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2022最新题库(带答案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使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3.个人可支配收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即得个人可支配收入。

人们可以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4.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7.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二、判断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

√2.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某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某4.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DP。

√5.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为200543元,它是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四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M-某+Kr)。

√7.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某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

某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某11.200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5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某12.用收入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Hale Waihona Puke 二、国民收入帐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 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 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 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 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 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 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 帐户知识。
GNP 所有常住公民创造的产值
GNP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产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产值
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 GDP与GNP的区别之处: 例如,在美国,GDP剔除了美国公民因拥有
外国资产所获取的工资和利润,但包括在美国 境内的外国人的利润和工资收入。 以B代表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W 代表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则二者 关系式为: GNP=GDP+B-W 如果 B>W ,则GNP>GDP;如果 B<W,则 GNP<GDP。
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
年份 名义GDP 物价指数 实际GDP 增长率
1972 1975 1977 1979

1171 1529 1890 2369
100 127.2 141 165.5
通常把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 为GDP的紧缩指数。
6、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 产的产品价值,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 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GDP而不是GNP作 为衡量本国经济总量的指标? 在现行国民收入统计中,通常区分国民原则和国土 原则。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 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NP; 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 否本国国民,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DP。 二者统计内容一致,差别就在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GDP的意义及缺陷,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支出法计算GDP。

二、教学重点:重点是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

三、教学难点: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4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从绪论中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就研究这套反方法。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面加以论述。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GDP不包括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即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这把尺度加以衡量的。

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如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另外,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 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内生产总 值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 NDP = GDP ― 折旧费
3、国民收入 NI 〔national income〕
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五个总量〕。 它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得到 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NI = NDP ― 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 政府给企业的补贴
4、个人收入 PI〔personal income〕
❖ 指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 ❖ 〔注意这里的“个人收入〞仍然是一个宏观总量
概念。〕
5、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3、两个恒等式
❖ 总产出〔GDP〕≡总收入
❖ 总产出〔GDP〕≡总支出
对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增加价值〞法计算:
如一件衣服市场价值:
增加
棉花 棉纱 棉布 成衣 零售衣服
价值 〔投入〕15
5
10
15
5
要素收入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产出〕 总收入
15
5
10
15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 5 + 10 + 15 +
30
20
成衣
45
30
服装(销售
50
45
商)
合计
160
110
增加值 15 5 10 15 5
50
❖ 例题:以下各项能否计入今年的GDP?为什么? ❖ 〔1〕厨师在自己家中烧的饭菜; ❖ 〔2〕购置去年建造的住房; ❖ 〔3〕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 ❖ 〔4〕政府发放给失业人员的300元救济金; ❖ 〔5〕政府雇用原失业人员作为雇员,发300元工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鸿业《西⽅经济学》第⼗⼆章国民收⼊核算知识点总结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的诞⽣可以迫溯到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时代,“古典主义”的思想占据着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考察⼤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在《通论》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宏观的⾓度出发来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般理论。

3、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1)实际国内⽣产总值GDP:是指⽤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率:是报告期物价⽔平同基期物价⽔平的⽐率,⽤来飾量物价上升的速度。

(3)失业率:衝最失去⼯作的劳动⼒的⽐例。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祢为劳动⼒,失业者占劳动⼒的百分⽐就是失业率。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者的联系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为的分析⾃然也离不开个体⾏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般价格⽔平和产出⽔平。

(2)⼆者的区别第⼀,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问题。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 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 产量。
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 和自给性活动不计算入。
2021/2/18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16
课堂练习
说明下列各项能不能被计入到GDP (1)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烹制膳食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4)购买一把粉刷房屋的刷子 (5)重放一张2000年录制的刘德华的唱片
• GDP是在一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2021/2/18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10
一、GDP的含义
• 注意GDP与GNP的区别
1、定义的区别
GDP: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本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原则的区别
GDP: 属地原则
GNP:属人原则
宏观经济政策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2021/2/18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4
逻辑框架
出现问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
理论基础 国民收入核算
核心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理论运用
宏观经济政策
目的
经济增长
IS—LM








