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汇总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汇总

进展阶段(progression) 是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的过程。细 胞表现出不可逆的遗传学改变。在该阶段可 观察到恶性肿瘤的许多特征,如生长率增加、 侵袭、转移等。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 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进展剂可引起染色体畸变,但不一定具有 引发活性。
四、非遗传毒性致癌机制

化学致癌——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 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化学致癌物——指凡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 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学物。
化学致癌作用——指化学致癌物在体内引 起肿瘤的过程。
第一节 化学致癌机制
一.与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
直接指致癌物——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 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 (氮芥、TCDD等)

未分类 助癌剂——本身既不具有引发作用,也不具 有促长作用,但可以促进引发作用和增强 促长作用,即能促进或增强全部致癌过程。 这类化学物本身无致癌性,在致癌物之 前或同时应用可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生。
第三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一.短期试验

致突变试验 (一组试验) 细胞转化试验

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有限体内致癌 试验) 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 小鼠肺瘤诱发试验 大鼠肝转化灶诱发试验 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
二、根据化学致癌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遗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 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 癌变的化学物质。
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 无机致癌物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表遗传毒性致癌物) ——指不作用于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 促长剂—— 本身无致癌作用,在给以遗传 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 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内分泌调控剂 免疫抑制剂 细胞毒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固体物质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化学致癌机制
原癌基因(pro-oncogene) 正常细胞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即癌基因的 原型
正常情况下呈静止状态 对细胞无害且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
胞生长、分化、增殖 原癌基因失去正常功能,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恶性转化的原癌基因即是癌基因
化学致癌机制
抑癌基因(anti-oncogene) 能对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在细胞生长、增殖等过程 中起负调控作用
促长剂多次重复使用才诱发肿瘤 引发剂作用不可逆 促长剂仅在引发剂后才发挥作用
化学致癌过程
引发作用和促长作用关系* (1)引发剂作用后,促长剂慢性作用引起肿瘤 (2)引发剂单独作用不会引起肿瘤,即仅有引发剂是
不够的 (3)只有促长剂慢性作用而无引发剂作用不会引起肿
瘤 (4)引发作用必须发生在促长作用之前 (5)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促长在早期阶段是可逆的
Pott发现煤焦油诱发阴囊癌
1775年英国医生Pott发现清扫烟囱工人常 患阴囊癌 工人整天在烟囱里爬上爬下,经常裸体工 作,极少洗澡,浑身上下特别是腹股沟部 位积满油烟烟垢;工作服常年都是一套, 难得有换洗机会,尤其靠近阴囊部位的工 作裤上存积的煤烟最多 推测煤烟中存在某些化学物诱导阴囊癌发 生,开始了致癌物的探索,这是历史上化 学致癌研究的开端
人类致癌性证据 致癌性证据
1组(致癌物)
充分
2组(A可疑致癌物)
有限
充分
(B可能致癌物)
有限
不充分
不足
充分
3组(目前无法分类)
不足
不足
4组(可能是非致癌物) 没有
没有
化学致癌物分类
化学致癌物分类
http://monographs.iarc.fr/ENG/Classification/index.php

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考试题库

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考点: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考试题库

1、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卫生行政相对人的复议申请书后,多长时间必须作出复议决定 CA.半个月内B.1个月内C.2个月内D.3个月内2、有关食品错误的是 CA.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属于食品B.食品也包括半成品C.食品原料不属于食品D.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3、《食品卫生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是 D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B.对保健食品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终审C.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致,不得有虚假D.保健食品是人工合成的食品,适应各人群的营养需要4、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

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 CA.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B.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C.为产妇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D.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5、A.苯吸入染毒B.氯气吸入染毒C.颗粒物吸入染毒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1).压缩空气法适用于【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压缩空气法主要是将待染毒物质分散均匀,如将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将固体分散更均匀。

因此,液体+固体同时染毒时,用压缩空气法分散更好,更均匀。

故E选项合适。

(2).稳流鼓泡法适用于【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稳流鼓泡法是通过仪器调节气流流量,使得染毒室的气体量更为稳定,适用于气体染毒。

(3).气管注入法适用于【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气管注人法一般是针对固体颗粒物染毒采用的方法,防止上呼吸道的直接阻拦,导致吸人量的不均匀,同时影响受试物到达肺深部。

6、《食品卫生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是 D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B.对保健食品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终审C.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致,不得有虚假D.保健食品是人工合成的食品,适应各人群的营养需要7、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下列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D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8、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第八章外源化合物的致癌作用

