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阻抗简述
电子技术试题答案

电子技术试题答案一填空1.三端集成稳压器7915的输出电压为 -15V 伏。
2.在反馈电路中,根据反馈极性不同分 正反馈 和 负反馈 。
3.半导体三极管从结构来看,可分为 PNP 和 NPN 两种。
4.常用的稳压电路有4种,它们是 直流稳压电路 、 稳压管稳压电路 、 串联型稳压电路 和 开关型稳压电路 。
5.小功率晶体管rbe 的近似公式为rbe=Tbe bb CQU r r I β=+‘(1+)。
6.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想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 电压 负反馈;想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 电流 负反馈;想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 串联 负反馈;想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 并联 负反馈;7.P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三 价元素而形成的,其中多数载流子是 空穴 ,它的浓度取决于 掺入杂质 的浓度。
8.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使用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发射结 正向 偏置,集电极 反向 偏置。
9.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是共射、共集、共基。
10.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
11.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 输出电压稳定 、 输出足够功率 、 效率高 。
12.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零点漂移问题。
13.在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放大管的导通角为180。
14.N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五 价元素而形成的,其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它的浓度取决于 掺入杂质 的浓度。
15.PN 结的基本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16.正弦振荡器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等环节组成。
17.三端集成稳压器7809的输出电压为 +9V 伏。
二单选1. 运放电路如右图,其门限电压为( D )。
A .-4VB .-1/4VC . 1/4VD .4V 2. 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A )。
A .增大B .减少C .不变D .增大减少不能确定3.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压分别为+3V 、+9V 、+3.2V ,则三极管的类型为( A )。
无线通信问答题

问答题1.简述无线电通信按所用波段可分为哪几类?答:无线电通信按所用波段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2.简述无线长波通信的应用领域。
答:长波通信多用于海上通信、水下通信、地下通信和导航等;由于传播稳定,受太阳耀斑或核爆炸引起的电离层骚扰的影响小,也可用作防电离层骚扰的备用通信手段。
六、论述题1.阐述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答:由电荷产生电场,电流产生磁场,电荷和电流交替消长的振动可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并以光速向四周辐射的电磁波。
电磁波以直线形式在均匀介质中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或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吸收、折射、绕射或极化偏转等现象。
为把信息通过无线电波送往远方,必须以电波作为载体,即用变更电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使信息附加到载频上去,分别称为调幅、调频或调相,统称调制。
经过调制的电波可在传输媒质中传输到达接收地点,然后再将所需信息提取出来还原,称为解调(反调制)。
以上介绍的就是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2.用信道的相干时间(td)或多普勒频移(fd)来描述发送电波信号时信道时变的快慢衰落。
答:当发送信号的码元时间Ts与多普勒频移fd的乘积远小于1时,即fdTs<<1,此时在每个码元时间内,信号的时变因素可以忽略,称此时发送信号经历慢衰落;当发送信号的码元时间Ts与多普勒频移fd的乘积与1可比时,此时每个码元时间内,信号的时变因素不可以忽略,发送信号经历快衰落。
1.简述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
答: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带宽有限,它取决于可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二是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主要是无线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的;三是在移动通信中存在多径衰落,在移动环境下,接收信号起伏变化。
2.简述无线分集技术的含义。
答:分集有两重含义:一是分散传输,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输出阻抗法(下垂法)

输出阻抗法(下垂法)
输出阻抗法(也称为下垂法)是一种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和保护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故障点和判断故障类型。
它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来识别系统中的故障位置。
输出阻抗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对相位差来确定故障的位置。
当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电流和电压会存在相对相位差。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故障点距离测量位置的距离。
下垂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在电力系统的某个测量点处安装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用
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2.通过计算或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对相位差。
3.根据相对相位差,使用特定的数学公式或查找表来确定故障点
的距离。
4.将测得的故障距离与系统的长度进行比较,并根据设定的保护
动作条件来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
输出阻抗法通常用于距离保护中,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点的位置,并在故障发生时快速切除故障区域以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输出阻抗法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具体应根据具体的电力系统特点和保护需求来选择和配置相应的保护装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简介1.描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可以表示任意数值;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只能表示有限的数值。
2.简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电子技术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放大、调制、解调等领域;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逻辑运算、通信、计算机等领域。
第二章电压电流基本概念1.定义电压和电流,并给出它们的单位。
电压(V)是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单位为安培(A)。
2.列举常见的电压源和电流源。
