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先进材料

合集下载

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铁靠山”

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铁靠山”
机 平 整 畦 埂 , 以 保 证 免 耕 播 种 播 深 一
致 。四 是 强 化 对 机 手 的技 术 培 训 , 机 使
争取 资 金 。 励 研 发 、 产 和 推 广 性 能 鼓 生
优 良的 免 耕 播 种 机 。加 大优 良免 耕 播
种 机 的 累 加 补 贴 力 度 。 二 是 加 大 对 小 麦 免 耕 播 种 机 播 种 质 量 的 检 测 、 检 查
建 设 . 最 大 程 度 的 满 足 了合 作 社 生 产 所 需 . 激 发 了 广 大 农 民 兴 办
目前 .济 南市农 机 总动 力 已 达 4 8万 k .但 家 家户 户都 购 8 W
买 农 业 机 械 , 用 率 并 不 高 。 过 利 通
立 于 20 0 8年 . 它的 前 身却 可 以 但
象 . 需要在 今 后 的发展 中加 强 引
导和 管理 。 其健 康稳 定发 展 。 促
河 南周 口、 马店 、 东泰 安 、 驻 山 聊
( 上接 第 1 3页) 完种 后 浇 水 , 易塌 陷 , 垄 造 成种 子 被 埋 过 深 。三 是 若 地 表 不 平 ,
应 先 整 平 再 播 种 。特 另 是 采 用 传 统 小 q
9 多万 元 0
业合作 社 作 业 比单 机 分散 经 营要
增 加 2 % 至 3 % 的 收 入 . 收 入 0 0 纯
目前 .济 南市 已发 展 农机 服 务 专 业合 作 社 2 9个 。 中 : 业 其 农
部 示 范 点 1个 、 示 范 点 7个 、 省 市
可 增 加 3 % 至 5 % 。 合 作 社 作 0 0 而
但 大 大 降 低 成 本 。 益 更 是 年 年 收 看 涨 。” 年 三 夏 期 间 , 合 作 社 今 该 共 组 织 了 5 多 台联 合 收 割 机 赴 0

河南中粮大户

河南中粮大户

字体大小 [ 大中小] 背景颜色 [ 打印] [ 关闭页面]河南省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公示名单发布日期: 2011-12-08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点击数: 2145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38)精神和要求,我省认真组织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并将推荐材料上报全国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初审。

按照全国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要求,拟推荐20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6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1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7名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现将推荐对象名单公示如下:一、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个)滑县、固始县、唐河县、永城市、太康县、邓州市、商水县、上蔡县、夏邑县、息县、虞城县、濮阳县、鹿邑县、西平县、淮阳县、郸城县、正阳县、新蔡县、沈丘县、项城市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6名)张维霞,女,汉族,195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普学历,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调研员。

葛军政,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科员。

余卫东,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王国辉,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副总工程师。

吴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河南省水利厅主任科员。

马宏伟,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9月参加工作。

河南省农机局主任科员。

三、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1名)程相文,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郭天财,男,汉族,195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促增收典型案例
某村农民李先生,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靠着种植果树、蔬菜等
农作物,年收入仅有几万元。

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引进新品种、推广
新技术,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土地资源,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生产模式。

首先,他积极引进新品种。

通过学习、交流,他发现某些品种在当地
适应性比较强,更符合市场需求。

于是,他主动与种子公司合作,引进了
若干优质品种,并积极推广到周边农户,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其次,他大力推广新技术。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科研成果等方式,他
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农作物中。

比如,在果
树的种植上,他采用了“微喷+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果
树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他所在的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
源丰富。

因此,他在种植上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引进了滴灌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仅节约了用水量,同时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收益。

最后,他积极联合其他农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和其他农户建
立合作社、合作社联盟等形式,他们共同生产、采购、销售,形成了规模
化经营。

并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展销、旅游观光
等多元化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这种方式,李先生成功地实现了由普通农民到整个农业供应链上
的致富带头人的转变,同时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农业发展
的典型案例。

