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论文5000

李清照论文5000
李清照论文5000

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真有“坠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俊”之感。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却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可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李清照何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上享有如此美誉呢?细究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写作,是人类本真经验的表达,可女性的写作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女性写作的纯粹性浮现出来,一个女性作家首先要做到的恰恰是拒绝历史,拒绝文化。也只有拒绝文化,通过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悬隔的策略,女性作家才能够从男性文化无处不在的经验领域中抽身而出。她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回到“一间自己的屋子”,审视自己,更注重自身的感触。李清照崇尚自我,作品中流露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观照。我们说人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认识常常从自身开始的。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重视个人才能、智慧和自身的形体美。到了唐代,人们已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这说明人们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这样的历史渊源,当然对宋代的这位才女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对自己外在美的认识。在封建男权社会里,“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要求。女性的生存必须得依赖于男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成为女性们遵循的一条定则。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似乎完全以男性的认识为评判标准,而李清照却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异类”。她拒绝封建男性文化,她对自我生命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其作品中大胆地展示女性青春美、形体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我们就能窥见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在李清照作品中,以花喻人是她惯用的手法,我们就选几首来看清照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外在美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这首词上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少女形象。她有似锦的青春年华充满生命的青春之美。词中“露浓花瘦”语意双关。“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花瘦”说明花未开,含苞待放。未开之花更富于魅力,再加上露珠的镶嵌和晨曦的映照,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这不正是作者拿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象征吗?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见到客人时有羞怯的一面,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机灵顽皮。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准抛头露面的,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却刻意渲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可爱,这可看到李清照对封建礼教的轻视,透露出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观照。由此看出,李清照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美,对自我的认识已比较清晰。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这首词上片写寒梅初绽,下片写月下赏梅。写梅亦是写人。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的勾勒之后,又以生花之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进一步领略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那么,词人是怎样展示梅花的形神之美的呢?在上片起首二句之后,也就是在总的勾勒

寒梅形象的基础之上,紧接着用“香脸半开娇旖旎”比喻她含羞带笑,娇柔妩媚的美人面容;用“玉人浴出新妆洗”形容她如同刚出浴的美人那样娇洁。这里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人,妙处是梅与人、景与情水乳交融,化为一体,把梅花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而也展示出青春少女晶莹剔透之美。结尾处又点出“此花不与群花比”,与众不同,自我欣赏生命之美。

当然,李清照还有很多以花喻人的作品,这里不再赘述。这些作品在写女性美或女性的春情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展示或自我需要,并非以男性为中心,将自己放在从属的被动地位。

其次,我们来谈谈李清照对自己内在美的认识。人们赞赏李清照,更注重其作品中的“神骏”,这才是李清照内在才情、格调的内美的体现。

前面我们举出了《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这首词,词末有“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这句堪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比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花”韵胜,格高,自然不屑于和这些“群花”类比的,言外之意,作者已将梅花人格化,实际上写出了作者本人那种贞洁自立,“冒雪报春”的坚美姿质和高贵品性,同时,作者那超人的才情,高雅的格调自然地流露出来了。还有,《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这里作者也是将梅花视为知己,不仅将梅花人格化,而且将它个性化,作者的妙笔把高洁的梅魂与其超拔脱俗的情操两厢契合,融为一体。从这里,我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在气质。当然李清照还有其他的“高洁”之句,如“自是花中第一流”、“疏影尚风流”等等。

以上我们是对李清照的内美的认识,实际上外美与内美是不可分的,它们融为一体,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自我生命审美价值的观照。

我们谈到李清照在对自我生命价值认识时,不难发现作者是以一种“物化式”的抒情方式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我们能感受出这种表达方式有点内敛,没有现代女诗人那喷薄的气势。现代女诗人们则可以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体验,女性主体意识也得到了清晰的凸现。李清照在抒发情感时与客体物象同化为一,最后达到一种和谐、圆满的状态。黑格尔认为这是“主体没有达到内心生活的自由独立”的表现。李清照生活在封建社会,当然她的生活不能不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就反映在其创作上了。现代女诗人们的创作不乏有“自由式”的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专注于女性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女性意识的最深处,使女性主体意识得到清晰的凸现。现代女诗人的创作显示出现代知识女性对存在的冷静观照与深层思考。例如,王小妮的诗:

“就这样平凡地活着,

我的纸里

永远包藏着我的火。”

——《活着》

“我写世界

世界才垂头显现

我写你

你才摘下眼镜看我

我写自己时

看见头发阴郁,应该剪了。

能制作出剪刀

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应该做一个制作者》

这些作品里显示出作者强大的智性之思,反应出作者对生存和生活的冷静观照与思考,表达了对“人”主体性的寻找。这些较之于李清照作品,主体意识增强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更为大胆,更为深刻了,这说明现代女性诗歌已在走向成熟。

李清照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她有自己的理想,李清照表达自己的志向时大胆豪迈,表现出男儿气概。

