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笔迹特征的系统分析方法——从书写动作系统性方面进行研究

合集下载

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罗峻笔迹分析技术在很多西方国家中得到了常规的应用。

目前西方国家进行笔迹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测量法、特征法和格式塔法等几种。

由于字母型的笔迹形状简单,容易测量和归类,因此笔迹特征容易识别,可以制定规范的测量标准来进行特征比对与测量。

虽然测量法和特征法的可操作性强,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分析结果客观公正,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着准确性不高,结论不够丰富的缺点,而且很难发现和纠正分析结论的错误。

和字母型的笔迹相比,汉字的写法远比字母复杂,而且运笔路线也与字母有很大差异,因此西方国家常用的测量法和特征法在分析汉字时能够分析的内容比较少,无法直接用来分析中文笔迹。

我国的笔迹学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发展出了与西方笔迹分析不大相同的几种方法或流派,目前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特征对照法、望气法、意象法、直觉感知法、软件测评法和综合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归为特征对照法和感知法两个大类。

特征对照法在初学入门者中使用比较多,也适合进行培训教学,但因为该方法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不大理想。

一.特征对照法没有基础的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使用特征对照法(简称特征法)来入门,从而掌握最简单的笔迹分析。

特征对照法是通过对字体大小、形状、速度、力度、布局以及笔画线条的形状等特征进行比对,通过查阅对应的解释来进行对号入座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图1:特征对照法分析笔迹的步骤特征对照法的使用很简单,与玩拼图或者查阅英汉词典类似:先分别找出每个单词的释义,然后尝试拼凑出整段话的意思。

图2:特征对照法与查阅英汉词典翻译文章或玩拼图比较类似特征对照法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分析结论比较客观。

不过缺陷也很明显:拼凑过程好似盲人摸象,缺乏重点,容易主观片面、以偏概全。

图3:初学者容易出现主观片面、以偏概全的问题人的性格多种多样,和不同种类的树木一样,存在着或简单或复杂的结构。

简单的人,笔迹特征也会相对简单,即使缺失了一部分线索,也能容易的从已知线索准确推测出完整的人格特性。

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发表日期:2006年9月29日【编辑录入:psyhoo】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笔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书写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个性心理学、文字学、书法学等多种知识。

笔迹学家认为,人的大脑与双手是息息相通的,书写运动像体态语言一样是一个人个性和心态的自然流露。

研究笔迹与个性、笔迹与心态关系的学科称作笔迹心理学,它是笔迹分析的理论基础。

笔迹分析与笔迹鉴定不同,笔迹鉴定是判断某些字是否为某人所写,而笔迹分析是通过笔迹洞察书写者的个性特点(气质、性格、能力等)及书写时的心理状态(情绪、注意、疲劳等),前者主要用于缉拿罪犯,而后者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天地。

现代笔迹学发端于意大利和法国,宏扬于德国。

对笔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阿德勒的个性心理学、法国心理学家勒森的人格类型理论等。

笔迹学家运用上述心理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手段,辨认出西方字母文字笔迹中同书写者个性和心态有关的300多种特征,如压力、速度、大小、方向、布局、形式、连续性、动势、自由符号等。

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揭示了千姿百态的心性差异,例如,笔画直重,表明书写者精力充沛、行为果断;带有毛边的慢笔画,表明书写者懒惰,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也可能是过于疲惫或身体不适;笔压轻、运笔流畅、行距大、笔画工整、字体端正表明书写者心胸开阔、热情坦率、兴趣广泛,办事有条理;横行向上倾斜,表明书写者乐观坦率,做事积极,富有进取精神,但也可能性格急躁,情绪不稳或野心勃勃字与字母相互衔接,表明书写者个性随和,待人友善,做事注重计划,但也可能虚伪圆滑,缺乏主见,容易分心;纸边空白参差不齐,表明书写者性格直爽急躁,容易发火或精神懈怠懒散,不满现实,缺乏上进心。