2021/2/18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5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原理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2021/2/18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6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 一、GDP的含义 • 二、名义GDP和实际GDP • 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产出等于支出
▪ 为什么产出等于支出?因为最终产品的销售 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而全社会 的产出(价值增值)等于全社会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销售收入),因此全社会的总产 出等于总支出。
▪ 综上所述,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GDP核算的方法
▪ 由于总产出(价值增值)=总收入=总支出, 所以,GDP有以下几种核算方法。
中间产品
▪ 中间产品( Intermediate goods)是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 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 有时候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如煤
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 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企业的产出
▪ 在了解以上两个重要概念以后,我们来研究 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只有了解一个企业的 产出,才能了解国内生产总值。
▪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 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GDP的缺陷
▪ 1、GDP不能反映出未经过市场交易的产 出。如:
▪ (1)家务经济或家庭生产; ▪ (2)物物交易活动; ▪ (3)地下经济。如赌、黄、毒、黑等非法
活动,也包括服务员、出租车司机赚取的 小费,家庭教师在业余时间赚取的额外收 入等合法经济。
▪ 2、GDP是产出指标而非消耗指标,GDP无 法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特别是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收入不公等成本。
▪ 3、GDP反映了财富的创造部分而没有反映 财富的积累。一国穷兵黩武甚至战争也会导 致GDP上升;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家园会导致 GDP上升。但是战争和自然灾害不可能带来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 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含义
▪ 宏观经济学是从整体上考察国民经济运行及 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动。它是用总量分析研究整个国民经 济活动以解决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最终是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 长,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 (I)
•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 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即新资本的创造。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 宏观经济学所讲的投资 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 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 政府购买。 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 管理人员工资、存货投资以 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 及折旧。购买土地或证券不 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 属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 只是权益的一种交易活动,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即所有权从一个人转移到另 购买普通股票或债券。 一个人,并没有给投资项目 提供新的资金,因此不应计 购买一块地产。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知识结构图
GDP与GNP NNP与NDP NI、PI、DPI
总量概念
国 民 收 入 核 算
总量换算关系 生产法
总量核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投资储蓄恒等式)
国民经济核算框架
——研究型作家Eric Schlosser的《冷藏 的愤怒:美国黑市上 的性、毒品和廉价劳 动力》(2003年)。 ——启发:“看不见 的手”产生了相当大 规模的地下经济,而 我们如果不了解隐藏 经济如何起作用,就 不了解我们的整个经 济制度。
• 简言之,它(GDP)衡 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 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 西;它可以告诉我们关 于美国人的一切,但没 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 以做一个美国人而骄傲。
例子: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的5个阶段:
中间商品
•如果这件成衣出售给国外进口 商,则被当作是最终商品。
最终商品
用市场价值衡量的GDP
价值50元的衣服
价值100万元的跑车
价值1万元的环美旅游
•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属于市场活动 −以货币来衡量
市场价值统计标准举例:GDP的比较
• A国生产了1000台计算机和1000吨粮食,B国生产 了2000个手机和80000米布为例。如果已知A国的 计算机市场价格是1万美元/台,粮食为1.5万美元 /吨;B国的手机市场价格为0.2万元/个,布为 0.005万元/米;汇率为1美元=8元。 1、如果都用美元计算,那么A国的GDP是B国的几 倍? 2、如果两国人口数一样,那么从人均GDP的角度 看,是否意味着A国的生活水平就比B国高出几倍 呢?为什么?
•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 • 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 收入等于支出 因为某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正是某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的原理:图形解析
家庭
消费C
政府
政府支出G
总支出 商品市场
投资I 净出品NX 总产出Y
总收入 劳动者报酬
劳动力投入
企业
国外部门
–参议员罗伯特· 肯尼迪, 1968
• 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GDP?
GDP高的国家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如更好的学校, 更清洁的环境,更好的医疗福利等等;
生活质量的许多指标与GDP成正比,比如:艰苦寿命、 成人识字率、互联网的使用、婴儿死亡率等;