李清照是一个拥有坚定志向的人,她生活在封建社会时代,这是她的不幸。封建社会禁锢人的思想,无情地窒息了女性精神上的自由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女性的“自我”只能命定地满足于社会结构中预先规定好的地位与权益,然而李清照渴望打破这种封闭式的精神束缚,她博览群书,关心时事,务求高远,不论是儒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其家乡“东洲逸党”人士不拘形检,通透任情,建功立业的精神;还是其父不慕容利,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都给李清照以深远的影响。李清照不是一位普通的女性,而是受到祖国传统精英文化熏陶和培育的优秀知识女性。她的生命光圈不似一般女性那么狭隘,她的女性意识也不似一般女性那么贫弱。但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她,她的鹏举之志只能以其女性特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她不可能全殿对策,也不可能驰骋沙场,她只能写诗作词来抒情述志。

李清照在一首《分得知字韵》的五言绝句中说:“学诗三十年,缄口吧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项斯, 唐代诗人,最初没有名气,不被人知,后来结识了杨敬之。杨读了他的诗歌也赠送了一首诗歌给他。杨敬之很爱才,便处处逢人为他吹嘘。不久,项斯便名播长安。女诗人表面不说“缄口不求知”,但联系她其它作品如《打马图经序》一文末尾有“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一句,便可以推出李清照是希望能够遇上一个像杨敬之那样“相逢说项斯”的人。从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位有抱负之人。

李清照还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追求精神解脱,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例如《晓梦》等。她不满朝廷的苟安政策,敢于在诗歌中批评当政者:“圣君大信明如月,长乱何须在屡盟。”她还挥毫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动人魂魄的人生绝唱。可见其男儿气概之豪迈。她的笔触不仅涉及了精神生活、社会政治生活,还涉及了文化生活,如《词论》中的大胆主张,对男性词人的尖锐批评等。她志向高远,但她不满足,在《渔家傲》中写道: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中女词人托梦抒怀。在与天帝的对话中叙述了自己上下求索恐无所成就的焦虑,苦心为诗然于事无补的遗憾。最后表达了渴望鲲鹏展翅,直飞自由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展示了词人迥然有别于一般女性的宽阔胸襟和崇高境界。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李清照的追求目标还很朦胧,但那渴望超越现实的浪漫气息与豪迈气概则令人叹为观止。

李清照确有那种豪迈气概,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女人,比起同时代的女子来说,她是一难得的奇女子。虽然朱淑真也是一位才女,但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类似的高远之作,反而是一些“小女人”的作品。当然,这并不是贬低朱淑真。李清照违反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俗,而朱淑真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创作的呢?朱淑真一面填词一面又责备自己,还说什么“然翰墨文章之能,非妇人女子之事”。这朱淑真的看法与薛宝钗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位都是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遗训,而李清照却相反,不但大胆吟唱“风花雪月”,还大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自己的高远志向。可见,李清照的确是一位迥然有别与一般女子,具有自己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

李清照不仅迥然于一般女子,对于封建社会的男性,她的生命意识也没那么复杂。封建社会的男子们,一生为功名利禄所累,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志向”与一些“愤世”之意。这些作品当然免不了打上“追名逐利、趋时附势、消沉颓废”的烙印。而李清照在封建时代虽然身为女子是不幸的,但又是有幸的。她被排斥在封建社会生活之外,也就不易沾染封建礼俗恶习,所以李清照这种“抱负远大”的生命意识较之于封建社会的男性要单纯一些。

李清照晚年生活在乱世当中,却能顽强地独自生存下来,并能潜心学术研究,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惊叹。李清照何以在乱世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呢?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她那不屈不挠的独立人格精神。

人们说李清照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开明的父亲,有一桩美满的婚姻。但是,我要说李清照一生也是不幸的。她一生饱尝人生甘苦,不幸多于幸。李清照幸福时光是短暂的,婚后父亲遭害,夫妇离别,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哪有不伤心呢?写出“何况人间父子情”,“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的诗词。由此可见李清照所处环境的糟糕与心中的无奈和凄凉。靖康之变后,各种灾难纷至沓来:先是她与丈夫节衣缩食而攒下来的十余屋收藏在战乱中化为灰烬,继而丈夫染病身亡,自己也大病一场,“仅存喘息”。金兵攻陷洪州以后,又有大批书画宝器“散为云烟”,不仅如此,又传闻她家受到秘密弹劾,有人诬告她赐玉器于金人,这使她大为惊恐,更使她悲痛不已的是在会稽被贼人夜间盗去卧榻下的书画砚墨五竹箱。这些珍藏,赵氏夫妇看得像生命一样宝贵,所以她叹息说:“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李清照面对这一列不幸遭遇,她倒下了吗?没有!可见李清照是一个“个体人格独立性极强”的人,人生中种种不幸并没有将她同化为逆来顺受的女性。相反,外界的压力,人生的苦难迫使她站在旁观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自我。她的独立意识越强,就越难被同化;她的心志越高,与周围世界的冲突就越大;她的灾难越深,反抗性就越强,她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独立人格精神就越显光辉照人。

