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形势

合集下载

当前煤炭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应对

当前煤炭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应对
中国煤炭市场现状
国内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价格下跌,市场竞争激烈。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国内外煤炭价格对比
01
国际煤炭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国内煤炭价格受政策、产
能、运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煤炭价格波动原因
02
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调整、供需变化等因素导致煤炭价格波
动。
未来煤炭价格预测
03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煤炭价格将保持低位运行,但随
05
结论与展望
对当前煤炭经济发展形势的总结
01
煤炭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尤其是在电力、化工、建材等领域。
02 03
煤炭供应压力加大
由于环保政策的加强和新能源的发展,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 所下降,但仍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同时,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生产压力较大。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案例
加强安全管理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 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加 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了安全生产 管理水平。
VS
采用先进技术防范事故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煤矿生产中采用先进 的技术手段,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 人员定位系统等,有效防范了事故的发生 。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 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技术创新
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资源 利用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 煤炭贸易发展。
02
当前煤炭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问 题
产能过剩问题
总结词
严重产能过剩
详细描述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导致煤炭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煤 炭有望逐步回升。

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市场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当前煤炭市场的分析煤炭业自去年进入买方市场,至今已经近一年时间。

一年中,煤价下滑、库存高企,几乎成了所有煤炭企业之痛。

而需求不旺,进口煤冲击愈演愈烈,过剩的产能还有待进一步消化,让煤炭业的“春天”身影杳然。

在煤炭业的下游,依附于“黑金”而生的集运站、发煤站、物流公司,如今正经历一场远比煤炭业的萧条更猛烈的生死劫。

受气温升高及生产开工旺盛的影响,一般5月社会用电量会大幅提升,但今年5月,全国日发电量仍维持在130亿千瓦时的低位。

与此同时,煤炭库存高企。

截至5月17日,沿海浙电、上电、粤电等六大电厂库存总量为1522.04万吨,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为22.6天,可用天数居高不下。

据媒体报道,在山东,由于电厂库存爆仓,济南铁路局已经限装电煤。

除了电厂,各大港口煤炭库存也开始出现“煤炭压港”的现象。

尽管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由5月14日的546万吨降至5月19日的521.2万吨,一周内减少了24.8万吨,但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电力、钢材和水泥等耗煤行业需求不振,来港拉煤积极性不高,预计近期秦皇岛港库存将保持整体上涨的态势。

在煤炭产地,库存也是高企。

据陕西省煤管局统计,4月初,陕西煤炭库存量287.49万吨,环比增加28.87万吨,增幅11.16%,同比增加70.55万吨,增幅32.52%。

其它的产煤大省山西、河南现在也呈现“煤满为患”的状态。

山西煤炭厅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煤炭产量完成2.19亿吨,同比增长0.73%;出省销量完成1.39亿吨,同比下降1.46%。

总体来看,煤炭产量低速增长,出省销量下滑,销售收入锐减,库存继续高企。

今年前4个月,山东全省煤矿生产原煤4820.8万吨,同比下降4.53%;销售商品煤4385.3万吨,同比下降8.66%。

中小煤矿因为亏损出现大量停产减产现象。

在中小煤矿众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330家煤矿已经有近1/3停产。

山西、陕西等地中小企业减产关停的现象同样十分普遍。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煤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由于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些措施包括关闭高污染的煤矿和发电厂,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以及加强环境监管。

这些举措使得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的目标,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发电,并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将对煤炭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或液体燃料,从而减少对煤炭的直接燃烧。

此外,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煤炭行业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煤炭作为一种廉价的能源资源,仍然在一些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此外,煤炭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一些地区来说,煤炭行业的发展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能效技术,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煤炭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煤炭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将逐渐向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措施

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措施

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煤炭在国家工业和民生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压力。

如何有效地破解煤炭经济发展中的困境,成为当前煤炭行业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面临着众多问题,如煤炭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同时,随着非化石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煤炭能源的地位和影响也在逐渐下降。

在煤炭供需形势上,由于2016年国家出台的去产能政策,我国煤炭供应过剩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开始出现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态势。

在环保方面,煤炭行业的环保问题十分突出。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严重影响到大气环境和健康。

同时,煤炭运输和开采也会对土地资源和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二、煤炭经济发展对策措施面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难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以下是一些应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对策措施:1、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推进去产能和优化产能布局,缓解煤炭供应过剩的局面,实现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2、加强煤炭行业环保治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煤炭燃烧和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提高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通过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快煤炭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绿色能源的替代。

4、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加强煤炭行业的产业链衔接和协同发展,推进煤炭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总结煤炭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煤炭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只有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协同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支撑能源供应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保、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压力,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二、市场分析2.供给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煤炭产区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

然而,国内煤矿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市场供给充足,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3.价格分析:煤炭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需关系、环保政策、进出口情况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力度的推动,煤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三、政策环境1.环保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各种环保政策措施,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发展,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这对煤炭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3.产业升级: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机遇与挑战1.机遇: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在能源供应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国家政策环境对煤炭行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2.挑战:中国煤炭行业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环保政策的加大对煤炭行业带来了压力,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

