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三)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班级:姓名:实验报告(三)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巩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2、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二、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系列的点,求出若干个测量点的瞬时速度,绘制v-t 图像,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果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小车另一端连接纸带。
3、启动电源,然后释放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4、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5、整理实验器材。
五、注意事项:1、注意调整好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的板面平行,减少拉力的变化,小车运动更平稳。
2、所挂钩码的质量要适当,避免小车速度过大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速度太小使纸带上打的点过于密集而不便于测量距离。
3、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以便打出更多的点。
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每打完一条纸带,立即断开电源,避免墨粉纸盘被击穿。
5、要避免小车与滑轮相撞、钩码与地面相撞,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挡住小车、接着钩码。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1.纸带的选取:(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0点。
(2)从起点0开始,每5个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5、6、7点。
2.采集数据:(1)测量..各△x对应的..各计数点临近前后两计数点间的距离△x,并填入表2中,同时记录时间△t。
根据△x和△t计算..出各计数点临近前后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一并填入表1中。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6.实验操作完毕,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点迹较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到适当的点为计时起点。
2.采集数据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纸带,舍去开头的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把每打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02×5s=0.1s。在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开始,每隔5点一次标上0,1,2,3,……。测量各个计数点到起点的距离x1,x2,x3...,然后计算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01,x12,x13……
1.分别计算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看看有什么规律?
2.作出表示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这是一条什么曲线?
3.小车做什么运动?
3.瞬时速度的计算
用公式: , , .....
出瞬时速度并记入下表,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要选取合理,应使图像大致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2)描点:在坐标系中确定出各个坐标的位置。(3)联系:用一条曲线或直线“拟合”这些点。)
纸带编号
位置编号
0
1
2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得分
实验名称: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能用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分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完整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

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用)实验目的 :1.会用打点计时器丈量小车的速度。
2.会办理纸带,会计算各点刹时速度。
3.会设计表格法记录数据。
4.会用 v —t 图象办理数据。
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计算各时辰小车的速度,用v-t图象追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器械: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结好电路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越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合的钩码,小车另一端连结纸带。
3. 启动电源,而后开释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关 闭电源4.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5. 整理实验器械。
实验数据的办理 :1.纸带的选用:(1)选用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合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 0 点。
(2)从起点 0 开始,每 5 个点(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5、6 点。
2.收集数据:(1)用刻度尺丈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2)依据x 1x 2计算各计数点的刹时速度。
2T计数点编号1 2 3 4 5 6(从 0 点开始计数)相邻两计数点间0-1 1-2 2-3 3-4 4-5 5-6 时间间隔t/s相邻两计数点x01 x12 x23 x34 x45 x56 间距离x/cm各计数点的速度v/cms -13.画出 v—t 图象: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平均增添,它们成“线性关系”.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偏差剖析:1.依据纸带丈量的位移有偏差,进而计算出的刹时速度有偏差.2.作 v- t 图象时人为作图不正确带来偏差.。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报告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报告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小车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等三、实验步骤:1、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挡板的一端,然后将固定打点计时器这端用物体垫高让长木板成为斜面。
2、将纸带连接到小车的尾部,然后将纸带的另一端穿越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着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等待施放。
3、调整好小车所处的位置,打开连接好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打开开关,待打点稳定后,施放小车,进而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4、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5、跟换纸带重复实验2-3次。
四、实验数据处理记载:1、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并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纸带进行标号测量。
2、为了处理方便并尽量让能够处理的数据多点,我每隔一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
如下图:3、利用刻度尺测量需要的数据:以第一个计数点作为小车运动时的位置坐标的原点。
并打点计时器打下此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并利用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的思想求出除掉始末两计数点的其他各点的瞬时速度。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表一表二5、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图像如下:一、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得出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367.03x2+181.7x+0.0282 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S=367.03t2+181.7t+0.0282 也就是说小车的位置坐标与时间呈现二次方关系。
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730.98x+182.4 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v=730.98t+182.4 也就是说小车的速度与时间呈现线性关系。
(完整版)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厦门大同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座号指导教师得分实验名称: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1。
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能用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
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分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计算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一个很短的时间t∆,用t∆内的平均速度作为打该计数点小车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三.实验仪器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四.实验步骤1.将打点计时器用配套的螺旋夹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 连接好电路。
(如无螺旋夹时可在长木板上敲几个长钉紧靠打点计时器的前后借以固定;有的用大弹簧夹子把打点计时器紧夹在长木板边缘也可,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打点计时器工作。
)2.将挂有重物的细绳跨过滑轮与小车相连接。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滑行,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细绳的拉力通过小车的重心,以免小车前进时小车转动或摇晃,可在系好细绳后试拉一下小车,观察车身是否作直线运动。
)3.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厢连接。
(操作时要将纸带紧紧地夹在小车上,以免小车运动时纸带松开,可用弹簧夹子夹住,但不要使纸带破损,以免小车启动时把纸带拉断。
)4.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同时开始工作,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操作时应试打几次,不要使点迹过分密集或过分疏散,若觉得太密集时可增加绕过滑轮线绳下所系的重物,反之则减小。
)5.打出纸带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多打出几条纸带(3—5条)。
小车速度实验报告doc