首先,李清照在政治上表现出独立自主意识是十分强烈。她有许多爱国诗词,抒发自己独到见解。李清照对南宋的苟安政策提出了“圣君大信明如月,长乱何须在屡盟”的质问;面对金统治者的两个伪政权,李清照发出了“两汉本继绍,新宠如赘疣。所以稽中散,至死薄殷周”的卓越见识;面对沦陷的故土,李清照又写道“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些诗词不正表现了李清照的独立自主意识吗?她主张坚决抗金,反对苟安,不愿委曲求全;她强烈思念故土,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哀,不正是对南宋偏安的一种批评和不满吗?从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强烈的爱国情感,说明作者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十分强烈的。

其次,李清照在生活上也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独立人格精神。面对人生中的种种不幸,李清照没有倒下,她仍然保持那种“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我化、个性化的崇高人格精神,“此花不与群花比”的寒梅精神与高尚情操。即便是南渡后,李清照流落江南,孤独凄凉,但她仍表现出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的精神。她曾用“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瑞鹧鸪》)的红杏自比,来表达自己傲视尘世,不甘沉沦的意愿。当诗人不被她的时代所理解,自己的抱负又无法实现,她仍坚持独立的自我,“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听人笑语。”(《永遇乐》)在《声声慢》中走自己的路,宁与孤独为友的坚韧人格更为强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不正是封建时代下一个不幸女子的血泪控诉和呐喊吗?,残酷的命运,社会的变迁,可以摧毁李清照的肉体,却无法摧毁她的人格精神。她所给予人的不是消极低沉的情绪,而是一种在灾难和不幸中坚持独立人格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一种“疏影尚风流”的洒脱气派。

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生活上,李清照给予我们的不是自暴自弃的态度,而是一种从悲痛和愁苦中焕发出的意志和力量。在那样一个乱世当中,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却能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钻研自己的学术文化,这不能不说明她那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之伟大,独立自我的生命意识之强烈。

综上所述,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李清照是一位非凡女性,闪烁着独特的生命意识的灿烂光圈。她一生抱负远大,崇尚自我,坚持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这就是李清照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的体现,也是形成李清照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体现。

李清照论文5000

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真有“坠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俊”之感。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却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可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李清照何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上享有如此美誉呢?细究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一 写作,是人类本真经验的表达,可女性的写作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女性写作的纯粹性浮现出来,一个女性作家首先要做到的恰恰是拒绝历史,拒绝文化。也只有拒绝文化,通过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悬隔的策略,女性作家才能够从男性文化无处不在的经验领域中抽身而出。她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回到“一间自己的屋子”,审视自己,更注重自身的感触。李清照崇尚自我,作品中流露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观照。我们说人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认识常常从自身开始的。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重视个人才能、智慧和自身的形体美。到了唐代,人们已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这说明人们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这样的历史渊源,当然对宋代的这位才女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对自己外在美的认识。在封建男权社会里,“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要求。女性的生存必须得依赖于男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成为女性们遵循的一条定则。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似乎完全以男性的认识为评判标准,而李清照却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异类”。她拒绝封建男性文化,她对自我生命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其作品中大胆地展示女性青春美、形体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我们就能窥见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在李清照作品中,以花喻人是她惯用的手法,我们就选几首来看清照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外在美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这首词上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少女形象。她有似锦的青春年华充满生命的青春之美。词中“露浓花瘦”语意双关。“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花瘦”说明花未开,含苞待放。未开之花更富于魅力,再加上露珠的镶嵌和晨曦的映照,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这不正是作者拿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象征吗?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见到客人时有羞怯的一面,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机灵顽皮。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准抛头露面的,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却刻意渲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可爱,这可看到李清照对封建礼教的轻视,透露出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观照。由此看出,李清照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美,对自我的认识已比较清晰。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这首词上片写寒梅初绽,下片写月下赏梅。写梅亦是写人。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的勾勒之后,又以生花之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进一步领略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那么,词人是怎样展示梅花的形神之美的呢?在上片起首二句之后,也就是在总的勾勒

高考作文素材李清照篇精修订

高考作文素材李清照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 1. 立意独到而高远。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远、书籍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 2. 行云流水的结构。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倾诉。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爱情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结构如行云流水。

词论 李清照

词论李清照《词论》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生于公元一七八一年,卒于公元一八三九年,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公元一八〇五年(清嘉庆十年)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为学重经世济用,好读史及兵书将略,著有《晋略》八十卷,自负有济世伟略而不能用。更寄情于艺事,推衍张惠言词学,谭精研思,持论精审,为常州派(清代词学有浙派和常州派之分:秀水〔浙江嘉兴〕朱彝尊选辑《词综》,论词以"清空"为宗,一时作家,相习成风,是为浙派。常州张惠言兄弟选辑《词选》,以"意内言外"为主,又开常州一派)重要的词论家。著有《未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介存斋论词杂著》原载于《词辨》前。《词辨》为周济于一八一二年客授吴淞时自编的一部词学教材,以选词为主,兼有评论。一九三五年,唐圭璋将《杂著》从《词辨》中析出,收入《词话从编》。《介存斋论词杂著》共三十一条,发挥"意内言外"的说法,明确提出填词要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并提出了"词史"之说,即能从词中见史,"感慨所寄,不过盛衰","见事多,识理透,可为后人论世之资"。周济把上述理论原则运用到唐宋名家词数十家的品评上,作出了具体而微的辨析。从总体上,周济五代、北宋的尊奉温庭筠、韦庄、周邦彦等而贬抑南宋姜夔、张炎等,此与浙派对立。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载于《宋四家词选》前,是对《介存斋论词杂著》的承继和深化,

