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4语法学

语言学概论4语法学

第三章——语法(教材上是第四章)本章学习要点:1、语法的定义和语法单位;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4、语言的结构分类;5、构词法和构形法;6、语素和词;7、词类;8、句法结构;9、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10、句式转换;11、语法的发展。

语法一章是整个语言学概论课程的重点,本章内容多,而且很多问题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一章还要涉及到相关外语知识的应用,我们的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而不是汉语,尽管我们是以汉语为主,但有些现象,是汉语所没有的,比如形态变化问题、单数复数问题、比较级、时态等等,如果没有外语实例,那就无法说清楚,也很空泛,这就无法回避外语。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教材上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直接找不到。

但是,我在讲语言的定义的时候讲过。

)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前者是词法,后者是句法,词法和句法合称语法。

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是西方传统语法学提出的一种切分方法,是西方语法研究的传统做法。

事实上这两部分并不能截然分开,特别是在汉语这样的语言里更难截然分开。

不过,我们的语言学概论不是汉语概论,应该适应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传统,词法和句法分开,是各国语法研究学者都普遍接受的。

词法: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这个定义跟我们以前接触到的关于语法的定义不一样。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见该书下册第1页)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个“词的变化”上。

词的构成我们比较熟悉(现代汉语告诉我们:语素构成词,词和词组构成句子),词的变化我们还不太熟悉和明确。

词的构成我们学习汉语时就懂了,但词的变化就必须要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例子才能说得清楚。

因为汉语中词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且它比较单一,只有极少数的词有词缀。

比如,book和books,这就是词的变化,汉语就没有shu和shus的变化,也没有“书们”的说法。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一、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本质(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99年填空)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98年大题)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01年大题)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

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5.语言的构成(1)底层:音位。

音位和音位组合成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01年填空)(2)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结构语素→词→句子★6.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点。

符号和符号前后依次相接组合起来,好似一个链条,环环相扣。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 重叠就是利用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产生一定语法 意义的形式。例如汉语名词或量词重叠“人人”“天 天”“个个”都有“逐一”的意义,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 “说说”“看看”“休息休息”都有尝试和短时等量小的 意义,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大大(的)”“干干净 净”“漂漂亮亮”都有程度增加的意义。表面看,词的重 叠已经超出了一个词,但词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 而且重叠的形式都有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它也还是词的 一种变化形式。重叠在汉藏语系的语言中运用较多,印欧 语系的语言中不多见,在俄语中有些动词可以重叠,来表 示动作的持续。
6,重叠: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
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 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 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 质 规律 有着重要的意义 . 动词重叠包括AA、A-A、A了A、A了-A四种形式 及A着A着、AAB、AABB式。 a,A式 尝尝 玩玩 问问 b,A一A式 写一写 歇一歇 看一看 c,A了A式 看了看 坐了坐 歇了歇 d,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 摸了一摸 侃了 一侃
7,内部曲折语:内部屈折就是指在词根内部以语音交替变化 的方法改变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又叫音位交替。语 音变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在有声调的语言中还 可以是声调。英语中的规则动词都是采用附加词尾的方式 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例子如上),而一些不规则动 词则采用屈折的语法手段。例如: feel(感觉,现在时)/felt(感觉,过去时) leed(领导,现在进)/led(领导,过去时) get(得到,现在时)/got(得到,过去时) 一些名词的单复数也采用内部屈折的方法: 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

语言学纲要(语法)

语言学纲要(语法)
• 句子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
二是有完整的语调。
• 2)句子的分类
• 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关系和交际功能把句子划分
成不同的类型。
• (1)句类(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感叹句
• (2)句型:句型是根据结构关系对句子所划分出
来的类型。首先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复句。
• 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对它们又可以
句子中作用相当于词、而又大于词的由词 组成的单位。
• 2)词组的分类:根据能否自组的组成成分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 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组合。
• 4.句子 • 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最小单位,是语法分析的 最大单位。
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 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现象时
总结出来的规则,这两类规则互相依存。
• 第二、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
中。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它储存于人们的 脑子中。
• 第三、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
则提供可能,对组合的各个位置上可能出 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
• 三、语法单位
• “独立运用”把词和语素区别开来。语素是语言
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但是,
• 语素并不一定都能够独立运用:自由语素可以独
立运用,因此,自由语素是词;粘着语素不能独 立运用,必须和其他的语素合在一起,才能运用, 因此,粘着语素不是词。
• 3)词的分类
•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词分成不同的类

