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本放大电路三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合集下载

bjt晶体管放大器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bjt晶体管放大器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bjt晶体管放大器设计仿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仿真和设计实验掌握BJT晶体管放大器的特性,了解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实验器材:电脑、Multisim软件实验原理:BJT晶体管放大器BJT晶体管放大器是工程中常用的放大器之一,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以被广泛应用。

BJT晶体管的放大器基本参数有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这些参数与负载、元器件选型等有关。

BJT晶体管放大器包括三个区域:基区、发射区、集电区。

当正向偏置(即基极正向,发射极负向,集电极正向)时,电子从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由于集电区厚度较大,电子大量扩散到集电区,形成电流放大效应。

由于收集极为多数载流子的主要地方,所以放大器的电流一般从集电极注入。

实验步骤1. 设计放大器的电路图,包括输入端、BJT晶体管、输出端、偏置电路等。

2. 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偏置电压、负载等元器件参数。

3. 使用Multisim软件按照电路图布局放置元器件,并将元器件的参数输入Multisim 中。

4. 设置测量点,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5. 分析仿真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电路。

6. 记录仿真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1. 设计一个以晶体管为核心的放大电路,要求两个输出端之间的放大系数应不小于100,放大器的直流通路电路使用以2mA为中心的工作点,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参数要求在电阻值误差的5%以内。

2. 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模拟电路。

3. 优化电路参数,得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

实验步骤及结果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电路图:其中,RE1、RE2为两个发射极稳流器。

根据放大器的基本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电阻的取值:R1=261ΩR2=1.1kΩR3=121kΩR4=6.5kΩR5=8.2kΩR6=39kΩR7=360ΩR8=4.7kΩ在仿真时,我们将R1、R2看作是一个整体R1//R2=228.1Ω,R6与R8也是一个整体,即R6//R8=8.81kΩ。

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运算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运算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电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运算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际测试,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 熟悉运算放大电路的实际搭建和调试方法;3. 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特性参数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运算放大器(OP-AMP);2. 电阻、电容等元件;3. 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测试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非反馈运算放大电路。

将运算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压源和接地,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并使用示波器检测输出信号。

2. 测试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将输入信号接入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通过函数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到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3. 探究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使用电压源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改变输入电阻的值,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同样地,通过改变负载电阻的值,测量输出电压和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

分析测量结果,得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4. 实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放大功能。

在基本的非反馈运算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引入反馈电阻,并调整电阻的值,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呈反相关系。

通过示波器观察和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验证反相放大的功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搭建基本的非反馈运算放大电路后,通过示波器观察到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波形,且幅度有所放大。

这表明运算放大器实现了信号的放大功能。

2. 在测试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时,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幅度成正比。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相符合,说明运算放大器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

3. 通过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约为几十兆欧姆,说明输入电阻较高,不会对输入信号产生较大的负载效应。

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 掌握放大电路的参数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

3. 理解各种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实验原理: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将小信号放大到较大幅度,从而实现信号增强、波形整形、滤波等功能。

放大电路一般由一个放大器和其它元器件组成。

放大器的基本功能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同时不改变其波形和频率。

按照输出信号的特点,放大电路可以分为音频放大电路、射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在放大电路中,放大器是核心部件。

一般来说,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是其最重要的特性。

增益是指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通常用分贝(dB)表示。

频率响应是指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应该保持稳定。

在放大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匹配。

2. 偏置电路的设计,确保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3. 常用的放大电路拓扑结构,如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直流稳压电源。

4. 万用表。

5. 电阻箱、电容箱。

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将三极管(NPN型)作为放大器核心部件,外加偏置电路和输入、输出电容等元器件。

其中,偏置电路应该满足三极管工作状态的要求,即基极电压为正,发射级和集电级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输入电容应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输出电容应该防止信号向下级传播时对下级线路产生影响。

将电路连接到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上,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和频率,记录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计算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2. 搭建共基放大电路。

将三极管(PNP型)的基极接到地电平上,集电级接到负电源电平,发射级接到输入电源,外加输出电容和输入电容等元器件。

其中,输出电容应该防止信号向下级传播时对下级线路产生影响,输入电容应该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场效应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场效应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场效应管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场效应管放大器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3. 学习测量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各项性能参数。

二、实验原理场效应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具有输入阻抗高、动态范围大、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

根据结构,场效应管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

1. 结型场效应管(JFET):JFET是一种三端器件,包括源极(S)、漏极(D)和栅极(G)。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导电沟道之间耗尽区的宽窄来控制电流。

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IGFET是一种四端器件,包括源极(S)、漏极(D)、栅极(G)和衬底。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感应电荷的多少来控制导电沟道的宽窄,从而控制电流的大小。

场效应管放大器主要由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组成。

输入级主要起信号放大作用,中间级主要起信号传递作用,输出级主要起功率放大作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含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2. 场效应管:JFET、IGFET各一只。

3.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

4. 接线板、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

2. 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分析放大器的性能。

4. 测量放大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增益、带宽、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器输出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基本符合预期,说明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

2. 放大器性能参数(1)增益: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得到放大器的增益为20dB。

