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通用变频器原理及功能
第3章通用变频器原理及功能

1.电压正弦波脉宽调制法的基本思想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环 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PWM控制技术以该理论为基础,对半导体开 关器件通断进行控制,在输出端得到一系列 幅值相等而宽度可以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脉冲, 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它所需要波形。 按一定规则对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 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这一系列脉冲宽度可以用计算方法求得,但较 为实用的方法是采用“调制”方法。
基频以下和以上集合在一起的机械特性
3.2.2 矢量控制的调速系统 恒压频比控制基于异步电动机静态数学模型, 只控制了被控变量的幅值,而没有控制到 相位,虽然基本解决了异步电动机平滑调 速的问题,获得良好的静态性能,但在动 态过程中不能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 交流电动机是否可以模仿直流电动机 低频特性差,启动及低速时转矩动态响应等 方面的性能不令人满意。 转矩控制规律而加以控制,使交流电 机能达到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呢?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静、 动态调速特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控制 对象的他励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能够容易 而灵活地进行控制。
第3章 通用变频器原理及功能
交流电动机,特别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结 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便宜、坚固耐用、 转动惯量小、运行可靠、很少维修、使用 环境及结构发展不受限制。 但以前受科技发展限制,交流电动机调速的 问题未能较好的解决,只有一些调速性能 差、低效高耗能的调速方法。 现在随着技术发展,交流调速的问题已得到 很好的解决,正逐步取代直流调速系统, 在电气传动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变频调速的装置称为变频器。 集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与控制器及电量检测 器于一体。
3.1.2 变频交流调速相关技术 PWM控制技术 矢量变换控制技术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 网络通信与现场总线技术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矢量控制变频 器
通过对电机矢量进行 控制,实现精确的转 速和转矩控制。
开环控制变频 器
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 控制,没有反馈回路。
变频器的应用场景
工业控制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 上,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
输配电
变频器用于电网输配电系统, 调节电压和频率以适应不同的 负载需求。
汽车工业
变频器用于汽车制造中,控制 车辆的动力系统。
家电领域
变频器用于家电产品,提供更 稳定和高效的电力控制。
建筑物自动化
变频器用于建筑物的空调、电 梯等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变频器和电机的匹配
通过选用合适的变频器和电机,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匹配需 要考虑电机特性曲线和额定转速。
建立电机转矩-转速曲线
转速 (rpm) 0 500 1000 1500 2000
转矩 (Nm) 0 10 20 30 35
变频器的佳工作点,降低能源消耗。
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并根据需要调整电压和频 率。
3 滤波器模块
通过滤波器去除电源中的 噪音和干扰,提供稳定的 电力。
4 制动单元模块
用于实现电机的制动和停止。
5 故障保护模块
监测变频器的状态,保护电机和变频器免受 损坏。
变频器的分类
电压型变频器
通过调整输入电压来 控制电机的转速。
频率型变频器
通过调整输入频率来 控制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和应用场景,以及与电机的匹配和节能优 势。
什么是变频器?
变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通过调节电机输入的电压和频率来实现。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工作原理

变频器工作原理概述: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
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对机电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工作原理: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源输入:变频器通过接入交流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器模块将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形进行整流,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
2. 滤波器:滤波器模块用于平滑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去除电压中的纹波和杂波,以保证后续逆变器模块的稳定工作。
3. 逆变器:逆变器模块是变频器的核心部份,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控制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逆变器采用先进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模块接收用户的输入信号,通过对逆变器模块的控制,实现对机电的转速和扭矩的精确控制。
控制电路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保护、故障检测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二、应用领域:变频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工业生产: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如风机、水泵、压缩机、输送机等。
通过控制机电的转速和扭矩,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交通运输:变频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动车辆和电梯等方面。
通过变频器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和电梯的运行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3. 建造领域:变频器在建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调系统、电梯和自动门等方面。
通过变频器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建造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4. 农业领域:变频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灌溉系统和养殖设备等方面。
通过变频器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灌溉系统和养殖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新能源领域: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变频器在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变频器工作原理