笔迹学家认为,不应孤立地对书写特征进行分析,而应把各种特征综合起来,从整体上做出判断。

笔迹分析的最好材料是草稿、笔记等自然书写材料,带有签名的信件、信封,同一时期的几份书写及数年中的各种书写材料。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笔迹,是书写动作通过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使每个人的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通过笔迹,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即书面语言习惯;此外还可能反映出书写人的文字布局习惯。

而笔迹检验,既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用以分析时间情况,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书写习惯与笔迹两者是客体与客体反映对象的关系。

书写动作表现为笔迹,而书写习惯寓于书写动作之中。

书写习惯只有通过笔迹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被认识和运用。

因为没有笔迹就无从考察书写习惯,认识书写习惯必须从研究笔迹入手。

笔迹鉴定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检材笔迹与供鉴定人的样本笔迹,确定两者是否由同一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从而根据习惯体系的异同,肯定或否认检材笔迹的书写人,为司法或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书写习惯本身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表现在每个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体系是特定的,与其他人都不相同,一个人书写一定的文字手稿,在其反映出的书写动作、文字布局、书面语言三方面习惯中,有一部分习惯是很多人共有的,有一部分习惯是一部分人少有的、甚至是特有的,那些共有的、少有的、特有的书写习惯便构成各人书写习惯体系,是一习惯区别于另一习惯的本质。

同时,书写习惯又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其习惯体系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根本的改变。

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书写习惯体系可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书写工具、以及个人可以伪装等,但从总的方面讲,在一定时期内,这些改变不会对鉴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笔迹分析测评理论依据----徐庆元先生之笔迹线条触觉理论!

笔迹分析测评理论依据----徐庆元先生之笔迹线条触觉理论!

笔迹分析测评理论依据----徐庆元先生之笔迹线条触觉理论!笔迹触觉理论系列知识一:返朴归真的笔迹线条之所以在此讲述笔迹触觉理论依据,主要是因为我们测评时的主要理论原理依据就是源于我的导师徐庆元先生的笔迹线条触觉理论:以书写者的笔迹线条的变化为核心技术,来反映人的内在的、潜意识的、可以无限伸展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的心理。

因为只有笔迹线条的变化是潜意识地也是无意识地流露,是一种主动的触觉,是人表现力的潜意识体现。

让我们来逐步了解和认知笔迹学笔迹触觉理论依据的知识吧!首先第一步:笔迹线条特征的形成现代人都必须学会写字,写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

人们写字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和与人交流,书法家还可以把写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来进行创作。

作为笔迹,它确实是一种可视的图形,因此有关论述笔迹的文章总把笔迹说成是在视觉控制下完成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从识字和学习字的结构来看的:字作为一个学习的对象,有着标准的结构需要学习者用眼睛去看,去记忆并把它摹写下来,这肯定需要视觉参与才能够完成。

在笔迹心理鉴定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最能体现书写者个性心理的是笔迹中线条的力度和速度,而不是字的结构,因此,书写者在书写时的视觉不作为笔迹心理鉴定最关注的重点。

如果写字的目的是为了作为交流的手段,用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在此目的上的书写反映出的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心理过程。

如果是边写边整理我们的思想,这将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书写动作思维。

即使我们打好了腹稿,用手写体字迹复述也需要进行多重的记忆:为了能看明白,我们要记住不同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法、逻辑及修辞,这些都是作为社会交流所遵循的潜规则。

而笔迹中线条的力度和速度就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它不必需要视觉的参与和控制,纯凭书写时的手感---手的主动触觉的把握!我们来做个实验:大家按平时的手写习惯抄写、默写或听写一些意义并不连贯的文字,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然后再闭上眼睛写字,结果会发现每个人写出的字的结构和睁眼时写的字差异很大,而线条的力度、速度和形状却不论是睁眼还是闭眼时所写的都是一致的。

