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电路中的阻抗变换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五套含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五套含答案

模拟试卷一一、填空(16分)1.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为偏置,集电结为偏置;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为偏置,集电结为偏置。

3.当输入信号频率为和时,放大倍数的幅值约下降为中频时的倍,或者是下降了,此时及中频时相比,放大倍数的附加相移约为。

4.为提高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应引入反应;为降低放大电路输出电阻,应引入反应。

5.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静态时的电源功耗。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到达,但这种功放有失真。

6.在串联型稳压电路中,引入了——负反应;为了正常稳压,调整管必须工作在区域。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24分)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10 V,-9.3 V,那么这只三极管是( )。

A.型硅管 B.型锗管 C.型硅管 D.型锗管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1所示,该管为( )。

A.P沟道增强型管B.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C.N沟道增强型管D.N沟道耗尽型管3.在图示2差分放大电路中,假设 = 20 ,那么电路的( )。

A.差模输入电压为10 ,共模输入电压为10 。

B.差模输入电压为10 ,共模输入电压为20 。

C.差模输入电压为20 ,共模输入电压为10 。

D.差模输入电压为20 ,共模输入电压为20 。

4.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5.在图示电路中为其输入电阻,为常数,为使下限频率降低,应( )。

A.减小C,减小 B.减小C,增大C.增大C,减小 D.增大C,增大6.如下图复合管,V1的 b1 = 30,V2的 b2 = 50,那么复合后的 b 约为( )。

A.1500 B.80 C.50 D.307.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两局部电路组成,即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

A.根本共射放大电路 B.根本共集放大电路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8.某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下图,该电路可能是( )。

2-基本放大电路复习练习题

2-基本放大电路复习练习题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负反馈电路)一、选择题: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f +=1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 引入了( )。

A . 负反馈B . 正反馈C . 自激振荡 D.干扰2、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条件是( )A .F A=1 B .F A = -1 C .F A >1 D. F A <1 3、在放大电路中,为稳定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可引入:(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4、在单级共基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 )。

A.同相B.反相C.相差90度D.不确定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6、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增益( )。

A.增加一倍B.为双端输入时的1/2C.不变D.不确定7、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

A.无负载B.无信号源C.无反馈通路D.无电源8、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成正比,称为( )反馈。

A.电流B.串联C.电压D.并联9、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D. -180˚10、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1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 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12、 放大管的导通角是0180的放大电路是( )功率放大电路。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详解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详解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详解:
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通过对两个相同型号的管子的共模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实现差分信号的放大。

这种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如通信、测量、计算机等。

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共射放大电路组成,每个管子的参数完全一样,温度特性也完全相同。

这两个管子的集电极分别接在一起,并通过公共电阻Ree 进行供电。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个管子的工作点相同,从而减小了零点漂移的影响。

差分放大电路的特点包括:
1.抑制零点漂移: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提高
了电路的稳定性。

2.差模信号放大:差分放大电路主要对差模信号进行放大,这种信号是由两个输入端
输入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组成的。

3.抑制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共模信号是指大小相等、极
性相同的两个信号。

差分放大电路在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对称性,可以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同时具有抑制共模信号的作用。

在实践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可以采用适当的负反馈和温度补偿措施。

差分运放总结

差分运放总结

通常有两种方法产生/利用(manipulate)差分信号:1.电子线路方式(electronic):成本低,体积和重量小,在低频和直流时频率响应好2.变压器方式:有很好的共模抑制比(CMRR),电流隔离,无功率损耗,有很好的抗恶劣EMC性。

差分运放的共模输出电压:差分运放输出的共模电压与输入无关,而由输入引脚V cm电压决定。

当V cm 引脚悬空时,差分运放输出的共模电压由其自身的结构决定,应用时应参考其数据手册。

图1 差分运放原理简图如上图所示,差分运放内部有一个V cm error amplifier(V cm偏差放大器)。

它通过不断比较输出共模电压和V cm端的电压并调整内部的反馈回路来保证共模输出电压跟随V cm。

差分运放的优点:1.抗噪声能力增强。

在差分系统中,保证差分传输线尽可能的靠近,可以使线路耦合的噪声表现为共模电压。

同时电源部分引入的噪声也以共模电压的形式体现。

而差分运放具有很好的CMRR,对共模电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差分运放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