常见的电压源有电池、发电机、电源等;常见的电流源有电流表、发电机、电源等。
3.简述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欧姆定律规定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间的比值,即I=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第三章电阻与电阻电路1.简述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值相加,即R= R1 + R2 + … + 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R= 1/R1 + 1/R2 + … + 1/Rn,其中R为总电阻,R1、R2、…、Rn为各个电阻值。
串联和并联电阻示意图3.简述电压分压原理并给出示意图。
电压分压原理指的是当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多个电阻串联,电压将按照电阻值的比例分配给各个电阻。
电压分压原理示意图第四章电容与电容电路1.简述电容的定义和单位。
电容是指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2.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给出示意图。
–串联电容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电容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1/C= 1/C1 + 1/C2 + … + 1/Cn,其中C为总电容,C1、C2、…、Cn为各个电容值。
线放的原理与测试

线性放大器的原理与测试实验报告姓名:高树超学号:1042024043同组实验同学:郑万里日期: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一、实验目的1、熟悉线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线性放大器各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模块具有带极零相消、微积分成形、线性放大和基线恢复功能。
其电路有极性转换,放大倍数为4的第一级放大电路、带极零补偿的微分电路、放大倍数4~24倍可调的第二级放大电路、有源二次积分和RC一次积分电路、输出级和基线恢复部分组成,分别见下图。
图一:实验原理图三、实验仪器:1、DS1204B示波器2、DG4072脉冲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连接好线路,打开仪器。
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正弦波,频率:1kHz,幅度:100mVpp①将开关扳到POS ,测量INPUT 以及OUTPUT1输出信号幅度。
②将开关扳到NEG ,测量INPUT 以及OUTPUT1输出信号幅度。
计算第一级放大器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输出的放大倍数。
2、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正弦波,频率:1kHz ,幅度:100mVpp ;将滑动变阻器调到6k Ω;将CR 电路和RC 电路的电容参数全部设为1,在POS 和NEG 状态下分别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
3、保持上一步设置参数不变,分别输入不同0.1V 、0.2V 、0.3V 、0.4V 、0.5V 、0.6V 、0.7V 、0.8V 的脉冲信号,测量输出信号幅度,计算出线性放大器的积分非线性。
4、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Pulse ,频率:10kHz ;幅度:100mVpp ;脉冲宽度:1μs 。
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脉冲的上升时间ts1和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ts2,按照公式算出该放大单元的上升时间。
五、数据处理1、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正弦波,频率:1kHz ,幅度:100mVpp图二:第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左:NEG,右:POS)放大倍数计算:2122s s s t t t −=POS A =POS 1-OUTPUT ÷POS INPUT =435mV ÷91.3mV=4.76NEG A =NEG 1-OUTPUT ÷NEG INPUT =349mV ÷85.1mV=4.10表一:第一级放大器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输出的放大倍数INPUT (mV )OUTPUT-1(mV )放大倍数POS 91.3435 4.76NEG85.13494.102、脉冲信号发生器设置参数:正弦波,频率:1kHz ,幅度:100mVpp图三:线性放大器模块的放大倍数(左:NEG,右:POS)放大倍数计算:POS A =POS 4OUT ÷POS INPUT =322mV ÷88.3mV=3.65NEG A =NEG OUT4÷NEG INPUT =247mV ÷84.7mV=2.91表二:线性放大器模块的放大倍数INPUT (mV )DIFF INT1INT2INT3OUT4(mV )放大倍数NEG 84.71111247 2.91POS88.311113223.653、表三:输入不同脉冲信号下线性放大器模块输出信号幅度输入(V )0.10.20.30.40.50.60.70.8输出(V )0.310.630.981.251.571.942.342.68图四:输入0.1V 脉冲信号下线性放大器模块输出信号图五:积分非线性由图可知:OMAX V ∆=-73.93mV OMAXV =2680mV 积分非线性:%%% 2.76 1002680mV73.93mV100=×=×∆=OMAX OMAX V V INL 输出电压单位:mv4、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参数:Pulse ,频率:10kHZ ,幅度:100Vpp ,脉冲宽度:1μs图六:线性放大器模块输出脉冲表四:线性放大器模块的上升时间输入脉冲的上升时间ts1(ns)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ts2(ns)放大单元的上升时间(ns)660860819.76放大单元上升时间计算:=22)660(860ns ns −)(=819.76ns六、实验结果讨论1、一般线性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在能谱分析系统中所用的线性放大器特别重要的指标是什么?答:主要指标:a.放大倍数以及放大倍数的长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b.放大器的线性:积分非线性和微分非线性c .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d .放大器的幅度过载e .输入极性f.放大器的计数率过载特性g.放大器的上升2122s s s t t t −=时间h .成形时间常数i.放大器的噪声和信噪比j.输入输出阻抗重要指标:a.放大器的噪声和信噪比b.放大器的上升时间c.放大器的线性2、请简述极零相消技术的原理;结合该线性放大器模块原理图进行分析。
工程测试 简答题

三、简答题(共30分)1、什么是测试?说明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0分)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1)测量对象(2)传感器:在测试系统和被测试对象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它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是测试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3)中间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传输、放大和转换,使其适合显示、纪录、数据处理。
(4)信号处理单衣: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对中间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作进一步地处理(如:计算、频谱分析、数据储存等)(5)显示、记录部分:作用是输出测试结果。
.测量按测量值获得的方法进行分类有哪些?(6’)答:直接测量——指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被测值得测量。
(等精度直接测量和不等精度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指在直接测量值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函数关系,计算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2’)组合测量——指将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与被测量值之间按已知关系组合成一组方程(函数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得到被测值得方法。
