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分析
笔迹鉴定原理

笔迹鉴定原理
笔迹鉴定是一种通过分析和比对手写文字的笔迹特征,来确定其真伪、作者身份及相关信息的科学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笔迹特征分析:通过观察手写文字中的各种特征,如笔画粗细、压力变化、字形结构、连笔的方式等,来判断笔迹的风格和特点。
每个人的笔迹都有其独特的特征,类似于指纹一样,可以用于个体识别。
2. 速度和压力分析:人在书写时会根据自身的习惯和情绪水平,以不同的速度和压力施加力量。
通过对比不同笔迹样本中的速度和压力变化,可以推断出是否由同一人所写。
3. 文字结构和连笔分析:每个人在书写时都有一些独特的书写习惯,比如字形的大小、连笔的方式等。
通过对比被鉴定的笔迹样本和已知笔迹样本之间的文字结构和连笔方式,可以判断是否来自同一人。
4. 技术手段辅助分析:现代科技也为笔迹鉴定提供了一些辅助技术手段,比如光学显微镜、数字扫描仪和电子图像处理软件等。
这些技术可以放大和清晰化手写文字的细节,更方便进行比对和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对手写文字的笔迹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结合速度、压力、文字结构和连笔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可以进行有
效的笔迹鉴定。
这项技术在司法领域、文物考证和个体识别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
1.原理
笔迹鉴定主要基于以下原理进行分析:
-个体特征: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和技巧都存在个体差异,包括线条的粗细、倾斜角度、连笔的程度等。
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也会在书写中反映出来。
-一致性原则:无论书写环境和条件如何变化,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和特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文书上应该是相对一致的。
-疑似原则:对于疑似伪造的文书,与真伪已知的文书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多样的特征和细节,确定真伪性和可能的伪造手法。
2.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外观特征分析:通过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文书的外观特点,包括字迹的整齐度、横竖比例、曲线和弧度的特征等,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伪造迹象。
-线条质感分析:通过使用特殊显微镜、显微摄像系统等工具,观察和比较文书上线条的质感、厚度、压力等特征,以确定是否为同一笔迹。
-文字比较:通过对比和分析文书上的字形、字母间距、字母连接方式等特征,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书写。
-笔迹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线条的起笔和收笔方式、连接部位和角度等特征,以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书写。
-心理学分析:通过对文书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分析,结合心理学知识,推测和判断书写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
-技术手段支持: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图像处理、数字化技术等,
可以通过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方法,提供更准确和客观的证据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笔迹鉴定并非绝对准确,鉴定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笔迹鉴定时,鉴定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依
据专业经验和科学原理进行判断,尽量做到客观准确。
同时,也需要注意
鉴定结果的效力和可信度,避免误判和不公正。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的原理及鉴定方法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和识别系统。
它的本质取决于人们相对稳定的书写习惯。
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模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
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
笔迹检验的原理可概述为:1、书写动力定型决定书写习惯。
书写动力定型,是指自动支配和调节书写活动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性的效应活动体系。
人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大脑皮层接受一定顺序出现的复合刺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系统。
经过反复的书写练习刺激,即可形成书写动力定型。
书写习惯的生理机制就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书写动力定型。
2、书写习惯受人的生理结构、教育程度、书写练习情况、气质个性等综合影响,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均不相同。
3、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检验的物质基础。
书写习惯必然要在书写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它不仅在长篇的、正常书写的笔迹材料中能反映出来,而且能在笔迹数量少和非正常的笔迹材料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就是有故意伪装也不会彻底改变。
