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实验: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实验: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电火花计时器 交流 靠近 (2)CBDA
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
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
上选取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两点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
2.图像法
v/m•s-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描点; 1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 80
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 60
40
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20
(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
×
Δv = 0.675 m/s
×
×
Δt = 0.40 s
(1)该照相机连拍时,其拍摄周期为T=________ s。 (2)图中从左向右玩具赛车在第二个位置的速度v2=________ m/s,赛 车在第五个位置的速度v5=________ m/s。 (3)该玩具赛车在连拍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a=________ m/s2。
(1)每秒拍10张照片,则拍摄周期 T=110 s=0.1 s。
2、滑轮不能过高,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3、开始释放小车时, 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接通电源, 计时器稳定工作后, 再放开小车, 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5、要防止槽码落地, 防止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6、牵引小车的槽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 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 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 50 cm 长的纸 带上清楚地取得 6 、7 个计数点为宜。 7、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 点,即时间间隔为 T=0.02×5 s=0. 1 s 。 8、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时 起点 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9、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 在横、纵坐标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 用细铅笔认真描点。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章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13张)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章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件(13张)

位移x/m
速度v/ms-
1
2、图象法
① 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系(图 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② 根据所得数据确定点的位置,观察和思考点 的分布规律。
③ “拟合”图象: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 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一条 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 余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轮,下 面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 使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 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 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试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在做两次实验。
数据处理
答案:B错 G:换上新纸带, 重复二次 BECADG
例1. 某同学在本节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 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 在纸带上确定出 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 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 的时间间隔为0.10 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 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要求保留三位有效字) vB= m/s,vC= m/s,vD= m/s,vE= m/s,vF= m/s. 答案:0.400、0.479、0.600、0.640、0.721
注意事项:
1.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3.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与滑轮相碰,当小车
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让小车停止运动 . 4.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部
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时点与计数点的区 别),弄清楚所选得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 5.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共29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共29张PPT)


题 习1、质量都是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
与 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习 图像的是
( AC )

x

题 习2、一枚自制的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时
与 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
练 习:
对应图中的
( D)
A.O点 B.A点 C.B点 D.C点
问 习3、甲、乙两车从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处向同一
_____0____.
(3)在120s~200s内汽车做__匀__减__速__运动,加速度是 __-0_.2_5_m__/s_2 ,发生位移是___8_00_m__。
(4)由图像得到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 所需的时间__2_0_s,__1_6_0_s__。
问题与练习 P33 /3
可以。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o
0.1
0.2 0.3 0.4 0.5 0.6
t/s



论 :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处理数据
1.选择纸带中最清晰且点迹排成直线的一条进行处 理 2.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从清楚的点开始,每五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 3.测量距离时从选区的计时起点到各个计数点的距 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4.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填入表格中。 位置 时间/s v/ms-1 0 0 1 2 3 4 5
答案: C
问题与练习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图如图所示,



(1)它在1s末、4s末、7s末三个时刻的速度,哪个最大,哪个 最小? (2)它在1s末、4s末、7s末三个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3)它在1s末、4s末、7s末三个时刻的加速度,哪个最大,哪 个最小? (4)它在1s末、4s末、和7s末三个时刻的加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 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 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 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答案: BC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 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 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5.注意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使两限位孔和小车 运动轨迹在同一直线上(原因?) (2)开始实验: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 计时器(原因?) (3)实验中 :接通电源和释放小车。 (4) 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5)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2章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2章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B. 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C. 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D. 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2.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t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确定了v−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B. 作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象就越准确C. 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D. 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A.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 使小车运动的速度尽量小些C. 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 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四、解答题(共1小题;共13分)4. 如图甲所示,小车开始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所打出的纸带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cm)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

(1)计算计时器打出点2、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填入表中。

计数点序号12345速度v n/(m/s)v1=0.75v2= v3= v4=0.45v5=0.35(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车在薄布上运动的v−t图象。