• (1)根据意义和作用,可以分成实词和虚
• 后者叫做句法,研究句法的学科叫句法学。
• 一、词法
• 词法包括两部分:词的屈折变化和构词法。

语言学概论语法

语言学概论语法
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由综合手段[词形变化]表现的语 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就是词法范畴。 由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等]表现 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叫句法范 畴。
常见的词法范畴有:
性、数、格、时、体、态、人称、式、 级等。
句法范畴比较复杂,至今缺乏系统的 整理,比较有普遍性的有:
陈述、支配、修饰、补充、联合等关 系意义。由于对词法范畴的研究深入,传 统语言学中常常把词法范畴称为语法范畴。
语言学概论语法
• 第一节 什么是语法 • 第二节 语素和词 • 第三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 第四节 句法结构 • 第五节 句式和句式变换
第一节 什么是语法
一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与组词成句规则 的总和。
1 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
词的构成规则——构词法 词根+后缀 happiness roommate
2 分析手段
利用词和词的关系表示语 法意义的所有手段叫分析手段。
语序、虚词、语调、重叠 的变化不是发生在词的内部,而 是发生在词与词之间的外部联系 上,所以称为分析性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中有一些起辅 助作用的虚词,如英语中的will\shall\be, 汉语中的“着、了、过”等,虽然都是 独立的词,但是所起的作用都与词形变 化几乎相同,按习惯,一般也归入构形 法,并概括为综合--分析手段,就作 用而言是综合的,就形式而言是分析的。
语素的语义变体
同一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义 上可能有一些变异,这就是语素的语义变 体.传统词典学里所说的义项,就是语素的 语义变体.如:
民1: 人民,“民主\民权”等词中的 “民”
民2: 某族的人,“回民\藏民”中的 “民”
民3: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农民”

语言学纲要(词义)

语言学纲要(词义)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课程体系
第二节 组合规则
• 语法的组合规则: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
成句子的规则。
• 一、词法:词的屈折变化和构词法 • 从构词法上来讲,词可分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合成词有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 二、句法 • 句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主谓、述宾、述补、偏正
• 三、语言的普遍特征。 • 1.语言的结构特征 • 2.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
思考练习题:
• 1、词的组合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 2、词的组合有哪两个特点? • 3、怎样划分词类? • 4、什么是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 • 5、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举例说明。 • 6、按照语法结构类型,可把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分哪几类?
也叫词形变化。
• 三、语法范畴
• 形态和语法范畴不但和聚合规则有关,也和组合规则有关。
第四节 变换
• 一、变换:句式变换 • 1.变换分析采用的手段: • 移位、删除、添加、替换、复写等 • 2.变换和句型 • 课本上讲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以及肯定句
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变换和变换规 则。
•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 • 三、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 一、语言的分类 • 1.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屈折
语和复综语
• 2.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
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 ――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里尼 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段,兼有双重性质。
• 2.语法意义
• 1)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 2)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概括类型。

汉语语法范畴

汉语语法范畴

汉语语法范畴
汉语的语法范畴包括词类、短语结构、句法结构和语序等方面。

下面是具体介绍:
1. 词类:汉语词类主要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每个词类都有不同的词性和语法
用法。

2. 短语结构:汉语的短语结构通常由一个中心词和其修饰语
组成,例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短语结构
在句子中起到修饰、补充或限定的作用。

3. 句法结构:汉语的句法结构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
主谓补结构、并列结构、从句结构等。

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的
排列顺序会影响句子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4. 语序:汉语的语序有固定和灵活两种。

固定语序是指一些
常见的句子结构的成分排列顺序固定,例如“主谓宾”和“主谓补”结构。

灵活语序是指成分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例如“主谓”结构、状语的位置等。

汉语的语法范畴包含了词类、短语结构、句法结构和语序等
方面,这些范畴共同决定了汉语句子的组织方式和语法规则。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主讲人吴锋文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一一语法意义(程度高“很”)猩猩、妈妈(重叠式)一一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很高(程度高)一一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一偏正;动补)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二)语法形式1 .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

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

例如:我笑一一笑我西瓜甜一一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一一班长或副班长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丄(主谓)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鸡不吃了(受动;施动)2、显性语法形式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_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

