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语文S版第12课《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S版

12《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深度解教材: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本文的重点要放在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等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的分析理解上。

由于课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所以体会勇士们当时的想法和思想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师要多补充一些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在战争年代,人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

结合这些资料,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五壮士的伟大献身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知识与能力:1.会认“寇、冀、葛、绷、涧、屹”6个生字,会写“庙、榴、弹、抡、绷、瞄、壁、坠、拧、雹、眺”11个生字。

能正确地读、写词语“手榴弹、悬崖绝壁、瞄准、坠落、雹子、眺望”,积累词语“横七竖八、斩钉截铁、气壮山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人、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教育。

4.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突破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人、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给课文加上小标题,并分清主次内容;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重点段落,体会五壮士痛歼敌人、壮烈牺牲的英雄壮举。

难点: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12《狼牙山五壮士》李唯一【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最后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英雄的壮举和感人的话语中,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自读、自悟,以读促情,以情带读,分享学习快乐。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由此而产生一次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而深深地扎根在全体学生思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重难点分析】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吟诗引入,复习旧知。

师:巍巍燕山高,萧萧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震撼了无数的中国人民,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之情走近英雄,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狼牙山五壮士》1、回忆课文,根据叙述顺序填空:课件出示:接受任务→()→()→()→跳下悬崖2、课件出示:在这五部分中,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这部分的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后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进行圈画批注,之后与前后桌交流你的感受。

3、自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二、研读文段,感受壮士情怀。

师:同学们给前后桌的伙伴交流过你的感受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感动吧。

预设:(一)痛击敌人。

五上语文S版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五上语文S版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1 狼牙山五壮士21941年秋,日寇(kòu )❶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jì)❷根据地大举进犯。

[句导读: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中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壮士形成对比,说明敌众我寡,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①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当时,七连奉命❸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❹引上了狼牙山。

4[②他们是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句导读:这句既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又是总起下文的中心句。

]5[③“一次又一次”说明了什么?]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ɡ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6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1☜2 ❶寇:入侵者;盗匪。

文中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❷晋察冀:指原来的山西、察哈尔和河北三省。

3 ①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

❸奉命:接受使命;遵照命令(做某事)。

❹掩护:对对方采取有效手段以保护其安全。

4②一是拖住敌人;二是迷惑敌人。

5③说明了敌人进攻的次数多、频率快,表现了五个战士的英勇。

6 ④表现了他对敌人的愤恨之情。

火。

[④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7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ɡ)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⑤以上几句话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8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9(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❺绝壁。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句导读:这是一个设问句,10告诉我们五位战士走向狼牙山顶峰的原因。

一个“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决果断,饱含着五位战士高昂的斗志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2狼牙山五壮士|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2狼牙山五壮士|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第12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课文3—9自然段,了解狼牙山五壮士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达到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

○2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尝试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革命者的崇敬以及热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前准备:小黑板、情景图片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板书:接受任务),特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五位战士在掩护过程中英勇杀敌(板书:英勇杀敌),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

引入:就在这五位战士准备转移的时,他们的面前有两条路,他们选择走哪条路呢?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谁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三、异步导学:1、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给这部分内容加上小标题。

(板书:引上绝路)<2>出示学习提纲,同桌合作学习:○1五壮士选择走哪条路?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呢?○2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3>○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12课 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12课  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目标
1.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学习难点:了解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
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从带点词语中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
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绷得紧紧的”指小战士的表情凝重而紧张。“绷得紧紧的”与“全神贯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
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小学教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章(组)
第三组
主备人
学习内容
12、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内容
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本组的第二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本文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献身的教育。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_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_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_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二、读文——感受“英雄”气概
(一)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回顾一下, 五位战士接受了一个怎样的任务?谁来为我们 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这是一个怎样的任务?(指名答:这 是 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接到任务后,五位战士立刻行动了 起来。在痛击敌人的过程中,哪位战士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示“英雄”主题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狼牙山五 壮士,五位壮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 名答,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二)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近——(生 齐读)狼牙山五壮士,去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板书:英雄)
沉着吗?
神贯注”等词语感受到他们的
3.(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二)葛振林:“大 满腔热血。
吼一声”(他想吼出什么?)
师:把他心中的怒火读出来吧! 4.(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三)宋学义:“抡 一个圈”(使出浑身的力气)
师:带上动作,读! 5.(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四)胡德林,胡 福才:“脸绷得紧紧的”(紧张)“全神贯注”
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的识字效率。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说说下列 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坠、雹、榴、抡、 瞄、眺。
(三)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惊天动地、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气壮山河、居高临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
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 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 事 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4.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 课 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8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
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
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
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
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感受学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习快乐的积极性。
指名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重点指导 理解江畔、独步寻花、蹊、压枝低、留连、自
这选择的名字叫做——英雄!
象的真实写照。
(五)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打响了。请默
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眼
前浮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哪幅画面震撼了
你,画下它,感受它!
1.马宝玉:
(1)(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一)
“夺”“插”“举起”(他举起的仅仅是一块
石头吗?)
(2)(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拔 出”“拧开”“扔向”:现在你就是马宝玉,
遍,把诗句读通顺。
2. 同伴合作学习“畔、莺、啼”三个生字: 看谁记得又快又牢。
3.教师检查生字学习:开火车读字卡。“江
畔、娇莺、恰恰啼”。
4.指名读诗,师生共评议。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学生交流杜甫生前资料。 2.教师简介写诗背景。公元 760 年,诗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
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的识字效率。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说说下列 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坠、雹、榴、抡、 瞄、眺。
(三)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惊天动地、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气壮山河、居高临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3.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4.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的崇高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生字卡)2.读课文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生答后,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勇敢,为人民不怕死)二、理清文章脉络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

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

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生答)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段)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三、讲读课文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

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师:好,还有补充的吗?(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以少胜多)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指名生回答:分三层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

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英勇杀敌)。

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

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

)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

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

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

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

)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

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

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

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第四句呢?(表情和动作)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以表情为主)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

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生(齐答):仇恨!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四、齐读课文第二段五、作业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上,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

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指名说)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

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

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

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

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指名回答,并再读)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齐读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①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

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②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上台做动作读。

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

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④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

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