变频器工作原理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构成、工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二、基本构成1. 整流器:变频器的输入端通常接收交流电源,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器有整流桥等。
2.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平滑直流电信号,消除电源波动和噪声。
3. 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的交流电。
逆变器通常由晶闸管、功率管等元件组成。
4. 控制器:控制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份,用于监测和调节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控制器通常由微处理器、传感器等组成。
5. 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用于监测变频器的工作温度、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以保证变频器的安全运行。
三、工作过程1. 输入电源:变频器的输入端接收交流电源,通常为三相交流电。
2. 整流:交流电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
3. 滤波:滤波器对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使其变得平滑稳定。
4. 逆变: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的交流电。
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5. 控制:控制器监测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并根据设定的要求调节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6. 输出:变频器将调节后的交流电输出给负载,如机电等。
四、应用场景1. 工业生产: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如机械创造、化工、纺织、电子等行业。
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对机电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 节能环保:变频器可以根据负载的需求调节机电的运行速度,避免机电长期运行在高速状态下,减少能耗,实现节能效果。
同时,变频器还可以减少机电的起动冲击,降低噪音和振动,对环境友好。
3. 电梯和升降机:变频器在电梯和升降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电梯和升降机的平稳运行和精确控制。
4. 空调和通风系统:变频器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调节空调和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构成、工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变频器的原理与应用

水泵控制
变频器可用于调节水泵的转速以及控制流量和水压。
电梯控制
变频器可控制电梯的启动、停止、运行速度和楼层 等功能。
暖通空调
变频器可用于调节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转速,实现能 效优化。
变频器的优势与特点
1 节能
变频器可以根据负载需求 智能调整电机的转速,从 而减少能源浪费。
2 精确控制
变频器可以实现精确的电 机速度控制,提高生产过 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变频器的原理与应用
变频器是一种电气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它通过改变 电源频率和电机电压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的定义
变频器,又称为频率变换器或交流调速器,是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改变交流电的率的电源输入转换为可调频率的输出信号。 变频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管理、交通运输和电动机驱动等领域。
3 延长设备寿命
变频器通过减少电机启停 的冲击,降低了设备的磨 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 命。
变频器的市场前景
行业 工业制造 能源管理 交通运输
预计增长率 8% 12% 10%
由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能源管理的需求增加,变频器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 智慧城市等领域,变频器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1
信号处理
2
变频器对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数字化
处理,以便进行后续控制。
3
传感器检测
变频器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电机的转速、 电流和温度等参数。
频率调整
变频器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改变 交流电的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线上的电机驱动控制, 实现自动化生产。
变频器的原理和应用

变频器的原理和应用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简称VFD)是一种将输入电源频率和电压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调整,实现电动机转速调节的装置。
它通常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机械、电力等领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变频器首先需要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变为直流电,然后通过滤波器对电流进行平滑处理,消除电源的波动和脉动。
2.接下来,经过整流和滤波后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变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采用高频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通过调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控制输出波形。
通过控制逆变器的开关时间和频率,可以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从而实现对电动机的转速调节。
3.控制电路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用于监测和调控电机运行状态。
通过分析电机的负荷条件和转速反馈信号,实时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以控制电机的运行。
变频器的应用:1.电机控制:变频器广泛应用于电机的启动、加速、定速和减速等过程控制中。
通过调整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速,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2.节能降耗:变频器可以使电机实现高效运行,节省能源和减少电力损耗。
尤其在负载变化大的场合,通过调整电机转速,可以使电机在最佳转速范围内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3.电力系统调节:变频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调节输入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使之适应不同的电气设备和负载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传动装置控制:变频器可以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的转速和输出扭矩。
通过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传动装置的快速准确响应,满足不同的传动需求。
5.机械设备调节:变频器可以用于机械设备的调节和控制,如风机、泵等。
