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口腔预防医学
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

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绪论口腔预防医学概述(1)概念(2)研究对象(3)研究内容(4)三级预防的原则二、口腔流行病学1.概述(1)概念(2)作用2.研究方法(1)描述性流行病学(2)分析性流行病学(3)实验流行病学3.口腔健康状况调查(1)目的(2)项目(3)表格设计(4)指数和标准(5)方法(6)样本含量(7)误差及预防方法(8)数据整理和统计4.口腔健康问卷调查(1)调查内容(2)问卷结构(3)问卷设计(4)调查方式(5)质量控制5.口腔临床试验方法(1)定义和用途(2)基本分类(3)临床试验的设计(4)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价三、龋病预防1.龋病流行病学(1)龋病常用指数(2)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龋病预测与早期诊断(1)龋病预测(2)龋病早期诊断3.龋病的分级预防及方法(1)三级预防(2)预防方法4.氟化物与牙健康(1)人体氟来源及代谢(2)氟化物的防龋机制(3)氟化物的毒性作用(4)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5)氟化物防龋的局部应用5.窝沟封闭(1)定义(2)窝沟解剖形态及患龋情况(3)窝沟封闭剂组成、类型及特点(4)适应证和非适应证(5)操作方法及步骤(6)临床效果评价6.预防性树脂充填(1)定义(2)适应证(3)分类(4)操作步骤7.非创伤性修复治疗(1)定义(2)适应证(3)材料和器械(4)操作步骤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1.妊娠期妇女保健方法2.婴儿保健方法3.幼儿保健方法4.学龄儿童保健方法5.老年人保健方法6.残疾人保健方法八、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1.概述(1)基本概念(2)任务和基本原则(3)内容九、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1.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传播及感染控制(1)感染的传播(2)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2.感染控制的措施及方法(1)患者的检查与评价(2)患者防护(3)医务人员防护(4)环境防护(5)口腔器械设备的清洗、消毒与灭菌(6)医疗废物处理。
2014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预防口腔医学考试试题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医学部分预防口腔医学考试试题一、A3型题(子母单选题)(共21小题,共10.5分)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对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300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学生中患龋150人。
未治龋齿数为120颗、龋面180个,因龋充填牙数为60颗、龋面60个,无因龋失牙。
该年级学生的龋均为A 0.3B 0.4C 0.5D 0.6E 0.7【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5分第2题该群体患龋率为A 20%B 30%C 40%D 50%E 60%【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0.5分第3题这些学生的龋面充填构成比是A 25%B 30%C 35%D 40%E 45%【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0.5分【答案解析】[试题难度] 1.中;2.中;3.中[认知层次] 1.简单应用;2.简单应用;3.简单应用[解析]题1:此题要求考生掌握龋均的正确计算方法。
龋均的计算方法为龋、失、补牙之和除以受检人数。
本题龋齿数120个,因龋充填牙数60个,无因龋失牙,因此共计龋、失、补牙数是80个。
受检人数是300人。
将180除以300等于0.6。
因此答案D正确。
题2:此题要求考生掌握患龋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患龋率的计算方法是患龋人数除以受检人数再乘以100% 。
本题受检人数300人,其中患龋人数150人。
将患龋人数除以受检人数,也就是将150除以300再乘100% ,等于50% 。
因此答案D正确。
题2:此题要求考生掌握龋面充填构成比的正确计算方法。
龋面充填构成比的计算方法是受检人群已充填牙面数除以受检人群龋、失、补牙面数之和再乘以100% 。
本题没有因龋而缺失的牙面,所以受检人群龋、失、补牙面数之和等于已充填的龋面数加上未充填的龋面数即60加180等于240。
将已充填的牙面数60除以240再乘以100% 等于25% 。
口腔助理医师预防口腔医学考试资料汇总.doc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物性牙龈增生的预防对于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者,应在开始用药前先进行口腔检查,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牙龈炎的刺激因素,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
积极治疗原有的龈炎,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口腔念珠菌病如何预防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物性牙龈增生的预防对于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者,应在开始用药前先进行口腔检查,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牙龈炎的刺激因素,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
积极治疗原有的龈炎,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牙周疾病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
对局限于牙龈的病变,及时采取专业性洁治,去除菌斑和牙石,控制其进一步发展。
采用X线检查法定期追踪观察牙槽骨情况,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如洁治、根面平整或手术治疗等。
去除促进牙周病发展的刺激因素,如去除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充填邻面龋损等,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可得到显著改善。
二级预防的效果是在一级预防基础上取得的,其长期效果与患者是否能长期坚持各种预防措施有关。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旨在用各种药物和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以义齿修复失牙,重建功能,并通过随访、精神疗法和口腔健康维护,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
