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志文献的授权主体分析
谈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开发利用——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个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
地 方 文 献 必 须 同 时具 有地 方 性 和 文 献 资 料性 , 地 方 文 献 必 即
1 地 方 文 献 的含 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 , 图书馆除 了搜集地 方出版物 、 地方人 士 的 著作、 论及地方 和地 方人士的著作之外 , 还应 着重搜集 以下几方 面内容 的地方文献。
品 等 。 尽 管 有 地 方 性 。 是 不 具 有 文 献 资 料 性 , 不 属 于 地 方 文 但 仍
的珍贵资料 , 更是整个 民族 文化遗产 的组成部分 , 在全面建设 小 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 如何遵循“ 古为今用” 的原则 , 进一 步开发 利 用地方 文献 , 使之更好地为社会 主义 现代 化建设服务 , 是摆在 每
东 西部 信息差 距 、 推进东 西 部经 济协 词 发展 有重 要作 用 。
参 考文 献
掌握新技术 、 应用新技术 , 才能使“ 息穷人 ” 信 越来越少 , 从而逐 渐 缩 小数 字鸿 沟
缺 , 际 上 对 信 息 人 才 的竞 争 也 十 分 激 烈 。 国 大量 人 才 出 国 就 业 加 剧 了 国 内信 息技 术 人 才 供 求 的矛 盾 。 过去 , 我国的信息化基础知识教育很薄弱。除培养专 门的信
地方志是一方区域修史之志 。 是某个地域专 门性 的原始记录 力; 二是为弱势群体拓宽信息渠道 . 搭建信 息平 台 , 增强与外界 的 信息联系 , 缩小与其他 阶层 的信息鸿沟 。
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同时进行 的, 即人的现代化 。利用多元化的 途 径和 手段 . 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应该 是缩 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手
段。 只有 让 更 多 的 人 接 受 教 育 , 他 们 有更 多 的机 会 接 触新 技 术 、 让
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和开发利用的思考——以丘北县图书馆为例

地 方文献虽 然是每一 个图书馆 的珍贵 文献 资料 ,
资 利用 的地理 环境 、历 史沿革 、文 化变 迁 、民族 民 俗 、名人名著等方 面的文献资料 。为地 方经 济和社会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虽然 民族地 区的县级 图书馆作
地方文献 收集 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地方文 献在地 方经济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 县级 图书馆
1加 强 地 方 文 献 的 收 集与 整 理 .建 设 特 色 馆 藏 11选 定 专人 负责 。 多方 收 集 地方 文献 . 图书 馆应 选 派事 业 心较 强 的专 业 人 员负 责 地方 文 献
献 为地方经 济与文化建设 中的参考作用 ,就能拓展 出 地方文献工作的新领域和新内容 。
参 考 文 献
l 邹华享 . 于地方文 献若 干问题 的思考 . 关 中国图书馆学 报 。
19 ( ) 9 9 1
丘北 县因特殊的地质 、地理组合和丰富 的民族文 化 风情 ,构 成 了丰 富的 自然 景观 资源 和 民族 文 化 资 源 。卡斯特湖 群、蜂群、洞群、峡谷、瀑布和 民族风
径 。图 书 目录 反 映 了馆 藏 情 况 ,是 图 书 馆 文 献 资 源 与
政府部门的重视 ,相关 的研究 和探 讨层 出不 穷 ,推陈 出新。丘北县图 书馆工作人员 ,虽 然不具备 相关 的学 术 研究 能力 ,但凭着对工作 的热诚 ,认 真为 民族 研究
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 。丘北县 图书馆建 馆以来一直重 视馆藏 目录的建设工作 。有卡片式 的分类 目录和书名 目录 。地方文献还有一套书本式 目录,为读 者提供方 便 快捷 的查询服务 ,也方便管理人员 的导读工作。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

公 共 图 书馆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建 设探 析
杨 培 颖 ( 沧州 市 图书馆 河北沧 州 0 6 1 0 0 0 ) 摘 . 要: 地 方文 献作 为一 种特殊 的文献资 源。 在公 共 图书馆 的藏 书建 设及 信息服 务中 占有 重要位 置。 本文结合 我馆 工作 探讨 了公共 图书
文 献
方 自然 科 学 文 献 、 地 方经 济 文 献 等 , 按 形式 地 方 文 献 建 设 工 作
划 分 包括 以 下 各 类 : ( 1 ) 按载体形式分为 甲
广开渠道 , 拓宽 收 集 途 径 , 采 取 多 种 收
