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古诗词赏析
四中王雪涛古诗文专题剖析

文言文篇目(阅读重点篇目)
1 《论语》十则
9 小石潭记
2 桃花源记
10 岳阳楼记
3 陋室铭
11 醉翁亭记
古诗文默写的常考题型有三种,即直接型默写、理解型 默写和主题型默写。
1. 直接型默写
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 (下句)写下句(上句),或 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 等。例如:(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 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准确熟记考纲规 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默写时要认 真细心,注意字形和句式,务必做到不 添字、漏字,不写错字、别字。
考点五 概主旨谈感悟 【题型示例】 1.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谈谈 你的看法。
【方法指津】 1.辨文体,明背景。一般情况下,文体不同
写作的倾向性也不同,叙事性文体,主要表现人 物的性格和品行;议论性文体,主要把握文章阐 发的观点和道理;抒情性文体,主要看流露的情 感和阐发的感慨。有时还应联系写作背景来揣摩 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选B。
答
案
重点字词句梳理
【古今异义】
句子 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古义 立 少
今义 栽种;树立
新鲜
【词类活用】
1. 不蔓不枝 长枝节。 2. 香远益清
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重点语句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 的沾染;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而(却)不显得妖媚。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 播,更显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从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卖炭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卖炭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的悲惨故事。
(1分)
19.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3分)
答案:
18.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
1分)
19.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
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
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
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3分)。
河南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曲阅读鉴赏 第14首 使至塞上 唐王维

续表
原文呈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修辞:比喻。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诗
出行的人像飘飞的蓬草一 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
征蓬出汉塞, 样飞出边塞,像振翅北归
塞,又恰似振翅北飞的“归雁”一般进入胡
归雁入胡天。
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被排
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地。
挤出朝廷时的孤寂、落寞与漂泊无定的内
2022版 突唯《一战通关》 河南中考总复习
2022
语文
第14首
使至塞上 唐·王维
讲解通பைடு நூலகம் 当堂通关
【近10年未考,2022热度:★★★★★】
原文呈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 单车欲问边,
军,使者(我)来到了 属国过居延。
辽远的边塞地区。
炼字:“单车”说明此次出使随从少,轻车 简从,流露出诗人的失意情绪。“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属国”,是诗人自称;实际诗人并不需要经 过居延,这样写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烘托孤寂的心情。
2. 请从线条美和意境美两个角度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 ①线条美。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诗中有 画的特色。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展现出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②意境美。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 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描绘了塞 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答案]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 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的 抑郁激愤之情。
河南中考古诗词总结归纳

河南中考古诗词总结归纳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来是学习和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河南中考中,对古诗词的考查也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通过对河南中考历年试题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重点。
本文将对河南中考的古诗词考察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正文部分请根据自己的判断补充)1. 唐诗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唐诗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河南中考中,对于唐诗的考查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部分。
通常来说,河南中考对唐诗的考察侧重于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经典的唐诗,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同时要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2. 宋词与唐诗相比,宋词在河南中考中的考查频率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
宋词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宋词的考查主要侧重于理解词的词意、写作技巧和韵律等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一些重要的宋词家及其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3. 诗经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河南中考中,对于诗经的考查虽然数量较少,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诗经篇目,如《关雎》、《伯兮》等,同时要理解其中的典故和含义。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诗经的韵律和语言风格。
4. 其他古代诗词除了唐诗、宋词和诗经,河南中考还会涉及到一些其他古代诗词,如元曲、明清诗等。
这些诗词比较常见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对于这些诗词,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积累和理解。
5. 古诗词的背诵和鉴赏总的来说,河南中考对于古诗词的要求主要是背诵和鉴赏。
背诵部分主要侧重于经典古诗词的诗句背诵,考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古诗词的诗句,并能准确地背诵出来。
鉴赏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考生需要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等来进行准确的鉴赏。
河南中考试卷所考古诗词归纳