口腔助理医师预防口腔医学考试资料汇总.doc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物性牙龈增生的预防对于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者,应在开始用药前先进行口腔检查,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牙龈炎的刺激因素,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
积极治疗原有的龈炎,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口腔念珠菌病如何预防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物性牙龈增生的预防对于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者,应在开始用药前先进行口腔检查,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牙龈炎的刺激因素,并教会患者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
积极治疗原有的龈炎,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牙周疾病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
对局限于牙龈的病变,及时采取专业性洁治,去除菌斑和牙石,控制其进一步发展。
采用X线检查法定期追踪观察牙槽骨情况,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如洁治、根面平整或手术治疗等。
去除促进牙周病发展的刺激因素,如去除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充填邻面龋损等,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可得到显著改善。
二级预防的效果是在一级预防基础上取得的,其长期效果与患者是否能长期坚持各种预防措施有关。
2010年预防口腔医学辅导: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旨在用各种药物和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以义齿修复失牙,重建功能,并通过随访、精神疗法和口腔健康维护,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提纲解析

口腔预防医学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龋失补指数包括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S)及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s),为检查龋病时最常用的指数。
“龋”(decayed)指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missing)指因龋丧失的牙,“补”(filled)指因龋已作填充的牙。
DMF指数是指龋、失、补牙数或牙面数之和。
社区牙周指数反映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牙周治疗需要情况,操作简便,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内容包括牙龈出血、龈下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抽样调查即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这部分人为样本人群,用样本人群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患情况,称为抽样调查。
问卷问卷是一套经预先设计的有目的、有一定结构、有顺序的问题表格。
循证口腔医学EBD循证口腔医学是口腔医疗保健中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医生将其临床技能、临床相关科学证据的系统评估、患者口腔及全身健康状况的病史、患者治疗需要和医院进行明智的结合。
窝沟封闭又称点隙窝沟封闭,是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接性树脂,保护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PRR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的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龋洞并在牙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指使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接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的技术。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有效清除龈沟内和牙面菌斑的刷牙方法。
水平颤动主要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拂刷主要清除唇(颊)舌(腭)面的菌斑。
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它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口腔助理医师讲义-口腔预防医学(2)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oral health survey)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的资料。
横断面调查目的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
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
为探讨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
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
评估治疗与人力需要。
调查项目一般项目—背景状况信息,用于统计和信息管理健康状况项目—客观检查问卷调查项目—主观问题指数和标准龋病指数有DMFT、DMFS牙周健康状况用CPI指数冠龋的诊断标准是:牙的窝沟或光滑面有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有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
根龋的诊断标准是: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害。
牙周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CPI指数氟牙症诊断标准:Dean指数,以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和侵犯面积作为依据。
方法普查抽样调查捷径调查1.普查(mass examination)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
最大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应查率>95%;漏查率高结果可靠性差。
最大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抽样: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
