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与暖区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探析锋面天气特征

探析锋面天气特征

探析锋面天气特征摘要:本文阐述了锋面天气的形成原因,对锋面天气特征进行说明,做出锋面天气适应性分析,希望对我国锋面天气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锋面;锋面天气;天气特征一、锋面天气的形成原因锋是指冷、暖气团之间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

在它的两侧,气象要素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锋时,天气将发生剧烈变化。

锋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在空间呈倾斜状态,其下方为冷气团,上方为暖气团。

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随着地球自转,过渡带向冷区倾斜。

锋与空中某一平面或垂直剖面相交的区域称为锋区。

锋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形成,其水平范围与气团水平尺度相当,长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水平宽度在近地面层一般为几十千米,窄的只有几千米,宽者也不过几百千米,到高空增宽,可达200~400km,甚至更宽些。

由于锋区的宽度同气团宽度相比显得很狭窄,因而常把锋区看成是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锋面和锋线统称锋。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一般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类型。

二、锋面天气特征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的云系、雾、降水、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

锋面天气的强弱主要决定于锋面坡度的大小、锋附近空气垂直运动状况、气团属性(尤其是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和稳定度等因素。

1、暖锋天气。

在北半球暖锋多为西北—东南走向,锋前 E~SE风,锋后 S~SW 风,锋过境时,风向作顺时针变化。

在南半球暖锋线多为西南—东北走向,锋前 E~NE风,锋后吹 N~NW 风,锋过境时,风向作逆时针变化。

在垂直方向上,一般暖锋附近的冷、暖气团两侧均为上升运动。

暖锋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后退,暖风过境意味着后面的暖气团取代前面的冷气团,引起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锋前出现负的3小时变压。

暖锋的坡度较小,暖气团在推挤冷气团过程中缓慢沿锋面向上滑行,当升到凝结高度后在锋面上产生广阔的、系统的层状云系。

典型云序为:卷云(Ci)→卷层云(Cs)→高层云(As)→雨层云(Ns)。

冷锋暖锋判别法教程文件

冷锋暖锋判别法教程文件

冷暖气团相遇时的交界面就是锋面,在剖面图上锋面一般以倾斜线表示。

因冷气团密度大,故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锋,冷气团总在锋面的下侧,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侧。

那么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呢?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所以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的方向也就不同。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如图A)。

在图中冷气团部分一般画有冷气团向前推进的方向箭头,它与暖气团在锋面上被迫抬升的气流运动箭头方向相反。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如图B)。

在图中,暖气团沿锋面爬升的气流方向箭头,与锋面另一侧的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由此,可借助于冷气团的箭头方向来判别冷、暖锋。

二、锋面符号不同。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如图C为冷锋符号。

而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如图D为暖锋符号。

三、锋面坡度(即锋面线与地面的夹角)不一样。

因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因此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

四、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在锋线前,雨区范围较宽。

五、冷锋、暖锋降水的时间、强度也不一样。

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暖锋降水时间长,强度小。

六、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以上是冷锋和暖锋的主要区别,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其中以冷锋的影响为主。

冷暖峰区别

冷暖峰区别

冷锋
区别四:冷暖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不同
区别五:锋面坡度(即锋面线与Fra bibliotek面的夹角)不一样
解释: 因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
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因此冷锋坡度 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 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
冷暖锋过境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
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因 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长,多连续性降水 。
过境前:低压、高温、晴朗 过境时:大风、雨雪、降温、气压上升 过境后:高压、低温、晴朗
区别一: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冷锋中冷气团势力强, 则它就主动运动,暖气团与之相遇后被迫抬升,冷锋移动方向与冷气团 运动方向一致;暖锋中暖气团势力强,与冷气团相遇后,暖气团因密度 小主动爬升到冷气团之上,而冷气团则被迫转向。暖锋移动方向与暖气 团运动方向一致。

初中地理冷锋和暖锋的区别.doc

初中地理冷锋和暖锋的区别.doc

初中地理冷锋和暖锋的区别
初中地理冷锋和暖锋的区别:势力强弱不同
因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因此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

2、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在锋线前,雨区范围较宽。

3、冷锋、暖锋降水的时间、强度也不一样。

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暖锋降水时间长,强度小。

4、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冷暖锋的区别

冷暖锋的区别

冷暖峰的比较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冷锋 暖锋 锋前 锋前 锋后
锋后
暖气团被迫抬升,坡度大
暖气团徐徐爬升,坡度小
◆气团的运动状况不同
◆降水位置不同:冷锋——锋后,暖锋——锋前,但降水都产生在冷气团这一侧
◆锋面坡度不同:冷锋——较陡,暖锋——较缓,但两者锋面都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表示方法不同:冷锋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暖锋半圆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
类型
天气特征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
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气压高,天气晴朗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连续性降水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暖锋
冷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暖锋