笔迹鉴定的研究方法分析

笔迹鉴定的研究方法分析

笔迹鉴定的研究方法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常用笔迹鉴定研究方法展开分析,包括统计分析法、观察分析法、经验积累法、量化分析法等,通过研究梳理笔迹鉴定步骤、做好鉴定经验整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等注意事项,其目的在于积累笔迹鉴定经验,提高笔迹鉴定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笔迹鉴定;观察分析法;经验积累法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笔迹鉴定属于非常基础的工作内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司法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整理笔迹鉴定研究方法应用时需注意的内容,并拟定可靠措施来提升鉴定结果可靠性,不仅可以加快笔迹鉴定工作的开展进度,而且可以积累有价值数据,为笔迹鉴定体系的完善提供良好参考。

1常用笔迹鉴定研究方法1.1统计分析法在笔迹鉴定活动中,统计分析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方法的应用原理在于,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笔迹特征展开汇总、整理和分类处理,包括书写形态特征、笔画交叉特征、书写顺序特征等,从而得到准确的笔迹鉴定结果。

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中需遵循以下步骤:(1)做好笔迹样本的采集工作,样本采集年龄需集中25-50岁,此年龄阶段人员的笔迹稳定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2)做好样本统计分析,利用不同书写方式来对特征数据展开分类计量整理,过程中也会做好笔迹特征的界定分析,不断提高统计计数结果的科学性,为把后续分析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3)在统计学辅助下完成笔迹鉴定工作,以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1.2观察分析法在笔迹鉴定活动中,观察分析法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人们在书写时的笔迹现象表现出无序的状态,其笔迹特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如果利用物理测量或者数学计算法进行处理时,所得到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此时则需要使用观察分析法来进行鉴定。

在具体的验证活动中,会对笔迹字体形态、书写形式、书写顺序、笔画交叉情况等内容进行整理,其中也包含了错别字形态的整理,从而得到准确的笔迹鉴定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分析法在应用中,会受到客观性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汉字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笔画横上仰横:(方向从左向右上倾斜,使横与水平线形成夹角)心态积极向上,有事业心和进取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不易悲观失望,不甘人后。

水平横:个性平和,沉稳,有自制力和忍耐力,但容易满足现状,进取心一般,不够积极进取,思想较保守。

下滑横:(方向从左至右下呈下坡状)心态消极,悲观,缺乏热情,被失望的情绪所左右,如果下滑横较多,并且行向也向下倾斜,书写者消极悲观的情绪更加强烈。

长横:(将横的尺寸拉长,有的在一个字中有一很明显的长横,有的则在通篇笔迹中横画突出)个性积极,执着,进取,有理想,有抱负,希望超越自我,并需要不断地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有些固执,自以为是。

短横:(尺寸过短,该长的也短)小心谨慎,放不开手脚,胆怯,自信心较弱,笔压轻者尤其如此。

竖顿笔竖:(方向从上至下,下端略顿笔或回收)能够克制自己,自控能力强,谨慎,忍让,认真,保守,责任心强,不轻易批评他人。

尖形竖:(笔画的末端出锋,形成针一样的尖)性急,外露,反应快,具有勇于冒险的个性特征,同时也缺乏忍让,遇事斤斤计较,心胸不够宽阔,批评意识较强。

垂直竖:(方向从上向下,竖与水平线成九十度角)冷静,理智,谨慎,自律,独立性强,有主见,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合作意识较弱。

左倾竖:(书写方向从左上端向右下方运笔,所形成的竖与垂直线形成大于九十度的角,竖的上端向左上方倾斜)谨慎,理智,自控力强,有自我牺牲精神,善于克制主观因素或个人情感,而将面对的压力转移到目标中去,也因此善于掩饰,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显得有些虚伪,缺乏热情,态度消极。

