AC -20I 、 AC -20 Ⅱ的比较
各组成范围如表 3 、 图 2 所示 。
图 2 与图 1 得出同样的 结论 , Superpave 19 范围 的上限全在 AC -20I 型范围内 , 下限全在 AC -20 Ⅱ 型范围内 ;Superpave 19 的中值线 >4.75 mm 者在 AC -20I 型中部并与 AC -20 Ⅱ型上限接近 ;<4.75 mm 者 , 则在 AC -20 Ⅱ型中部并与 AC -20I 型下限接近 ,
表 3
最 大 标 称 尺 寸 为 19 ( 20 ) mm 时 级 配 范 围 比 较
级配类型
Superpave 19 AC -20I AC -20Ⅱ
26.5(25)
100 100 100
19(20) 90 ~ 100 95 ~ 100 90 ~ 100
12.5(13)
68~ 81 62~ 80 52~ 70
mm 者全落在 Superpave 控制点的下方 , 即粗料太多 ,
是造成渗水和早期损坏的原因 。综合以上 , Superpave
12.5 是取 AC -13I 与 AK -13A 之长而去其短的组成 。
表 2
最大标称尺寸为 12.5 (13)mm 时级配范围比较
级配类型
Superpave 12.5 AC -13I AC -13A
在国标中 ,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有 AC -I 型 、 AC -Ⅱ型 、 AK 型等 。 根据路面各层使用功能的不同而 分别采用 。 实践证明 , AC -I 型 、 AC - Ⅱ型 、 AK 型 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 而 Superpave 设计法中只有控 制点和禁区的规定没有范围值 , 生产上又难以掌握 。 为此 , 作者曾根据 Superpave 设计法中控制点和禁区 的规定及交通量大时级配曲线应由禁区下面通过的原 则 , 用 A 、 N 泰波 公式 (即 n 法) 把控制点 予以联 系 , 并避开禁区 , 提出了各种最大标称尺寸集料级配
当沥青与集料选定后 , 关键的就是目标配合比设 计了 。对此 , 作者在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 应用” 一文 (《华东公路》 1998 年第 5 期), 对 Superpave 设计法作过简介 。 经两年的实践检验 , 证明该法 确有特色 , 并可简化 , 综述成文 , 以供参考 。 1 集料级配组成范围与合成级配的确定 1.1 集料级配组成范围值的建议
工地选用 。
表 4
Superpave 12.5 合成级配示例
通过 1234
筛孔
(mm) 19~ 9.5 9.5~ 4.75 4.75~ 2.36 <2.36
来样 No 56 范围(mm) 黄砂 矿粉
合成配比 A型 B型
要求 中值 范围
19 100
100 100 100 100
12.5 62.1 100
90.5 90.5 95 90~ 100
9.5 18.8 99.8 100
79.6 79.6 80 74~ 86
4.75 0.5 19.6 99.6 100 100
54.8 54.1 52 46~ 58
2.36 0 0.6 21.5 99.2 93.6
33.7 33.8 33.5 28~ 39
1.18
组成范围值表 , 如表 1 。 今以经 常 在上 面 层使 用 的最 大 标称 尺寸 12.5
(13.2)mm 和经常在中 、 下面层使用的最大标称尺寸 19 (20)mm 作示例比较 。 1.1.1 Superpave 12.5 与 AC -13I 、 AK -13A 的比较
各组成范围如表 2 所示 , 为了更为直观 , 以倍数 增长的横坐标绘成图 1 。
图 1 各级配组成范围值比较示意
* 收稿日期 :2000-10-22
—4 —
华东公路
2001 年第 1 期
从图 1 知 , Superpave 12.5 范围的上限全在 AC 13I 型范围内 , 而其范围值的下限全在 AK -13A 型范 围内 。Superpave 12.5 的中值线 , >4.75 mm 者在 AC -13I 范 围 的 中 部 并 且 与 AK -13A 上 限 接 近 , <2.36 mm 者则在 AK -13A 范围的中部 , 显然是取 两者之 长的 组成 。 再从 AC -BI 的 范围 看 , <4.75 mm 者细料过多 , 禁区正处于范围的中部 , 是易引起 车辙和光面的敏感部分 , 而 AK -13A 的范围 >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