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资源学 (2)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7.2“鱼米之乡”_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拓展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8 河北魏县四中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 )A.通风防潮、利于排水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C.防寒保温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答案A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湿热,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通风防潮、利于排水;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地处亚热带,很少降雪。
2.(2019 江苏宿迁湖滨新区期末)江苏省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却是个缺水大省,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不足,河湖少B.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多C.属于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少水带D.“伏旱”所致答案B 江苏省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却是个缺水大省,主要是由于江苏省经济发达,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读江苏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比较示意图,回答 3—4 题。
3.(2019 江苏泰州姜堰模拟)下列年份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2010 年B.2012 年C.2014 年D.2016 年答案D 图中四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正值,人口数量增加。
故 2016 年人口数量最多。
4.(2019 江苏泰州姜堰模拟)四个年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2010 年B.2012 年C.2014 年D.2016 年答案C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2014 年自然增长率为 9.45%-7.02%=2.4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5.(2019 辽宁灯塔第二中学二模)下列景点对应正确的是( )A.江苏——西塘B.浙江——同里C.苏州——拙政园D.上海——乌镇答案C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新课标】7.2走向未来 教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大学生告别城市的喧嚣,选择返乡当起了“新农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在黄土地上谱写精彩人生。
大学生选择成为“兴农人”告诉我们( A )
①劳动结出幸福果,实干成就好未来②乡村振兴奋斗路,也是个人成长路
③岗位虽然有不同,皆可为国做贡献④职业选择多样化,自己喜欢最重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
未来的我们将在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学们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主题,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了规划,正确的是( B )
①立志当白衣天使,以后治病救人,奉献社会
②创办企业,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③争做高科技人才,将来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④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行使审判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踏上新征程的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们要( D )
①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
②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③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期待,踏上新征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2共建美好集体 同步练习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2共建美好集体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取得圆满成功。
这说明建设美好集体要()A.共同商定规则,尊重不同意见B.确立共同目标,善于分工合作C.关注个人利益,坚持个人主义D.共同确定愿景,不断完善个性2.某中学七年级(3)班同学讨论制订了他们的班级座右铭:“进班一刻,七年级(3)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年级(3)班的。
”这句座右铭要求该班同学()①努力为班级、父母和老师学习②以班为荣,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④放弃个人利益,只维护集体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某班在“创建美好班集体”主题活动中,要求同学们畅所欲言。
以下内容符合主题活动的有()①小明:班级愿景只是口号而已,喊完口号,大家就各顾各的,不会放在心上②小红:我们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③小萍:班集体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④小鹏:班级建设主要看班干部好不好,他们不尽责,谁也没办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能正确体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是()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②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一直都是不同的③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④集体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能力提升5.小宇和家人“五一”假期旅游的行程都安排好了,这时作为校篮球队队长的他接到通知,五一期间要代表学校打比赛。
小宇有些失望,但为了学校荣誉,决定放弃旅游计划,积极备战比赛。
小宇的经历告诉我们()①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②集体共同的利益及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共同奋斗③维护集体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为争创优秀班集体,班长向全班同学提出了如下倡议,其中可取的有()①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②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努力为集体增添光彩③禁止不遵守集体共同规则的同学参加集体活动④在集体中鼓励竞争,事事争先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2《自由平等的追求》精品课件(共52张PPT)

①尊重从事脏活累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盗版者与版权所有者收益相同
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珍视自由
1.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 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一、珍视自由
探究与分享
近年来,网络辱骂事件层出不穷,很多网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逞 一时口舌之快,却违反了相关法律。
请你结合教材与同学交流。
一、珍视自由
3、如何践行平等?
(1)要反对特权。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 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 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 社会制度。
特权的表现: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特权的表现: 利用手中的权 力以权谋私
你违反了交通 规则!
朋友,快来帮我摆平。
特权的表现: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 律制裁。
2、特权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 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得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运用你的经验
【提示】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 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 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7.2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晋教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新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新疆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课后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
答案: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它拥有大陆性气候,干旱、高温、温差大是其主要特点。新疆富含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同时也拥有广阔的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晋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和地理特点,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这个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我们了解到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以及新疆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还探讨了新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如何通过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来促进新疆的持续发展。
当堂检测:
1.请简要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

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一、教学目标1.认识类比推理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4.提高学生应对类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类比推理的概念;2.类比推理的方法;3.通过实例练习运用类比推理。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例判断类比推理的正确性;2.如何运用归纳法分析类比推理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归纳法;3.实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类比的普遍存在性,如:“听到空气质量问题往往立刻想到口罩”。
2.讲解(15分钟)(1)什么是类比推理?什么是类比?(2)什么是类比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类比推理?(3)分类比较法、类比比较法、相似点比较法三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练习(25分钟)(1)老师给出一个类比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运用分类比较法、类比比较法、相似点比较法三种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该类比问题的正确性。
例:“似乎国内的电信公司的服务比较慢,而国外电信公司的服务比较好,可见国外的服务业先进。
”(2)让学生自行查找一组类比问题,并选择其中一组在课堂上演示、分析。
4.总结(15分钟)通过总结学生的分析,归纳类比推理的原理。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展示工具2.教师准备的类比问题3.学生查找的类比问题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否提高;2.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否提高;3.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人教版化学九上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件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
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
①煤的形成:
煤也叫做煤炭,被喻为“工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
1、⑴化石燃料的形成
②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石油又叫原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
煤是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氮、硫、氧元素;燃烧产物为CO2、NO2、SO2等。
石油的分馏炼制图
给石油加热, 组成石油的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它们就会被先后蒸馏出来而得到分离,是物理变化。
⑴石油可以直接做燃料吗?