2.动态范围增大一倍。

由于两个差分输出在相位上的改变,其输出的动态范围与单端输出相比增加一倍。

3.消除偶次谐波差分运放的输入输出相位变化:图2 差分运放典型应用电路差分运放两条反馈通路必须保持平衡。

两条反馈通道构成了对称的反相器。

其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关系如下:图3 正弦正端输入波形图图4 正弦信号负端输入波形图差分运放输入电阻的计算图5 差分运放单端输入时输入电阻由上图,差分运放单端输入时的输入电阻计算公式为:()12G IN F G F R R R R R =-⨯+差分运放的几个电路图6 差分运放基本电路由上图,有下列定义:输入定义:V ID =V IN+−V IN− V IC =(V IN++V IN−)/2输出定义:V OD =V OUT+−V OUT− V OC =V OUT++V OUT−2=V OCM β的定义:β1=R 3R 3+R 4 β2=R 1R 1+R 2则由上述定义,有:V OD =2[V IN+(1−β1)−V IN−(1−β2)]+2V OCM (β1−β2)β1+β2 由上式可以看出,如果两反馈通道平衡,即有R 1=R 3,R 2=R 4。

电子技术复习题

电子技术复习题

电子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1、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A. P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B. N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C.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都不带电。

2、处于截止(饱和,放大)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为()。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3、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压分别是V1=3V,V2=7V,V3=2.7V,由此可判断该晶体管的管型和三个管脚依次为()。

A、PNP管,CBEB、NPN管,ECBC、NPN管,CBED、PNP管,EBC4、硅晶体二极管与锗晶体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死区电压)分别为()。

A、0.7V ;0.3VB、0.2V ;0.3VC、0.3V ;0.7VD、0.7V ;0.6V5、P(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元素构成的。

A. 三价B. 四价C. 五价D. 六价R的信号有()。

6、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集电极电阻BA、直流成分B、交流成分C、交直流成分均有7、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不能放大()。

A、交流电压信号B、交流电流信号C、交流电压电流信号7、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

A. 导通状态B. 截止状态C. 反向击穿状态D. 任意状态8、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电容,电阻)的信号有()。

A. 直流成分B. 交流成分C. 交直流成分均有9、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主要放大对象是()。

A. 直流信号B. 交流信号C. 交直流信号均有10、在共集(射)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是()A、相位相同,幅度增大B、相位相反,幅度增大C、相位相同,幅度相似11、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是()。

A、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B、不失真问题C、管子的工作效率12、晶体管(场效应管)的控制方式是()。

A.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B. 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C.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13、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可以计算晶体管放大电路的()。

阻抗变换器的原理

阻抗变换器的原理

阻抗变换器的原理
阻抗变换器是一种电路或设备,用于将电路的输入阻抗转换为具有不同值的输出阻抗。

它常用于匹配不同电路或设备之间的阻抗,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或信号匹配。

阻抗变换器的原理基于电路中的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

它通常由包含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组合构成。

在阻抗变换器中,输入阻抗由源电阻Rg和源电感Lg组成。

输出阻抗由负载电阻Rl和负载电感Ll组成。

为了实现阻抗的
变换,必须选择合适的阻抗变换元件,如变压器、电容器或电感器。

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阻抗变换器元件。

它通过互感作用实现阻抗匹配。

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相连。

当输入端施加电压时,通过变压器的互感作用,输出端会产生一个匹配输入阻抗的电压信号。

电容和电感是另外两种常用的阻抗变换器元件。

它们通过频率依赖性实现阻抗变换。

当输入电路的频率发生变化时,电容和电感的阻抗值也会相应变化。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和电感元件,可以使输出电路的阻抗与输入电路的阻抗匹配。

阻抗变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输入和输出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最大功率传输要求和信号的失真情况。