这种类型的人在对待他人或生活时有一种倒退的态度,多疑,并且似乎过早地看透了一切。

如果是青少年书写这种左倾竖,则说明书写者对未来和外部世界有一种恐惧和不安。

右倾竖:(方向从右上端向左下方倾斜)个性坦率,开朗,开放,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社会性,如果笔画软弱无力,表明书写者试图寻求他人的安慰,如倾斜过高,书写者则比较容易情绪化,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易受影响,易受感动,也易冲动,容易受伤害,尤其再有其他条件,如字体大小不一或行向呈波浪形时更是如此。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和识别系统..它的本质取决于人们相对稳定的书写习惯..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模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笔迹检验的原理可概述为:1、书写动力定型决定书写习惯..书写动力定型;是指自动支配和调节书写活动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性的效应活动体系..人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大脑皮层接受一定顺序出现的复合刺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系统..经过反复的书写练习刺激;即可形成书写动力定型..书写习惯的生理机制就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书写动力定型..2、书写习惯受人的生理结构、教育程度、书写练习情况、气质个性等综合影响;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均不相同..3、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检验的物质基础..书写习惯必然要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仅在长篇的、正常书写的笔迹材料中能反映出来;而且能在笔迹数量少和非正常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故意伪装也不会彻底改变..4、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一个人的笔迹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由于人的书写动力定性的守常性;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变化的缓慢性等;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笔迹虽有差别;但其本质特征不变..5、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依据..这是由于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而特征总和则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送检人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迹鉴定到底是凭仪器还是凭眼睛经验笔迹鉴定是怎样进行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前篇的笔迹鉴定原理中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笔迹鉴定主要就是凭眼睛即鉴定人的水平及经验;仪器只用到辅助观察的显微镜..笔迹鉴定主要依靠对笔迹特征的判断..凡是与标准写法印刷体不一样;或与大多数人写法不一样的都是特征..笔迹共分为八大特征;八大特征中又分为若干细节特征..每个人的笔迹都有大大小小无数特征;其中有些特殊的、不受伪装变化影响的特征是有价值的特征..书写人想通过伪装来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是不可能的;包括文检人员自己想掩盖自己的笔迹特征都是不可能的;这在文检案例中都有案可查..