写人作文:描写李清照的作文 六篇

【篇一:李清照的魅力】 李清照,历史上芳名远播的女词人。你是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有一丝淡淡的凄凉。物是人非让你日晚倦梳头,至亲的失去,让你的愁只恐那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雨是神仙手中宝贵的圣水,用圣水洗过的夜空在人们眼中是无比圣洁的。没有了一丝污染的夜空就像你——李清照一般。在封建时代,你突破重重关卡,用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向封建统治者大声宣告挑战。用你柔弱的身体挑起了沉重的担子。 你用委婉的文字诠释着你的才华,表现了你对亲人的怀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李清照就像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才华横溢是你钻石般闪亮的魅力。 夜空之所以美丽少不了那满天繁星的点缀。那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发出动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而名人,也以其高贵的品质、心灵及美貌,成为人们心灵中最耀眼的星辰。 追忆名人事例,欣赏名人的魅力,似那点点繁星般动人。李清照,你就是那地面上最闪亮的星星。以你们的过人才气让自己发光,发亮,成为那夺人心魄的至美闪光点 【篇二:握起李清照的手】 悄然忧愁上心头,提笔文词赞不绝,国破家亡亲目睹,身世飘零与夫隔,叹不尽,愁无边,凄苦孤寂度晚年。 李清照,你的词穿越时空仍昭示光芒,轻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散发一缕清香,让人无穷品味只想握起你的手,接近你的灵魂,感受你的内心。 曾经的你,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多愁善感,春心萌动,难以按捺。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想和你细品淡淡的茶香,倚楼听风雨,感知你的心情。柔风、细雨、淡香,衬托着你的容颜,因相思而倍感孤独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爱之愈深,思之愈且。你期盼丈夫的来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得好辛苦。那些泛黄的纸上书写着的是你的情愁,你的情思。你曾幸福的与丈夫一起玩弄古物,陶醉在诗画音律的世界,你嫣然一笑如含苞欲放,你的美随你的词一同飘散到远方,穿越时空。你,何等幸福,何等欢乐。 然而,每个人都要经历坎坷。幸福的生活,爱情的甜蜜,一切的美好突然灰飞烟灭。朝代的变更,年代的动荡,激起了你的惆怅。握住你的手,感受着你内心的悲恸。国破、家亡,已物是人非。在风中,我能隐约听到你的声音,却如此,即那般冰冷又那样透明,天青色等烟雨而你在等他,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失去的已不再回来。面向北,思旧事,「寻寻觅觅」,有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都是在表达你的伤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愁得连酒都是淡淡无味,无以抵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凄婉,忧愁,悲秋自怜。他面对国家的衰落,不

李清照小论文

高一5 杨维晨 李清照及其诗浅谈 内容摘要: 一、相关简介 1.李清照个人简介 2.靖康之变 3.婉约词 二、李清照诗中的常用意象 1.花的意象美 2.雨的意象美 三、李清照前后诗词的比较 1.天真少女的貌态 2.深闺思妇的形象 3.国破家亡的愁绪 4.惦念故乡的情怀 四、结论 附: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简介 1.李清照个人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也很有文学修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两人都十分喜爱收藏古文奇字,十分琴瑟和谐。可之后赵明诚的父亲在官场上失利,于是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此后几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他们共同收藏了许多文物古器,同时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也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 李清照44岁时,发生靖康之变。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赵明诚卒后,李清照大病一场。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孤独无依之中,李清照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2.靖康之变 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

