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效应分析_以煤炭业为例

合集下载

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探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策略

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探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策略

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探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策略【正文】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策略。

1. 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1.1 燃烧优化技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通过对燃烧过程中的燃烧条件、燃烧方式等进行优化,可以降低煤炭消耗量,减少废气排放。

1.2 先进的燃烧设备引进先进的燃烧设备,如高效燃烧器、燃烧控制系统等,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1.3 尾气净化技术尾气净化技术主要用于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如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有效降低煤炭行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4 煤炭洗选技术煤炭洗选技术可以通过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灰分等,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排放量。

2. 节能减排的战略2.1 发展清洁能源煤炭行业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燃煤方式,以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2.2 加强煤炭生产管理加强煤炭生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煤炭的开采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2.3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鼓励煤炭企业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引导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煤炭行业的能耗和排放。

2.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3. 持续创新的方向3.1 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 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将煤炭燃烧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能源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鼓励煤炭行业进行绿色转型,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影响

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影响

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影响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在许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调整力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影响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一、产业发展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普遍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

这将导致煤炭行业面临投资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局面。

许多煤矿可能会被迫关闭或减产,从而导致行业内就业岗位减少。

另一方面,政策变动可能也将鼓励煤炭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技术创新。

二、环境保护方面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可能会加强对燃煤电厂和工矿企业的排污标准和监管力度,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煤矿绿色回采和高效燃煤技术的运用。

这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但可能会使部分企业面临技术升级的挑战。

三、经济影响方面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也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减少煤炭的使用,一些国家可能会减少对煤炭的进口量,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这对于煤炭生产国将是一种压力,可能会导致该行业的产值和收入下降。

同时,政府可能会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煤炭行业,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一方面,政策的变动将促使行业实施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煤炭行业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绿色的未来。

总结起来,煤炭行业的政策变动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政府需要关注行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确保煤炭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并在此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引导。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推进低碳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是指在煤炭的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降低煤炭污染: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减少煤炭中硫分的含量,降低燃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通过煤炭气化、液化等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

4.推广清洁能源替代: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逐步替代煤炭。

低碳经济的推进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进低碳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优化能源结构。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发展低碳技术:通过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降低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

4.建立碳排放市场: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实现碳排放权的有序交易,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推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的目标。

政策与法规的支持在推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进程中,政策与法规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以引导和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

1.煤炭产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煤炭产业政策,引导煤炭产业向绿色、高效、低碳方向转型。

2.环保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加大对煤炭行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煤炭产业 降碳 指导意见

煤炭产业 降碳 指导意见

煤炭产业降碳指导意见(实用版)目录1.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2.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3.实施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措施4.山西省的实践案例5.总结正文一、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在保障能源供应和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碳排放问题。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必须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以降低煤炭产业的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开采: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2.燃煤发电:发展清洁煤电技术,提高燃煤发电的效率,降低碳排放。

3.煤化工: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绿色的煤化工技术。

4.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煤炭产业碳排放的减量和中和。

三、实施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2.加大投入:加大对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

3.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的协同创新,形成技术创新体系。

4.完善产业链: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产业链的完善,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四、山西省的实践案例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已经积极开展了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探索。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

五、总结推动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经济学角度下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经济学角度下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经济学角度下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

这些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节能减排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提高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改善煤炭运输方式、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在经济学角度下,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效益:1. 资源节约效益:通过提高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从而节约了宝贵的资源。

这不仅可以延长煤炭资源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煤炭市场供需的紧张程度,从而稳定能源价格。

2. 生产成本降低效益:节能减排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改进煤炭开采和利用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3. 增加就业效益:推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机会。

节能减排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和装备更新,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政府支出减少效益:通过减少煤炭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减排的成本。

政府在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减排方面的支出可以得到有效的节约,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投资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5. 提升形象效益:实施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改善我国能源行业的形象,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我国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提高我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包括资源节约、成本降低、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和形象提升等。

推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低碳经济对我国煤炭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低碳经济对我国煤炭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低碳经济对我国煤炭产品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依据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内涵以及背景,介绍了我国煤炭产品所面临的形势,分析着煤炭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列出了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煤炭贸易所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煤炭产品在当前低碳经济中的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产品;国际贸易;影响;对策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1.我国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形势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煤炭企业主要呈以下发展态势。

1.1煤企加速重组,打造低碳绿色煤炭大集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煤炭产业集中度,我国煤炭产业显得很分散。

实施煤炭大集团战略,可以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各个企业在煤化工、电铝等产业链上的诸多不足,如分头决策、分散投资、实力不足、技术支持不够、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实现集中决策、集中投入、集中研发、互借优势、统筹应用,加速实现煤炭产业的结构性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几年,在中央加快培育煤炭大集团的政策推动下,各主要产煤省市大力实施重组整合。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2个主要产煤省完成了煤炭大集团的重组工作。

1.2煤炭工业将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更大贡献近年来“气候外交”成为国际政治的新动向。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煤炭行业应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煤质的洁净煤技术,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会计论文: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会计研究--以大同煤业为例