笔迹鉴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特征和认识特征的过程;鉴定人员要善于发现笔迹中特殊的、稳定的、不受书写人伪装和条件变化影响的特征;以其鉴定经验准确地判断这些特征的价值;并依据特征的价值、数量进行综合评断得出鉴定结论..特征价值的大小可用该特征在人群中的出现率来具体衡量..比如某个字的特殊搭配;在一千人当中只有一人会出现这种特殊;这个字的特征价值就较高..得出这个“价值较高”的认识;鉴定人员第一要做到发现该处特殊;这和鉴定人的业务素质有关;第二要正确判断该特征在一定群体内价值约为千分之一;这和鉴定人的检案经验有关..如果认为该特征价值平平而不予采用;或认为价值过大能一字定案;都可能造成错误判断..比如在一份检材笔迹中找到两个千分之一特征、三个百分之一特征;那么在笔迹中同时具备这五个特征的概率为0.001×0.001×0.01×0.01×0.01=1万亿分之一;即理论上全世界所有华人中只有一人能够写全这五个特征..如果没有价值大的差异;并排除周围相互学仿的可能;这些特征就能定案..这就是笔迹鉴定原理最通俗的表述..一构成鉴定结论客观标准的要素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对鉴定对象所作出的综合判断..这种判断是一种主观性的认识结果;但它必须凭借必需的物质基础..在物证技术鉴定领域;尤其是同一认定鉴定;是以四个方面的物质要素作依据的..一是鉴定对象;即通常所说的检材;是鉴定结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它;鉴定不可能产生;其基本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虽已具备条件但由于数量、质量较差作出结论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二是样本;是鉴定中比较、对照的依据..在同一认定鉴定中;没有它鉴定同样不能进行;样本不符合条件;鉴定结论难以作出;或者导致鉴定结论失误..三是鉴定方法;是认识检材与样本的特性并比较其特性异同的手段..许多鉴定在检材与样本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如果鉴定方法不当或方法陈旧;或鉴定方法的有效性、先进性差;方法的技术标准等级低;也常导致鉴定结论失实..四是鉴定结论的科学标准..是根据前三个方面;经过科学检验所获得的结果;是构成鉴定结论的关键要素..任何一项鉴定结论的作出;都必须有一定量的、科学上经得起检验的客观依据..鉴定结论的客观依据;有的是形象而具体的;有的是以特征异同为基础;可以是量化的;有的是以事实和现象为依据;具有综合性特点..但都必须达到当前国际国内规定的科学技术标准..二笔迹鉴定结论客观标准的三大指标分析在鉴定结论的四个要素中;对笔迹鉴定而言;第一、二、四个要素最为关键..鉴定方法相对于理化鉴定、生物技术鉴定来说要求并不严格;至少在目前是这样..因此;对于笔迹鉴定结论的客观标准问题;应着重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指标..1.检材笔迹必须具备最低的条件检材笔迹的数量、质量是决定鉴定结论正确与否的基础..检材笔迹的数量是指文字符号的数量;检材笔迹的质量是指文字符号、笔画的清晰程度以及反映笔迹特征的真实程度..检材笔迹具备什么样的数量、质量标准才符合鉴定条件;这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在今后的鉴定中;必须达到国家限定的标准;鉴定结论才能达到最低的科学依据要求;才能具备证据的一般条件..也就是说;检材笔迹必须具备最低的数量、质量要求;才能考虑鉴定结论是否可靠..检材笔迹的鉴定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就是检材字迹的特征足以反映个人书写习惯体系的特殊本质而与他人不会重复为限度..但在鉴定实践中;每个案件检材笔迹的条件都是特定的、不可改变的;案与案之间情况又不一样;所以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理;对检材笔迹的条件加以细化..