(3)求出小车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大小。

五、实验题(共5小题;共40分)5.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2-1-4
【精讲精析】 (1)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 以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D 点的瞬时速度 vD=x2CTE=780.0.20 scm=390 cm/s=3.90 m/s, C 点的瞬时速度 vC=x2BTD=520.8.20 scm=264 cm/s=2.64 m/s, B 点的瞬时速度
4).增减所挂的钩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再做两次实验,每次 实验打3条纸带。
引导探究一
某位同学在试验中遇到了这些问题: 1.得到的有点的纸带只有一小段,数据很少; 2.纸带末尾有一小段集中了很多点。 我们在实验中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引导探究一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
引导探究二
(2)分别计算出与所求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Δx1、 Δx2、Δx3….
(3)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 速度求得各计数点 1、2、3、4、5 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4)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怎么变化.
引导探究二
2.图象法 (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 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 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
引导探究二
速度—时间图象
问题探索 ◆想一想 问题 若在描点作速度—时间图象时,有个别点偏离直线位置 较远,该怎么处理这些点?
提示 在描点作图时,让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图线上 的点均匀分布在图线的两侧,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案设计

课题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应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tv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想、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申到各物体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

4、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重点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难点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研究教法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法学生自己探索,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放眼所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人们跳远助跑、水中嬉戏……在自然界了,雨滴下落,猎豹捕食,蚂蚁搬家……这些运动中多有速度的变化。

物体的速度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含的规律?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含的规律呢?要探究一个物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直接测量瞬时速度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打点计时器先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在通过对纸带的分析,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最新整理高一物理教案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物理教案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物理教案高一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6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实验原理,熟练应用打点计时器,掌握纸带处理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应用打点计时器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感悟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重点、难点重点:1.实验探究过程的自我设计和过程实施。

2.利用纸带对数据的处理。

难点:用图像法分析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用红笔标注重点、疑点2、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展示、点评,加深对节知识的理解达成目标合作探究一.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实验器材:1.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为完成实验,在下列器材中本实验所必须具有的是;还缺少的仪器有。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线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四.实验步骤: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实验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五.数据处理1.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B.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O.08秒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0.08秒D.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2认真完成实验,根据你打好的纸带,进行数据分析,并填写好下列表格: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2.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
C.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
3.下列关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不要在未放纸带时通电打点,每次打点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切记长时间通电使用
B.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将复写纸调整一下,确保下一次打点清晰
C.若发现振片振幅不稳定,应调节振片螺母,以使振动稳定
D.若打出的点带尾巴或双点,则是由于打点针太长造成的,应适当调节打点针的长度
4.如图所示,纸带上A、B、C、D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系列连续的点,点B、C、D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4cm、10cm、18cm,则()
A.纸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题图
B.纸带可能运动得越来越快
C. 纸带可能运动得越来越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而且应以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计数点
B.要舍去开头比较密集的点,任选后面较清晰的某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
C.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
D.在数据处理时,从器材上直接读取的原始数据一定要有表格记录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使小车速度的变化尽可能快一些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D.作v-t图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7.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O 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A 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 点到A 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 A.从O 点到F 点运动的时间 B.从A 点到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v C.C 点时的瞬时速度v c D. G 点时的瞬时速度v G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 )
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9.打点记时器原来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觉,则测得的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记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格所示:
为了算出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公式t v a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t v -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αtan =a 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t v -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由公式t v a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记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将下列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12.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B 、C 、D 、E 点的对应速度v B =_____m/s,
v C =_____m/s, v D =_____m/s, v E =_____m/s,由此推得F 点的速度v F =_____m/s.
三、解答题.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如图所示是汽车在一段公路上行驶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中的数据,请你尽可能详尽地描述汽车的运动过程.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小车在水平薄布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实验中,所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你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填在下表中:
10
20
30
40 10 20 30 40 50 t /min
v /(m •s -1)
第13题图
(1)从纸带上可以确定小车做减速运动的初速度约为多少? (2)分析纸带及测量的数据,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15.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
D 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由小车的运动规律,推断出小车在
E 点的瞬时速度
(3)由小车的运动规律可否推断出从B 点到E 点的加速度,若能,请计算出加速度。

16.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
T =0.1s.
(1)在图2-8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 图线. (2)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7.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某同
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记数点,测出每两个相邻
记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6
,然后他把纸带上
第16题图
图2-8
第17题图
x1、x2、…、x6各段准确地剪成6段,按如图2-11那样帖在坐标纸上,彼此不留间隙也不重叠,纸带下端都准确地与横轴重合,x1的左边准确地与纵轴重合,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速度轴,该同学在这个图中作出了v-t图象,并由图象求出了加速度a,请说明他是如何作出速度图象并求出加速度a的。

18.某研究性小组为探究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运动的规律,在实验中让小球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D、E、F点,已知AB=6cm,BC=10cm,CD=14cm,DE=18cm,滑块经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s,请你帮他们找到小球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小球的运动规律。

第18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