类型 冷 锋
暖 锋
降水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 强度较小的连续性降水 多锋后,范围狭窄 多锋前,范围宽广 示意图 雨区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 的大风、沙尘暴、寒潮天气 一场春雨一场暖
我国天 气实例
沙尘暴
2008年1月份开始,我国南方遭受了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天气。

寒潮
THANK YOU。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和冷锋有什么不同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和冷锋有什么不同

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

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1、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天气晴朗、气压较高;
2、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
3、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相对湿度下降、风向顺转、天气转多云到晴。

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在我国明显的暖锋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冷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
1、温度不同:
冷锋过境气温骤降,暖锋过境温度会升高。

2、天气状况不同:
当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暖锋过境时,暖气团在徐徐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产生连续降雨,并且雨区在锋前。

3、降水不同:
暖锋持续性降水,连绵阴雨,雨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冷锋会形成强降水,暴雨或大雪,雨区范围较狭窄,降水时间短,主要在峰后。

锋面系统和天气

锋面系统和天气

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北方夏季的暴雨 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
暖 一场春雨一场暖 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时或遇到高 大的地形阻挡,锋面会如何移动?
来回 摆动
——
梅 雨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云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
锋面系统和天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什么是气团? 按性质如何划分?
冷气团
暖气团
2、什么是锋面?锋面有何特征 3、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比较冷暖锋有何区别?
比较 气团移动方向 锋面坡度
冷锋

冷 较大
暖锋


较小
锋面符号
锋面移动速度
较快
较慢
雨区范围 降水特点
多在锋后,
多在锋前,
范围窄
范围宽
强度大,历时短 强度小,历时长,
4、图中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1)该锋是 冷 锋,判断依据 ____冷__气__团__向__暖__气__团__移__动__________ 。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预报 24小时后该城市的天气:
__冷__锋__过__境__,__出__现__大__风__、__雨__雪__天__气___。
课堂练习
1、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有 (D ) A、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的锋 B.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 C.过境后气压降低 D.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
3、读图,
回答下列
问题:
西

(1)该图为 暖 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 动方向是 自西向东 。

冷锋暖锋判别法

冷锋暖锋判别法

冷暖气团相遇时的交界面就是锋面,在剖面图上锋面一般以倾斜线表示。

因冷气团密度大,故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锋,冷气团总在锋面的下侧,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侧。

那么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呢?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所以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的方向也就不同。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如图A)。

在图中冷气团部分一般画有冷气团向前推进的方向箭头,它与暖气团在锋面上被迫抬升的气流运动箭头方向相反。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如图B)。

在图中,暖气团沿锋面爬升的气流方向箭头,与锋面另一侧的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由此,可借助于冷气团的箭头方向来判别冷、暖锋。

二、锋面符号不同。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如图 C 为冷锋符号。

而暖锋用线条加(黑) 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如图 D 为暖锋符号。

三、锋面坡度(即锋面线与地面的夹角)不一样。

因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因此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

四、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在锋线前,雨区范围较宽。

五、冷锋、暖锋降水的时间、强度也不一样。

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暖锋降水时间长,强度小。

六、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以上是冷锋和暖锋的主要区别,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其中以冷锋的影响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罗聪 ( 1 9 8 4年生) , 男, 硕士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天气预报业务工作。
第 3期
罗聪等 : 锋 面与 暖区短 时强降水的特征差异分析