骨 地方 文献 、 金 石 地 方 文献 、 手 抄 地 方 文 要 任 务 , 这 也 是 各 级 公 共 图 书 馆 历 任 馆 长 集 办 法 , 是 保 证 地 方 文 献 收 集 质 量 与 数 量 献、 刻 印地 方 文 献 、 印 刷 型 地 方 文 献 缩 微 的 一 项 基 本 工 作 , 还 要 坚 持 以 做 好 地 方 文 的 重 要 手 段 。 除利用征订 、 现 购、 缴 送 等 常 型 地 方文 献 、 视 听 型 地 方文 献 等 。 ( 2 ) 按 文种 的 形 式 分 为 汉 文 地 方 文献 、 少 数 民 族 地 方 文献、 外 文 地 方 文 献等 。 ( 3 ) 按 著 述 形式 分 为 地方志、 地 方谱 谍 、 地方丛书 、 地 方 工具 书 、 献工作 为“ 镇馆之宝” , 馆 长 的 心 中要 非 常 规 办 法 收 集 外 , 我 馆 还 采 用 以 下 方 法 开 展 任务的重大 性 , 心 中要 有 蓝 图 、 有规划 、 有 地 方 文 献 的建 设 工 作 , 如: 参 加 各行 各业 主 措施 、 有研 究、 有布置、 有检查 、 有指导 。 我 管 部 门 、 科研 和 学 术 团 体 召 开 的 各 种 学 术 馆 不 仅 在 确 保 购 置 文 献 经 费韵 同 时 , 还 选 研 讨 会 、 成果鉴定会、 产 品订 货 会 、 展销 会 、
浅谈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效措施

集和开发利用 了大量 的馆藏地方文献 , 既服务 了广大读者 , 又服
务 了社 会 。
知识信息的工具 。 ”】 地方文献是指以某地为主题的文献 , 是记录
一
个地方 政治 、 济 、 经 文化和社 会事业发 展 以及 风俗 民情 、 自然
() 3 广泛收集 , 分类编 目。收集地方文献是一件复杂 、 艰巨而
机构 , 专人 负责 ; 广泛收集 , 分类编 目; 多种 形式 , 陈 出新等 4个方 面, 推 以期对 图书馆 的地方文献开发 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 : 方文献 ; 地 开发 利 用 ; 云 港 图书馆 连
中 图分 类号 : 2 5 G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献是记 录有 知识 的一切载体 。“ 文献是记 录、 储存 和传播
有 机 构 、 人 办 事 的问 题 。在 一 个 城 市 的公 共 图 书馆 内可 设 立 地 有 方 文 献 资 料 室 ,从 事 地 方 文 献 开 发 利 用 工 作 的 同志 不 仅 要 有 热
和跟踪 服务等一条龙操作管理。地方文献 目录是反映 和提示 一
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2 1— 0 1 0 10 — 0 3 2 1 )6 0 8 — 2
S I E H I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 M
21 年 第 2 卷 02 2
() 1扩大 宣传 , 提高认识 。地方文献具有“ 史 、 存 资政 、 励志 ”
的作 用 。开 发 利 用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 继 承 和 弘扬 中华 民族 的优 良 是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问题研究

公 共图 书 馆 地 方 文 献 工 作问 题研 究
摘 要 :地 方 文 献 工 作是 公 共 图书 馆 重 要 的 基 础 业 务 工 作 之一, 但是 , 由 于 地 方 政 府 对地 方 文 献 工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一 些
公 共 图 书馆 的地 方 文 献 建设 尚 未形 成规 范化 、 制度化 , 存 在 采 集 不够完整 、 整理不够及 时、 利用不够充分等 问题。如何采取更加 有力的措施 ,推 动地 方文献工作迈上一个新 台阶是 图书馆 工作 者 应 该 重视 和 关 注的 问题 。 关键词 : 地 方 文 献 图 书馆 文献 工 作 体 系 应 对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G 2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l 】 ( ) 4 — 4 9 1 4 ( 2 0 1 4 ) 0 2 — 2 7 8 — 0 3 公 共 冈 书 馆 的地 方 文 献 是反 映所 在 地 区 的政 治 、 经济 、 文化 、 教育、 科技 、 历史沿革 、 风俗礼制等方 面的特殊 文献 , 其 内容非常 丰富, 涉及地方年鉴 、 地方报 刊 、 地 方 出版 物 ; 地 方 政 府 机 关 发 布 的指示 、 文件 、 报告 、 法规 、 通报 、 公报 、 地方志 、 地方史 ; 地方 人土 的文集 、 专著 、 论文、 诗词 、 信札及传记 、 年谱 、 家谱 、 宗族谱 ; 区域 经济 、 地方风情 、 民间传 闻 、 民间艺术 、 传统1 - 艺、 土特产 、 旅游等 社会科学 自然科 学的各个领域 , 是文献体系 中重复率最低 的品 种, 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 鲜明的地方特色及长期 的收藏价值 , 对丰 富和发掘本地区的 自然景观 、 人文景观和科技 内涵 , 提高知名度 、