李清照 作文素材

李清照:最美“女汉子” 张峪铭 作家梁衡这样评价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个美丽而温柔的女子,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不知让多少女子嫉妒得黯然神伤;一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薄汗轻衣透”,不知让多少男儿心疼得寸断肝肠。李清照“女汉子”的一面,却为她那瘦弱的生命之体,注入了一些阳刚之美。 也许李清照从小受到父亲赋诗侑酒的熏染,也许同宗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激发了她的想象力,她的词作中总氤氲着缕缕酒香。早先与人游玩,常常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她的酒中有乐;到后来与丈夫有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时,又常常“东篱把酒黄昏后”,她的酒中有愁;再到夫死南渡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的酒中有悲。 无论是初为人妇的“闲愁”,还是夫死、家散、国破的“痛楚”,李清照的生活似乎总是以词蒸煮一份孤独,用酒浇化心中块垒。她在当时女子中,才气“高绝一时”,饮酒无人可比,可谓无妇人拘束之态,有男儿豪爽之气。 因为李清照词中写的不只是愁怨,不只是小女子之心绪,更有大丈夫之情怀。 我们记得抗金英雄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也熟知辛弃疾“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痛苦无奈,可谁知一个瘦弱女子内心发出的最强音,并不输给热血男儿。“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为了能收复沦丧的国土,李清照恨不得横刀立马,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社会,种种清规戒律捆绑了女人的手脚,也捆绑了女人的心灵,李清照却挣脱而出,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更可贵的是,在那“熟人道义”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丈夫的不耻行为,她也毫不留情地抨击。丈夫赵明诚为建康知府时,遇城中叛乱,竟缒城而逃。这对李清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她因丈夫没有担当的行为而心灰意冷,在第二年逃亡江西的途中,在乌江边她激愤地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以亲疏论大义,不以家事废国事,李清照的这种决绝,无疑又让自己陷入到孤独的深处。其实在这乱世,像李清照这样真性情的人,已不能像一根青藤,缠附于一棵大树了。更何况,南宋小朝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举目一望,苟延残喘到处有,血性男儿一时无。她无枝可依,只能做一棵树,一棵带有男性荷尔蒙的、孤独、激愤且清瘦的树。 李清照是不屈服命运安排的,就像一个独行客,天地任我行,仗剑走天涯。当她冲破重重阻力,与张汝州结婚后,发现了张的虚伪面孔,她不堪忍受,毅然状告张的违法勾当。要知道在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下,妻子揭发丈夫,即使丈夫有罪,做妻子的也要连坐。但李清照宁可玉碎,也要结束这不满百天的“瓦片”婚姻。 回望历史长河,不知有多少美女、才女,丰富了我们的眼球,开启了我们的想象,但能集美女、才女于一身,且又有着阳刚之美,能给人一种力量的,唯有她——李清照。 可用于“爱国”“理想”“苦难”“环境与成功”“刚与柔”“愁”“女子”等写作话题中。

李清照的论文

宋代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我们读着她那一首首清丽旖旎的词作,仿佛闻到了一缕缕檀香、梅香、酒香,感受到了作者那一丝丝令人心醉的愁情,真有“坠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俊”之感。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却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可见,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李清照何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上享有如此美誉呢?细究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在其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细腻的词人气质打动了世人,她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从而形成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写作,是人类本真经验的表达,可女性的写作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为了使女性写作的纯粹性浮现出来,一个女性作家首先要做到的恰恰是拒绝历史,拒绝文化。也只有拒绝文化,通过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悬隔的策略,女性作家才能够从男性文化无处不在的经验领域中抽身而出。她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回到“一间自己的屋子”,审视自己,更注重自身的感触。李清照崇尚自我,作品中流露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观照。我们说人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认识常常从自身开始的。魏晋时期人们就开始重视个人才能、智慧和自身的形体美。到了唐代,人们已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这说明人们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这样的历史渊源,当然对宋代的这位才女有着很深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对自己外在美的认识。在封建男权社会里,“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要求。女性的生存必须得依赖于男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成为女性们遵循的一条定则。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识似乎完全以男性的认识为评判标准,而李清照却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异类”。她拒绝封建男性文化,她对自我生命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认识,在其作品中大胆地展示女性青春美、形体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我们就能窥见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在李清照作品中,以花喻人是她惯用的手法,我们就选几首来看清照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外在美的。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这首词上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少女形象。她有似锦的青春年华充满生命的青春之美。词中“露浓花瘦”语意双关。“露浓”表明时间是在早晨,“花瘦”说明花未开,含苞待放。未开之花更富于魅力,再加上露珠的镶嵌和晨曦的映照,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这不正是作者拿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象征吗?词的下片为我们展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见到客人时有羞怯的一面,又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机灵顽皮。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准抛头露面的,而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却刻意渲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可爱,这可看到李清照对封建礼教的轻视,透露出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观照。由此看出,李清照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美,对自我的认识已比较清晰。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这首词上片写寒梅初绽,下片写月下赏梅。写梅亦是写人。作者对寒梅作了总体的勾勒之后,又以生花之妙笔点染了她的形象美和神态美,从而使读者进一步领略其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在上片起首二句之后,也就是在总的勾勒寒梅形象的基础之上,紧接着用“香脸半开娇旖旎”比喻她含羞带笑,娇柔妩媚的美人面容;用“玉人浴出新妆洗”形容她如同刚出浴的美人那样娇洁。这里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人,妙处是梅与人、景与情水乳交融,化为一体,

