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闻一多

合集下载

孟浩然诗(三首)简析

孟浩然诗(三首)简析

孟浩然诗(三首)简析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看去,诗人一夜没有睡好,风雨声让他担心花朵可能经受不住;后来迷迷糊糊地睡去,连天亮了都不知道。

这时到处都能听到鸟叫的声音,美妙极了。

尽管有风雨,春天仍然是挡不住的。

生活是多么美好,完全用不着感伤。

世界上不可能永远阳光普照,毫无风雨;生活里总会有曲折变化。

“‘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说”(吴瑞荣《唐诗笺要续编》),诗人既有他的担心,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而以后者为主。

在这样一首非常明白易懂的小诗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真景实情,人说不到”(顾璘《批点唐诗正音》),所以很耐读。

孟浩然热爱生活,与花鸟大有感情,同自然和谐相处,他的担忧和愉悦又都是淡淡的——这样的诗人,大家都喜欢读他的作品。

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在唐朝,被认为有罪的官员往往被打发到南岭以南的蛮荒之地去,让他受罪。

孟浩然虽然一生没有正式进入官场,但认识不少官员,其中颇有被发配到岭南去的,例如他有一首题为《江上别流人》的诗写道:“以我越乡里,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其中就流露了对于被流放者的同情——那时许多被流放者其实是比较好的官员。

南岭是很大的山,也是一条天然的气候分界线。

南岭五岭中的大庾岭以梅花著称,据说“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寒暖之候异也。

”(《白孔六帖·梅》)诗人的朋友袁瓘袁拾遗被流放到岭南去,应当比较早地看到梅花了,但那里的春天同洛阳的春天相比又如何呢?问这样一个似乎不着边际的问题,隐含着对于落难之友的同情。

孟浩然的诗总是写得很含蓄,下笔很淡,然而很值得咀嚼回味。

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一辈子没有正式做过官,是著名的隐士,而从这一首诗看去,他并非不想出仕,倒是很希望有高官来引荐提拔自己。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看取莲花净——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原文、译文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看取莲花净——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原文、译文与赏析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译文】韵译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散译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注释】⑴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

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

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⑵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

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

寂:一作“处”。

⑶结宇:建舍。

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

一作“构”。

空林:空寂的山林。

⑷众:一作“群”。

壑(hè):沟壑。

⑸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⑺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

亦指《莲花经》。

⑻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

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赏析之一】此词创作具体时间不详。

义公是位高僧,禅房是他坐禅修行的屋宇。

“禅寂”是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

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依空林”点出禅房的背景,以便自如地转向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

禅房的前面是高雅深邃的山景。

开门正望见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台阶前便与一片深深的山谷相连。

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会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

中国人的心灵(二)

中国人的心灵(二)

精彩文段摘抄:闻一多先生称孟浩然的诗:“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其实,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在我看来,关键在于孟浩然描写的这种田园生活本身即具有无限魅力,这种生活本身因为其符合人之本性,虽不能说具备了幸福生活的一切条件,却已具备了基本因素。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还摒除了那些常在的与幸福有害的东西:比如生活中的压力、竞争、安全感缺乏,患得患失的心境等。

总之,孟浩然笔下的这种田园生活本身即具有感动人心俘获人心的力量,孟浩然用老实的笔老实地写出来,即已完成了对生活本身魅力的“复制”。

比如说,上述《过故人庄》一诗的魅力就主要来自这种生活的魅力,孟浩然文字的传神和韵味倒在其次。

谓予不信,我们仿作一首:故人具海鲜,邀我至酒家。

大厦街边合,立交远处斜。

开轩面闹市,把酒话股市。

待到发财日,还来喝早茶。

你看,韵味顿失,不仅没有了孟浩然的“清”气,还弥漫着难耐的浊气、俗气。

可是,我们基本上保持孟诗的形式,他用得巧妙的词我们也保留了,我们只是改变了几个名词——是的,正是这些“名”的改变,让我们也改变了“实”。

孟浩然的“名”,指称田园,而我们这改诗中的“名”,则指称现代都市的生活。

这样的置换,使我们知道,孟诗《过故人庄》的魅力,确实主要来自于他描绘的那种生活本身。

而我们改诗所描绘的生活中,一些潜在的危机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破坏了我们此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重阳会如期而至,菊花到时会开,股市则凶险莫测,发财更只在两可之间,且这种欲望之壑永远难填,赚足多少时,我们才有那一份满足而闲雅的心境?节奏的快速,市声的嘈杂,话题的沉重,我们的心灵已不堪重负,诗意早已在人间蒸发。