⑵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不可以,因为石油是混合物,里面有很多的杂质,导致石油的易燃度减低而且直接燃烧石油会 产生很多的废气,污染环境 如果把石油的原油提炼后会分解出多种产物如:汽油,煤油沥青,柴油等,可以充分利用。
1.煤和石油
煤的干馏
隔绝空气
加 强 热
煤
焦 炭
粗氨水
煤干馏是化学变化
煤 气
炼焦炉出焦
煤焦油
煤干馏后的综合利用,既可以充分利用煤的资源,还可以极大的减少污染。
煤的用途
工业的粮食
思考下列问题: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还含有哪些少量元素? 甲烷(CH4)(俗称沼气)
2、天然气
(2)a.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极难溶于水
城镇的许多家庭做饭使用一种罐装“煤气”作为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这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
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等。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这些手法在诗中的体现,并分析其作用。
(2)品味诗歌语言
诗中的语言优美、含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句7. 作业布置(5分钟)
1. 诗句中隐喻、象征意义的解读。
2. 诗歌结构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3. 文学作品社会意义的评价。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 通过讨论、示例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诗句的深层含义,运用图像、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感受诗文的意境。
2. 设计对比阅读,比较不同诗歌表现手法,总结规律,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文意概括(简答题)
请简要概括《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表达的主题思想。
3. 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4. 创作感悟(主观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陶渊明田园情怀的理解。
1. a. A c. C
2. 参考答案:《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诗人陶渊明对自然和谐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3. 参考答案: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适俗韵”比喻了世俗的生活,“爱丘山”则比喻了对自然的热爱。
3.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探讨田园生活的时代意义,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增进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4. 创设批判性思维情境,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鼓励发表独立见解,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煤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5 345 处,煤炭资源总量10 142亿t,广布于全 国各省区,并主要集中在秦岭大别山一 线的北方和西南地区。北方保有储量占 全国煤矿总储量的87.64%,其中主要集 中于山西和内蒙古,两省的储量占全国 总储量的63.7%。
④磷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除青 海、西藏、上海、北京、天津以外,其 余省区均有分布,我国现有磷矿区511 处,磷矿石保有储量132 .5亿t。集中 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占全国总储量 的77 .53%。其他地区分布零星,且多 属低品质磷矿。
集中,也为大规模开采和建设区域性矿 产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1 我国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
矿产资源是自然界产出的资源,其分 布受到地质成矿条件的制约。地质பைடு நூலகம் 造特点控制了矿产资源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形成及分布特点。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 属矿、磷矿南方居多
(2)分布广泛,相当集中的矿产资源
①钨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252处, 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 和桂东地区,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6 .3%,是驰名中外的南岭钨矿成矿区, 同时也是我国钨矿最有远景的地区。
②铝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315处, 铝矿保有储量22.91亿t。主要集中分布 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四省(区)。 山西省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9. 88%,河 南占17 .55%,广西占14 .33%,以上 四省(区)共占全同总量的8 1.9l%。
①铁矿。1999年底我国已探明储量的 矿区有l 830处,铁矿石保有储量为457 亿t,广布于全国各省、区,但又相对集 中于河北、辽宁、四川,其储量占全国 总储量的52.4%;山西、安徽、湖北、 内蒙古、山东和云南的储量占全国的26 4%。
②铜矿。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8处 ,铜矿保有储量6 213万t。除天津外, 其余各个省(区)均有分布。它们主要集 中于长江中下游、川滇、山西中条山、 甘肃白银厂和昌都地区这五大片区,储 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8%。
极少。再如铜矿,含铜在1%以上的只占 36%,而大于2%的仅占6%左右。此外, 锰、银、钼、硫、磷等重要矿产也是贫 多富少。金刚石、铂、铜、铬、锰、钾 盐等大宗矿产的探明储量明显不足,属 我国的短缺矿种,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 及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综 合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的叠 加作用比较显著,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 矿物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 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例如:我国 的钒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但91%的钒分 散在其它矿床之中,以钒为主的矿床仅 占9%。
我国的银有2/3是铅锌矿的伴生矿,l/ 3是铜的伴生矿,独立银矿极少。我国著 名的三大伴生矿中,白云鄂博铁矿共含 有71种化学元素、114种矿物,其伴生的 稀土金属储量占我国总储量的90%,占 世界总储量的80%。攀枝花铁矿是由40 多种化学元素、20多种矿物组成的伴生 矿,其中钴的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