…… 它是一个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但是它始终不是一个 衡量福利的完善指标。 ―我们的衡量指标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我们的衡量指 标是有缺陷的,决策就会失误。政策的目标应该是增加社 会福利,而不是GDP。” ——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
CPI与GDP平减指数
四、人均GDP
• 人均GDP [Per Capita GDP]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GDP=幸福指数吗?
• 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都不能全面和 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和人们所享受的经济福利。例如:
–不能反映非市场活动的地下经济、灰色经济、 影子经济等的情况 –不能反映消费品所占比例以及闲暇、环境、 治安、生活质量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
入GDP。
三、商品市场的相关指标 • 数量指标:
–名义GDP和实际GDP –居民消费C –企业投资I
• 价格指标:
–物价总水平(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
话题:“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收入陷阱模型
不同国家人均GDP不同阶段的国际比较
(源于1950年-2011年有关统计数据)
何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新一届政府的承诺: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让人民共享人生出 彩的机会。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一、核算ຫໍສະໝຸດ DP的基本原理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消费 (C)
• 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 关于居住成本的注释:
–对租房者而言,消费包括租金 –对房主而言,消费包括住房的隐含租金价值,但不包 括住房的购买价格或按揭贷款
• 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
– 耐用消费品: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 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 – 劳务:医疗、理发、旅游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举例:GDP的核算(总收入=总支出)
价值15元 增值5元
价值20元
价值30元
增值10元
一共增值: 15+5+10+15+5 =50元
GDP等于所有生产者的增 加值的总和,它等于所有 生产者的总收入,也等于 新生产的最终商品的所有 购买值,即总支出。
价值45元
增值15元
价值50元
增值5元
二、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 从流通环节上看,GDP数值等于四类经济主体在 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用于满足四类经济主体的 需求,包括:
①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C] ②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I] =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从实物形态看:增加或更换的资本资产 =重置投资+净投资 从价值形态看:一定时期内新增的资本流量 ③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G] ④国外部门的净出口(即出口-进口)[X–M]
储蓄S 税收T 金融资产 总供给
劳动 供给
家庭
消费C
政府
政府支出G
要素市场
投资I 劳动 需求
商品市场
净出品NX 总产出Y 投资I
金融市场
金融资产 总需求
企业
国外部门
劳动力
商品和服务
资金
税收
GDP核算的创立/发展
Simon Kuznets 1901-1985
Richard Stone 1913-1991
当期的GDP平减指数-上期的GDP平减指数
当期的通货膨胀率= 上期的GDP平减指数 ×100%
–GDP平减指数的特点:
•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消费者物价 指数)广泛得多,反映的是国内 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而CPI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的所有 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二者之间既 有联系也有区别。相对而言,GDP 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 般物价水平走向。 • 经济学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 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 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 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 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 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 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概念: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以当期价格 [Current Price]或者说可变价格[Variable Price] 计算的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以从前的某一年 作为基期价格[Base-period Price]或者说不变价 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
GNP GDP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20 06 20 08 20 10
• 过去,人们在谈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时,主要 用的是GNP数据,现在则越来越多地使用GDP数字。 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要准确地计算哪些产值是属于哪个国家,变得 越来越困难。因此强调国民原则的GNP相对重要 性在下降,强调领土原则的GDP越来越重要。
举例:GDP与GNP
1978-2011年我国GNP与GDP
500000.0 480000.0 460000.0 440000.0 420000.0 400000.0 380000.0 360000.0 340000.0 320000.0 300000.0 280000.0 260000.0 240000.0 220000.0 200000.0 180000.0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0
现象:
地下经济的国际差异
国别
玻利维亚 津巴布韦 秘鲁 泰国 墨西哥 阿根廷 瑞典 澳大利亚 英国 日本 瑞士 美国
地下经济占GDP的百分比
68% 63% 61% 54% 33% 29% 18% 13% 12% 11% 9% 8%
“地下经济很 好地衡量了一个国 家的进步和健康程 度。当许多事情是 错误的时候,就需 要将其隐藏起来。”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货与二手货的问题
如果服装店今年 一年都卖不出这 件衣服,怎么计 算GDP? 如果今年卖出后, 又被购买者转让 出售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