其次,能源结构调整对煤炭行业的需求造成了影响,煤炭的使用量逐渐下降。

此外,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导致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五、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率和附加值。

2.积极寻求新的市场需求,拓宽煤炭的应用领域,开发清洁煤技术和产品。

3.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

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预期煤炭作为一种重要能源资源,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煤炭行业现状煤炭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能源市场的主力军。

煤炭的高热值和相对低成本使得它成为许多行业的首选能源。

然而,由于燃烧煤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煤炭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煤矿事故频发也暴露出煤炭行业的安全隐患。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煤炭使用的政策。

例如,限制煤炭发电厂的建设、提高煤炭资源税收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煤炭需求的下降,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

二、煤炭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尽管煤炭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它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首先,煤炭行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问题。

例如,引入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气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煤炭行业还可以积极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措施的改进,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其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合作。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行业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合作,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例如,煤炭矿山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实现绿色能源的利用。

再次,煤炭行业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国内煤炭需求的下降必然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因此,煤炭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三、煤炭行业的未来预期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煤炭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先,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煤炭作为一种稳定、廉价的能源仍然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因此,煤炭行业有望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找到新的机会。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征,煤炭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 “双碳”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煤炭行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1. “双碳”政策成为主导,引领从高碳到低碳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既关系气候环境、能源供应以及技术变革问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思潮等深层次发展变化,总体呈现出“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从高碳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特征。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煤炭定位由主体、基础能源到支撑、调峰能源。

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2030年前后,仍处于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并逐渐回落;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转为支撑性能源;2050年以后,煤炭逐渐转为应急与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

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定位变化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3.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产量增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再走 “双高”经济依赖、高碳路径锁定老路,必须坚持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走资源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智能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产方式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迭代,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煤炭行业的现状】1. 煤炭资源的现状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增加,煤炭资源逐渐呈现出供需矛盾的态势。

目前,中国煤炭资源的总储量较大,但优质煤资源逐渐减少,采矿成本逐渐增加,这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煤炭行业的产能与利润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产能过剩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几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一度过剩,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价格不断下滑,利润空间变得有限。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煤炭行业进行了整顿,但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结构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煤炭行业的环保压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煤炭行业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1.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了应对煤炭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行业需要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

首先,要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优质煤的开采比例。

其次,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2.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是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煤炭可持续利用。

未来五至十年,煤炭行业将加大对煤化工、煤电联产、煤气化等清洁利用技术的投入,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的提高。

3.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行业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1期煤炭经济研究Vol.32No.11 2012年11月Coal Economic Research Nov.20122012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减速、下游需求减弱和国际市场煤炭价格下行的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2012年6月以来,市场环境急剧恶化,煤炭价格不断下挫,库存量不断攀升,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从未遇到的状态。

很多媒体“拐点论”、“10年黄金期结束论”、“煤炭经济大萧条论”此起彼伏,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煤炭经济的形势,煤炭行业是否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拐点”?笔者认为,必须客观和清醒的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正确应对这一变化。

1过去10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过去的10年是我国煤炭经济辉煌的10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煤炭需求的增加,但煤炭工业的发展却充满曲折。

1978~1990年,我国煤炭产量从6.18亿t增长到10.8亿t,13年增长了4.62亿t,年均增长4.8%。

1991~2001年,我国煤炭产量却仅从10.87亿t增长到14.7亿t,1996年煤炭产量达到13.97亿t后连续2年出现负增长,直到1999年才恢复正增长,这11年间煤炭产量年均增长只有2.9%。

总的来看,从1978~2001年,23年来我国煤炭产量只增长了8.54亿t。

但是,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需求急剧增加,煤炭产量也快速增长,10年的时间产量从15.5亿t增长到35.2亿t,增长了19.7亿t,是前22年增长总量的2.3倍,年均增长9.2%。

从其他方面来看,2001年,煤炭企业工业总产值1531.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1.6%,2010年达到22109.3亿元,增长了14.4倍,占全国为3.2%;总资产2001年为4274.7亿元,占全国比重3.2%,2010年为29941.7亿元,增长了7倍,占全国比重5.1%;2001年利润总额41.83亿元,占全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形势邢雷(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摘要:通过煤炭市场价格及企业效益等数据说明2012年煤炭行业面临严重困难,指出,2012年煤炭经济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出现了“硬转型”的拐点。

煤炭行业走出困境急需煤炭价格并轨、降低煤炭企业税费等相关政策支持。

关键词:经济形势;“硬转型”;煤炭工业中图分类号:F4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605(2012)11-0019-05 Accurately Looking on Present Coal Economic Situation in ChinaXING Lei(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e serious difficulties faced to the coal industry in2012were explained with the coal market prices,the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s and other data.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 root-causes occurred in the coal economy of2012 were the“hard conversion”inflection point occurred in China economy.For the coal industry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sition,the coal price dual-track system,reduction of coal enterprise’taxation and other related policy support are urgently needed.Key words:economic situation;“hard conversion”;coal industry2012年第11期煤炭经济研究第32卷国比重0.9%,2010年达到了3446.52亿元,增长82.4倍,占全国比重6.5%。