奉献在希望的田野——记焦魁和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奉献在希望的田野——记焦魁和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3 年,他又购置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赵 桥附近的几个乡镇为村民开展机收服务。
“大家需要我提供服务,我也需要大家替我找 活干,这是一个双赢。”焦魁说。开展农机作业服 务,他又稍稍比别人领先了一步。
组织跨区作业 洒下辛勤汗水 为进 一步延 长机 械作业时间, 增 加自身收 入, 从 2006 年开始,焦魁开始尝试跨区作业。 万事开头难。由于是“单枪匹马”,机械出去以 后,往往需要连天加夜地工作,如此的强度让焦魁 吃不消 ;而且,在个别地方,由于收割的先后及费 用问题,还容易发生纠纷。两年后,有着跨区作业 经验的焦魁主动把当地的手组织起来,成立跨区作 业服务队,他提前负责与作业地区联系,让机手到 地方就能有活干,少跑或者是不跑冤枉路。 每年麦收季节,焦魁带领他的跨区作业队,南 到湖北襄阳,北到河北保定,行程 1000 多 公里, 沿 途 经 过 湖 北、 安 徽、 河 南、 山东、 河北 五个 省, 一路洒下了他们奔劳的汗水。与客户对接收割的时 间、地点,跟农机手联系……在跨区作业的那段时 间里,焦魁的两个手机每天要接打 400 多个电话, 经常都打的没了电。让他欣慰的是,在这么多年的 跨区作业中,由于各项工作做得细致,机手收入逐 年增加,也再没有和客户发生过纠纷。 由于 焦 魁 带 领的 跨区作业 队 服 务 态度 好、 作 业质量高,名气不断扩大,2013 年中央电视台 7 套 《聚焦三农》栏目就要联系报道他的事迹,由于焦
大户风采
FARMER
奉献在希望的田野
—维修技术,每 年组织约 300 多台农机跨区作业,并为贫困户免费 收割庄稼 ;在积极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的同时,带动 当地农民增收数万元。他,就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 区赵桥乡的农机手焦魁。
和农机结下不解之缘 “把机器都仔细地检查检查,该维修的赶紧维 修,该上油的地方都上点油,别到关键时刻掉链子 了。”合作社负责人焦魁正在和几位机手在他的合 作社院子里对收割机进行着保养。虽然距离当地的 麦收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他们这些每年 跨区作业的机手来说,还有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他 们就要“组团”出征了。 在新修建的高大宽敝的机库棚内,120 多台收 割机已经做好了各项维修保养,按照这个速度,到 麦收前剩余的 200 多台机器可以全部维修保养完 毕。 现年 50 岁的焦魁是谯城区木各村人,从 18 开 始接触农机,开过“小手扶”和“小四轮”,由于当 时维修点很少,机器出毛病了,他就琢磨着自己修 理,也许是有维修农机的天赋,很多毛病在他的手 中就解决了,随着维修技术日渐熟练,焦魁干起了 小型农机的维修服务。 由于当地是重要粮食主产区,外出务工人员较 多,农忙季节活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焦魁 敏 感地抓住这个机会,于 2000 年购买了一台大型拖 拉机,农忙季节为周边农民提供机耕、机播服务。

黑土地走出“职业农民”——记驻马店市泌阳县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奎

黑土地走出“职业农民”——记驻马店市泌阳县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奎
向李 奎进行 了详细解读 ,种粮大 户、农机大户要实现规模化经营,
就要整合人力及农机资源优势 , 实 现优化配置 ,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就是 为 了用 组 织 化 、 规模 化 、 约 集
化来实现标准化、 规范化。 经过市、 县农机局领导 的分析 , 李奎茅塞顿
开, 规模化 的农业必须 以机械化作
安排不合理 , 使得李奎经济陷入 困 境 ,为了发工资和补交租地款 , 欠 80 余亩, 00 作物 回收 50 余亩。 00
了一屁股债。每当谈起此事时 , 李 奎 总会 眼睛湿 润 , 半天 道 出两个 字 “ 难呀。 但是执着的李奎咬着牙扛 ” 了过来 , 四处取经 , 拜师求艺 , 改变 种植模式 , 提高土地利用率 , 并高 薪聘请 了农业专家作为农场, 皮肤 自身优势 的土地上 去追求 ,去创 他, 就是 河南 省 驻 马店 市 泌 阳县 蚴黑 , 憨厚 纯朴 , 善言谈 。中学 毕 业 。 不 郭集 乡李奎益 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业李奎就买 了一辆东风大货 车在 李 奎 把 自己 的 想 法 了告 诉 了 理事长李奎 ! 一个借助 国家惠农政 全 国各 地跑 运 输 , 了 一 年 , 在 家人 , 干 又 却遭来 一致反对 , 都认为现 策在黑土地里精彩演绎 出财富传 郭集 乡开 了家 大饭 店 , 又是 生 意 兴 在 的年 轻人 应 该在 外 面 闯事 业 , 只 奇 的新 型职业 农 民 ! 隆。 由于能够吃苦耐劳 , 经营有方 , 有没有本事的人才 回来种地。 爷爷
耕作订单 80 余亩; 00 20 0 3年 ,他 从 第 一 台 大 型拖
拉 机 干 起 ,09年 底 发 展 大 中 型 20
农业机械 5 9台,各类配套农机具
15台( ) … 1 套 … 20 0 9年 ,他 创 办 的农 机 专 业 合作 社 被驻 马店 市 委 、 市政 府 评为