小车速度实验报告篇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报告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报告一、探究(实验)目的: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小车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等三、实验步骤:1、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挡板的一端,然后将固定打点计时器这端用物体垫高让长木板成为斜面。
2、将纸带连接到小车的尾部,然后将纸带的另一端穿越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着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等待施放。
3、调整好小车所处的位置,打开连接好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打开开关,待打点稳定后,施放小车,进而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4、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5、跟换纸带重复实验2-3次。
四、实验数据处理记载:1、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取点迹清晰,并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纸带进行标号测量。
2、为了处理方便并尽量让能够处理的数据多点,我每隔一个打印点选取的计数点。
如下图:3、利用刻度尺测量需要的数据:以第一个计数点作为小车运动时的位置坐标的原点。
并打点计时器打下此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并利用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的思想求出除掉始末两计数点的其他各点的瞬时速度。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5、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图像如下:一、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得出小车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367.03x2+181.7x+0.0282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S=367.03t2+181.7t+0.0282也就是说小车的位置坐标与时间呈现二次方关系。
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y=730.98x+182.4的函数关系,即在物理学上为:v=730.98t+182.4也就是说小车的速度与时间呈现线性关系。
篇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称钩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篇三: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实验报告实验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车的速度是随时间怎样变化的二、实验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纸带,复写纸片,学生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钩码,刻度尺三、实验步骤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 先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zzw

练习:
课后练习
可以。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 v∝Δx,纸 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
【跟踪发散】 1-1.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的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C.应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 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质量越大越好
答案: BC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 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 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位置编号 0 时间t/s 0 x/m v/(m· s-1) 1 2 3 4 5 0.1 0.2 0.3 0.4 0.5
3.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选取要合理,应使图象大 致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2)描点:描点时要用平行于两坐标轴的虚线标明该 点的位置坐标.(所描的点一般用“·”标明) (3)连线:用一条曲线或直线“拟合”这些点. 仔细观察所描各点的分布情况.用一条直线“拟合” 这些点,即让所画的直线连接尽可能多的点,不能 连接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舍弃离直线较远 的点.
2.瞬时速度的计算 (1)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某一时刻的 xn+xn+1 瞬时速度,即 vn= .例如,图中第 4 个点 2T x35 的瞬时速度 v4= , 其中 x35 表示第 3 个点到第 5 2T 个点之间的距离,T=0.1 s.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
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 点的距离而不是直接 测量相邻计数点间距 离
2_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木板各位置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测量位移时有误差,从而计算的瞬时速度也有误差
(3)作v-t图像时手动的作图不精确
图线的特点?图像是直 线,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何求加速度? 在直线上 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
如果这些点不在一条直 线上,怎么办?
省略偏离较远的点画图
t/s
七、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
切断电源 (3)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 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 (4)要区分纸带上打的点和选取的计数点。
四、实验步骤:
1、把附带有滑轮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2、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接好电路 3、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4、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5、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 上,细线跨过滑轮,使细线与木 板平行,下面吊上适当钩码,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打完一次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a
v4 v2 2T
2.031.26 m 2 0.02 s2
19.05m s2
六、数据处理(列表、描点、连线) 图像法求a=△v/△t=k
v/(m.
1.2 s-1)
0.30 0.45
1.0
0.8
△v
0.6
0.4
0.2Biblioteka △t0 0.1 0.2 0.3 0.4 0.5
0.60 0.74 0.89 1.03
2.1 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数据处理和 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用)
实验目的:
1.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2.会处理纸带,会计算各点瞬时速度。
3.会设计表格法记录数据。
4.会用v—t图象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计算各时刻小车的速度,用v-t 图象寻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
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小车另一端连接纸带。
3. 启动电源,然后释放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关闭电源
4.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
(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0点。
(2)从起点0开始,每5个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5、6点。
2.采集数据:
(1)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2)根据
T x
x 22
1+
=
υ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3. 画出v —t 图象:
实验结论:
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它们成“线性关系”. 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误差分析:
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2.作v -t 图象时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计数点编号 (从0点开始计数) 1 2 3 4 5 6
相邻两计数点间
时间间隔 t/s 0-1 1-2 2-3 3-4 4-5 5-6 0.1
0.1
0.1
0.1
0.1
0.1
相邻两计数点 间距离 x/cm x 01
x 12
x 23
x 34
x 45
x 56
1.40 1.90
2.38 2.85
3.35 3.87 各计数点的速度
v/cms -1
16.50
21.40
26.15
31.00
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