高考作文素材 李清照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

作文素材读李清照

作文素材:读李清照 不知不觉恋上了李清照,读李清照,读她的忧伤,读她的潇洒,读她的情到深处人憔悴……读李清照的善感,读她的坚韧,当风雨袭来的时候,她依然挺立! 读“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她的焦虑、她的忧愁。 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读她的英勇、她的豪迈气概。 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她的孤寂。 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她的闺愁,读她的欲罢不能。 读“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读她的天真无邪。 读“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读她的美丽自信。 读“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她的离愁别绪,读她的难舍难分。 读“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读她的忧国忧民,读她的大女子胸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读她巾帼之淑贤,读她须眉之刚毅;读她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读她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我寻寻觅觅,却如何读懂她…… 悠长的岁月之河,却无法隔阻我对于那一缕香魂的幻想。顺流而上,便能看到那个娇俏又捎带些许任性;时而阴柔敏感,时而刚劲豪迈的女子。她仿佛从未离开过这滚滚红尘,在自己的文字里,这个奇女子得到了永生。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荡着秋千的少女第一次见到未来夫君时,羞涩、好奇、多情,在这里以一个回头嗅梅的姿势,用寥寥数笔勾画得栩栩如生。她总是能将真实的生活变幻成一幅勾勒细致的白描。 酗酒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据说尤其喜欢烈性酒。在她的作品里,酒的出现频率相当高。----“浓睡不消残酒。”“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等等。酒入愁肠,化成了一首首或闲逸或忧伤的诗词。除了酒,李清照还酷爱赌博。而且能久立不败之位。我想,这不能完全归功于她的运气。易安居士的睿智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一个站在浪尖弄潮的女人是值得敬佩的。她真实地活着,以一个独立个体的姿态品味着生活。宋朝,也因此让更多的文人骚客不由自地陷入痴迷。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是文坛上少有的佳话。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个年代,能嫁给一个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夫君,无疑是一种幸运。而对于幸福的理解在她的早期文字里,用几乎直白的口吻有过记录。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被后人誉为“易安体”。这个女才人一生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其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清照生活的前后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使她的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也有了显著的差异。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李清照的生活之变,围绕其词的内容,结合部分作品来论述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词情感表达 目录 一、李清照前期词之情感表达 (2) (一)李清照婚前词的情感探究 (2) (二)李清照婚后词的情感探究 (4) 二、李清照后期词之情感表达 (5) (一)李清照丧夫前所作词的情感探究 (5) (二)李清照丧夫后所作词的情感探究 (6) 三、结语 (8) 参考文献 (8)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词作家,她通晓音律,兼工诗文,以词著称,她的词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前人常把她和黄庭坚、秦少游、周邦彦等人并列,认为可与他们‘争雄’、‘抗秩’、‘相鼓吹’,为‘词家一大宗’,在女作家中‘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①李清照的词 ①郭预衡,《中国代文学史》(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2007.8重印),P156

赢得了后人很高的评价,深受众人的喜欢,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好的词,不仅取决于她的聪明才智,更取决于当时时代的变革和她生活的剧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丘明水镇(今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逝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后,活了七十多岁。”②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但因失散太多,现存没有争议的只有五十首左右,首首珠玑。她的词作不多,可她却那么著名,影响那么大,是因为她的词是真实生活的写照,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李清照一生的生活起伏很大,以1127年靖康之难为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期生活比较幸福,后期生活比较凄凉。生活的剧变,使其词的思想感情更加深刻,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了显著的差异。本文分为两大部分,论述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一、李清照前期词之情感表达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是指从她出生到靖康之变以前所创作的词,这个时期,从总体上来讲她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李清照少年时代处于北宋末叶,从表面上看国家还很繁荣,出生在仕宦家庭的她,除了在家读书写词,偶尔还跟朋友郊外野游,陶冶自然之美,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乐;婚后与丈夫志趣相合,婚姻生活幸福美满。李清照的词和她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个时候其词主要是歌咏美好的大自然,抒写多情的少女对爱情的向往,闺阁生活以及婚后和夫君暂时分开的离愁别绪。这个阶段,她主要是关注自我,表达个人的情感,情感自然奔放,欢快明了,真挚率真,委婉含蓄。现在把李清照前期的词分为婚前婚后两个部分来具体分析其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一)李清照婚前词的情感探究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高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任北宋后期礼部外郎,是当时比较出名的散文家,其母亲是北宋拱辰的孙女,出生名门,也擅长文学。李清照生在这么好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少年时代就能写出很惊人的诗篇,这为她的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出生在故乡历城,六七岁就跟父母去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生活,她少年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她快乐的少年生活当然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北宋表面上还是很繁华,作为上层阶级的儿女,衣食无忧,生活充裕,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也比较开明,所以少年的生活她是很快乐的,精神生活也是很丰富的,这使她形成了一种率真自然,比较独立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的词都是写她生活点滴的,所以她这个时期的词大多数都是在写少年情怀,闺阁生活,歌颂大自然的美,抒发少年对爱情的向往和单纯的少年美梦,情感表达上自然奔放,真挚率真,欢快明了,委婉含蓄。 李清照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写出了很多与常人不同的歌咏美好大自然的词作。她善于观察自然景物,并赋予自然景物情感和生命,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生命力,作者用心去拥抱自然,抒发对大自然的爱。《怨王孙》是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③ ②刘瑜、刘义文,《李清照词欣赏》,济南出版社,2008年10月,P1 ③诸葛忆兵选注,《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1月,P4