(2)带宽:通过测量放大器的-3dB带宽,得到放大器的带宽为1MHz。

(3)输入阻抗:通过测量放大器输入端电压和电流,计算得到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1kΩ。

(4)输出阻抗:通过测量放大器输出端电压和电流,计算得到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为50Ω。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及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讨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共射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由晶体管、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点,使得输出信号得以放大。

具体来说,当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时,晶体管进入放大状态,输出信号通过负载电阻得以放大。

三、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搭建共射单管放大电路,注意连接正确。

2. 调节电源电压,使得晶体管正常工作。

3.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振幅。

4.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数据。

5. 分别改变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记录相应的输出信号数据。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放大倍数:通过比较输入信号的振幅和输出信号的振幅,可以得出放大倍数。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振幅成正比,但随着输入信号振幅的增大,放大倍数会逐渐饱和,不能无限增大。

2.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电路对外部信号源的阻抗。

在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入阻抗较低,可以有效地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放大输出。

3. 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外部负载的阻抗。

在共射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出阻抗较高,可以有效地驱动负载电阻,使得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小。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合适的工作点下,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放大,并输出相应的放大信号。

2. 输入信号的振幅和频率对放大倍数有影响,但是其影响是有限的。

3.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对电路性能有重要影响,合适的阻抗匹配可以提高电路的放大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对电路性能的一些结论。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放大信号的场合。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其原理与特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 学会搭建并调试共射极放大电路;3. 测量并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特性。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2)二极管(3)电阻、电容等元件(4)示波器(5)万用表2. 原理: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三极管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电容耦合方式进入基极,通过电阻与发射极相连,并通过电阻与负载电阻相连,输出信号从负载电阻中取出。

1.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原理,按照电路图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

注意连接正确,避免短路和接反等问题。

2. 调试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相连,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调整电路参数,使得输出波形达到最佳状态。

3. 测量电路特性: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并计算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放大倍数等特性参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共射极放大电路,并成功调试出了较好的输出波形。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入阻抗: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为XXX。

2. 输出阻抗: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为XXX。

3. 放大倍数: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计算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XXX。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适用于需要放大信号的应用场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原理与特性,并成功搭建了该电路并进行了调试。

实验结果表明,共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2.掌握测量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各种参数的方法和技巧。

3.分析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失真特性。

实验仪器:1.功率放大电路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3.函数发生器4.直流电压源5.电子万用表6.各种被测元器件实验原理:低频功放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在低频段进行放大的电路。

其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在几十赫兹至几千赫兹之间。

低频功放电路通常由放大级、直流偏置电路和输出级组成。

实验步骤:1.搭建低频功放电路。

2.设置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所需频率,幅度为所需幅度。

3.连接被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到示波器上。

4.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5.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放大倍数。

6.通过调整放大电路中的元器件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7.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和失真程度。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放大电路参数和实测的波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电路对信号源的等效输入电阻,通常用输入端电阻表示。

在本实验中,测得的输入阻抗为XXX欧姆。

2.输出阻抗:输出阻抗是指电路对负载的等效输出电阻,是输出端电压与输出端电流之比。

在本实验中,测得的输出阻抗为XXX欧姆。

3.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端电压与输入端电压之比。

在本实验中,测得的放大倍数为XXX倍。

4.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电路的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在本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放大倍数,绘制出了频率响应曲线。

5.失真程度:失真是指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发生的非线性失真,表现为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变形。

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可以分析失真的特点和程度。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掌握了测量和分析低频功放电路的各种参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了低频功放电路的失真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搭建的低频功放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和较低的失真程度,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的确定方法;3.学习基于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设计的放大器;4.通过实验测量并分析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数字万用表;2.函数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双踪示波器;5.NPN型晶体管;6.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

三、实验原理1.在输出信号的封装之前,输入信号先经过耦合电容CE进入晶体管的基极,经过放大形成输出信号;2.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E进入基极后,根据电流放大的原理,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与输入信号在幅度上成正比;3.集电极电流变化引起集电极电压变化,通过电容负载使输出电压变化;4.通过对负载进行选择可以实现不同放大效果,如电阻负载可以使电路具有较好的输出信号功率;电容负载可以实现相位整顿放大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首先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图连接实验电路,电源电压选择为12V,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按照实验要求选择;2.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记录各个器件正常工作电压,包括集电极电压、基极电压、发射极电压等;3.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并记录相关数据;4.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并分析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数值,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给出分析结论。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其中电压增益可以通过输出电压幅值除以输入电压幅值得到,输入阻抗可以通过理想放大电路的计算公式得到,输出阻抗可以通过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比值得到。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的输入阻抗,从而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阻抗匹配功能。

同时,在选择合适的负载电阻和负载电容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改变,如形成整流放大等特殊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实验05基本放大电路三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学习测量放大电路的r i ,r o 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R L 。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精心整理
所谓输入电阻,指的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不包括R1、R2部分。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K1电阻如图3.4,测量V S与V i,即可计算r i。

(2)输出电阻测量(见图3.5)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 L值使放大电路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带负载时V L和空载时的V O,即可计算出r O。

思考题:
精心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