农业机器换人典型案例

农业机器换人典型案例

农业机器换人典型案例
农业机器换人的典型案例有:
1. 洋马收割机:1993年,太仓市杨桥村(现沙溪镇中荷村)引进了第一台
洋马收割机,实现了水稻的机械化收割。

村民陈桂兴回忆说,这台收割机一天能作业30亩,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2. 胡萝卜收获机:2019年,凉州区五和镇下寨村引进了一台胡萝卜收获机,该机器能一次性收获一整排的胡萝卜,一天能收获胡萝卜30亩,有效提高
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3. 辣椒收获机:民勤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引进了辣椒收获机,该机组每天可作业50亩地。

目前,该县从辣椒种植到收获,全程采用机械化
替代人工的方式,相比传统的人工种植,每亩地可节约成本1300元左右。

这些案例表明,农业机器换人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解放劳动力。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2篇)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2篇)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李明,江南省农机大户,以种粮为主业,是当地农业产业的一位杰出代表。

以下是他的个人事迹。

一、坚持创新与改革李明在农业生产中一直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农机使用方法。

他不断学习和尝试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引进新型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他还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李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农机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

这些农机设备使得农业生产工作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种植和收割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强调科学管理与精细种植李明注重农田的科学管理和精细种植。

他精确掌握土壤的肥力情况,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确保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他还注重灌溉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灌溉设施,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

他还通过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四、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李明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与其他农户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

通过合作社的平台,他与其他农户一起购买农机设备、农资和肥料,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他还与合作社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交流和分享种植技术,共同推动农业的发展。

五、注重社会责任与绿色农业李明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他积极倡导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他还关注乡村的环境卫生和农村文化的传承,积极投身于乡村的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当地乡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增收李明作为农机大户,他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他积极招收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通过他的带动,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对农机大户李明种粮个人事迹的简要描述,他坚持创新与改革,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注重科学管理与精细种植,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注重社会责任与绿色农业,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增收。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事迹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事迹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事迹近年来,我国农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其中不乏一批勤劳智慧的农业劳动模范。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广大农民的学习榜样。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事迹。

一、杨凌模范群体——农业科技先锋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示范区之一。

在这里,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劳动模范,他们是农业科技的先锋,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龙头企业模范人物——带动乡村振兴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有许多来自龙头企业,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带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三、农村致富能手——创造美好生活农村致富能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和发展农村产业,带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他们不仅在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模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有一些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通过发展合作社,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

五、农田水利模范——保障农业生产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有一些是农田水利模范,他们致力于农田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模范——保障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有一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模范,他们通过科学种植、绿色生产和严格质量控制,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的先进材料
李奎,现年31岁,是泌阳县郭集乡一位普通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几年来,他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由他创建的合作社目前拥有固定资产450余万元,年纯收入近百万元的致富能手.
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2008年4月份由13名成员组成,发展到11年社员已经达到366人、合作社承包土地达3000余亩、带动社员入社土地3000余亩、合作社签订的烟田机械耕作订单有8000余亩、合作社开始注册资金20万元、现已达到入社资金200万元、拥有大中型车辆59辆,各类农机具115台。