第八章外源化合物的致癌作用
癌基因是化学致癌物作用的靶分子. 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关健作用. 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能够促成细胞恶性表型的
形成.
18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指机体内正常细胞 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即癌基因的原型。
4
【本章目的要求】
掌握化学致癌作用概念和机制 熟悉致癌化合物分类 熟悉致癌作用评价方法
5
【本章基本内容】
化学致癌机制:
与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化学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化学致癌过程;非遗传毒性机制。
化学致癌物分类:
IARC按证据分类;根据机制分类;其他分类。
观察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解毒)
生成活性代谢产物 (代谢活化)
例如:苯并芘、亚硝胺类
8
与致癌作用有关的化学致癌作用的 代谢活化过程:
代谢酶
代谢酶
前致癌物
近致癌物
终致癌物
9
代谢酶 细胞色素P450、硫酸转移酶、谷胱甘肽转移酶、葡萄 糖醛酸转移酶等。
前致癌物(precarcinogens): 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才具有致 癌作用。是尚未代谢活化的形式,即母体化学物。
化学致癌机制可分为两类: 体细胞突变致癌学说:造成DNA损伤而引发肿瘤的遗传 毒性机制。 非突变致癌学说:对DNA以外的靶分子作用的非遗传毒 性机制。
12
致癌作用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基因参与、长期 累积的过程,涉及基因表达、细胞生理和生化等 多种变化。
从本质上说,肿瘤是一种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 病,即遗传病。
指本身直接具有致癌活性,在体内不需要经过 代谢活化即可致癌的物质。
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
指本身并不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 所形成的代谢产物才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的免疫抑制作用; 内分泌激素失衡---内分泌干扰物--己烯雌酚、多氯联苯、
DDT。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激活受体诱发肿瘤--除草剂乳氟禾草灵
2020/11/13
FOOD TOXICOLOGY
三、 化学致癌物分类Biblioteka FOOD TOXICOLOGY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指能引起动物 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学物
非突变致癌学说 特征:不涉及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目前普遍认为,外源化合物致癌物质诱导的肿瘤发生可能是上 述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两者协同作用,共同控制细 胞癌变的过程。
2020/11/13
FOOD TOXICOLOGY
(一)体细胞突变学说
原癌基因的激活或过度表达 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或活性抑制 DNA 损伤修复系统功能缺陷
组2,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 致癌性证据充分。有63种;
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 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动物致癌 性证据充分。有234种;
组3,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分类。有493种;
FOOD TOXICOLOGY
➢ 发病率最高: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 ➢ 死亡率最高:肺癌、胃癌和肝癌 ➢ 患病率最高:乳腺癌 --鸟巢粉红丝带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FOOD TOXICOLOGY
肿瘤为何离我们如此之近呢?
环境污染物、食品
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苯并芘 口服避孕药(复合) 口服避孕药 氯乙烯、多氯联苯
组4,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有1种。
人类致癌
证据

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口腔溃疡常见的病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口腔溃疡常见的病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A.构效关系分析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1).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用于确定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因为是人群的结果,不存在种系差异问题;第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可以得到处理因素与结局的因果关系,因此,该法为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

(2).用于确证哺乳动物致癌物试验是【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用于确认哺乳动物致癌物的试验是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可以确实观察到受试物在正常动物诱发的肿瘤类型、数量和潜伏期。

(3).阳性结果可确定哺乳动物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阳性结果确定为致癌物,阴性结果不能否定对哺乳动物致癌性,这类试验是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主要是因为该实验周期短,且动物需要经过特殊处理,观察终点不是全部脏器肿瘤等因素。

(4).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一般的筛选试验都选用体外试验进行,因此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这种体外方法可以对多种化合物同时进行筛选,工作量相对小,效率较高。