笔者认为;检材笔迹的鉴定条件极其等级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正常笔迹;可分为普通汉字、签名字迹、拼音文字与阿拉伯数字四种情况:普通汉字;根据我国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形态;5个以上的汉字所出现的笔迹特征基本上能反映书写人习惯的本质属性..又据鉴定实践的统计表明;5个字以上的普通汉字检材占大多数;因此;5个汉字应作为检材笔迹的最低标准..根据书写人一次性连续书写的字迹越多;书写习惯体系反映越充分的基本原理;检材字迹越多鉴定条件越好..因此;可把5个字作为具备鉴定条件的检材;10个字以上作为鉴定条件较好的检材;20个字以上属于鉴定条件好的检材..签名字迹..签名字迹是一种特殊的组合形式;任何人书写自己的名字都与书写相同的普通汉字有一定差别;所以作为单独的鉴定对象..中国人的签名;最多的四个字;最少的两个字..因而鉴定签名字迹的最低标准应是两个字;且每个字的笔画应在2个以上..其中只有最低标准而毋需划分条件等级..拼音文字与阿拉伯数字..鉴定的最低标准应在5个字母或5个数字以上;且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不少于3个..其条件等级可与普通汉字相同..标点符号是文字符号的附属部分;不单独作为鉴定对象..2伪装笔迹;是指书写人有意歪曲自己笔迹特征的笔迹..由于伪装书写手法繁多;不同伪装书写手法歪曲书写人笔迹特征的程度又有较大的区别;难以找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书写的机理与笔迹特征改变的一般规律;结合鉴定实践统计;改变书写速度的伪装笔迹、随意伪装笔迹、左手伪装笔迹;改变形体的伪装笔迹;混合伪装笔迹;在笔迹特征被歪曲的程度和稳定特征的表现率方面具有许多共同性;可以作为一大类来确定鉴定标准..根据伪装书写人一次性连续书写文字的数量与笔迹特征伪装程度成反比例的规律和伪装笔迹鉴定案例检材字迹出现率综合统计;10个字以上的检材占大多数..因此;10个单字是具备最低鉴定条件的检材;20个字以上为较好鉴定条件的检材;30个字以上属于鉴定条件好的检材..3伪造笔迹;是指摹仿他人笔迹特征形成的笔迹..即通常所说的摹仿笔迹..摹仿笔迹反映摹仿书写人自己笔迹特征的程度各有不同;其中仿写笔迹反映自己的笔迹特征稍多;摹写笔迹尤其是套摹流露摹写人自己的笔迹特征极少;加之摹仿笔迹检材字迹一般数量不多;确定鉴定条件较为困难..可分为摹仿普通汉字和摹仿签名字迹两种情况限定不同的标准..普通汉字的摹仿检材字迹;5个字以上的可以作为认定摹仿书写事实的最低标准;10个字以上的可作为认定摹仿书写人的最低标准..摹仿签名字迹检材;2个字以上可作为认定摹仿书写事实的最低标准;仿写签名反映细节特征较多的可以认定仿写人;摹写签名一般不能认定摹写人..至于书写条件引起变化的检材笔迹;可参照正常笔迹与伪装笔迹的鉴定条件;根据检材笔迹变化的原因和程度;以两者间的中间数作为应当具备的鉴定基本条件..2.样本笔迹应当满足鉴定的基本要求样本笔迹是笔迹鉴定结论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确保鉴定结论达到客观标准的基本因素..在不少情况下;由于样本笔迹不符合鉴定要求;影响鉴定结论的作出;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甚至造成鉴定结论失误..因为它与检材笔迹出自同一个书写人指被鉴定对象未找错;如样本笔迹不具备鉴定条件;鉴定结论也不可能正确..由于样本笔迹是可变的;一般容易满足鉴定的要求..具体要求有二:一是样本笔迹的数量、质量的一般要求..即样本必须客观真实;数量达到最低要求;可比条件好的三个条件..样本笔迹与检材笔迹在文书种类、形式、体裁、内容、文字布局等方面一致;两者在文字形体、书写条件、书写工具、书写时间等方面尽可能相同;两者在文字、数字、标点、符号等方面有较多的相同;相同的部分应重复出现两次以上..二是样本笔迹数量与质量的特殊要求..为了满足鉴定伪装与伪造笔迹的需要;样本笔迹在达到上述一般要求之后还应达到一定的特殊要求..如鉴定左手伪装笔迹;应收取被鉴定人正常的慢写字迹;其中以楷书体字迹为主;鉴定故意快写笔迹应收取正常快写和正常中速书写的字迹作为样本..在必要时;还应按法定程序收取一定的与检材笔迹伪装手法相一致的笔迹实验样本..鉴定签名字迹必须收取被鉴定人的签名字迹样本为主;同时收取与之相同的普通单字作为参考样本..鉴定摹仿笔迹除收取摹仿书写可疑人正常书写的笔迹样本外;还要同时收取被摹仿人或被摹仿嫌疑人的笔迹样本作为参照物..。