河南中考古诗词历年所考总结七上《论语>六则》(2007年默、2008年默、2011 年默、2014 年默、2017年默)《三峡》(2014 年默)《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015年默)(2006年默、2010 年默、2016年默) )(李商隐)《夜雨寄北》《望岳》(杜甫)(2013 年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014 年)《登飞来峰》(王安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2012年默)七下《陋室铭》(2006年默、2007年默、2008年默、2016年默)《爱莲说》(2015年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2011 年默)《雁门太守行》(李贺)(2011 年默、2013 年默、2017年默)《春望》(杜甫)(2008年默、2010年默、2013年)《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017年默)《次北固山下》(王湾)(2007年、2009年默、2014 年默、2015年)《饮酒(其五)》(陶渊明)(2006年默、2007年默、2010年、2013 年默、2016年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008年默、2009年默、2013年默)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5年默)《曹刿论战》(2015年)《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2010年默、2011年、2017年)《赤壁》(杜牧)(2014 年默)《过零丁洋》(文天祥)(2007年默、2012年、2015年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011 年默)《己亥杂诗》(龚自珍)(2006年、2008年默、2012 年默、2017年)《观刈麦》(白居易)(2011 年默)《过故人庄》孟浩然《游山西村》陆游(2008年、2012年默)《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017年)《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唐诗宋词-中考课后古典古诗词赏析

中考课后古典古诗词赏析- .中考课外古典古诗词赏析:蝴蝶花;柳永,倚危楼,望春愁,长空暗。
在草色烟雾的余晖中,谁会靠在吧台上无言。
有人提议在瘦疯的身材上喝醉,把酒当歌,但把音乐变强是无味的。
随着衣服变宽,你永远不会后悔,你会为伊憔悴。
【意】他在高楼上站了很久,微风一点点拂过他的脸庞,在无尽的春日里留下他的忧伤,从遥远的苍茫天空中朦胧升起。
绿草如茵,烟霭缭绕,隐藏在夕阳的余晖中,谁又能独自理解他的深意?我打算让这种慵懒放纵的心情沉醉,但如果我想对着酒尽情歌唱,只求得到欢乐,我觉得毫无意义。
衣服丝带渐渐觉得宽松宽大,但他从未感到自责,宁愿为她消瘦憔悴。
【注释】(1)该词原是唐焦芳的一首歌,是以简文帝的翻序情句命名的。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等。
双音,六十字,失韵。
(2)危险建筑物:高楼。
(3)黑暗:1/21迷茫。
中考课后古典古诗词赏析(4)建议:意愿。
瘦疯了:粗犷野性,不合时宜。
(5)对酒唱歌时:出曹操《短歌行》。
当:怀着同样的意图。
(6)强:勉强。
乐腔:强颜欢笑。
(7)皮带宽度逐渐变宽:指一个人逐渐减肥。
语言《古诗》:他们分开的时间越长,他们变得越宽,他们就越瘦弱。
【简要分析】这是关心人的一句话。
抬头望向远方,悲哀油然而生。
倚危楼之风,薄而险,寓意抒情主人公立足高,任重道远。
如果靠进去,可以看到主人公长久而深沉的乡愁。
- .春愁,就是对未来的憧憬。
不要说春愁藏在心里,而是从遥远的天空中诞生。
一方面尽量避免平庸,尽量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增加画面的视觉和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春愁是由天上的风景引发的。
-1-然后,绿草如茵的烟雾缭绕的句子,展现了主人公望向地平线时所看到的一切。
没有文字,懂得说话的人,既是对自力更生的致敬,也是对变得空虚的希望,更是对伊拉克人民不见踪影,人心难怨的哀叹。
无言,若有千万念。
为了缓解悲伤,主人公决心喝疯狂的歌:意在沉醉于那个瘦弱疯狂的身影。
然而,喜欢自己的脸是无聊的。
中考首诗词名句赏析大全