写李清照的作文800字_写李清照的作文,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关于写李清照的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800字_写李清照的作文,写李清照高考满 分作文,关于写李清照的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800字_写李清照的作文,写李清照高考满分作文,关于写李清照的 作文 写李清照的作文800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一个字凝聚了多少个不眠夜。推开历史的大门,一个瘦弱的身影隐约可见,是她~ 她,一个乱世中的女子。 18岁嫁给赵明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宛如一幅清丽的画,一首动人的诗,一支悠远的曲。 当她还沉浸在“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时,突如其来的战争令她有些不知所措。丈夫的远调,让她饱尝相思之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战乱纷纷、硝烟四起的年代,让她历尽其中的酸楚与无奈。她的幸福如同水中的浮萍、风中的飘絮、空中的浮云,随时都可能湮灭。 当她还在思念中苦苦挣扎和徘徊时,丈夫病逝的噩耗。这如晴天霹雳,让柔弱的她差点承受不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她的人生开始了支离破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含泪回忆与丈夫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企图以从前的幸福碎片来掩盖她的凄苦生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一个举杯对月,起舞弄影,却怎知举杯销愁愁情更浓。“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半昏半醉,半梦半醒,半愁半苦,又孤单回到闺房,身后追来一袭凉风,悲秋伤别,销愁无计…… 她在凄惨中奋起,在愁绪中找到永恒。她用那满腹的才华,婉约的风格,生花的妙笔;诉内心之感,怀故土之思,抒爱国之情。 战争把她的幸福推人深渊,她只能用一首首忧愤的诗词来诉说她的哀愁与无奈。从此,“愁”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 当她徘徊在秋天的某个黄昏,看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看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时,她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悲叹”,愁凝成了她的灵魂。当她完美的 人生被战争打破时,是她将那独特的“易安体”化成美丽的风景,把凄迷的人生演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苦集《漱玉集》,泪洒《金石录》,李清照啊,你的人生,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李清照的作文800字》

李清照论文

李清照词“愁’’情的抒情艺术浅析 摘要: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她所作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爱情与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于委婉细腻之中,咏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本文试以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来解析她的“愁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李清照;词;愁情;艺术 李清照,宋代杰出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1084年生于济南。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氛和学术气氛很浓的家庭环境里,她的父亲李格非,做过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对历史、文学、书法均有较高的造诣。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所以其幼年便很有才华,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建中靖国元年与赵明诚结婚,二人志趣相谐,诗词唱和,生活非常美满。大观元年(1107)赵明诚的父亲落职病故,他们夫妻二人回青城居住。至此,李清照的生活景况发生了转折。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1129年,赵明诚病死,经受家国变乱后,李清照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一带,于孤苦中度过了晚年。前期生活的优雅和顺利,后来条件的拮据和窘迫,使李清照的心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滋生了诸多感慨和无限的愁绪。李清照词的风格与愁绪则因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后期的作品表现出更深沉的感伤。李清照正是以对真情实感的抒写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使她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作家之一。 一、思夫愁绪,情真意切 《醉花阴》这首词便生动地描绘了词人的这种思夫的“愁”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为重九怀人词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意蕴极其含蓄。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用自我反观的手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容颜,形象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同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同时选择不求浓丽,以自甘素淡的菊花自比。这既是眼前取景,又反衬作者不同凡响的感人力量。如“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深秋季节,昼短夜长,可知这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独守空房的度日如年之感。“瑞脑消金兽”,枯坐铜香炉旁,香炉中香料一点点地消融,可见作者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分明暗示她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一个。凉”字表面指天气,实写心情,写其情绪的愁闷和心境的凄凉,思夫愁情如此强烈,却又写得十分委婉、含蓄,轻描淡写。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具体、易于理解的东西。她既善于描绘实景寄托感情,又善于虚拟幻象表达感情,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此外,赵明诚与李清照门当户对,情投意合,不仅有共同的文人诗词琴棋雅兴,也有相投的事业结合点如喜好古玩。这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真是百里挑一、天赐良缘。而这对璧人的生生隔离,便生发读者更深层的“愁”的理解和体味。 二、春愁秋思,绵绵难释, 李清照的词能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细腻动人的情感,寻常的语言创造出不寻常的意境,.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如《如梦令》: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1)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意象 姓名:洪杰作班级:07级函授汉语言文学本科南安班学号:070133415 指导教师:陈碧仙 摘要: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善于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的闺怨、国家兴亡忧虑、丧亲之痛及乡关之思。她极好地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比兴传统,更把这些意象的忧郁凄婉内涵发挥到极致,使她那幽密凄凉的情思得到寄托。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象愁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婉约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韵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她善于移情于物,所写的客观景物,都带有主观感受,成为感情的载体。她善于选用一些典型意象来传达她复杂的忧郁情调。对于词