4、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的笔迹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由于人的书写动力定性的守常性,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变化的缓慢性等,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笔迹虽有差别,但其本质特征不变。
5、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依据。
这是由于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而特征总和则各不相同。
在实际工作中送检人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迹鉴定到底是凭仪器还是凭眼睛(经验)?笔迹鉴定是怎样进行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前篇的笔迹鉴定原理中已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实,笔迹鉴定主要就是凭眼睛(即鉴定人的水平及经验),仪器只用到辅助观察的显微镜。
笔迹鉴定主要依靠对笔迹特征的判断。
凡是与标准写法(印刷体)不一样,或与大多数人写法不一样的都是特征。
笔迹鉴定的原理

笔迹鉴定的原理以笔迹鉴定的原理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笔迹鉴定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一、笔迹鉴定的原理笔迹鉴定是一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文书上的笔迹、字迹来确定其真伪、作者身份以及时间顺序的科学技术。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筆跡特徵:每个人的笔迹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如字形、笔画、笔压、书写速度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文书的作者。
2. 动态特徵:笔迹鉴定不仅关注字形和笔画,还关注书写的动态特征,如起笔、停笔、转折等。
这些动态特征在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可以用于鉴定文书的真伪。
3. 书写习惯:每个人在书写时都有自己的习惯,如字母的连写方式、书写倾斜度等。
通过对这些习惯的识别和比对,可以确定文书的作者身份。
二、笔迹鉴定的方法笔迹鉴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对比法:通过将待鉴定文书与已知作者的文书进行对比,分析比对其笔迹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确定文书的作者。
2. 统计法:通过统计待鉴定文书中的笔迹特征,如字形频率、笔画顺序等,与已知作者的文书进行比较和统计,从而确定文书的作者。
3. 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笔迹鉴定常常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分析和比对,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笔迹鉴定的应用笔迹鉴定在刑事司法、民事诉讼、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刑事司法:笔迹鉴定在犯罪侦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罪行。
2. 民事诉讼:在民事纠纷中,笔迹鉴定可以用于证明文书的真伪、确认合同的签署者以及鉴定遗嘱的有效性等。
3. 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古代文书、字画等文化遗产的鉴定,笔迹鉴定可以帮助确定其真伪和作者身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笔迹鉴定的挑战与前景虽然笔迹鉴定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导致一些伪造者能够模仿他人的笔迹,使得鉴定变得更加困难。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第一篇: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笔迹,是书写动作通过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使每个人的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通过笔迹,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即书面语言习惯;此外还可能反映出书写人的文字布局习惯。
而笔迹检验,既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用以分析时间情况,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书写习惯与笔迹两者是客体与客体反映对象的关系。
书写动作表现为笔迹,而书写习惯寓于书写动作之中。
书写习惯只有通过笔迹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被认识和运用。
因为没有笔迹就无从考察书写习惯,认识书写习惯必须从研究笔迹入手。
笔迹鉴定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检材笔迹与供鉴定人的样本笔迹,确定两者是否由同一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从而根据习惯体系的异同,肯定或否认检材笔迹的书写人,为司法或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书写习惯本身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表现在每个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体系是特定的,与其他人都不相同,一个人书写一定的文字手稿,在其反映出的书写动作、文字布局、书面语言三方面习惯中,有一部分习惯是很多人共有的,有一部分习惯是一部分人少有的、甚至是特有的,那些共有的、少有的、特有的书写习惯便构成各人书写习惯体系,是一习惯区别于另一习惯的本质。