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患病情况。
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
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抽签、随机数字表(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间隔抽样,机械抽样。
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即组别或类型等,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预防医学复习摘要: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1.龋病(dental caries或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四联因素”细菌+宿主+食物+时间2.细菌因素致龋菌:公认的致龋菌有变链,乳酸杆菌和放线菌。
这些菌通过粘附,产酸,耐酸(致龋菌的三个特性)这些致龋毒性发挥作用,致使龋的发生。
在脱矿与再矿化之间有一个临界PH为5.0-5.5(若低于临界值,将可能损坏)变形链球菌群:主要是变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变形链球菌特点:①G+球菌②厌氧菌③适合于Ph7.2时生长,下降到Ph4.2时仍能生长致龋特点:(1)产酸力和耐酸力(2)合成口腔外多糖(3)变链对牙面的粘附主要引起根面【选择】乳酸杆菌种类:包括唾液乳酸杆菌,发酵乳酸杆菌,乳酪乳酸杆菌,嗜酸性乳杆菌乳酪乳酸杆菌特点:①产酸能力强②耐酸能力强、高,当Ph3.5时仍能生长③与牙表面亲和力低④深龋中多嗜酸性乳杆菌特点:①产酸能力强,耐酸生长②可单独导致窝沟龋产生乳酸杆菌可单独导致窝沟龋产生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溶齿放线菌与邻面龋和根面龋有关非变形链球菌3.致龋菌的主要作用是:粘附,产酸,耐酸。
粘附的实质是菌体表面粘附素与牙表面获得膜上的有机受体的分子结合。
变形链球菌群分泌两种细胞外多糖:葡糖基转移酶(GTF)和采糖基转移酶(FTF)。
GTF能利用口腔中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合成可溶性与不溶性葡聚糖构成菌斑基质,同时可吸附更多细菌,促使菌斑形成。
GTF和FTF特征:a对蔗糖有高度特异性b 有广泛的PH适应度(PH5.2-7.0)c合成不需诱导。
葡聚糖参与了a致龋菌定植b菌斑形成。
乳酸也是一个重要的致龋因子。
致龋菌产酸只要是乳酸。
耐酸:随着菌斑内细菌代谢的酸性产物的堆积,当PH降到5.0以下时,乳酸杆菌,变形链球菌仍能继续生存并产酸。
4.特纳牙(turner tooth),乳牙根尖周的严重化脓性炎症,使继承恒釉质发育出现缺损,是龋病好发部位。
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

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预防医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概述:定义、特点(2)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3)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二、医学统计方法 1.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1)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2.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2)离散程度指标:极差、标准差、四分位间距、变异系数3.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相对数的种类:率、构成比及相对比4.统计表与统计图(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统计图形的类型及选择四、临床预防服务1.临床预防服务的概述(1)临床预防服务的概述(2)健康危险因素评估2.健康相关行为干预(3)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临床场所行为干预的基本模式—5A 模式;健康咨询的原则(2)烟草使用的行为干预:烟草使用和二手烟的概念及其危害、烟草依赖疾病的概念、临床戒烟指导五、社区公共卫生 1.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2)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3)计划免疫:计划免疫的定义、预防接种的种类、计划免疫方案及疫苗的效果评价(4)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2.环境卫生(1)环境卫生的概念(2)环境污染及其来源(3)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3.职业卫生(1)职业卫生的概述(2)职业人群健康监护4.营养与食品安全(1)营养、营养素及平衡膳食(2)食品中常见污染物及食物中毒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分类、和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考试大纲
单元细目要点
一、绪论口腔预防医学概述(1)概念
(2)三级预防的原则
二、口腔流行病学1.概况
(1)概念
(2)作用
2.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1)目的
(2)项目
(3)表格设计
(4)指数和标准
(5)方法
(6)样本含量
(7)误差及预防方法
(8)数据整理和统计
四、牙周病预防1.牙周病流行病学
(1)牙周健康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3.控制菌斑及其他局部相关危险
因素
(1)机械性控制菌斑方法
(2)化学性控制菌斑方法
(3)其他局部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方法
4.提高宿主抵抗力提高宿主抵抗力
5.自我口腔保健方法
(1)刷牙
(2)漱口
(3)牙间隙清洁
五、其他口腔口腔疾病的预防 1.口腔癌(1)流行情况(2)危险因素
(3)预防方法
2.酸蚀症(1)危险因素(2)预防方法
3.牙外伤(1)危险因素(2)预防方法
六、口腔健康促进1.口腔健康促进的内涵概念
2.口腔健康教育
(1)概念
(2)任务和方法
(3)计划、实施和评价
七、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1.妊娠期妇女保健方法
2.婴儿保健方法
3.幼儿保健方法
4.学龄儿童保健方法
5.老年人保健方法
6.残疾人保健方法
八、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概述(1)基本概念
(2)任务和基本原则(3)内容
九、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1.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传播及
感染控制
(1)感染的传播
(2)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2.感染控制的措施及方法
(1)患者的检查与评价
(2)患者防护
(3)医护人员防护
(4)环境防护
(5)口腔器械设备的清洗、消毒与灭
菌
(6)医疗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