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地方文献是指地方性的编纂、刊行的史料和图书、地方志书以及民间文学等,常常是研究某个地方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最具有价值和权威的资料。
对于从事地方研究、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等领域的学者以及广大读者而言,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收集地方文献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找到地方文献馆地方文献馆是我们收集地方文献的最佳途径。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文献馆,一些大城市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文献馆藏品。
我们可以前往当地的地方文献馆进行查阅,甚至可以报名成为会员,从而借阅文献甚至是复印文献。
利用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网上收集到很多地方文献的相关信息,比如地方志、历史典籍、历代名人的传记等。
有些地方文献馆也在网上开放了一些免费的数据库供读者使用。
此外,一些专门开发地方文献的网站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向当地学者寻求援助许多当地的学者非常熟悉他们所研究的地方文献。
他们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些书籍、研究资料以及进行研究指导。
通过和他们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方文献。
利用地方文献的方法支持历史研究地方文献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
许多地方文献包括了历史文本、人物传记、家谱等信息,对于研究某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等方面非常有价值。
利用地方文献,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具体细节和数据,扩充历史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地方文献是当地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它们反映了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涉及历史、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等方面。
通过研究地方文献,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支持地方社会管理和决策制定地方文献也可以为社会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帮助。
如果你是当地政府的官员或研究员,那么你可以从地方文献中了解到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这将帮助你更好地指导社会管理和决策制定。
如何扩大地方文献的利用范围维护和积累地方文献资料为了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献,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和维护地方文献资料。
谈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谈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收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共同任务。
而地方文献又是各地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开发和利用这一文献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对此谈点浅见。
一、地方文献的特点和作用首先,地方文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它由本地区形成,其内容多涉及本地以及与之有关的具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一切知识载体。
这里所说的“一切知识载体”即地方文献的广意概念。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专门文献收藏,它具有存史、备查、资政、教育作用。
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缩影和积淀,标志着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水准,对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对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文献还可以用来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