同时,书写习惯又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其习惯体系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根本的改变。
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书写习惯体系可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书写工具、以及个人可以伪装等,但从总的方面讲,在一定时期内,这些改变不会对鉴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笔迹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方法一、引言笔迹鉴定是一种通过对手写或印刷文字的笔迹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其真伪、真实性或作者身份的科学方法。
它在刑事侦查、法医学领域和文物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笔迹鉴定方法。
二、静态特征鉴定静态特征鉴定是通过对笔迹静态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
静态特征主要包括笔画形态、字形特征、线条特征等。
其中,笔画形态是指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特征;字形特征是指字的结构、组成元素等;线条特征是指线条的连续性、稳定性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判断笔迹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三、动态特征鉴定动态特征鉴定是通过对笔迹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
动态特征主要包括笔压、速度、方向等。
其中,笔压是指笔尖对纸面的压力大小;速度是指书写的快慢;方向是指笔迹的倾斜角度。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判断笔迹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技术手段辅助鉴定除了传统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鉴定方法,现代科技手段也为笔迹鉴定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
比如,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纸张和墨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书写的时间和地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对笔迹图像的处理和比对,提取出更多的特征信息;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模拟不同人的书写特征,进行比对和鉴定。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笔迹鉴定方法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
某刑事侦查中,一封威胁信被投递给了一家公司,警方怀疑该威胁信与某嫌疑人有关。
通过对嫌疑人的书写样本进行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比对,发现威胁信的笔迹与嫌疑人的书写特征高度一致,进一步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笔迹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本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包括正常书写和模拟犯罪书写样本;2.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书写环境的影响,避免误判;3.技术手段辅助鉴定时,要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笔迹鉴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避免片面和主观判断。
七、结论笔迹鉴定是一种通过对笔迹特征进行分析和比对的方法,可以确定其真伪、真实性或作者身份。
笔迹检验项目总结范文

笔迹检验项目总结范文一、引言笔迹检验是通过分析个体的书写习惯、书写特点和心理特征,从而对其人格、个性和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种科学方法。
本文旨在对笔迹检验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同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二、笔迹检验项目概述笔迹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书写速度、字迹特征、书写压力、笔画连接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观察个体在书写过程中的各项表现,可以了解其个人特点、情绪状态以及潜在的心理问题。
1. 书写速度:个体在书写时的速度反映了其表现力和思维速度。
过快的速度可能是急躁或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而过慢的速度则可能暗示个体有过度谨慎或焦虑等心理问题。
2. 字迹特征:字迹的形状、大小、连贯性等反映了个体的性格特点。
比如,字迹小而拥挤可能表明个体是细致、谨慎的;字迹松散而粗糙可能暗示个体较为随性和粗心。
3. 书写压力:个体在书写时对纸张施加的压力可以反映其行为和情绪状态。
过高的书写压力可能意味着紧张、沮丧或愤怒;而过低的书写压力则可能暗示个体缺乏动力或自信心。
4. 笔画连接:个体在书写时的笔画连接情况可以反映其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连接紧密、顺畅的字迹可能代表严谨、敏捷的思维过程;而连接松散、断断续续的字迹则可能表明个体思维欠缺连贯性。
三、应用与价值笔迹检验项目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犯罪侦查和人事招聘等领域。
通过对个体的书写样本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 心理学:笔迹检验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个体的心理特点和潜在问题。