(SVO )日语:我书看。

(SOV) 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 状语语序V+0+ 于+L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

we re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ground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laugh —laugh at me(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词属性范畴
这是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 意义。
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 格和有定无定。
1.性
性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法上的性 别类属。如俄语名词分为阴性、阳 性、中性。 汉语的名词没有性的语法范畴,英 语中也没有性的范畴。
2.数
数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 的量的特征。 如英语名词分为单数和复数。
❖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 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 对语法范畴的理解有所不同,依照传统语法来 说,语法范畴只指由词的形态表达的语法范畴, 这是狭义的理解;也有人认为语法范畴还包括 词类以及句法关系,这是广义的理解。我们取 狭义的解释。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形态来表示的
❖ 对形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在传统语 言学中,“形态”一般只指构形形态,这 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形态除此以外还包 括构词形态及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从严格 意义上说,形态应该指词本身的形式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形态只包括构形形态。
例如:名词或量词 人/人人、天/天天、 件/件件
动词 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 休息/休息休息、帮忙/帮帮忙
形容词 大/大大、高/高高、清楚/清清楚 楚、安静/安安静静、雪白/雪白雪白
(4)虚词
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如: 我和老师 你和学生、我们和领导
我的老师、你的学生
(2)谓词属性范畴
这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 式表示的意义。
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 态和人称。
1.时
即表示V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 和说话时间的关系。
很多语言都可以以说话为坐标确定 句子中动作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范畴。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 时和将来时。
俄语一律用屈折形式表示V的时。英语则现在时 用加词缀或零形式:
现代汉语中可以在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 后加“们”来表示复数意义,但这与数范畴 是有区别的,因为:
1 加“们”和不加“们”并未构成复数、 单数的对立,如“学生们”是复数,而 “学生”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
2“们”不仅能加在词上,还能加在词组上; 3 只能加在表人的普通名词上。因此,不能 认为汉语中有数范畴。
1.附加
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 例如: 英语名词 book/books;
tree/ trees 动词 work/worked/working
2.屈折
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例如: 英语名词 man/men,foot/feet, mouse/mice 动词 sing/ sang,get/got,write /wrote ,build/built, send/sent
第三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词类
讲授内容
❖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 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 词的基本组合类型 ❖ 词类 ❖ 思考与练习
一、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一)语法意义
指某种类别意义,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 功能而获得的意义。 例如 workers -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 “词汇丰富”是主谓结构 “丰富词汇”是动
He works……
You work……
过去时用加词缀或内部屈折表示:
He worked……
They built……
将来时用助动词(虚词)形式:
I shall (will) go ……
在某些语言中还可以以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间 为坐标表示动作的时间,如英语:
He was going to go to bed when she called him.
各种语言中功能词的种类很多,但最 主要的是介词、连词和语气词这三种。
(5)语序
这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 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序的形式,但语序的作 用有所不同。如果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 化表示,语序所起的作用就小;相反如果缺少 形态变化,语序的作用就大些。
(二)语法范畴
1.辅助词
同另一个词的变化有某种联系的虚词叫作
辅助词。 a.冠词 如:英语the、a、an the front—to front poor(—the poor b.助动词 I am working. He will go.
2.功能词
指与另一个词没有必然联系的虚词, 或者说是不由别的词决定而又决定别的 词的关系和意义的一种词。
3.格
格范畴表示名词、代词与句子 中其他词的关系。如英语代词分 为主格、宾格、所属格。
4.有定和无定
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在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来表示 有定和无定意义,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意 义。例如英语:
I have just read the book.(有定) 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无定)
3.异根
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例如:英语动词 go/went, be/ am/ is/are/was/were 人称代词 I/me,she/her,we/us 形容词 good/better/ best 副词 little/less/lest
4.零形式
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附加、屈折和异根等形式可以产生某种 语法意义,相对说词在变化前的形式,即 原形,当然也有某种语法意义,所以原形 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词形变化,或者说变 化的是一个零成分。
(宾结二构)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的表达形式叫语法形式。
返回
二、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一)语法手段
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 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 “语法手段”。
(1)词形变化
词形变化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 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世界上很多语言,尤其是印欧语,很 多采用这种语法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 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
(2)词的轻重音
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 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例如:英语 re¹cord/¹record, im¹port/¹import,¹export/ ex¹port
汉语 东西/东·西、买卖/买·卖
(3)词的重叠
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 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