2、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卫生行政相对人的复议申请书后,多长时间必须作出复议决定 CA.半个月内B.1个月内C.2个月内D.3个月内3、A.有机氯农药B.悬浮性颗粒物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D.人类致癌物E.人类致畸物(1).有机汞是【正确答案】 E(2).氡及其子体是【正确答案】 D(3).具有蓄积作用的是【正确答案】 A4、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的部门是 DA.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国家计划生育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母婴保健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5、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D.以上都是6、5mm D.距创缘2mm,针距3mmE.距创缘2-3mm,针距3-5mm7、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8、颧骨骨折复位的主要标准是A.开口活动无障碍B.闭口活动无障碍C.面部无畸形D.说话正常E.无复视9、一患儿以肠梗阻入院手术,术中医师将膀胱认作囊肿切除,造成患儿储尿、排尿功能严重受损。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①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发育 ②抑制细胞增殖 ③调节基因表达
2018/11/24
青海大学医学院
13
第三节 化学致癌机制
非突变致癌机制
基因调控异常致癌 细胞持久增生致癌 免疫抑制致癌 激素失衡致癌 受体介导致癌
2018/11/24
青海大学医学院
14
第三节 化学致癌机制
要形成致命的肿瘤,细胞不仅必须提高自 己的繁殖能力同时必须找到躲避死亡的途 径。 机体免疫力低下常常使肿瘤有机可乘。如 艾滋病患者容易出现肿瘤( Kaposi肉瘤和 淋巴瘤)。 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常常呈现“忽视” 状态。
常见抑癌基因-p53抑癌基因
与人类肿瘤发病相关率最高的抑癌基因 失活方式:突变、缺失 p53的生物学功能 :
①调节细胞周期 ②诱导细胞凋亡 ③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细胞分化 ④与癌蛋白结合消除其致癌作用
2018/11/24
青海大学医学院
12
第三节 化学致癌机制
常见抑癌基因-Rb抑癌基因
最早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失活方式有丢失和点突变 RB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化学致癌过程 第三节:化学致癌机制 第四节:相关分子事件 第五节:化学致癌物分类 第六节: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
2018/11/24
青海大学医学院
1
第一节:概述
癌症直到19世纪仍是相对罕见的病种,这 一点从癌症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事实可以 得到解释。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癌在影响人类 健康方面占据重要位置。
2018/11/24
青海大学医学院
4
细胞癌变多阶段学说
2.促长阶段 为化学致癌作用第二阶段,即促进引发 形成肿瘤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阶段 。是癌细胞在一种 或多种促癌物质的不断作用下,表型发生了改变,恶 性肿瘤细胞的各种性状得以表达的过程。 3.进展阶段 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三阶段,指由良性 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并进一步演变成更具恶性表型 或具有侵袭特征的肿瘤的过程,如生长速度、侵袭性、 转移能力及生化、免疫性能改变。

食品中外源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中外源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细胞含错 配碱基
转移
化学致癌过程的主要阶段 34
排 绝大多数经 泄 代谢解毒
少数经代 终致 作用于生 谢活化 癌物 物大分子

源 与人体接
化 触包括各
学 物
种途径
非遗传毒 性化学物
多阶段致癌 理论图解
直接致癌物
直接或间接诱导 有丝分裂、促进
细胞过度增殖 逃避宿主的 免疫监视
肿瘤 癌前病变
DNA加合物 形成、癌基 因与抑癌基
114.23
36.9
46.12
1960
1975
1990
年份
2005

7
癌症怎么发生的?
1775年由英国的Pott报导煤烟和煤焦油是清扫 烟囱工人阴囊癌的主要病因 。
瑞典的Reher观察到,苯胺染料生产工人膀胱 癌的发病率升高,当时认为苯胺为致癌原因, 后来发现主要与在其生产中同时存在的联苯胺 及β-萘胺有关。
33五dna修复与致癌过程dna损伤修复机制清除机制pcd可能是清除途径之一正确修复易错修复突变dnadna损伤损伤修复修复突变突变肿瘤肿瘤34前致癌物前致癌物终致癌物终致癌物活化活化正常细胞正常细胞致癌物致癌物dnadna加合物加合物dnadna复制错复制错配修复失败配修复失败dnadna修复修复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细胞含错细胞含错配碱基配碱基启动细胞启动细胞良性肿瘤细胞良性肿瘤细胞恶性肿瘤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转移进展进展化学致癌过程的主要阶段化学致癌过程的主要阶段修复修复35与人体接与人体接触包括各触包括各种途径种途径非遗传毒非遗传毒性化学物性化学物直接或间接诱导直接或间接诱导有丝分裂促进有丝分裂促进细胞过度增殖细胞过度增殖引发引发细胞细胞绝大多数经绝大多数经代谢解毒代谢解毒排排少数经代少数经代谢活化谢活化作用于生作用于生物大分子物大分子dnadna加合物加合物形成癌基形成癌基因的改变因的改变直接致癌物直接致癌物癌前病变癌前病变肿瘤肿瘤逃避宿主的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免疫监视dnadna损损伤修复伤修复多阶段致癌多阶段致癌理论图解理论图解36化学致癌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哪项疾病手术时,局麻药应用时慎加肾上腺素A.慢性肝炎.血友病.结核B.严重心脏病.甲亢.高血压C.过敏.外伤D.精神病.神经衰弱.癫痫E.肿痛2、下列哪项疾病手术时,局麻药应用时慎加肾上腺素A.慢性肝炎.血友病.结核B.严重心脏病.甲亢.高血压C.过敏.外伤D.精神病.神经衰弱.癫痫E.肿痛3、5mm,针距4、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E.以上均不是5、那类消毒产品可以生产销售 AA.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B.没有产品备案凭证的C.没有卫生许可批件的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6、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A.罚款B.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C.民事赔偿D.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7、急性冠周炎的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A.切开引流B.龈袋冲洗上药C.银袋切除D.龈袋刮治E.龈袋烧灼8、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E.以上均不是9、《化妆品卫生监督实施条例》的施行时间为 AA.1990年1月1日B.1991年5月1日C.1992年10月1日D.1995年1月1日10、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须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A.审核B.认可C.许可D.确认11、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