通过对个体书写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等信息。
2. 犯罪侦查:笔迹检验可用于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和审讯。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写下的文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潜在动机、心理特征,从而帮助警方确定线索、推测犯罪手法。
3. 人事招聘:笔迹检验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用于企业对招聘者的评估。
通过分析招聘者的书写样本,可以了解其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以及适应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人事决策。
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笔迹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原理之一:笔迹与书写人的内在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不同的特点与不同的内在素质呈对应关系。
任何笔迹特点,都不应从书写人的内在素质以外去寻找原因。
偶然性的笔误,当然不能反映必然性的原因,但不应把它列为笔迹的特点。
原理之二:若两个人的笔迹完全相同,则可以肯定这两个人的内在素质也相同。
尽管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这一原理仍然有它的价值。
因为它的真实含义是,若两个人的笔迹相似,则他们的内在素质也相似。
他们的笔迹相似程度有多大,则他们的内在素质的相似程度也有多大。
模仿他人笔迹而产生的相似现象,应当视为只是一种暂时的相似,是双方的内在素质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似的情形而已。
原理之三:既然书写人的内在素质决定了笔迹的特点,那么反过来,从笔迹特点便可推测出对书写人起决定作用的那些内在素质是什么。
原理之四:各种笔迹特点都是由书写人不同的内在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通过分析不同的笔迹特点,这些不同的内在素质可以一一分离出来,就如同水可以分解为氧和氢一样。
原理之五:尽管笔迹的模仿活动,只是暂时地实现了笔迹上的相似,但人们却可以由此而实现精神上的沟通。
如演戏,通过摔盆砸碗的动作,可以体会到暴怒者的情绪;通过蹑手蹑脚的行走,可以体察到窃贼的心理。
笔迹分析的方法,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觉感知;一种是解析笔迹特点。
分析笔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即使电子计算机也不能完全胜任。
人的大脑较电子计算机优越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利用直觉,笔迹现象犹如一座无边无际的迷宫,分析它需凭借能高度概括并把握整体情形的直觉作为指南针,否则就会坠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模糊境界。
在《笔迹与性格》一书中,对于每种笔迹特点都有几种解释,当一种笔迹特点出现后,究竟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解释呢?这时便要靠直觉了。
没有运用直觉作指南,各种解释条文也是僵死的。
解析笔迹特点,很像是解一个多元的方程式。
初看哪个未知数都无法确定,但是只要耐心求解,一步一步探索,个中之谜便可一个接一个地解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连笔的方向
(3)连笔的形态
(八)笔痕特征
笔痕是笔迹的微观成分。 笔痕特征是个人书写运动作用于笔 尖反映在笔画中的特殊征象。 1.墨点与白点
2.墨线与白线
(1)墨线
(2)白线
3.划痕与压痕
钢笔划痕特征
圆珠笔压痕特征
4.粗细与浓淡
影响因素
(1)执笔姿势 (2)执笔角度 (3)运笔动作 (4)运笔力度 (5)书写笔 (6)纸张 (7)衬垫物 (8)书写材料的黏稠度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 1.笔迹检验概述 (1)笔迹检验 笔迹检验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 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 手段。
(2)笔迹检验的任务
①物证笔迹与嫌疑人的笔迹是否 同一人笔迹 ②一份文件上的几部分笔迹是否 同一人笔迹 ③多份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同 一人的笔迹
(3)笔迹检验的作用
(2)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 ①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约束 ②共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 ③互相学仿形成的笔迹的相似性
小
结
1.笔迹的反映性为笔迹检验提供 了物质基础 2.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笔迹检验 的基本条件 3.由特征总和构成的笔迹总体特 殊性,是笔迹检验的根据
二、笔迹特征
(一)笔迹的概貌特征 笔迹的概貌特征是指纵观整篇笔迹 的全貌所能发现的比较明显的基本特征。 1.书写水平特征 (1)运笔的熟练程度 (2)文字的结构 (3)文字的布局 (4)写字用字是否符合规范
(二)局部安排特征 1.分段开头位置特征 2.程式语安排特征 3.字间组合特征
(三) 文字写法特征 1.现行规范写法 2.异体写法 (1)繁
胡
乃
咳
旧异体字
常见异体字
罕见异体字
(视)
(野)
(粗)
(混)
(婪)
(最)
(侃)
(咱)
(3)曾用简化字 1977年12月20日 248个
(交接位置偏高) (交接位置适中) (交接位置偏低)
(2)邻位笔画的距离
(3)偏旁之间的位置
2.比例特征
比例特征是指笔画和偏旁之间的大 小、长短、宽窄的关系。 (1)笔画的长短
(2)偏旁之间的大小
(六)笔顺特征
笔顺是指书写时形成每一笔画的先 后顺序。 1.笔顺的分类 (1)规范笔顺 (2)通用笔顺
①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 规律性的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解剖学基础, 即从刺激到反应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环 节。