中考34首古诗词名句赏析大全1、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选择快马、强弓两件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感觉方面)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
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中考必备古诗词]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附答案-V1
![[中考必备古诗词]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附答案-V1](https://img.taocdn.com/s3/m/51232c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7.png)
[中考必备古诗词]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附答案-V1中考必备古诗词赏析题附答案中考中,古诗词赏析题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因此,掌握经典古诗词的赏析方法,熟知常考的古诗词题型,对于考生来说,是必备的能力。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考必备的古诗词,以及可能出现的古诗词赏析题。
一、中考必备古诗词1.《乡村四月》作者:翁同龢句子:院落深深深几许?答案理解:这句话意思是在表达起点的深度之意,不解析“几许”、古代的计量单位。
2.《江雪》作者:柳宗元句子:江雪掌咬藕花腥。
答案理解:掌咬指用手自噬自咬,像用春笋来形容上面的一句话一样。
3.《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杜甫句子: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答案理解:形容细雨的时候,小鱼儿们慢慢地游了出来,轻轻地绕着燕子飞舞。
4.《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句子:不是人间好时节,谁说今朝是好风?答案理解:“不是人间好时节”应该是批判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而非对生活的否定。
5.《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理解:厚重庄严的文化正气(moral courage)。
二、常考古诗词赏析题类型1. 诗歌内涵理解题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细雨雨鱼的形象象征什么?2. 诗歌形式分析题例如:“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和“寒江独钓寄繁华”的意境如何表现?3. 诗歌描写手法分析题例如:“江雪”中,如何描写出江雪的情境?4. 诗歌意象分析题例如:“乡村四月”中,“院落深深深几许”中的“深几许”指的是什么层次?5. 对比分析例如:“八阵图”和“八陣圖”这两个不同的字如何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8
2、炼字类
(20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请从炼字的角 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 境开阔。
“望”这个词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1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答题格式为:表达技巧+内容和主旨
精选课件
13
再试牛刀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诗,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 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 切的雄心壮志。
精选课件
15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 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 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
(2013)《春望》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2)《行路难》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选课件
6
1、情感类
解题技巧: 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诗的基调。若是
愉悦的,通常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等;若 是愁苦寂寞的,则是对现状的不满。
然后联系诗的背景,注意用典的句子, 以及抒情的句子。
(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
20.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21.在下阕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精选课件
4
小结:
河南中考古诗词出题类型:
1.作者思想感情; 2.炼字; 3.名句赏析; 4.词语指代; 5.画面描述。
精选课件
5
合作探究:
1、情感类
(2014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精选课件
1
复习目标:
掌握古诗词语言品味 和诗人情感把握的答题 方法,熟悉题型,学会 正确规范的答题。
精选课件
2
近六年古诗词赏析题型
(2014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
字。 (2013)《春望》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 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012)《过零丁洋》 2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 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 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修辞方法,1 分;分析,1分;作用,1分。共3分)
解题技巧:修辞+分析+:作者+背景+情感内容。
精选课件
7
牛刀小试
(20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及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2013)《春 望》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它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傲视群雄。语言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
精选课件
14
河南中考古诗词赏析解题技巧与方法(一)
小结:1、主旨情感类 作者+背景+情感内容 2、炼字类 词+含义+感情 3.名句赏析类 修辞+分析+作用
表达技巧+内容和主旨
精选课件
3
近六年古诗词赏析题型
(2011)《行路难(其一)》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010)《饮酒 (其五)》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 在何处。
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 是什么?
解题妙招:
1、 从蕴含哲理入手 2、从表达方式入手
精选课件
12
3.名句赏析
此外,名句赏析还可从炼字、关键词、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入手。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小结:以上这些我们通通可以归纳为表 达技巧。
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 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 ,令人满目凄然。
精选课件
9
牛刀 小试:
2、炼字类
解题格式:词+含义+感情。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 处。(2010)
示例一: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表达出了作者
精选课件
11
3.名句赏析
•(200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 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1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 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答出一个方面,意思对即可。2分 )
(3)这首元曲中的怀古小令,是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作品,请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精选课件
10
3.名句赏析
赏析诗句,有的让赏析修辞,有的让赏析表现手法,有的让赏析典故,有的 让赏析哲理。在作答时,要联系具体的诗句,不可抛却诗歌泛泛而谈。
例: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 浮沉雨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