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其潜在总值达 91.6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 世界第三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 稀土、钨、钛、锑、锂等11种矿产的储 量居世界首位,煤、铅、锌、锡、钼等 21种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石油探明 储量居世界第12位。我国是世界上已知 矿种比较齐全、资源配套条件较好的国 家之一。
一、地质条件复杂,矿种齐全,储 量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板块、太平 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位 于环太平洋活动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 活动带的交汇点。在这种条件下,地壳 运动剧烈,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
质作用广泛而频繁,地壳结构复杂,成 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 仅与多种金属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 侵入岩分布面积就占全国岩石出露总面 积的近1/3。 截止1995年底,我国已发现矿种168种, 矿床和矿点20多万处,其中具有探明储 量的有151种,矿产地2.3万处,矿产资
(3)分布局限,选择性强的矿产资源
①铂矿。主要集中分布于甘肃,占 全国总量的57.9%;其次分布于云南 、四川,占总量的33. 8%。 ②金刚石。已探明储量的矿区仅分 布于山东、辽宁、湖南和江苏四省, 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山东两省,其储量
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2.74%和44.58% 。湖南和江苏两省占全国总量的2.68 %。 ③钾盐。已探明储量的矿区36处 ,钾盐保有储量2. 87亿t。全国已探 明钾盐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柴 达木盆地以及新疆罗布泊盐湖,以盐 湖卤水为主。
③锑矿。已探明储量的锑矿111处, 主要分布于湖南锡矿山、广西大厂、甘 肃崖湾、云南木利和贵州晴隆五处,占 全国总量的80%。 ④石棉。已探明储量的矿区45处,分 布在23个省(区),但主要集中分布于青 海芒崖及四川石棉,储量占全国总量
的66%。陕西宁强黑木林,青海祁连小八 宝,云南墨江---元江,三处储量约占全 国总量的21%。 ⑤云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45处,分 布于全国18个省(区),其中主要集中在 新疆、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其储量分别 占全国总储量的65 .2%、16.4%和6 9 %。
二、矿产资源地区分布广泛,相对 集中
我国地质发育的特点,决定了我国 矿产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我国 三列东西走向山脉为例:天山—阴山及 秦岭构造带在历次造山运动中,均受到 岩浆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以稀土、镍、 铬、铜、钼、铅锌、金、铁等为主的多
种金属矿带;南岭构造带则成为我国著 名的钨、锑、锡、铅、锌、汞等有色金 属矿带。 频繁的地壳运动,使褶皱隆起地带 两侧的低洼地区发生过多次沉积旋回, 形成了多期而丰富的沉积矿床。从地壳 演化史得知,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成陆较 早,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相对拗陷地带;
有37%分布在西部地区,38.8%分布在 中部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仅拥 有其中的24.2%。青海省有37种矿产的 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首位的就有8种, 其中,全国探明储量78%的锶和一半以 上的盐矿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新疆则拥 有全国99%的稀有金属铍和80%的石棉。 我国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为资源合 理配置及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但相对
我国主要油田
我国主要铁矿
我国主要煤矿
我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 资源储量的有158种;有矿产地1.8万处, 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我国矿产 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总量较大,矿 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 供需失衡;优劣矿并存;查明资源储量 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 较大。
④硅藻土。已探明储量的矿区354处 ,分布于吉林、云南、浙江和山东等省 份,其中吉林的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3. 7%。总体分布情况是东部和西南地区 较多,西北地区较缺乏。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所 构成的区域性特点,要求资源型产业的 布局尽可能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 以及交通等条件来建立。
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成陆较晚,岩浆活动 频繁而剧烈。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北方多 煤、多石油等外生矿床而南方则多有色 金属等内生及变质矿床的主要原因。
三、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某 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
在我国已探明的151种矿产资源中, 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例如: 我国铁矿探明储量300多亿吨,保有储量 531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这些铁矿大 多是品位仅为25%~30%的贫矿,平均 品位不足34%,贫矿约占总量的95%, 绝大部分铁矿石需经选矿加工才可入炉 冶炼,可供直接用于炼铁、炼铜的富矿
钛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镍都”金 昌矿区含有镍、铜、钴、铌、金等10多 种贵重金属,同时也是我国铂族金属最 丰富的蕴藏地。江西漂塘钨锡矿也含伴 生矿物60多种。 从主要矿种来看,目前我国煤炭探 明储量已逾1万亿吨,北方17省区占89%, 南方14省区只占11%。其中,晋、陕、
内蒙古三省区占全国的70%以上,云、 贵、川三省则占南方煤炭总储量的88%。 全国1/2以上的铁矿集中在辽、冀、川 三省;铬矿则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 磷矿资源的79%集中在湘、鄂、滇、贵、 川5省。铜矿的1/4集中在江西。陆上石 油分布在黑、鲁、冀、新等少数省区。 据统计,我国铁、锰、铜、铝、锌、钨 等15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