汉字基本笔画特征体系的笔迹分析

汉字基本笔画特征体系的笔迹分析

汉字基本笔画特征体系的笔迹分析汉字基本笔画特征体系的笔迹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挑、折、勾。

1.点。

圆点——善于观察、思考,对事物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一点即通,本分,执著。

长点——是一种长期心理不平衡、压抑的心态反应,有耐性、克制、多疑。

如拉得越长则受压抑的情况越严重,爱钻牛角尖。

顿点——干脆、性急,是属于顿悟型的性格。

为人处事一般以第一印象为主,易受刺激。

其笔画特征为:从高处落笔,力度偏大,稍向右下方按压即收笔。

甩点——性直,略急躁,有事在心里藏不住,对外界的事物较为关注。

上挑点——乐观、好动,闲不住,思维活跃。

短横点——思想朴实,不喜标新立异,性情和顺,按部就班,缺少创新。

短竖点——认真,执着,责任感很强,主观思想坚定,有近忧而无远虑。

2.横上仰横——说明书写者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

如横画过于上仰则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倾向。

下斜横(下滑横)——心理偏于内向,对事物的看法容易悲观失落,不喜争强好胜。

长横——能顾全大局,有远见,宏观性强,为了实现目标能吃苦耐劳。

拱弧横——性情温和,内心期盼着意外的收获与惊喜,平和中带有几分优越感。

短横——小心,谨慎,容易计较片面的个人得失。

3.竖长竖——有较强的自尊心与责任感,但易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

短竖——敏感,承受能力差,心细。

左倾竖——偏向于主观自我感受,有些爱认死理,自控能力强,有时会压抑自我。

右倾竖——直率,大方,适应能力强,爱交际,易受周围情绪感染。

左弯竖——思维活跃,想法多,掩饰自己,使别人很知其真实想法。

右弯竖——意志坚定,内心常不平。

4.撇短撇——灵活,多变,小聪明,吝惜。

长撇——热情洋溢,一有机会便渲泄内心情感,如直而硬的话,则易固执己见、思想封闭。

波浪撇——心理承受能力差,犹豫不决,对人际关系有不安感。

5.捺真捺——即书写规范的捺,表示开朗积极地面对生活,自我感觉良好,有始有终,禀性善良。

直捺——直率,固执,有些自我主义,如果硬而单调的话则缺少情趣,审美观不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3 、以书 家 “ ”作 为字 形规 范 、文字 布局 规 范 体
和 书 写顺序规范 的特殊 对 照标准 。
引起书 写动作 局部 的 、临时 的改变 。 区分 正 常 书写 动 作 与非 正 常 书 写 动 作 的 方 法要 点 :通过仔 细 的观 察 、 比较能够 发 现 两者 的区别 ,观 察 和 比较 时应 从局 部 书 写动作 和 书写动 作 系统两 方面
度 的变 化 。这种 变化 与正 常 书写 需要 而 引起 的书 写速 度 的调 节 不同 ,因为正 常 的调节 是整 个书 写动 作 系统 的快 和慢 的变 化 ,具 有动 作 系统速 度 变化 内在 的一 致
素影 响 的情况 下 ,生理 、病 理等 客观 因素使 得书 写力
发 生相应 的 、有规 律 的变化 ,而 书 写物 面 的不平 和不 稳定 则使得 书写 力发生适 应性 变化 。
伪 装书 写时 ,固有 的书写技 能和 书 写 习惯 的反 映 被故 意 “ 干扰 ”而 变化 ,其 变化 因干扰 方 式不 同而 形 成不 同 的伪 装 笔迹 特点 ,当然 干扰 方式 本 身 因书 写人 注意 、意 志 以及 书写技 能水 平 等不 同而 呈现 出不 同的 个 体 差 别 。 干 扰 方 式 主
服书 写 运动 阻力 的 力有 两种规 律 性表 现 ,一种 是动作
系统 中有形 与无 形动 作 转化 而导 致 的起收 笔 的轻重 变 化规 律 ,另一种 是有 形动 作运 动 过程 中 的不 同线 段 力