从而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促进人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地方文献的范围和类型地方文献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涵盖了一个地方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历史、地理、人物、物产、民俗、风情等诸多领域。
及时将其收集整理,即是一部地方百科全书。
这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地方文献的类型,根据其知识载体的不同可分为:1.传统的典籍资料(纸质印刷品),这是地方文献的主体;2.非书资料,即新型的电子出版物。
这类知识载体包括:缩微胶片、激光视盘等声像文献,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3.其它非纸质文献,如竹、绢、木刻、石刻以及有关实物等。
三、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具有地域特征,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在长期中所形成的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源有待开发。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不仅具有现实的开发价值,而且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开发利用者的知识层次越高,其开发利用文献的效果就越显著。
在一些发达地区,人们对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意识是很强的。
如笔者在工作中就遇到过几位从上海、南京专程到我市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投资项目的外地企业家,他们首先来到图书馆,要求查阅有关本地的一些资料,通过查阅新版《芜湖市志》、1996和1997《芜湖年鉴》等综合资料,对芜湖的基本概况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查阅本地的有关报刊,了解到大量的当地信息。
山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开发利用

用。文章以云浮市图书馆为例 , 理论 与实践的角度, 从 简述地方
文献 的搜 集及 其 开发 利 用 。
地方文献搜集工作 , 仅靠采购 、 社会捐赠等远远不够 , 还必 须深人基层 , 主动访求 。要经常与 当地组织部 、 宣传部 、 史志办 、 档案局 、 统计局等部 门进行交流 和沟通 , 尤其要注意 收集各种
件 、 计资料手册 、 统 地方志 、 内部资料等都是地方文献。其 内容
l0 一 1
可涉及到某一地理区域 内的各个方面。地 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 治、 经济 、 文化和社会事业发 展 以及 风俗 、 民情 、 自然资源等 的
责任 。但 由于历史原 因 , 长期 以来 , 不少 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宣
29 月 0 年2 0
神 州 民俗
山区图书馆地方文献 的搜 集与开发利用
陈靖东
( 浮市 图书馆 , 东 云 浮 57 0 ) 云 广 23 0
摘要 : 方文献是 图书馆文献资 源建设 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 地 部 分, 对促进读者服 务工作和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起到重要作
集, 制定长远的规划 和阶段 目标 , 并确立具体 的收藏原则 , 使之
统。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 将其准确、 系统地提供
给用户 , 既是对 中华 民族优秀文 化遗产的继承 与发展 , 又能 为 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和地 区文化研 究及地方经济协调发 展提
上确定以三大文化为重点, 建立地方性资料馆藏 , 为读者提供
特 色服务。
供信息资源 ,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关 键词 : 书馆 ; 方 文 献 ; 集 ; 发 利 用 图 地 搜 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定 地方志著 作权 主体存在 乱象 的根源作小组于 18 年 、9 8 9 5 19 年
分别颁 布的《 新编地 方志 工作暂行 规定》 《 于地方 志编纂 、关
工作 的规定》 19 年 国务院颁布 的《 ,9 6 关于进一步加 强地方志 编纂工作 的通知》 等文件 中均无 相关规定 , 只是在《 于地方 关 志编纂工 作的规 定》 1条 中有地 方志 的“ 第 8 著作 权应受 到保
责 地 方 志工 作 的 机 构 。这 是 指 的地 方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 非 指 而