会计论文: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会计研究--以大同煤业为例

会计论文: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会计研究--以大同煤业为例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论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结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的评价标准、国家政策、煤炭行业特点,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选择突变级数法对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接着对该体系适用性验证,最后根据建立的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大同煤业进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所建立的“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评价方法可行。

本论文通过20 家样本煤炭企业的综合绩效与净资产收益率层面、环境绩效层面、平均值层面比对分析后,认为在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是有效的,评价方法较为可靠。

(2)可以运用该体系和评价方法综合衡量我国煤炭企业绩效,合理评估我国煤炭企业的绩效水平。

通过以大同煤业案例分析,发现,虽然大同煤业营业利润在所选取的20 家样本煤炭企中排名12,但是环境绩效排名较差,2013 至2017 年排在19 名或者20 名。

该企业与同类样本煤炭企业相比,营业利润相对较好,但综合绩效水平较低。

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自2003 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并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关注。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原则,已被各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推广。

在2012 年 6 月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上,以“绿色经济”为主题,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方面内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5 年召开的巴黎会议还提出改善绿色经济水平相关措施,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发展绿色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倡导环境保护。

2018 年能源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能源主旋律。

在我国能源消费体系中,煤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对中国出口总量的影响
下降趋势
碳关税的实施可能导致中国出口总量减少,因为进口国可能对高碳排放的中国商品加征额外的关税。
市场准入障碍
碳关税可能成为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额外障碍,增加出口难度。
对中国出口行业结构的影响
高碳产业受冲击
如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产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因为这些行业碳排放量较大,面临更高的碳关税风险。
3
为应对碳关税带来的挑战,中国可采取以下对策
对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推动全球碳 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维护发展中 国家利益。
低碳转型
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 降低高碳产业比重,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
技术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低碳技术研 发和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
低碳产业机遇
相对而言,低碳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可能迎来发展机遇,因为符合国际低碳趋势,碳关税风险较低。
对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1
成本上升:碳关税的征收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产品 成本上升,降低价格竞争力。
2
技术升级压力: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中国企业可 能面临加大技术研发和升级的压力,以降低碳排 放并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系。
发挥我国在全球碳市场 中的潜力,拓展碳交易 国际合作空间,共同推 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以上是对碳关税的概述,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碳关税 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碳排放核算:实施碳关税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准确的碳 排放核算体系,对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评估 。
监管与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碳关税的征收 公平、透明,并防止碳排放数据的造假和漏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效应分析①———以煤炭业为例徐倩②(华北科技学院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北京东燕郊101601)摘要:为考察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煤炭出口是否起到预期的效果,截取了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以此评价出口退税政策的客观效果。

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与我国煤炭出口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影响显著,说明了煤炭行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出口退税政策;低碳经济;煤炭出口;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中图分类号:F74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169(2011)01-0088-04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开始成为各国首脑关心的重要问题。

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的共识。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

而实际上,早在2006年9月15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中,取消了执行近10年的煤炭出口退税政策,出台该政策的目的在于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已有4年多时间了,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煤炭出口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国内学者在探讨出口退税对煤炭业的影响时多采用定性和对策性分析,认为取消出口退税有助于减少资源性产品出口和贸易顺差,从而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理论分析较多,实证分析较少。

但煤炭出口政策的变化最终体现在煤炭出口数量的变化上,因此,本文拟运用计量模型,阐述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截取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样本数据,分析不同年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煤炭行业的影响,从而对出口退税政策做出客观评价。

1我国煤炭贸易发展现状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除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而出口快速萎缩外,在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一直处于顺差态势。

以2008年为例,我国煤炭进口量达4040万吨,出口量达4543万吨,即我国当年煤炭净出口量为500多万吨。

相比于全球煤炭贸易量(2008年共8亿吨,其中2亿吨为炼焦煤),我国的进出口量已显得很重要;倘若更深远一些,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因为在当今主要的几个煤炭供求国中,如今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在国际煤炭市场中起到“既能吸纳又能反哺”的杠杆作用,详见表1。

表1中国煤炭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亿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生产量12.9913.8114.5517.2219.9222.0523.8025.3627.16出口量0.550.900.840.940.870.720.630.530.45进口量0.020.030.110.110.190.260.380.510.41国内消费量13.212.6213.6616.9219.3621.6623.0725.827.588①②收稿日期:2010-12-16作者简介:徐倩(1983-),女,浙江台州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教师。

中国从1995年开始对煤炭采用出口退税制度,当年7月确定煤炭的出口退税率为3%。

从这以后,中国对煤炭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几次比较大的调整,作为相对独立且灵活的一项财政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对外贸易的波动及经济增长的波动。

中国煤炭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变化过程如表2所示,1998、1999年我国为缓解行业生产经营困难,连续两次大幅上调了煤炭出口退税率,退税率从3%上调至13%,试图刺激煤炭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而到2003年底,由于国内煤炭需求旺盛,我国开始下调煤炭出口退税率,首次从13%下调至11%,并在2005年5月再次下调至8%。