仿他 人 的笔迹 。前 一 类是 书 写人 自主性 的 改变 自己的
书 写动 作 ,而 后 一 类 是 限 制 性 的 改 变 自 己 的 书 写 动
( 1)书写 力 。 书写 力没 有 规 范 ,因而 书写 力是 个体 在练 习过 程 中 自然形 成 的。 书写 力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分解 为笔
压力 和克 服 书写 运动 阻 力的 力 ,前 者是 指施 加于 书 写
面上 力 的轻重 状 况 ,而后 者 是指 书写 工具运 动过 程 中 力 的轻重 变 化的 表现 规律 。在 正 常书 写 的情 况 下 ,克
性 ,而伪 装书 写 引起 的书 写动作 速度 快慢 变 化不是 动 作 系统 的整体 变化 ,而是 快慢 及其 节 奏 “ 错乱 ” 的变 化 ,不具 有动作 系统 速度 变化 的内在一 致性 。
受客 观 因素 引起 变化 的笔 迹也会 发 生书 写动 作 系 统 局部 或完全 “ 失速 ” 的现 象。 生理 、病理 、光 线 暗
生 理 、 心 理 机 能 的 老
化 、 病 变 是 持 久 的 变 化 ,相 应 的 引起 书 写 动 作 系 统 全 面 的 、 有 规 律
的 变 化 ; 而 临 时 性 遗 忘 ,临 时 性 疾 病 、 以 及
书 写 的 工 具 、 光 线 、姿
势 、物 面 等 引 起 的 变 化
进行。
4 、对没 有规 范 的 书 写力 、动 作 方式 等 则 以~ 般
的 鉴 定 规 范 为对 照 标 准 。
在 笔迹 鉴定 中 ,根 据检材 字迹 的形 体特 点 ,应 用
规 范 进行 动态 和静态 的 对照 分析 是初 步 的确 定笔 迹特
征 关键 之所 在 。 同时 ,只有 以上 述规 范 为准 绳 ,才 能
要是 改变动 作的速 度 、
动 作 的 方 向 、 动 作 幅 度 、 动 作 顺 序 、 动 作 运
动 的 结 构 关 系 以 及 书 写
运动 器官等 。
受 客 观 条 件 影 响 书
写 时 ,只 存 在 客 观 因 素 的 干 扰 ,其 中 有 的 是 持 久 的 ,有 的 是 临 时 的 。
作。
轻 重变 化 ,尤其 是转 折部 分 力 的轻重 变化 。 由于每 个
人 书 写单字 的动 作 系统不 同 ,因而 书写 力的特 点也 不 同。在 非正 常书 写 的情况 下 ,书 写力 必然 的发 生非 固 有规 律 及其 特点 的 变化 ,所 以,书 写力 的非正 常 变化 是 区分 正 常书 写动作 与 非正 常书 写动 作 的基本依 据 。
是 临 时 性 变 化 ,相 应 的
P leT c n lg 2 0 年 1 oi e h oo y 0 8 月 c
43
维普资讯
刑侦技 术
在伪 装 书写 的情况 下 ,书 写力必 然 的发 生变化 ,使 得 书写力 的轻重 及 其变化 的规 律 “ 乱” 。在 受客 观 因 紊
( 2)书 写 动作 的 方 向。 书 写动 作 的方 向包括 局 部书 写动作 连 续运 动 的方 向笔顺 指 引的连 续动 作方 向
和局 部 书写动 作 的运动 方 向。在 正 常书 写的情 况下 , 书写 动作 方 向具有 明确 的指 向性 和相 互 的一致 性 ,运 笔 中的方 向变化 自然 ,没 有 “ 向 ”现 象 。在 非正 常 失
二 、确定 汉 字 笔迹特 征 的 系统 方 法
( ) 常书 写动作 与非正 常书 写动作 的 区分 一 正 从伪 装笔 迹机 制 与 目的来看 ,伪 装笔迹 可 以分 为 两类 ,一类 是 通 过 改 变 书 写速 度 、字 体 、 字形 、 左 手 、尺化 等方 法改 变 自 己的书 写技 能和 书 写习惯 正 常 再 现 ,另一 类 是 临时 的学仿 、套摹 或经 一定 练 习的 学
1 、对 局 部书 写 动作 观 察 和 比较 要点 。 局部 书 写 动作 是组 成 书写 动作 系统 的具 体 书写 动作 ,包括 形 素 的书 写动作 和连 接动 作 ( 动作 系统 的 “ 索 ” )。 对 链 局 部 书写动 作观察 和 比较重 点是 :
科 学 的说 明笔 迹特 征 ,也 才能 满足诉 讼 的需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