古代田园诗中的幸福感美感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相对稳定和生活因素的可预期性。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患得患失的社会——唉,正如有人预言的,山水田园诗将会消失——不,已然消失……可是,我们怎能失了那一份闲暇?没有这一份闲暇,我们如何去感受生活?阅读心得:人民更不懒,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劳动挥洒汗水,哪一件是懒惰之人能做出之事?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多数是对朝廷听之任之,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就会满足,不会反抗.直到饿的忍无可忍了,才会去寻找机会,发动起义,然而这种农民起义也多数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思想纲领而惨遭失败.中国古代的人民受统治阶级的严酷压迫和剥削,思想被统治阶级禁锢,一生都在为生存而挣扎,唯一的理想就是让子孙读书做官,为朝廷效力,忠于皇上,沿着一条由统治者既定的大众生存模式,一代一代地默默无语地忍耐地生活.这应该算是被统治者愚民政策导致的惰性之所在!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延续到了今天,虽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却在近代面临科学落后,遭受各种凌辱.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所崇尚的经典文化某种意义上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官员是沿袭了传统文化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封闭”型人才;中国的人民是愚民政策的受害者;这种安分守己,每个人都坚守着心中的“礼、法”的现状是多么禁锢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当西洋人大踏步地迈向世界时,我们却仍然闭上双眼,让机器内部运转,不遗余力地把想侵入内部的人、事、思想统统排出体外.这,也恐怕就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受到欺侮的根本原因吧!看了“中国人的心灵”一书之后,我有了一种深深的感触:所谓自由之思想、创新之灵魂,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是多么地重要.而这自由之思想、创新之灵魂都应该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服务于封建的统治者,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重点谨记在心灵深处的吧.。

过故人庄·赏析·孟浩然

过故人庄·赏析·孟浩然

过故人庄·赏析·孟浩然过故人庄·赏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诗人在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乡村老朋友那里做客时写的一首诗。

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诗人却写得充满了情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开头两句写诗人被邀请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诗人到他田庄里去。

“故人”表明诗人不是第一次去朋友家。

“具鸡黍”邀请诗人,表明两人是老友之间的往来,没有客套和排场,这两句诗人没有一点渲染之色,提笔而就,简单自然地写入主题,淳朴、亲切。

这样的开头,让人感觉轻松、自然,具有很好的引导下文作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去朋友家途中见到的山村景色。

绿树茂密,连成一片,环绕着村庄,村庄外,有连绵的青山横斜着。

诗人写了近处村子绿树环绕,自成一统,接着又宕开一笔,写远景,将空间范围扩大,让人眼前变得开阔,使村庄不显孤单。

这两句诗形象地勾勒了村庄美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意境优美、景色幽静,其中也流露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五六两句写的是在朋友田庄里饮酒闲谈的情景。

诗人面对着开阔幽美的打谷场和菜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饮酒一边和朋友谈论庄稼农事,氛围非常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诗人和朋友本来是在屋中饮酒交谈,而“开轩”两字把外面的景色映入到户内,使空间变得开阔,人们的心境也豁然开朗,怡然自得。

在这样开阔、舒适的优美环境中说说农事、聊聊家常,自然是心情舒畅而惬意的。

这两句田园气息浓烈,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青山绿树下的小村庄就在眼前,好像能闻到乡土的清新气息,诗人和朋友话桑麻中的欢笑声好似就回荡在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结尾这两句写诗人离开朋友庄园的情景,诗人在离别时候和朋友约定,待到重阳佳节还来相聚,把酒言欢。

诗人被这优美的田庄生活深深吸引,所以决定重阳日还来这里,朋友待客的热情和自己做客的愉快心情,跃然纸上。

孟浩然的诗的风格

孟浩然的诗的风格

孟浩然的诗的风格孟浩然的诗的风格孟浩然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的诗的风格,供参考!清淡自然的诗风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如《耶溪泛舟》)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丰富的山水诗歌意境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

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如《彭蠡湖中望庐山》。

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

盛唐著名诗评家殷璠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

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

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

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独化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的问题的提出始发轫者当推李白,李白认为孟浩然是风流的。

那么,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呢?要对以上问题作出一个结论,首先必须对“风流”二字给出一个界定。

其实对士人风流的问题冯友兰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南渡集》“论风流”一文中进行了彻底厘清。

冯氏认为真风流的构成条件有四:一曰玄心;二曰洞见;三曰妙赏;四曰深情。

让我们藉此对孟浩然进行一番考察。

一、孟浩然有无玄心照冯氏所言“玄心可以说是超越感”(冯友兰《论风流》,以下所引冯氏的话皆出自此文),“超越是超过自我。

超过自我,则可以无我。

真风流底人必须无我。

无我则个人的祸福成败,以及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

”。

那么,孟浩然有无此玄心呢?我的结论是:早年尚无,晚年才有。

这个结论来自于对孟浩然诗作的研读。

孟浩然早期诗作诗风凄苦人所共知,有诗为证,例如孟浩然早年有代表性的诗《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穷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所用之情。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焦急忧虑,不可排解。