(2’)2、说明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异同点,各有何优点?(10分)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且dR/R=(1+2H)ε+λEε,其中H为材料的泊桑比,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1+2H)ε是由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λEε是由电阻率的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
不同的是,电阻应变片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的阻值变化,所以dR/R≈(1+2H)ε,S≈1+2H;而半导体应变片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使电阻率发生变化引起电阻变化。
所以dR/R=λEε,S ≈λE。
各自的优点分别为:电阻丝应变片具有相当高的适应性;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高,一般为电阻丝应变片的50-70倍。
3、选用传感器的原则是什么?(10分)基本原则是:选用的传感器其性能应当与被测信号的性质相匹配。
自动化考研面试题库

1.时域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请具体描述三个Tr tp ts td 超调量2.时域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解答出3种)稳态误差3.分析时域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参数。
(举例说明)所有的闭环特征根均具有负实部4.分别说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线性定常系统输出拉式变换与输入拉式变换之比,开环指断开主反馈回路。
5.时域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注:用ζ解答)ζ要大于0小于16.如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简述该方法的优点。
第一列均为正数则是稳定的7.如何应用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8.在时域中,二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提示:用阻尼比的概念解答)9.应用根轨迹方法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系统稳定?10.应用什么方法能使被控系统的频带加宽,加宽中频带对系统的性能有什么影响?11.简述绘制常规根轨迹的八条规则。
12.如何绘制常规根轨迹?t是如何定义的?13.系统的调节时间s14.系统的超调量M是如何定义的,怎样减小超调?Pt的大小?15.根据系统的根轨迹图,如何确定系统调节时间sM的大小?16.根据系统的根轨迹图,如何确定系统超调量p17.在频域中,系统的相角裕度γ是怎样定义的?18.在频域中,系统的幅值裕度h是怎样定义的?ω指的是什么频率,它与相频特性有什么关系?19.在频域中,系统的c20.校正后的系统中频带宽度5h<时,系统的性能有什么特点?21.在频域中,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22.在频域中,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请具体描述二个?23.试简述比例控制(P)对闭环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有何影响?减小超调量,和调节时间,减小稳态误差哦24.试用频率特性解答比例-积分环节(P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5.试用频率特性解答比例-微分环节(P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6.试用频率特性解答比例环节K值的大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单用比例控制器(P )时,被控系统有什么特点?27. 设某一系统用频域法分析,当系统放大倍数K 增大时,原系统怎样变化?(提示:用c ω、γ或g ω的概念解答)28. 试说出串联相位滞后校正网络是怎样改善系统性能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远程幅频特性测试仪(H题)2017年08月12日摘要本幅频特性测试装置采用STM32F407为主控芯片,通过集成DDS芯片AD9959作为信号源,实现了幅度和频率的动态可调;通过级联两块AD8367作为放大器,实现了增益0-40dB连续可调,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通过AD8310对数检波模块,实现了不同频率信号幅度的测量,并且能够定性的绘制出幅频特性曲线.关键词:幅频特性测试装置;DDS;VGA;低噪;对数检波Abstract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test device uses STM32F407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through the integrated DDS chip AD9959 as the signal source, to achieve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 dynamic adjustable; through the cascade of two AD8367 as an amplifier, to achieve a gain of 0-40dB continuously adjustable , With good noise suppression effect; through the AD8310 logarithmic detection module, to achieve a different frequency signal amplitude measurement, and can qualitatively draw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 Keyword: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test device;DDS;VGA;low noise;logarithmic detection目录一.方案论证..................................................................................................................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1.2方案描述......................................................................................................二.理论分析与计算........................................................................................2.1DDS模块..................................................................................................... 2.2放大器模块.................................................................................................. 2.3幅值测量模块..............................................................................................2. 4 π型衰减网络三.电路与程序设计........................................................................................3.1电路设计...................................................................................................... 3.2程序设计........................................................................................................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 五.结论............................................................................................................................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H题)一.系统方案1.方案比较与选择1)信号源模块:方案一: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