总的来说,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过去10年的确是我国煤炭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10年,它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2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出现严重困难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迅速由热变冷,市场需求不断降低,库存大量增加,价格急剧下滑,企业效益也快速下降。

2012年年初至7月中旬,秦皇岛23MJ/kg动力煤平仓价从800元/t跌至620元/t,跌幅达30%,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从797元/t跌至641元/t,跌幅达24%。

秦皇岛煤炭库存从年初的687万t增长到7月中旬的860万t,最高时的6月中旬高达945万t,几乎为10年之最。

从煤炭企业效益来看,煤炭价格的下降,直接挤压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

从上市公司情况看,沪深40家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前3季度平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为20.2%,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16.3个百分点;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4%,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5.9个百分点,为近5年同期最低;平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为-9.4%,较2011年同期下降高达27个百分点;平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6.7%,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同样为近5年最低。

同时,企业的成本却在快速上升,前3季度煤炭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28%,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2%。

2012年前3季度,煤炭行业40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6.22%,同比增长率为-45.4%,总资产净利率3.93%,同比增长率为-38.9%。

从资金方面看,煤炭上市公司也明显紧张。

前3季度煤炭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2.3%,流动比率为1.14,速动比率为0.96,已获利息倍数为11.4,均处于近5年中最低水平。

从以上情况可见,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10年的快速增长后,2012年遭遇了严重的困难。

3正确看待目前我国煤炭经济形势为什么煤炭经济在经历10年辉煌后突然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变化?笔者认为,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经济遇到的困难,可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分析。

从短期看,首先,2012年我国煤炭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煤炭需求减弱造成的,而煤炭需求的大量减少,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减缓。

前3季度我国煤炭消费量30.2亿t,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达7.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遇到困难。

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国GDP增速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上半年的11.2%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7%,下降了3.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为7.4%,创下14个季度新低,也是我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增幅下跌。

经济增长的减缓,导致了煤炭下游行业需求大量减少,从而导致煤炭需求持续下降。

其次,2012年以来南方降水充沛,水电出力大幅增加,前3季度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高达24.3%,这就造成了火电发电量的降低,2012年上半年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为-0.2%。

由于电煤占我国煤炭消费的50%以上,因此火电对煤炭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煤炭价格的下降。

最后是进口煤炭大量增长,前3季度我国进口煤炭2.03亿t,同比增长达36.3%,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对国内煤炭销售造成了冲击。

因此,2012年我国煤炭经济形势的变化是由以上因素叠加作用造成的。

从长期来看,2012年煤炭经济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我国经济出现了“硬转型”的拐点。

煤炭作为大宗能源物质,其消费量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总的来说,经济总量越大,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越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越大,则煤炭消费量越大。

我国10年来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正是由于符合这3点造成的。

2012年煤炭需求的迅速降低,除去短期因素外,深层次原因则是经济减速,尤其是第二产业增速下降造成的。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国经济出现了“硬转型”的拐点。

所谓“硬转型”是由于过去的发展方式中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逐步耗尽,而经济却未能及时进行法避动力大致的动列改使经这一均为业,第二的主密集GDP1989变化个时在经GDP39%分点动,煤炭了20一时消耗次性铁,力的也随丧失型经变,经济拐点点,的。

2012年第11期邢雷: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形势进行升级和转型,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出现无法避免的减速。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经济发展一定有其主要推动力。

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动力大致经历了3次变化。

第一个时期是1978~1989年,这一时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体制创新,由于1978年以来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使经济主体的能量释放出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GDP年均增速为9.7%,第一产业比重平均为29.5%,由于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第一产业,因此能源消费增长不算快,年均增长5.3%;第二个时期是1990~1999年,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它推动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GDP年均增长10.5%,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从1978~ 1989年平均的25.7%上升到34.1%,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因此能源消费年均仅增长3.8%;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重化工化时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急剧增长,这一时期GDP年均增长10.2%,但第三产业比重仅由2000年39%提高到2011年的43.1%,11年仅提高4.1个百分点,说明这11年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因此同期能源消费平均年增长7.9%,11年间煤炭消费量从14.1亿t增加到34.4亿t,11年增加了20.1亿t,是前22年的增长量的2.4倍,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但是,目前我国每年消费了世界上21.3%的一次性能源,11.4%的石油,49.4%的煤炭,45%的钢铁,51%的水泥,这种以大量资源能源的耗费为动力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过去的成本优势也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急剧增加而逐步丧失,我国经济必须转移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创新型经济的轨道上来,但一直没有完全实现这一转变,当一直依赖的三驾马车相继出现问题时,我国经济的增速也就出现了下降。

可见,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出现了“硬转型”的拐点,经济增速下降,才导致了煤炭经济出现了拐点,这一拐点,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出现拐点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