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 CA.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B.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C.为产妇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D.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12、A.腹腔注射B.灌胃C.皮内注射D.涂皮E.静脉注射(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在毒理学试验中常用的染毒途径有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注射途径,在这四种途径中,经过消化道和皮肤染毒由于机体的屏障系统和肝脏首过效应,实际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的物质相对减少。

而在注射途径中,腹腔注射和经皮内注射的物质依然要通过组织液、血管内皮层才能达到血液循环,这个过程会减少物质进人血液循环的量,只有静脉注射,所有的受试物都是全部进入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因此作用于靶器官的到达剂量水平最高。

所以应该引起的毒性最大。

(2).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皮内注射,主要是由于试验的暴露途径是要代表人可能的暴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很少通过该途径暴露于外界物质。

13、放牙钳钳喙与病牙长轴方向一致在摇动时可导致A.牙槽骨骨折B.牙龈损伤C.邻牙损伤D.颊组织损伤E.舌侧粘膜损伤14、确诊脓肿形成一可靠依据是A.化脓B.透视C.触诊D.穿刺E.超声波检查15、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下列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D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6、目前我国的卫生法律文件包括 DA.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法规B.包括卫生部制定的规章C.不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D.应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17、《化妆品卫生监督实施条例》的施行时间为 AA.1990年1月1日B.1991年5月1日C.1992年10月1日D.1995年1月1日18、职业病防治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CA.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B.应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C.应依法参加商业保险D.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19、月经期内拔牙可引起常见的并发症是A.出血B.感染C.休克D.代偿性出血E.经期延长20、一患儿以肠梗阻入院手术,术中医师将膀胱认作囊肿切除,造成患儿储尿、排尿功能严重受损。

该事件中,医师的行为属 BA.术中并发症B.过失C.意外事件D.直接故意21、表浅粘膜下脓肿切开常用A.表面麻醉B.局部浸润麻醉C.阻滞麻醉D.气管内插管全麻E.基础麻醉加局麻22、05E.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含砷量不得超过23、下列哪种食品可以生产经营 DA.超过保质期限的B.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C.掺假的D.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24、颌下间隙感染较多见的感染源是A.牙源性B.外伤性C.过敏性D.腺源性E.血源性25、某孕妇经产前检查,诊断出胎儿有严重缺陷。

做出这一诊断的行为属于医疗保健机构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活动中的 BA.母婴保健指导B.孕妇、产妇保健C.胎儿保健D.母婴健康检查26、2002年12月广西某地山区一辆满载数吨剧毒化学品砒霜的卡车翻落在深山峡谷中,大部分毒物抛撒到谷底的河流里,而下游15km的居民则以这条河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1).当得知这一事故的报告后除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外,你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应A.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B.查阅有关资料C.立即通知下游居民暂停饮用河水D.提出对受污染河水处理的具体措施E.关注污染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饮用水污染应急事件处理原则包括迅速组织力量,查明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知有关集中式供水单位或自备供水单位及个人,迅速采取控带I上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解除前,不得擅自饮用污染水。

因而对照本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第4题应选择C。

(2).为防止河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领导派你对河水进行监测,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你认为采集水样最重要的河流断面是A.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取水点处B.事故点的上游1000m和下游100mC.事故点下游最近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0mD.事故发生地点E.事故点下游2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除了 AA.没有说明书B.标签破损、字迹不清C.血袋有破损、漏血D.血液中有明显凝块28、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1).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脑膜刺激征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D.腓肠肌压痛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病人的表现可以判断此病人患有流行性出血热,且为低血压休克期。

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相关的血管病变,即有出血、充血及渗出性水肿。

所以第10题答案应选B。

(2).最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检查是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B.血气分析C.尿常规检查D.粪便常规检查E.脑脊液常规检查【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最有帮助的检查为尿检查。

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

尿蛋白多为(+++)~(++++),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B1题型29、5km处【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的规定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为水源保护区,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根据提供的材料,第5题应选择A。

(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砷的最高容许浓度(mg/L)是A.10B.5C.O.01D.30、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A.血源性B.损伤性C.腺源性D.牙源性E.药源性31、《食品卫生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是 DA.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B.对保健食品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终审C.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一致,不得有虚假D.保健食品是人工合成的食品,适应各人群的营养需要32、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C. 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1).直接致癌物是指【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直接致癌物是指化学物不需要经过体内的代谢转化,而直接可以促使细胞出现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的物质;(2).完全致癌物是指【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化学物的致癌过程有三个阶段,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发挥作用的物质都是致癌物,如果一个物质在所有的三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作用,那这样的物质称为完全致癌物。

(3).近致癌物是指【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在间接致癌物于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4).终致癌物是指【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最终产生的具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叫做终致癌物;(5).间接致癌物是指【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间接致癌物是需要在体内代谢转化以后,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33、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E.以上均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