②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 经过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是大脑皮 层有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接通的 结果。 A.后天获得的 B.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C.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 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
④ 钢笔字
A.看压痕和划痕
B.看墨水洇散
案例
检材
北京“2· 11”案(3)
样本
(七)运笔特征
1.起笔、收笔动作 (1)起笔的笔法与动作 ① 直起笔 ② 侧起笔 ③ 回转起笔
(2)收笔的笔法与动作
2.单一笔画的行笔动作 (1)行笔的笔法 ①中锋 ②侧锋
(2)行笔的方向
(3)笔画的形态
3.连笔动作
①根据笔迹认定作案人 ②根据笔迹串并案件 ③根据笔迹鉴别文件的真伪 ④根据笔迹发现犯罪嫌疑人 ⑤根据笔迹确定参与作案的人数
2.笔迹学
(1)笔迹学的概念 笔迹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语言 学、文字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书 写人笔迹的形成,书写人书写习惯的规律 和特点,以及笔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确 定笔迹书写人的一门应用学科。
(2)笔迹学的研究内容
①笔迹形成的生理、心理基础 ②笔迹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③笔迹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④笔迹特征的价值 ⑤笔迹检验的方法
(3)笔迹学的研究方法
①自我实践法 ②深入观察法 ③抽样统计法 ④具体分析法 ⑤积极实践法
3.言语效应器及其机能
4.书写活动
(1)条件反 射的建立 俄国伊凡· 巴甫洛 夫(Ivan Pavlov) 的“条件反射理论”
二次简化字
(4)地区性习俗简化字
(5)职业性习俗简化字
3.行草写法
4.简缩写法
5.外来写法
牌
卡
胎
要
案例
检材
北京“2· 11”案(1)
样本
(四)错别字特征 1.错字 (1)笔画的增减
(2)结构的颠倒
错字在笔迹检验中的特殊意义: ①具有稳定性 ②具有特殊性
案例
检材
北京“2· 11”案(2)
(二)笔迹检验原理
1.笔迹的反映性 笔迹的反映性是指笔迹反映书写活动, 暴露书写习惯的必然性。 (1)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 ①注意的局限性 ②不可能完全“意在笔先” ③违背习惯的意志行动难以持久 ④改变笔迹只能以固有的习惯与 技能为基础
2.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
(1)汉字书写规则的制约作用 (2)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矫正作用 (3)运动觉及其表象的调节作用 (4)大脑机能的整体协调作用
3.笔迹的自身同一性
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指人在不同时 间形成笔迹都保持着基本特征,其自身 存在着同一关系的属性。 (1)书写习惯的可变性
①书写水平的逐步提高 ②新旧特征陆续更替 ③逐步掌握每种字体和书体的书写要求 ④书写技能部分退化
(2)书写习惯的稳定性
4.笔迹的总体特殊性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指每个人的 笔迹特征的总和互不相同。 (1)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 ①个人素质的差别 ②外界影响的差别 ③社会规范与规则的宽容性
第十三讲 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
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 (二)笔迹检验原理 二、笔迹特征 (一)笔迹的概貌特征 (二)局部安排特征 (三)文字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笔痕特征
参考书:
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3)特殊笔顺
2.笔顺的判断 (1)观察起收笔动向
(2)观察运笔趋势
(3)观察笔画或偏旁间的搭配关系 ①看笔画搭配距离的远近
(横横横竖横) (横横竖横横)
(横横竖横) (横竖横横)
(横竖横横横)
②看笔画的位置高低
③看偏旁间的搭配关系
(4)观察笔画交叉部位特点
① 粉笔字 ③ 圆珠笔字
② 铅笔字
2.字形特征 (1)基本笔画的长短 (2)基本的运笔方向 (3)基本的运笔形态
3.字体特征
4.字的大小特征 5.文字的整体布局特征 (1)字行的方向与形态 (2)字间、行间的间隔 (3)字行与格线的关系 (4)页边的大小与形态
影响因素: ① 笔的种类 ② 持笔位置 ③ 字数 ④ 纸幅 字的大小作为反映书写习惯的笔迹 概貌特征之一,在笔迹检验中具有一定 的鉴别意义。
③书写技能发展变化的规律
A.由生疏的低级阶段到熟练的高级阶
段 B.提高过程的先快后慢 C.由共性化到个性化
(2)书写习惯
将书写人经过反复训练巩固下来的, 已经成为其个人需要的,一时难以改变的 那部分书写技能称为书写习惯。
①初学阶段 ②提高阶段 A.书写运动的“自动化” B.词汇逐渐丰富 C.书写技能逐渐提高 ③定型阶段 1.书写运动成为自动化的过程 2.书写技能具有因循守旧的特点
(2)书写活动的形成
①书写有关中枢调节感受器接受刺 激物的作用 ②书写运动中枢根据对刺激物的感 知,发出外导神经冲动到达书写运动器 官 ③手、肘等肌肉群的运动,作出动 作反应,笔迹形成
(3)书写动力定型的形成
写动力定型的最大特点是其活动 的“自动化”。
5.书写技能与书写习惯
(1)书写技能 ①技能概述 A.认知阶段 B.联系阶段 C.自动化阶段 ②书写技能的形成阶段 A.识字 B.仿写 C.表达
样本
2.别字
(1)同音别字 义无反(返)顾 直接(截)了当 崇洋迷(媚)外 大放绝(厥)词 流言非(蜚)语
(2)形近别字 负偶(隅)顽抗 如火如茶(荼) 鬼鬼崇崇(祟) 签暑(署)针炙(灸) (3)义近别字 残(惨)无人道 辣(棘)手
(五)搭配比例特征 1.搭配特征 搭配特征是指笔画或偏旁之间交接部 位和相对位置的高低、远近关系。 (1)笔画的交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