对地方 志编纂起 领导作 用的政府 , 这类 主体 可 以是法 人 , 也 可 以是其他组织 。其二 , 与编纂的人员 。这类 主体范 围广 参
泛 , 以是 总 编 ( 编 )执 行 副 主 编 ( 务 副 主 编 ) 责任 副 主 可 主 、 常 、
护 ” 表 述 。为 了协 调 地 方志 工作 中 的著 作 权 利 益 关 系 ,0 6 的 20 年 5 国务 院第 4 7 令 发 布 了 《 方 志 工 作 条 例 》 其 第 1 条 月 6号 地 , 5 规 定 :以 县 级 以上 行 政 区域 冠 名 的 地 方 志 书 、 方 综 合 年 鉴 “ 地
然 人 的 思 维 活 动 总 结 与 升 华 为 法 人 的 统 一 意 志 , 且 法 人 和 而 其他 组织 能 够 独 立 承 担 社 会 责任 , 合 民 事 主 体 成 立 的 法 定 符
条件 。
《 地方志 工作条例 》 1条 的规定 使地方 志著 作权 的主 第 5 体得 到了明确 , 即包括 两种类型 的主体 : 其一 , 组织编纂 的负
1 地方志的原始著作权 主体
《 著作权法》 1 条规定 :著作权属 于作者 , 第 l “ 本法另 有规 定 的除外 。” 著作 权属 于作者 , 现 了著作 权归属 的一般 原 体
则 , 理论依据是 : 作权基于智力 创作而产生 , 者通 过 自 其 著 作
为职务 作品 , 照《 依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著作权法 》 l条第 2 第 6 款
在我 国地方 志事业 发展进程 中 , 长期存 在着究竟谁是 地 方志 的著作权 主体 之争 , 其中包括“ 个人 作品论” “ 、法人作 品 论 ”“ 、职务作 品论 ” 等不同认识。“ 个人作品论” 强调地方志是 政府 负责地方 志工作的机构委托其他 自然人创作 的作 品 , 著 作权 的归属 由双 方约定 , 没有合 同 明确 约定 的情 况下 , 在 著 作权都归受托人[ 法人作品论” 为 , 3 1 。“ 认 地方志 内容和功能的
地方志书 , 是指全 面系统地记述本行 政 区域 自然 、 政治 、 经济 、 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l 1 。地方志是 图 书馆藏 书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开发利用 地方志资 源是图 书
馆 应 尽 的职 责 。 是 , 方 志 是 著 作 权 客体 , 到 著 作 权 制 度 但 地 受
件I 职务作 品论 ” 出, 4 1 。“ 指 地方 志的作者 与政府负责地方志工 作 的机构之间存在 劳动合同关系 , 作者的创作是 为了完成政
府负责地方志工作 的机 构安 排的工作 任务 , 具有职务性 。在
有 的 案 件 中 , 院 一 方 面 认 定 地 方 志 是 法 人 作 品 , 一 方 面 法 另 又 指 出地 方 志 的 内容 可 以是 职务 作 品 , 者是 委 托 作 品 或 。
的规定 , 著作 权 由组 织编纂 的负责地 方志工 作的机 构享有 ,
参与编纂 的人员享有署名权 。” 这项规定是把地方志 当成 “ 特 殊类型职务作 品” 即《 , 著作权法 》 1 条第 2 “ 第 6 款 法律 、 行政法
规 规 定 或 者 合 同 约 定 著 作 权 由法 人 或 者 其 他 组 织 享 有 的 职 务作 品” 对待。 来
己的创 作行 为完 成 了作 品 , 从而 产生 了著 作权日 。按 照我 国 《 著作权 法》 的规定 , 作者 可以是 自然人 , 也可 以是法人 , 或者 是其他组织。其 中,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所以能够成为作者 , 是 因为其严格 的组织程序 和规章制度 , 可能将作为其 成员 的 自
图书馆 学刊
2 1年 第 3期 01
TU S U G U A NX UE K A N o . , H N 3 2O11
图书馆开发利用地 方志文献 的授权主体分析
严 真
( 河南省图书馆 , 河南 郑州 4 0 5 ) 5 0 2
【 摘 要1 方 志是 一 种 重要 的 文 献 资 源 。 图书 馆 开 发 利 用地 方 志 的行 为 受到 著 作 权 制 度 的规 范 , 核 心 问题 之 一 地 其
的保护 。按 照我 国著作权制度 的规 定 , 图书馆对地方 志作超 出合理使用 、 法定 许可 限定条件 的利用 , 须事先 向其 著作 必 权 主体 , 即著作权人取得授权 。志书编纂是一 项卷帙繁 浩的 系统工程 , 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 的机构 、 其他行政机关 、 社会 团体 、 企事业单位 、 织以及个人都有可 能参与其 中 , 就造 组 这 成地方志主体 的广泛 化与多元化 , 加之在特定条 件下其 主体 还存在 变更 、 终止等情 况 , 从而增 加 了鉴别地方 志著作 权 主 体的难度 。准确界定著作权主体是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
是按照 法律规定事先 向有 关著作权 主体取得授权 。 然而 , 同其他 类型作 品相 比 , 地方 志著作权主体有其特殊性 。 笔者就
此 问题 作 了初 步 分 析 , 出授 权 策略 。 提
【 关键 词 】 开发 利 用 地 方 志 著作 权 主 体 授 权 图书 馆
【 分类 -1 2 0  ̄ G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