通过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精确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6.电动汽车控制:变频器可应用于电动车辆中,通过调节控制器输出的频率和电压,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实现电动车的加速、制动和行驶控制。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改变电源频率的电子设备,它通过将输入电源的固定频率转换为可变频率输出,实现对电机或其他电动设备的控制。
变频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电动机驱动、温控设备、空调系统等领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利用电力器件(如晶闸管、IGBT等)的开关特性,将输入的直流电源经过整流、滤波等处理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变频率的交流电源。
变频器内部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生产中,变频器可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调速、定位等操作,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
在温控设备中,变频器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压缩机的转速,实现恒温恒湿的控制。
在空调系统中,变频器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异,调整压缩机的转速,节约能源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变频器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连续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其次,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机的软启动和软停止,减少了电机的冲击和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变频器还可以实现能量回馈,将电机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反馈到电网中,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然而,变频器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变频器的设计和调试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其次,变频器会产生电磁干扰,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此外,变频器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设备的应用可能不划算。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变频器的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变频器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电力器件,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变频器作为一种能够改变电源频率的电子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变频器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变频器工作原理讲解

变频器工作原理讲解变频器是一种用来控制交流电动机转速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的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电机的调速运行,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设备。
变频器的组成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滤波器用于平滑输出的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而控制系统则控制逆变器的工作,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1.整流器阶段:在整流器阶段,交流电源的输入被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滤波器得到平稳的直流电。
这一阶段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为逆变器阶段提供稳定的电源。
2.逆变器阶段:在逆变器阶段,直流电被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
逆变器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调节输出的频率和电压,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逆变器是变频器的关键部分,决定了电机的性能和运行效果。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逆变器的输出。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外部输入的信号,实现速度、转矩等参数的闭环控制,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变频器的优势1.节能降耗:变频器能够根据实际负载需求,调节电机的转速和电流,降低电机运行时的功耗,实现节能效果。
2.调速灵活:变频器可以灵活调节电机的转速,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减少电网冲击: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过程,减少电网冲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语变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制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希未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变频器的工作过程和优势,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在日后的工程实践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频器,并合理应用于生产中,实现节能、高效的生产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Φm=Const
故必当须频同率时fS从降额低定ES值,(即基频)向下ES(降f低S )调cS节时m , C
ES /fS为常数的机械特性
然而感应电动势ES难以检测和控制,实际可 以检测和控制的是定子电压US。
定子回路相量方程
U ES Z S IS j2f S Lm Im (RS IS j2f S LS IS )
异步电机定子磁势、转子磁势及合成的气隙 磁势均是以同步角速度在空间旋转的矢量。
定子磁势和气隙磁势之间的夹角θs不等于 90°
转子磁势与气隙磁势之间的夹角θr也不等于 90°
如果Фm、Fr的模值为已知,还需知道它们空 间矢量的夹角θr,才可求出电磁转矩。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公式还可写为
Ted CIM m I r cosr
三电平逆变器(NPC)
相线电电压压
P相状电态压:相VT加1、减V,T2得导通出,5个VT电3、平V即T4±关E断/2时、,±输E出和 相0 电压为+E/2
N状态:VT3、VT4导通,VT1、VT2关断时,输出 相电压为-E/2
C状态:VT2和D1导通,或VT3和D2导通,输出电 压为0
3个电平
电平的增加可使输出电压更接近正弦
u
u
u
c
r
O
wt
u
uc ur
O
wt
uo
uo
Ud
uof
O
wt
-Ud
基本思想:等腰三角波与正弦波曲线在相交时 刻产生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 通断,得到一组等幅但脉冲宽度正比于对应 区间正弦波曲线函数值的矩形脉冲。
改变参考信号ur幅值,脉宽随之改变,逆变器 输出电压大小改变;
改变ur频率,输出电压频率随之改变。 一般,参考信号ur幅值须小于三角波幅值,否
矢量控制—西门子 直接转矩控制—ABB、安川
3.2.1 恒压频比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1. 恒压频比控制方式
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有效值
ES为
ES 4.44 f S N S K Sm
