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3)能够根据目标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4)了解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3)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反应和实验安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作用;(2)化学式、反应底物和产物等基本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1)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2)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产物。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合并反应物和产物中相同的离子,简化方程式;(2)使用括号和系数表示离子和分子的个数;(3)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以符号(s)或(l)表示。

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1)根据质量守恒法则和电荷守恒法则;(2)使用系数调整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3)注意平衡方程式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5.化学方程式的实例应用(1)通过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2)利用已知的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质量和产物的摩尔质量;(3)利用已平衡的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和产物的质量。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

3.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化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的推断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注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兴趣。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和作用。

3.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书写技巧。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注释方法。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书写一些化学方程式。

6. 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书写化学方程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配平和注释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我也计划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我还决定在课后组织一些辅导班,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配平技巧的掌握程度。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的推断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意义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4.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 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配平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解题技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3.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化学方程式概念、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难易适中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家或企业工程师进行讲座,分享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化学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3. 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学生能扎实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教案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教案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意义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3.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5.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简单计算和平衡。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 运用讲授法,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示例讲解。

3.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示例讲解。

5.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示例讲解。

7.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平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内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简单计算、平衡及其应用。

3.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4. 评价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及课程结束后。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试剂、模型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新情景下陌生方程式书写教案

新情景下陌生方程式书写教案

新情境下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三维目标:1.通过探讨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强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理解与掌握,重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实质性内容及相关信息,并与已知化学方程式知识整合,在分析解答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激发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教学重难点: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过程:【活动一】赏题(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活动二】审题、析题题型一、课本方程式的迁移——立根源在课本中【例1】(14年课标卷Ⅱ)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例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氯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型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例3】(2012全国课标卷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2016全国新课标Ⅱ)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H2O2的奇特之处(2016全国卷II )28.(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全国卷II )36.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从流程中寻找反应物和生成物【例5】(2010安徽卷)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题型四、陌生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6】(2014北京)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初中化学新情景方程式教案

初中化学新情景方程式教案

初中化学新情景方程式教案
教学内容:新情景方程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试管、试剂、烧杯等
2. 课件或实物展示化学方程式的示例
3. 已准备好的新情景方程式案例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新知识: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
二、新知(15分钟)
1. 讲解新情景方程式的概念:介绍新情景方程式的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示范几个新情景方程式的案例: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和平衡新情景方程式。

三、实践(20分钟)
1. 给学生几个新情景方程式的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自行描述和平衡方程式。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中的化学反应过程,要求学生描述和平衡方程式。

四、总结(10分钟)
1. 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应用,以及新情景方程式的重要性。

2. 强调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新情景方程式的描述和平衡方法,提高了他们在化学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强练习,提高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和平衡水平。

高中化学专题冲刺一 新情景无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高中化学专题冲刺一 新情景无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冲刺一新情景无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堂高三复习课,是氧化复原反响,电化学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新情景无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近三年高考中均有考查,难度系数较高,得分率较低。

二、学情分析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氧化复原反响的理论和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记忆和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从而把握常见的氧化剂、复原剂及其对应的复原产物和氧化产物,但是缺少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陌生题型或者陌生信息环境时,缺少冷静分析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挖掘信息,标准表达,严谨逻辑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通过根据化合价规律及题给信息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复原产物、氧化产物。

学生学会根据氧化复原反响的守恒规律确定氧化剂、复原剂、复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2、过程与方法从资料中整合信息,应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事例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学生逐渐建立起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重难点1、教学重点无机方程式的配平2、教学难点从资料中提取信息,判断反响物和生成物及方程式的配平。

五、教学方程: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近三年全国高考试题分析最近四年,都有考查,难度系数较高,得分率较低。

二、考查题型复习题型一、课本方程式的迁移——立根源在课本中【例1】.〔14年课标卷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系数:★★★☆☆〕【例2】.(潍坊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氯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过程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

〔难度系数:★★★☆☆〕【变式训练】1.〔20xx年全国〕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

以硼酸(H3BO3)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为__________ _。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

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难点: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教案【考纲解读】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真题分布】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化学高考涉及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中20XX年15分,20XX年19分,20XX年22分其中属于新情景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有10处之多(包含选修部分)!必考题有6处12分;20XX年考查力度进一步增大,仅必考题就有7处16分,选修题5处12分。

【命题趋势】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专用的学科语言,在高考中题型灵活多变,考查方式稳中求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研究后发现: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再是课本上内容的简单重复再现,而是要求在新情境条件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难度加大不少。

针对近四年各地高考,特别是课改地区的命题规律,预计在20XX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中会保留对传统重要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包括量的计算),更会推陈出新,展示新情境,给出新条件,让考生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策略】【教学设计】Ⅰ.非氧化还原反应类:例1.人民网20XX年9月4日电:4日16时40分,甘肃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SiCl4的汽车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白色烟雾,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接触网因短路发生供电跳闸,多辆列车停运。