人来说,意象就是艺术思维的语言,词人的情感必须借助意象这一语言载体才能获得充分有效的艺术传达。梧桐芭蕉的凄凉,海棠梨花的愁苦,菊花林犀的高洁,梅花的孤苦坚贞等等,无不寄寓着她真挚深沉的情感,忧郁凄婉的情思,既含蓄深沉,又合情合理。 一、梧柳芭蕉话凄愁 在李清照词中有梧桐树、柳树、芭蕉树几种主要树木意象,这些树也是文人们常用来入诗入词的“不俗”之物,散发着浓厚的文人的审美趣味。“梧桐叶落”、“雨打芭蕉”,使她情绪低沉,也无兴致去赏那“烟柳”。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提起“梧桐”不免令人想起白居易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由此可见“梧桐雨”这一伤感的意象,经常是写秋日。自古以来文人总是善于悲秋,秋的凄清和冷瑟总使人愁肠百结。李清照所写的都是在秋日叶落的梧桐。“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对景伤情,久坐窗前,度日如年,不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到了黄昏,偏又下起小雨,那打在梧桐叶上滴滴嗒嗒的雨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600字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6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天空飘走的白云,是你寂寞的背影。流水中涤荡的落红,是你漂泊的一生。山野中颤动的蒲苇,是你坚韧的心灵。千年的寂寞,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渗入了我的心中,千年后的我正用心灵与你交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着乌江,你感慨万千,既痛惜丈夫的弃城而逃,又恨自己为女儿身,无法如男儿一般挥剑上阵,只得以项羽的万千豪情来抒发你心中的郁闷。我知道,你不同于其他大家闺秀,不会安心于只做女子之事。你心系朝廷,关心国家命运,否则你不会听闻有动乱后就奋笔疾书心中难遏之气。其文旁征博引,气势不凡,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叫绝声无数。你钟情

于金石研究,为了完成《金石录》,你不惜半生漂泊,终老于茅舍,你的这种坚韧精神令你在颠沛流离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些又怎是一个男儿能够相比的呢?你无语,我却从你憔悴的面容中寻到了答案:无悔,忠于朝廷而漂泊又怎样呢;无怨,钟情于金石研究而漂泊又怎样呢;作为一介女流,谁道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于是,面容的憔悴中又多了红梅般的倔强与蒲苇般的坚韧。我言道,女子入水,既可以柔媚温婉,也可以波涛汹涌,击翻千吨巨轮。同是女子,王昭君选择出塞,不畏风沙的侵蚀,只是为了国家,为了别人的幸福!同是女子,花木兰选择女扮男装,上阵杀敌,忍住亲人离别的痛苦,只为了年老的父亲,年幼的弟弟,更为了别人的天伦之乐!同是女子,你不也用另一种方式来表明女子的坚韧吗?你在词上的造诣,又有多少人能媲美呢?你演绎了旷世的传奇,纵使寂寞了千年,又有什么可叹惋呢?你依旧无语,而我,

历史将记住李清照作文1000字_1完美版

历史将记住李清照作文1000字 悠悠岁月,漫漫长路,时光是很多人的过客。然而我却相信,她一定会为我心目中的美神驻足,为我们记住她的美,她的愁!——历史将永远记住李清照。 你的美,无人知道。那时候的你没有照片,但却又满腹的文采,不似其他待字闺中的姑娘专注于女工,你饱读诗书,热爱文学,其才华与才子们有过之而不及,甚至更甚。我知道,这就是你的美。在我心中,你的美比沉鱼落雁的西施和昭君还胜三分,你每一次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在我心中便是那最美,无人能替代,无人能效仿,你是我心中乱世中的美神! 少女时期的你,青涩、快乐和幸福,你说“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少女的纯真,如此美好。你遇见心上人时“却把青梅嗅”你是如此的娇羞可人。少妇时期的你尚能在窗前,吟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爱情的滋味如此美好,甜蜜、思念交织在你心头。然而一场大变使这个美丽有才华的女子,饱受丧乱之痛。你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孤独的前行着,前行着。在那乱世之中你犹如一朵开不败的奇花!尽管秋风凛冽,你却依然傲然挺立枝头,竭尽一切,释放自己的清香,不被这世俗所污染!这是你的傲然你的倔强和你的才气所铸成的那一颗顽强勇敢的心,不顾一切,大步前行,哪怕前途一路荆棘,哪怕一生孤独。 你乘着一叶扁舟忧愁的望着那行进的小舟,只叹到“只恐双溪泽猛舟载不动许多愁。”你那忧郁的眼神人比黄花瘦的身子,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这些愁让你更加消瘦了。你寻寻觅觅最终却还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最难将息的时候,你边饮酒消愁,但晚风凄寒彻骨,这寒啊寒透了心啊!罢罢罢,你只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知道你并不后悔这样做,就算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也依旧会选择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借自己的才华作出让人们无穷享受的珍作,追求人格平等,追求爱情之尊,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这便是你,这只能是你! 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你超越时空穿越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你的坚定毅然豪放洒脱,都让身一人“守着窗,独自怎生得黑!”日日漫长,独自苦等,身为女人的你却不想进经历了丧乱之痛、亡国之悲、孀居之苦、沦落之愁。i这次人佩服。 李清照你是我心目中的美神。在乱世中顽强不屈,我知道历史将会永远记住,你让人们深深体会到你站在山顶那满腔的豪情和热血,一曲天歌唱罢,你终将为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