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修订稿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 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简称苏俄。1922年,苏俄 与乌克兰、白俄罗 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 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结束了专制王朝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 苏维埃政权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合作探究: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
列宁
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的指导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 (2)地点:彼得格勒 (3)经过:
游行 示威
面包 武装起义 停战 军队倒戈
B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人士兵 二月革命
A (4)结果: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苏维埃
(工人、士兵)
临时政府
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充分暴露出 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
材料: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 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 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 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改)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 —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物质基础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政党的成熟 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 下制定的 ②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①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 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
②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 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四月提纲》指方向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
1、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成为革命的催化剂
战事失利、经济崩溃、革命浪潮
2.二月革命倒沙皇
(1)时间:1917、3 (俄历2、23) (2)地点:彼得格勒 (3)经过:
游行 示威
B
武装起义 军队倒戈
工人士兵 二月革命
A (4)结果: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苏维埃
(工人、士兵)
巩固练习: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 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C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 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精选11篇)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精选11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列宁主义的诞生历程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条件;2、归纳和掌握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和胜利的史实;3、分析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历程、过程、基本史实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原因、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深刻认识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领会领袖人物在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群众史观。
2、帮助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国际意义。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原因和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的当前形势的特点和革命无产阶级的任务的认识。
2.区分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对待一战态度有何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点,全面认识十月革命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半个多世纪之后,经过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在俄国首先得到了实现,使得社会主义实现了有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新纪元。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伟大转折-十月革命的前因后果。
【教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思考题: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俄国取得了胜利?这只是一次偶然是将吗?(一)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1、1861年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度到帝国主义阶段。
①帝国主义国家具有什么特征?——垄断,并有侵略、压迫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
(二)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事件之一,这场革命不仅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该事件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和士兵等群众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武装起义。
这场革命的爆发主要受到了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他们提出了以“全权代表苏维埃”为核心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并寻求通过武装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实践的根基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社会主义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建立工人、农民和士兵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胜利后迅速推行一系列社会主义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劳动法改革和农业集体化等,旨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
三、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与挑战在20世纪上半叶,苏维埃联盟国家逐步形成,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社会主义实践。
这些国家试图通过集体化农业和工业化来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并追求公平、平等和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然而,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经济计划的刚性和局限、政治体制的僵化、创新能力的不足等。
四、社会主义实践的国际传播通过国际共运机构和各国共产党的合作,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果按照题目要求寻找合适的格式来书写的话,可以使用类似于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的比较。
例如,可以论述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中国、古巴等国家的具体实施情况,并比较各国的经验和教训。
五、社会主义实践的后续发展在20世纪末的全球化浪潮中,社会主义实践面临了新的挑战和调整。
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等事件都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在一些拉美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地的政治格局。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Q: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 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 • 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政治) • 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 (经济) • 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
社会矛盾尖锐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材料 3: •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 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 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 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 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 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11.6)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
材料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 类 棉纺织品 生 熟 煤 铁 铁 铁 炭 路 增 长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历史意义:
1、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 实) 2、俄国:摆脱 束缚、统治、 建立 新专政、开辟 新道路 3、国际:一条崭新的解放 之路!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11.6)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 新的历史潮流,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了现实,打破了资 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锻铸了叱咤风云、称雄世 界的苏联,苏联也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有 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因为诸多因素,苏联解体了。
俄国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俄国的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之一,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俄国,也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苏联的领导下,这个原本落后的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俄国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革命的背景俄国的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它的远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那个时候,俄国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都非常艰难,压迫与剥削严重。