此时的孟浩然哪有什么玄心可言?孟浩然毫无风流可言懊丧尴尬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夕阳、阴雨、薄暮、天涯、凉风这些意象在此时此刻的诗人的笔下高频率地出现着,尤其是“暮”这一意象,“愁因薄暮起”(《秋登万山寄张五》)“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南》)夕阳斜照,千愁万绪,纷至沓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自洛之越》),茫茫四野,悠悠江水,团团新愁,如何超越?孟浩然的诗风至晚期丕变,这也是尽人皆知的。

有诗为证,例如孟浩然晚年有代表性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全诗的拼音-《过故人庄》全诗及赏析

过故人庄全诗的拼音-《过故人庄》全诗及赏析

过故人庄全诗的拼音?《过故人庄》全诗及赏析《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背景】这首田园诗,以简洁洗炼的笔触,如话家常一般,叙述到田庄由往访至定约相别的经过,描述所见的村舍自然景色,故人的殷勤情意,淳朴悠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纯朴的生活方式和淳厚的民情。

诗写得平淡自然,仿佛随手拈来,并无锤炼痕迹,但又淡中有味,深有韵致。

诗是律体,声韵严整,对偶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有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显示了孟诗恬静淡远的艺术风格。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不以如实地再现农村生活的社会现实为题材,而是描述田园生活的恬静和朴实,用以与官场和城市的污浊、喧闹相对照,寄托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怀。

【注释】①过:访问,拜访。

庄:田庄。

②具:备。

鸡黍:《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黍:黄米。

③轩:窗。

面:向。

场圃:打谷的场地和菜园。

④重阳日:旧历九月九日。

古人有重阳赏菊的习俗。

【诗大意】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小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庄园去做客。

绿树环抱小村,青山斜欹郭外。

打开轩窗,面对谷场和菜圃,开怀畅饮,闲话桑麻之农事。

等到重阳佳节,我还要来这里饮酒赏菊。

【评】诗写田家饮酒作客,写得就如田家一般地自然、平淡、真诚、毫无作态,也无丝毫修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远近环境,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气息、氛围,都令人真如在田舍农家饮酒作客一般。

而结句以真挚、不客套的话语为结,更将人如画面中进一步进入到实境中,其中“就”字尤为点睛之笔,不待邀而自“就”,客人之豪爽,与主人之愉悦,欢声笑语,几溢于画面之外。

杨慎曾云:刻本曾脱一“就”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升庵诗话》卷六)。

【鉴赏】孟浩然在田园诗的创作上有意学陶(渊明),本篇最有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年隐居家乡读书,开元十六年(728) 早年隐居家乡读书,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 应进士试落第,归乡后曾漫游吴、 应进士试落第,归乡后曾漫游吴、越、湘、赣 等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荆州长史, 等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荆州长史, 辟其为从事,不久辞归。开元二十八年(740), 辟其为从事,不久辞归。开元二十八年(740), 王昌龄游襄阳,孟浩然与之畅游欢甚, 王昌龄游襄阳,孟浩然与之畅游欢甚,食鲜疾 动而卒。孟浩然与张九龄、王维、裴朏、卢僎、 动而卒。孟浩然与张九龄、王维、裴朏、卢僎、 裴总等为忘形之交。其诗多为山水行旅、 裴总等为忘形之交。其诗多为山水行旅、田园 隐逸之作,诗风冲淡自然,境界清远。 隐逸之作,诗风冲淡自然,境界清远。与王维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世称“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世称“王 孟”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 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 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眼前景,口头语, 淡到看不见诗” 眼前景,口头语, “淡到看不见诗”的家 常话,但乡村黄昏的景色气氛, 常话,但乡村黄昏的景色气氛,却写得非 常真实。 常真实。
赠孟浩然 [李白 李白]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极力赞美了孟 浩然的高尚品格, 浩然的高尚品格, 表示了自己对孟浩 然无限景仰的心情 一气舒卷, 一气舒卷,劲健豪 主题鲜明, 迈,主题鲜明,意 境深婉。 境深婉。
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 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存诗 多首 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 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 山寄张五》 夜归鹿门歌》 江山思归》 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 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 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 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 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 活气息浓厚, 过故人庄》 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 回珀云在后》 农家生活的简朴, 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 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 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 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 春晓》 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 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 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 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万山潭作 万山潭作
首联写闲适心境与垂 首联写闲适心境与垂 钓之乐。 钓之乐。 颔联写景,以鱼、 颔联写景,以鱼、猿 写景 行挂于树影、 行挂于树影、岛藤之 高下、山水、 间,高下、山水、虚 实相映, 实相映,见构图之匠 心。 颈联, 颈联,借本地神女解 佩故事, 佩故事,为自然之景 增添灵异风采。 增添灵异风采。 尾联写自身求之不得, 尾联写自身求之不得, 写自身求之不得 沿月而返, 沿月而返,回应首联 心境。 心境。
田园诗数量虽不多,生活气息却相当浓厚: 田园诗数量虽不多,生活气息却相当浓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花。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这些诗虽然缺乏陶诗的那种理想境界, 这些诗虽然缺乏陶诗的那种理想境界,也缺乏劳动生活 的体验,但前一首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 的体验,但前一首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 淳淡而深厚。能给人历久难忘的印象。 谊,淳淡而深厚。能给人历久难忘的印象。 他的小诗《春晓》: 他的小诗《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 多少? 意境也很新鲜,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诵。 意境也很新鲜,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诵。
孟浩然:( ),字 孟浩然:(689— 740),字 :( ), 浩然,襄州襄阳( 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樊)人。是我国山水田园诗 派创始人,生在襄阳, 派创始人,生在襄阳,长在 襄阳,隐居鹿门山, 襄阳,隐居鹿门山,一生的 主要活动也在襄阳,是与李白、杜甫、白居易、 主要活动也在襄阳,是与李白、杜甫、白居易、 王维齐名的顶尖级文化巨匠之一。 王维齐名的顶尖级文化巨匠之一。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神散朗 、 注消 发泄 默契 保障 一贯