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U/I。
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
2、输出阻抗
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
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
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
输出阻抗在电路设计最特别需要注意。
现实中的电压源,则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
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的内阻了。
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I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I×r的电压降。
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
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
3、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
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
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
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
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P=I2×R=[U/(R+r)]2×R=U2×R/(R2+2×R×r+r2)
=U2×R/[(R-r)2+4×R×r]
=U2/{ [(R-r)2/R] + 4×r }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
注意式中[(R-r)2/R],当R=r时,[(R-r)2/R]可取得最小值0,这时负载电阻R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U2/(4×r)。
即,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
对于纯电阻电路,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
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有所改变(是对于最大输出功率而言的),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扼匹配。
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匹配的电阻R。
有时阻抗不匹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例如一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失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反射的问题。
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
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
为什么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以及特征阻抗的求解方法,牵涉到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在这里我们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参看电磁场与微波方面书籍中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也叫做特性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均无关。
例如,常用的闭路电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75Ω,而一些射频设备上则常用特征阻抗为50Ω的同轴电缆。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传输线是特性阻抗为300Ω的扁平平行线,这在农村使用的电视天线架上比较常见,用来做八木天线的馈线。
因为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端输入阻抗为75Ω,所以300Ω的馈线将与其不能匹配。
实际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视机的附件中,有一个300Ω到75Ω的阻抗转换器(一个塑料封装的,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插头的那个东东,大概有两个大拇指那么大)。
它里面其实就是一个传输线变压器,将300Ω的阻抗,变换成75Ω的,这样就可以匹配起来了。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特性阻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电阻不是一个概念,它与传输线的长度无关,也不能通过使用欧姆表来测量。
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如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能量传递不过去,降低效率;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输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
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当阻抗不匹配时,有哪些办法让它匹配呢?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变压器来做阻抗转换,就像上面所说的电视机中的那个例子那样。
第二,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容或电感的办法,这在调试射频电路时常使用。
第三,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办法。
一些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一个几
十欧的电阻。
而一些接收器的输入阻抗则比较高,可以使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485总线接收器,常在数据线终端并联120欧的匹配电阻。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假设你在练习拳击——打沙包。
如果是一个重量合适的、硬度合适的沙包,你打上去会感觉很舒服。
但是,如果哪一天我把沙包做了手脚,例如,里面换成了铁沙,你还是用以前的力打上去,你的手可能就会受不了了——这就是负载过重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
相反,如果我把里面换成了很轻很轻的东西,你一出拳,则可能会扑空,手也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负载过轻的情况。
另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看不清楼梯时上/下楼梯,当你以为还有楼梯时,就会出现“负载不匹配”这样的感觉了。
当然,也许这样的例子不太恰当,但我们可以拿它来理解负载不匹配时的反射情况。
++++++++++++++++++++++++++++++++++++++++++
Q:什么是电流控制器件?
A:如果这个器件的输出参数大小和输入的电流参数大小有关,就叫该器件是“电流控制器件”,简称“流控器件”。
“电流控制器件”输入的是电流信号,是低阻抗输入,需要较大的驱动功率。
例如:双极型晶体管(BJT)是电流控制器件、TTL电路是电流控制器件。
Q:什么是电压控制器件?
S:如果这个器件的输出参数大小和输入的电压参数大小有关,就叫该器件是“电压控制器件”,简称“压控器件”。
“电压控制器件”输入的是电压信号,是高阻抗输入,只需要较小的驱动功率;例如:场效应晶体管(FET)是电压控制器件、MOS电路是电压控制器件。
Q:为什么BJT是电流控制器件而FET和MOS是电压控制器件?
S:BJT是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而达到放大作用的;而FET&MOS是靠控制栅极电压来改变源漏电流,所以说BJT是电流控制器件,而FET和MOS是电压控制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