正确选择和配置阻抗变换器元件可以确保电路中的能量传输最大化,并实现信号的最佳匹配。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7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7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 )
1. 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
A. 比 例
B. 加 减
C. 积 分
1 A卷
)运 算 电 路 。 D. 微 分
2. 欲 将 方 波 电 压 转 换 成 尖 脉 冲 电 压 , 应选用(
A. 比 例
B. 加 减
C. 积 分
)运 算 电 路 。 D. 微 分
7. 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改为单端输入,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
A.不变
B.提高一倍
C.提高两倍
D .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8. 稳压二极管工作于正常稳压状态时,其反向电流应满足
(
)。
A. I D = 0
B. I D < I Z 且 I D > I ZM
C. I Z > I D > I ZM
D. I Z < I D < I ZM
C噪声
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 ) 1. 在 运 算 电 路 中 , 集 成 运 放 的 反 相 输 入 端 均 为 虚 地 。( )
2. 频率失真是由于线性的电抗元件引起的, 真。( )
它不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因此是一种线性失
3. 三极管的 C、 E 两个区所用半导体材料相同,因此,可将三极管的
动放大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 uic =
; 差模输入电压 uid =
,输出电压为
uo =

4. 开关稳压电源的调整管工作在
状态,脉冲宽度调制型开关稳压电源依靠调节
调整管的
的比例来实现稳压。
5. 单相
电路用来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相脉动的直流电压。
6. 放大电路中采用有源负载可以

模电选择填空题

模电选择填空题

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2、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组态: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反馈。

6、在双端输入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射极电阻RE 对信号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

1.为保证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发射结必须加偏置电压,集电结必须加偏置电压。

3.互补对称输出电路容易产生交越失真,主要因为两个对称三极管特性有电压,在输入回路加偏置电压可消除该失真。

4.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可放大器增益的稳定性,但同时放大器的增益。

5.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能够放大信号。

10.一理想 OTL电路, Vcc=9V, R L= 4Ω,则其最大输出功率为,每个三极管的最大功耗为。

1. NPN型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有顶部失真,它属于失真,消除该失真要Rb 的阻值。

()A. 截止增大B. 饱和增大C. 截止减小D. 饱和减小2. K 越大,表明电路。

()CMRA. 放大倍数越稳定B. 抑制零漂能力越强C.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D. 输入信号中差模成分越大3.若希望抑制 50Hz 交流电源的干扰,应选用滤波电路。

()A. 高通B. 低通C.带阻D.带通4. 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5.集成运放工作时,一般工作在非线性区,它有两个输出状态(+U Opp或 -U Opp) ; 当 u+>u-时,输出电压 u =。

()oA. 饱和, +U OppB. 开环, -U OppC. 闭环, -U OppD.开环, +U Opp1、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 IB 从 12uA增大到 22uA时,I 从 1mA变为 2mA,那么它的β约为。

C3、要使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发射结必须,集电结必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的正确应用并不是那 么容易 , 以下将 对差 分放大 电路设计 中 阻抗变换 的考虑进行详细讨论 。
2 单 端 输 入 的 阻抗 变 换
利用运放 “ 虚短” “ 和 虚断” 的特点 , 结合戴维 南一 诺顿定 理 , 容易推算 出差分 放大 电路 的输 入阻抗。当输入信号为差分方式
RN = 2 I R () 1

时, I 该 c器件的输 出特性 要求 负 载阻 抗 R ≥1MQ, 图 2所 如
示。
③ 差分信号可以抑制共模 噪声 , 提高系统的信噪 比; ④ 差分信号可以抑制偶次谐波 , 提高系统 的总谐 波失真性
能。
显然 , 对该 I c器件而言 , 差分放 大器 2 7Q 的单 端输 入阻 6 抗太低 , 法满足其负载阻抗匹配 的要求 , 无 这将可能导致输出的 差 分信号电压不稳定 。解决 的办法是在这二者之 间加 一级电压
法。实际应 用表 明合适的 阻抗 变换对差分信号 的稳定性 、 高信噪 比具有 关键作 用。 提
关键词 : 差分放 大电路 ; 终端 电阻; 阻抗变换 ; 共模抑制 比
中 图 分 类 号 :N 2 . 7 T 72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82 ( 0 8 0 0 7 10 89 20 ) 7— 0 2—0 2
的信号链提供 了更加灵 活的设 计。
差分放大 电路 的特征在 于除 去同相成 分的功能 , 也就是说 , 对于差动 的输入成分 有很大 的增益 。因此作 为差 分放 大器 , 最
大 的 目的就在于取两个 输入 信号 的差 值 。在这里 , 重点 并不 在 于放大 , 而是如何取得稳定 、 高信噪 比的差分输 出信号 。