请结合以上新闻中有关信息,写出SiCl4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 + 3H2O =H2SiO3+4HCl (或SiCl4 + 2H2O =SiO2+4HCl)规律小结: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变式练习1.(2011·海南14节选) 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2_价,该化合物与水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CH3MgCl+2H2O=Mg(OH)2↓+MgCl2+2 CH4↑变式练习2.已知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Ca(OH)2,Al4C3与水反应生成甲烷和Al(OH)3,请写出Mg2C3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C3+4H2O =2Mg(OH)2↓+C3 H4↑变式练习3.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食品加工,净水环保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①.工业上将Al(OH)3、H2SO4和(NH4)2SO4混合后制备铵明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OH)3+3H2SO4+(NH4)2SO4=2NH4Al(SO4)2+6H2O②.由铵明矾分解制备Al2O3陶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4Al(SO4)2·12H2O=2O3NH3↑+N2↑+5SO3↑+2↑+2OⅡ.氧化还原反应类:例2.(2011·北京模拟节选) 已知Al粉与NaNO3在足量的NaOH溶液作用下发生反应。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Al + 3NO3—+ 5OH—+2H2O =8 AlO2—+ 3N H3↑例3.400℃亚铁氰化钾(K4[Fe(CN)6])氧化并分解产生CO2、KCN、Fe3C及另一种气体单质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5O2 +3K4[Fe(CN)6]5CO2 +12KCN + Fe3C + 3N2规律小结:此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虽参加反应的物质可能比较陌生,但可依据氧化还原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溶液的性质,补上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题中信息,明确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利用价态变化规律指出可能缺少的含有价态变化的物质,然后配平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介质的酸碱性,添加H2O、OH-、H+等物质。

变式练习4.(2011山东)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S2-+2H2O+O2= 2S↓+4OH-变式练习5.(2012全国课标卷)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CO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3+H2O2=HCl+H2O+COCl2变式练习6.(2012上海)已知二氧化硒是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以回收硒。

Se和浓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Se+2HNO3(浓)=SeO2+NO↑+NO2↑+H2O变式练习7.过氧化钠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变式练习8.(2013全国课标卷节选)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2OH -+6H 2O=2Al(OH)4-+3H 2↑ (2) “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CoO 2+3H 2SO 4+H 2O 2△Li 2SO 4+2CoSO 4+O 2↑+4H 2O 、2H 2O 2△2H 2O+O 2↑(3)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SO 4+2NH 4HCO 3=CoCO 3↓+(NH 4)2SO 4+H 2O+CO 2↑ (4)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 2与Li 1-x CoO 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 式:1522626Li CoO Li C LiCoO C -+=+ Ⅲ.电化学方程式例4.(2012全国课标卷)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 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 2FeO 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 -+4OH -= 2 FeO 42-+5H 2O +3Cl -(或2Fe 3++3ClO -+10OH -= 2 FeO 42-+5H 2O +3Cl -)。

与MnO 2-Zn 电池类似,K 2FeO 4-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 2FeO 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FeO 42-+ 3e -+ 4H 2O = Fe(OH)3 + 5OH -,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Zn +2 FeO 42-+8H 2O===3Zn(OH)2+2Fe(OH)3+4OH -。

规律小结:对于陌生情景的电极反应式还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①、先确定化学电源的两极材料和介质(电解液及固体传导介质),然后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确定正负极反应的物质,关注“介质”,能否参与反应,能反应的介质写入电极反应式。

②、形式上是离子反应方程式且是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在电解池电极反应中可以拆开。

变式练习9. (2011广东)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 阳 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 4―和Al 2Cl 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Al -3e - + 7 AlCl 4―=4 Al 2Cl 7-变式练习10. (2011江苏18节选) 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为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的正极的Ag 2O 2转化为Ag ,负极的Zn 转化为K 2Zn(OH)4.写出该电池的反应方程式: Ag 2O 2+ 2Zn+ 4KOH + 2H 2O =2K 2Zn(OH)4+ 2Ag变式练习11.甲烷燃料电池在以KOH 溶液为介质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2O 2 + 8e - + 4H 2O = 8OH - 负极:CH 4 - 8e - + 10OH - = CO 32- + 7H 2O变式练习12.(2013全国课标卷节选)二甲醚(CH 3OCH 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能源。

有合成气(组成为H 2、CO 和少量的CO 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i)CO(g)+2H 2(g)=CH 3OH (g) △H 1=-90.1kJ·mol -1 (ii )CO 2(g)+3H 2(g )=CH 3OH(g)+H 2O(g) △H 2=-49.0k ·mol -1水煤气变换反应:(iii) CO(g)+H 2O(g)=CO 2(g)+H 2(g) △H 3=-41.1kJ ·mol -1二甲醚合成反应:(iv )2CH 3OH (g )=CH 3OCH 3(g ) △H 4=-24.5kJ ·mol -1 回答下列问题:(1) Al 2O 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 2O 3主要流程:()4233NaAL(OH)+CO Al OH NaHCO =↓+323223Al OH Al O H O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2.由H 2和CO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4H 2(g)=CH 3OCH 3(g)+H 2O(g) ΔH=-204.7 kJ·mol-1(3)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 C 2H 6O+3H 2O -12e -=2CO 2+12H +Ⅳ.热化学方程式:例4.燃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 )、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处理,以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

(1)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 =-574 kJ ·mol -1--------①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H =-1160 kJ ·mol -1-------②则CH 4(g)将NO 2(g)还原为N 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 4(g)+2NO 2(g) =N 2(g)+CO 2(g)+2H 2O(g) △H=-867 kJ·mol -1规律小结:1.根据题给要求,写出目标方程式。

2.对已知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处理和推导,计算焓变△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