能满足本乡深耕、播种、收割、秸杆还田3万余亩;在保证本社承包土地作业的前提下,拓宽服务领域南到襄樊、枣阳,北到河北石家庄,东到山东半岛,累计作业4万余亩。

成立了机耕队、机收队、植保机防队、农田工程队等8个工作队。

该社服务实行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

采取“九统一”(统一对外承揽生产订单、统一按规划要求组织生产、统一购进农资、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农事安排、统一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调剂劳力和大型生产用具、统一品牌和包装)。

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社员的规模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又使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大幅度提高了社员收入。

比如以前雇用机械作业一年下来需要120多万元,现在有了自己的机械只支出油钱、工钱和折旧,一年能省70万左右。

合作社将农户分散经营的3000余亩土地“托管”后,就近划分成几个相对集中的地块,重新进行规划整理,将原来的水沟、土垄平掉,节约出耕地100余亩,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取代了原来农户单户种植的经营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收益。

合作社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对整个生产过程把脉会诊,选用优质粮食品种,按需、对症施肥用药,既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又使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通过统一从生产厂家批量购进化肥、农药、地膜、种子、潜水泵、农机配件和农用柴油等生产资料,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开支。

成立粮食种植生产技术劳作队伍,采用标准化、规范化方式,提高了农田管理专业化水平,保证了粮食的稳产高产。

实行农作物订单回收,土地全程托管的方式。

由合作社提供给农户优良的特色农作物品种、种植技术、管理办法,成品的特色农作物由合作社统一回收。

合作社的特色农作物种植,是打破了以往的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达到一年三熟。

三熟的种植模式是:在头一年的11月25号开始种植青豌豆(中豌6号),次年5月1号开始采收豌豆,豌豆茬在5月10号左右种植糯玉米,8月10号左右收获糯玉米,之后糯玉米茬种植包菜,春节前上市。

同时合作社还有34个育苗大棚专门育苗,在郭集乡能保证供应3000亩地的优质烟苗,烟苗是农历正月初几就撒
籽育苗了,在阳历3月17号移栽到托盘里,4月8号开始销售烟苗,每一个大棚在销售烟苗时的收入是3000元。

销售烟苗的同时一有腾空的大棚,就开始育西瓜苗,对准羊册和郭集两个乡镇的100多座育苗大棚提供优质西瓜苗(西瓜成熟后统一回收)。

4月22号开始大棚里种植西瓜,7月12号西瓜成熟,25号左右西瓜销售完毕,每棚收入1500百元到2000千元。

8月1号大棚内撒包菜种子,开始育包菜苗,12月份上市(包菜成熟后统一回收),每棚收入2500元左右。

每个大棚的土地占有面积只有半亩地,这样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可以使每个棚一年的收入为7000元到8000千元左右。

合作社每年用工300人左右,每人年收入5000元左右,技术能手每人年收入可以拿到三四万元。

2009年,繁育小麦良2000亩,带动周边群众繁育小麦良种3000亩,种植豌豆10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豌豆1800亩,为周边困难群众无偿义务收割100余亩,累计深耕、播种、收割2.6万余亩,秸杆还田1.8万余亩。

李奎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实行“土地托管”后,出现了五个新变化:一是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提高了农场农机具的使用效率,三是推广了农业生产新技术,四是提高了粮食产量,五是产生了一批“职业农工”。

依托着不变的信念和扎实苦干的精神,合作社对土地经营已是轻车熟路,经营管理上有了一套成熟经验,而且在科技意识,经营理念上时尚超前。

在交谈中,理事长李奎谦虚地说“托管”模式才刚刚起步,有很多地方还不完善。

在各级政
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下,我们合作社有信心使“托管”和“流转”的土地办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田”,办成应用推广农业新科技的“试验区”,办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里面无不包含着创业的艰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
业精神.通过他的努力,各级政府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和认可:2006年被评为泌阳县种烟标兵、郭集乡科技致富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泌阳县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8度被评为驻马店市农民致富能手、驻马店市第五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驻马店市“种烟科技户”;同时被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聘请为政风行风、廉政建设监督员。

2009年4月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9年,他创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驻马店市十佳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还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并奖励一台价值13万元的大型玉米收获机,2010年被泌阳县评为“先进农民合作社组织”、“种田大户”;李奎个人被评为泌阳县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同时被授予驻马店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种粮大户”;2011年被评为泌阳县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同时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