7 2・
《 测控技术} 0 8年第 2 20 7卷第 7期
差分放大 电路 中的阻抗变换
葛 炜 ,曹 毅 , 景龙 颜
10 8 0 09) ( 国兵 器 I 集 团 系 统 总体 部 , 京 中 I l 业 北
摘 要: 介绍 了差分放大 电路的特点 , 讨论 了在 不同输入 环境 下阻抗 变换的要 求, 以具 体应用 为例提 出了阻抗 变换的计 算方
单 电源低 电压供 电系统 的应用 ;
分放大 电路 增益 为 1时推荐 的外 围电阻值为 20 Q, R 0 即 =

20Q。由式 ( ) , 0 2 得 单端输入 阻抗 R =27Q。通 常在差分 6 定要求 。例如 笔者 在为某 C S器件 的输 出进行信号预处理 MO
电路实 际应用 的过程中 , 一些 I c器件 的模拟输 出对 负载阻抗有
① 差分信号是一对 幅度相 同 , 相位相反 的信号 。差 分信号 会 以一个共模信 号 为 中心 上下摆 幅 。差 分信 号包 含差 模 信号和共模信号两个部 分 ; ② 差分信号 的摆 幅是单端信号 的两倍 。这样 , 同样 电源 在 电压供 电的条件下 , 用差分信号增 大了系统 的动态范 围, 于 使 适
并联终端匹配的理论出发点是在信号源差分放大电路中的阻抗变换?73?一一一r图1差分放大电路的典型应用outic圭c妻图2器件输出特性7q0图3单端输入的差分放大电路阻抗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阻抗与传输线的霉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和驻波的目的
维普资讯
在大多数数据采集 与测控 系统 中, 传输信 号的速 度和精 度 是两个重要 的性能指标 。为了提 高高速 传输信号 的信 噪比 , 增 强抗干扰能力 , 差分放大 电路替代单端 信号传输 , 在信号处理 中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能 提供包括增 益 、 阻抗变换 和单 端到差 分转换等 的信号调理功 能 , 为包括 高速模 数转换 器 ( D 在 内 A C)
App ia i n o m pe e e Co e so n Di e e ta lc to fI nd nc nv r i n i f r n ilAm plfe r ui i d Cic t i
GE W e, CAO Yi i ,YAN i gln Jn — g o
( ot hn ntueo yt nier g B in 00 9 C ia N r C iaIs tt f se E gnei , eig10 8 , hn) h i S m n j
Absr c : e c a a trsi fdi e e ila t a t Th h r ce itc o f rnta mpl id c r uti n r d ce I a e o i e e p i ain i f i e ic i s ito u d、 n c s fd f rnta plc to mpe d nc o v r in i f n e e c n e so s ds u s d i t i a o p tng meh d i tf r r Th e ul o p i to o e ha p o it mpe d nc o v r in i ic s e n deal nd c m u i to spu o wa d. e r s t fa pl in pr v st ta prpra ei ca n e e c n e so s ke ontf rsa lt fd fe e i i a nd i r v n fS y p i o tbii o if rnta s ̄a la mp o i g o NR、 y l K e r : i e e i mpl id cr u t em i a e it n e mpe de e s thi ; y wo ds d f rnta a l i e ic i;tr n r ssa c ;i f l n nc wi ng CM R 大 电路 的特 点
图1 所示 为差 分放 大 电路 原理 的典型应 用 , 主要 特点如 其
下:
R 1 N=_ _
() 2
为降低差分放大 电路 的 电流 和 电压 噪声 , 围电阻 的取 值 外 通 常建 议尽 量取小一些 , 以典 型差分放 大器 A 83 D 19为例 , 在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