近几年国家煤炭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因基本上是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为了降低我国日益紧张的资源消耗,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我国从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煤炭出口退税,至此,正式结束了执行近10年的煤炭出口退税政策。

表2我国煤炭相关贸易税收政策调整一览表时间事件及煤炭相关类产品退税率1997.7确定煤炭的出口退税率为3%1998.6煤炭出口退税率从3%上调为9%1999.7煤炭出口退税率从9%上调为13%2004.1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3%调整为11%,焦炭或半焦炭出口退税率由15%调整为5%,炼焦煤出口退税率由13%调低到5%2004.5取消炼焦煤、焦炭出口退税2005.1炼焦煤进口关税税率由3%调整为02005.4动力煤、无烟煤进口关税税率由6%调整为8% 2005.5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1%调整为8%2006.9取消动力煤、无烟煤出口退税2006.11动力煤、无烟煤进口关税率由3%降低为1%,焦炭进口关税税率由5%降为0。

同时,对炼焦煤、焦炭征收5%出口关税2007.6动力煤、无烟煤的进口关税率由1%降低为0。

焦炭出口关税税率由5%提高到15%2建立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2.1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回归模型,以1995 2009年我国煤炭业的出口量、产量以及在此期间的出口退税率、汇率为统计资料,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SL)进行回归,估算出煤炭业模型的参数值,利用E-views的相关功能对模型进行检验。

2.2构建模型为了研究中国煤炭业出口与煤炭出口退税率之间的依存关系,由经济理论分析可知,煤炭业的出口会受到产出、出口退税率以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计量模型构建为:EX=C+C1Y+C2T+C3ε+μ其中,EX代表煤炭业当年的出口量,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分别为:Y———煤炭业当年产量,T———出口退税率,ε———汇率;μ为误差项,它体现了EX的变化中没有被以上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即除以上解释变量外其他所有对EX产生影响的因素的综合体现。

样本区间为1995 2009年。

2.3相关数据收集从表3中可以看得出,从1995年到2009年,煤炭业的出口总体上是增长的,但从2007年开始,出口量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这其中有许多影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从该年起全面取消了煤炭业的出口退税。

表31995 2009年的中国煤炭出口量、产量、出口退税率、汇率情况年份出口量(万吨)产量(亿吨)出口退税率汇率1995286213.610.038.3510 1996364813.970.038.3142 1997307213.730.038.2898 1998322912.500.038.279 1999374110.450.098.278 200055059.980.138.278 2001901213.810.138.277 2002838414.550.138.277 2003938817.220.138.277 2004866619.920.118.2768 2005716822.050.118.1917 2006632723.80.087.9718 2007531725.3607.6040 2008454327.160 6.9451 2009224029.60 6.831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982.4回归分析煤炭出口会受到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除出口退税率以外,当年的产出、汇率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为了说明各个解释变量的关系,拟建立以下模型。

设计量模型为:EX=C0+C1Y+C2T+C3ε+μ用E-views软件作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EX=-15549.26+260.9432Y+414.3206T+16.92182ε(12020.46)(94.71886)(77.96065)(13.51873)其中:R2=0.810719,R2=0.759097,F= 15.70488,D.W=1.747951,DF(自由度)=15-3-1=112.5模型的显著性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产量每增长1亿吨,出口量增长260.9432万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出口退税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出口量增长414.3206万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人民币汇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出口量增长16.92182万吨。

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验(1)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是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多元样本决定系数R2的数值越接近1,表明估计的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就越拟合得好,反之则拟合的越差。

由表3中数据可以得到: R2=0.810719,修正判定系数为R2= 0.003759097,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2)F检验F检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的检验方法,即在计量模型中,假设所有的解释变量的系数均为零,即C0=C1=C2=C3=0,而在此假设下,可以证明:F=Σ(yi-y)2/kΣe2i/(n-k-1)·F(k,n-k-1)其中:n为样本容量,k为模型中的参数的个数。

所以,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我们先计算出临界值Fα,如果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的F>Fα,则拒绝原假设,此时可认为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相反,则认为模型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下面我们将对模型进行F检验:n=15,k=3,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由F分布表查得临界值F0.05(3,11)=3.59,因此,只要F统计量的值大于3.59,就能以99%的置信度认为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模型中F值15.70488>3.59,说明模型通过了F检验。

(3)t检验为了检验变量的显著性,即某一个解释变量是否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需要进行t检验,出口退税的参数为C2,为此,首先建立假设:H0ʒC2=0,即假设变量T出口退税率对EX出口量没有影响。

在假设H0成立的条件下:t=b^jS(b^j)·t(n-k-1)然后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可以比较|b|与tα2的大小来进行检验。

当取置信值区间α=0.05时,得临界值为tα(15-3-1)= 1.7959,与模型的分析结果相比,出口退税率T的t统计值为5.314484,大于临界值,说明作为解释变量出口退税率,它对被解释变量出口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