NS数为;定Φ子m每为相电绕机组气串隙联中匝每数极;合K成S磁为通基最波大绕值组系 如果仅减小频率,其他不变,磁通增大,铁芯
直流机电能动达机到双直闭流环电调机速的系调统速具性有能优呢良?的静、 动态调速特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控制 对象的他励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能够容易 而灵活地进行控制。
1971年德国学者Blaschke等人首先提出的矢 量变换控制(TransVector Control)实现了这 种控制思想。
矢量变换控制成功地解决了交流电动机电磁 转矩的有效控制,使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 系统具有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全部优点,是 当今工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的高性能交 流调速系统。
集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与控制器及电量检测 器于一体。
3.1.2 变频交流调速相关技术 PWM控制技术 矢量变换控制技术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 网络通信与现场总线技术
3.1.3 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电路 变频器主电路
变频器控制电路
3.1.4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基本工作原理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基本电路
当定子频率较高时,感应电动势ES也较大, 此时可忽略定子阻抗压降,认为定子相电 压US≈ES,为此在实际工程中是以US代替 ES而获得电压与频率之比为常数的恒压频 比控制方程式,即
US fS cSm C
US USN
Ⅱ
US0≈ISRS
Ⅰ
fSN
fS
恒压频比控制特性
恒压频比控制成立的前提是忽略定子阻抗压降, 是在fS较小时,ES也较小,定子阻抗压降比 重增大,不能忽略。
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是气隙磁场和转子磁势相 互作用的结果,且受转子电路功率因数的制 约。
Фm ,Ir ,cosφr都是转差率S的函数; Ф恒m是定定;子磁势和转子磁势合成产生的,并不
对于笼形异步电动机而言可以直接测量和进行 控 算制值i的r’与量励是磁定电子流电i流m的iS和,。它如是要转对子转电矩流进ir的行归 有效控制,必须要将ir和im从is中分离出来。
451263
负载相电压:以状态①为例,此时功率开关 S1、S5、S6导通。
z A zC
uAO uCO
Ud
zA zC
zB
z A zC zA zC
1 3
U
d
uBO Ud
zB
zB
z A zC zA zC
2 3Ud
负载线电压
uAB uAO uBO uBC uBO uCO uCA uCO uAO
3.1 交-直-交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3.1.1 交流电机调速方法
交流电机(同步/异步)最好的调速方法 ——变
频调速。
同步电机转速:
n
n0
60 fs p
异步电机转速:
n
60 fs p
(1
s)
n0 (1
s)
通过改变电源频率(供电电压也随之变化)实现 的速度调节过程称为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的装置称为变频器。
3.2.2 矢量控制的调速系统
恒压频比控制基于异步电动机静态数学模型, 只控制了被控变量的幅值,而没有控制到 相位,虽然基本解决了异步电动机平滑调 速的问题,获得良好的静态性能,但在动 态过程中不能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
低频交特流性电差动,机启是动否及可低以速模时仿转直矩流动电态动响机应等 方转面矩的控性能制不规令律人而满加意以。控制,使交流电
则无法得出输出电压大小和频率的配合关系。
3. 单极性与双极性SPWM调制模式 单极性三角波调制法
参加调制的三角载波和调制正弦波在半个周 期内极性不变。
单极性调制时,逆变器在正弦波的半个周期 内每相只有一个开关器件开通或关断。
单相逆变器可以采用。
双极性三角波调制法
参加调制的三角载波和调制正弦波在任何时候 都具有正负极性变化 。
每隔60º电角度改变开关状态,一个周期共换相六次, 对应六个不同的工作状态(六拍)。
根据功率开关的导通持续时间不同,分为: 180º导电型 120º导电型
180º导电型逆变器的电压波形 特点: 每只功率开关导通时间皆为180º。 按Sl→S6的顺序导通 每个工作状态下都有三只功率开关同时导通,形成 三相负载同时通电。
为了让此控制方式在低频也能应用,实际中根 据负载电流大小把定子相电压US适当抬高, 以补偿定子阻抗压降的影响。
通过补偿,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得以提升,通常 把补偿措施也称之为转矩提升(Torque Boost)
基频以下机械特性
补偿量需适中。
如果补偿偏小(欠补偿),磁通量下降,低频时 电动机会有堵转现象;
工作状态(拍) 状态①(0º~60º) 状态②(60º~120º) 状态③(120º~180º) 状态④(180º~240º) 状态⑤(240º~300º) 状态⑥(300º~360º)
每个工作状态下被导通的功率开关
S1
S5 S6
S1 S2
S6
S1 S2 S3
S2 SS5 S6
按一定规则对各脉冲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 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这一系列脉冲宽度可以用计算方法求得,但较 为实用的方法是采用“调制”方法。
2. 电压正弦波脉宽调制法的工作原理
调制波(Modulating wave): 所希望的正弦波 形ur
载波(Carrier wave): 用以调制的等腰三角波 uc,以频率比调制波高得多。
双极性调制时,逆变器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开关 器件交替通断,互补工作。
容易引起电源短路,必须增加延时触发装置 三相逆变电路常用此方法。
u
ur uc
O
wt
uo
uof uo
Ud
O
wt
-Ud 图6-6
多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
在高电压、大容量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 为减少开关损耗和开关承受电压,改善输 出电压波形、减少转矩脉动,采用增加直 流侧电平的方法。
状态1线电压
uAB=Ud uBC=-Ud uCA=0
120º导电型逆变器的电压波形 特点: 每只功率开关导通时间皆为120º。 按Sl→S6的顺序导通 每个工作状态下都有两只功率开关同时导通,形成 两相负载同时通电。 换流在相邻桥臂中进行,安全。 相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幅值为Ud/2;线电压为梯形 波,幅值为Ud 。电压输出低。
3. 恒转矩控制和恒功率控制 (1) 恒转矩控制 含义 负载具有恒转矩特性
电动机在速度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具有输出恒 定转矩的能力
基频以下的恒压频比控制属于恒转矩控制。
(2) 恒功率控制 含义 负载具有恒功率的转矩-转速特性 电机具有输出恒功率能力 基频以上的恒压频比控制属于恒功率控制。
基频以下和以上集合在一起的机械特性
交流调速中,为使输出电压或电流波形接近 于正弦波形,所采用的PWM技术—正弦 PWM (SPWM)
电压SPWM 电流SPWM 磁通SPWM(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
1.电压正弦波脉宽调制法的基本思想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环 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PWM控制技术以该理论为基础,对半导体开 关器件通断进行控制,在输出端得到一系列 幅值相等而宽度可以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脉冲, 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它所需要波形。
脉宽调制(PWM)控制方式在直流环节电压不变情况 下,可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还能改善波形。
目前中小功率的逆变电路几乎不采用PAM,而都采 用PWM技术。
3.1.5 脉宽调制(PWM)控制技术
利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把直 流电压变成一定形状的电压脉冲序列,实 现变压、变频控制并且消除谐波的技术。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关系简单,容易控制; 交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关系复杂,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