同时,俄国也面临着政治上的腐败和不幸的参与一战,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困境。
这一系列的危机使得人民对沙皇制度和贵族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进一步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二、革命的过程十月革命是在二月革命之后发生的,二月革命导致了沙皇政权的垮台并建立了临时政府。
然而,由于临时政府的政策并没有真正满足人民的期望,更多的是为了维护旧有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他们号召工人和士兵参与到暴力推翻现有政权的行动中。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斗争,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政权。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苏联领导下,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国有化,俄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其次,苏联积极推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对国内外的革命运动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苏联的模式进行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
最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劳动者争取到了更多的权益和福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结语俄国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开启社会主义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开启社会主义时代正文:俄国十月革命开启社会主义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背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是一个落后和分裂的国家。
沙皇制度的腐败和封建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工人和农民的困境日益加深。
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声音日益高涨。
事件过程1917年2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但并没有实现工人和农民的真正权益。
这场革命后,俄国陷入了政治混乱和暴力冲突的局势。
而布尔什维克党利用这一时机,发动了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于19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期间进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夺取了政府机构和军队的控制权。
列宁和托洛茨基等领导人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并正式宣布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事件迅速传播到国际社会,激发了其他国家工人阶级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期望和追求。
影响十月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时代,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1. 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的榜样和启示。
许多国家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
2. 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十月革命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在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之间的斗争逐渐升级。
3. 社会经济改革:在苏联,十月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
国有化、集体化和计划经济成为主导,控制了国家资源和生产资料。
4. 战争与全球影响:十月革命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国从战争中退出,使得其他国家关注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并对战争的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运动,开启了社会主义时代。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简称“十月革命”。
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因发生于1917年俄历10月而得名。
1917年2月,俄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4月,列宁回到俄国,并发表了《四月提钢》,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并与布尔什维克党一起为武装起义进行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和准备工作。
11月7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袭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的印刷厂和电话局,还企图占领武装起义指挥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
当日,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20余万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迅速占领市内各个要点。
当晚,停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打响了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第一炮,起义部队在8日凌晨攻克冬宫,取得武装起义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918年下半年,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发表赞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他把十月革命同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
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得到巩固的本课将阐述这些问题。
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饥荒四起。
深重的灾难激起了俄国各族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的统治。
1917年3月8日起,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政治罢工,同警察发生冲突。
布尔什维克党号召进行决定性的战斗。
政治罢工发展为武装起义,人们高呼“打倒沙皇政府”的口号。
军队拒绝向起义者开枪,迅速转到革命方面来。
几天之内,二月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300多年的统治。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个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前者是主要政权,但是在当时又需要苏维埃的支持。
苏维埃是起义群众在斗争中建立的工农政权,但在它的领导机关中,多数人自称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却又说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少,文化低,管不了国家大事。
他们请资产阶级另组政府,只要苏维埃进行“监督”。
这样,在苏维埃之外又出现了另一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它成了制订法令、下达命令的主要政权。
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他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被称为《四月提纲》的报告。
列宁在这个提纲中,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方向。
他说,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准备新的革命。
人民群众对多年的战争和困苦生活极端厌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妄图用战争来消灭革命。
7月,俄军在前线的冒险进攻遭到惨败。
前线进攻和进攻惨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以后,工人和士兵满腔怒火,走上街头,举行示威。
临时政府派军队进行镇压,街道上洒满了革命群众的鲜血。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开始大肆逮捕布尔什维克和革命群众。
布尔什维克党转入秘密状态。
8月,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指示,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秋冬,俄国人民掀起了新的革命浪潮,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
11月6日晚,列宁秘密地来到革命的总指挥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了。
11月6日晚上到7日早晨,20万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点,只剩下临时政府的巢穴冬宫还未攻下。
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声。
起义群众冲进并占领了冬宫。
深夜,在冬宫的临时政府部长们被擒。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列宁领导俄国同德、奥匈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府根据全俄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过去的一切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
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
俄国各族人民转入和平的、创造性的劳动。
他们恢复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
在它们的怂恿下,俄国的地主和资本家,沙皇
的将军和军官,建立了反革命的白卫军,掀起了叛乱。
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
敌人从四面八方猛扑过来,侵占了苏俄3/4的国土。
许多任务厂由于缺乏原料和燃料被迫停工。
粮食不足,广大人民忍饥挨饿。
工人、农民经受这严峻的考验,响应俄共(布)的“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
在前线,红军战士同敌人进行拼死斗争。
1919年4月12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的工人,在星期六下班后不回家,加班修理机车,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
他们不取分文报酬,为国家修好了3台机车,实行了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
后来,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展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列宁热情地赞扬了这一具有共产主义萌芽性质的新事物,称它是群众“伟大的创举”。
在前线,涌现出无数英勇杀敌的红军指战员,25师司令员恰巴耶夫就是光辉的代表。
1919年6月,他指挥的师追击一支白卫军。
敌人在向乌法撤退时,烧毁了别拉亚河的所有桥梁。
红军战士不怕艰难,不怕牺牲,乘船和木筏强渡河流。
恰巴耶夫在渡河时头部受伤,但他不下火线,坚持指挥战斗。
红军终于强渡成功,歼敌3000多人,解放了乌法。
25师的9个团全部荣获革命红旗勋章。
在保卫十月革命伟大成果的斗争中,苏俄人民得到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支援。
英、法、意、美等国的进步工人在“不准干涉俄国”的口号下,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拒不运送支持俄国白卫军的武器弹药。
中国人民也大力支援俄国无产阶级的正义斗争。
侨居俄国的许多华工参加了十月革命。
在国内战争期间,有四五万中国工人志愿参加红军,同俄国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扞卫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1920年底,苏俄人民在俄共(布)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