B、临渊羡鱼 会稽 、 C、在所难免 、 D、天造地设 、 临摩
签定 翰林 唏嘘
缓引 幕僚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神侃,竟也招来了不少梦寐以求想发财,但 、他的神侃,竟也招来了不少梦寐以求想发财, 又不肯吃苦出力的人。 又不肯吃苦出力的人。 B、重要和地方14家保证今年 月全月出现了不规范 、重要和地方 家保证今年3月全月出现了不规范 家保证今年 字达4256字。统计结果显示,那些不规范的字主要 字达 字 统计结果显示, 是繁体字和旧字形,也有些异体字和错别字。 是繁体字和旧字形,也有些异体字和错别字。 C、与建国初期相比,目前江苏省人均期望寿命已由 、与建国初期相比, 37岁提高到 .13岁,跃居全国各省第三位。 岁提高到74. 岁 跃居全国各省第三位。 岁提高到 D、《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政策和理 、 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论上作了详细多
闻一多,(1899~1946)诗人, 闻一多,(1899~1946)诗人,文史学 ,(1899 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者。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 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 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 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因 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 杀。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代表作《红烛》 死水》 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 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 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 影响颇大。另对《周易》 诗经》 影响颇大。另对《周易》、《诗经》、 庄子》 楚辞》等研究颇深, 《庄子》、《楚辞》等研究颇深,有 神话与诗》 唐诗杂论》 《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 新义》 楚辞校补》等专著。 新义》、《楚辞校补》等专著。后人集 闻一多全集》 有《闻一多全集》(4册)。
肖像:颀而长 峭 肖像:颀而长,峭 而瘦, 而瘦 风仪落落
生活: 生活:为着一个神 圣的默契而隐居
骨貌淑清 风神散朗
创作:将诗冲 创作: 淡平均地分散 在全篇
(诗如其人 人是其诗) 人是其诗)
境界: 境界:庄周一般处 乎材与不材之间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中加红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中加红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颀(qí)长 冠冕(miǎn) 挹(yì) 、 ) ) ) B、俨(yǎn)然 襄(xiāng)阳 凛(lǐn)然 、 ) ) ) C、糟粕(pò) 棹(nào) 张洎(jī) 、 ) ) ) D、伊皋(gāo)峭(qiào)瘦 酩酊(dǐng) 、 ) ) ) )
4、选择最恰当的一组( 、选择最恰当的一组(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 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危机方面发苍白无力 危机方面发苍白无力. 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发苍白无力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 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 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 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 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力量 才使亚洲各 力量,才使亚洲各 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 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因此,地区合 元气大伤.因此 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 元气大伤 因此 地区合 和大量的双边缓组是十分必要的。 作、___和大量的双边缓组是十分必要的。 和大量的双边缓组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沟通 、 C、抵御 整治 沟通 、 B、防御 整治 勾通 、 D、抵御 整合 勾通 、
鹿门月照开烟树,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 夜归鹿门歌
此诗写作者傍晚 自涧南园经岘山 往鹿门隐居处途 中的情景, 中的情景,透露 出隐居的幽寂和 高士的襟怀。 高士的襟怀。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 羡鱼情。 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 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 看着人家垂钓, 愧。看着人家垂钓,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 这是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了。这是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 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庄子笑曰: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 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庄子笑道: 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 非真正与大道相合, 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 与劳累。 与劳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