雨强 占 7 . 6 6 %, 超过 8 0 mm 的 占 1 . 8 3 %, 平 均雨
降水 出现 的时段 , 同时空 间上 离强 降水 站 点最 接
表 1 锋 面 和 暖 区强 降 水 日期
及环流特征 ; 郑彬等 研究指出, 华南前汛期锋 面降水 和季 风 降水 的空 间分 布 存 在 一 定 的对 应
关 系 。前人对 短 时强 降水 出现 的天 气 背 景 和环
境场物理量特征等进行 了详细的探讨 _ 6 。然
而 以上研 究更 多侧 重 于个例 分析 , 缺 乏对 两 类短
华南 前 汛 期 不 仅存 在 锋 面 暴 雨 ,而 且 还存
小 时雨 强 ( 以下 简 称 雨强 ) 和伴 随 的灾 害 性 大 风 特征 ; 并 挑选 每个过 程 中引发 较 大雨 强 的典 型 风 暴单 体 ( 各选 1 0例 , 表略 ) , 利用 自动 气象 站 、 Mi .
在暖区暴雨 ( 指华南 和南海北部都没有锋 面存
和强 回波 区 V I L密度更大 , 具 有更 深厚 的强 回波 核 区, 平均移 动速度也 更快 ; 锋面 强降水风 暴具有强 度更大和更为深厚 的强 回波核心区 , 决定 了此类 风暴 的对 流性更 明显 。
关键词 : 天气学 ; 短时强降水 ; 环境物理量 ; 雷达特征
中 图分 类 号 : P 4 4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9 0 . 2 0 1 5 . 0 3 . 0 0 2
据 和线索 。
2 风 雨 特 征对 比
2 . 1 雨强分 布
1 资料 与 方 法
选取 2 0 1 2 -2 0 1 3年 的典 型锋 面 ( 5次 ) 和暖
锋面 强 降水 样 本 中, 2 0—5 0 m m 雨 强 占
9 4 . 2 7 %, 5 0— 8 0 mm雨强 占 5 . 2 6 %, 超过 8 0 mm
第3 7卷第 3期 2 0 1 5年 6 月
广 东 气 象
Gu a n g do n g Me t e o r o l o g y
Vo 1 . 37
No . 3
J u n e
2 01 5
罗聪 ,胡胜 , 张羽 ,等. 锋 面与暖 区短时强降水 的特征差异分析 [ J ] . 广东气象 , 2 0 1 5, 3 7 ( 3 ) : 6—1 0
在, 且 华南 也不受 冷空 气或 冷高 压脊 控 制 时产 生 的暴雨 ) , 关 于华南 暴 雨 的气 候特 征 、 形 成机 理 和 概念模 型 等 方 面也 有 了很 多 研 究 成 果 _ 1 ] 。如
谢炯光 等 分 析 了广 东前 汛 期 暴 雨 的气 候 背景
c a p s 和S w a n 雷达拼图资料 , 对风暴的的环境物 理量和雷达反射率 因子及其廓线等特征进行统 计分 析 , 寻找 两类风 暴单 体 的异 同点 。
锋 面 与 暖 区短 时强 降水 的特 征 差 异 分 析
罗聪 。胡胜 ,张羽 ,李怀 宇 , 何如 意
( 1 . 广州市气象台 , 广东广州 摘 5 1 0 0 8 0 ; 2 . 广东 省气 象台 , 广东广州 5 1 0 0 8 0 )
要: 选择 2 0 1 2 -2 0 1 3年锋面和暖区强降水过程 , 利用 自动站 、 Mi c a p s 和 S WA N雷达拼 图资 料
时强降水 的典型特征和差异的系统性对 比研究。 本研究基于锋面和暖区典型短时强降水 的个例 ,
对 比分析 2类 短时 强降水 的 物理 特征 及 差异 , 并 对 造成这 些 差 异 的原 因进 行 探 讨 ,以加 深 对 华 南 短时强 降 水 的认 识 ,为 业 务 预 报 提 供 科 学 依
极值为 1 0 0 . 7 m m。而 暖 区强 降 水 中 5 0~8 0 mm
基金项 目: 华南 区域 气 象 中心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 G R MC 2 0 1 2 M 0 1 、 G R MC 2 0 1 2 M 0 6) ; 广 东省气象 局科技 项 目( 2 0 1 3 B 0 1 ) ; 公 益 性 行 业 专 项 ( G YH Y 2 0 1 4 0 6 0 0 3 ) 共 同 资 助
分析两类短 时强 降水 的雨强及伴随 的灾 害性 大风 特征 , 并 针对典 型强 降水风暴 的环境场 和雷达物 理 量特征进行对 比 , 结果发现 : ( 1 ) 暖区强降水过程 出现 8 0 mm / h以上超强 降水 的概率更大 , 降水极值也 更大 , 但锋面强降水更容 易伴 随有灾 害性大 风出现。( 2 ) 暖区强 降水通 常发生在不稳定 能量较高 的环 境场 中, 湿层深厚 , 低空暖湿急流输送是重要原因 , 而锋 面强 降水 过程 中, 容 易受锋 面或中层冷空气逆 温影 响 , 使得 C A P E明显偏小 。( 3 ) 锋 面短 时强降水 风暴 的最 大反射 率 因子更 强 , 核心高度 更高 , V I L
区强降水 ( 4次 ) 过程 ( 表1 ) , 对 比其 中 出现 的全
部 短时强 降水 ( 小 时雨量 达 2 0 m m 以上 ) 样本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 0 5
的仅 占 0 . 4 7 %, 平均 雨 强 为 3 0 . 2 mm, 小 时 雨 量
强为 3 2 . 2 mm, 小时 雨量极 值 为 1 5 3 . 2分析 强 降水 过 程 的环境 物
理量特 征 。 3 . 1 不稳 定能量 对 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