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浅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发展摘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农机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它的迅速发展,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激情与活力,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发展;农业机械化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52-1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状1.1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认知的不断加深,广大农民也对其表现出极高的关注与热情。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农机化服务的一股新生力量,将不断完善内部运营机制,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它既然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就意味着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只能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中缓慢前进,在这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运营方式、内部机制、发展模式都亟待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1.2 内部运营机制尚需改进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大多都属于摆设,没能全部贯彻执行或只能部分执行,内部管理粗放混乱,在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相关的财务与会计制度执行,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安排也不够规范,合作社成员大会形同虚设,成员的权利无法得到保证。
1.3 管理与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多为村(组)长、村书记,这些人虽然都有着一定的领导能力,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管理的技能与观念,对于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够有效执行,以至于管理效率不高。
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快慢,服务能力的制约因素包括:农机操作人员技能的高低、服务范围的宽窄。
而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服务观念差,农机操作人员对新型农用机械不能熟练使用,农机作业的范围较窄。
夏市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台帐样本

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台帐(2011年度)目录一、凤凰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二、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三、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员成员四、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监事会成员五、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大会成员六、凤凰镇双龙村农机合作社股份概况七、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八、凤凰镇双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概况九、凤凰镇双龙村植物保专业服务队概况十、双龙村农机合作社植保专业服务队管理办法十一、双龙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公约十二、双龙村植保防护人员安全操作规及用药规十三、双龙村创建“机插秧服务组织”目标十四、双龙村机插秧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十五、双龙村机插秧服务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十六、双龙村机插秧服务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网络图十七、双龙村农机安全领导小组十八、双龙村农机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十九、双龙村农机安全管理制度二十、双龙村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双龙村农机安全检查员工作职责二十一、双龙村农机安全生产公约二十二、双龙村农机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生产守则二十三、活动记录凤凰镇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凤凰镇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协会(简称农机合作社)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机现代化,带领人民增收致富的助手,业务上受镇农服中心领导。
第二条本会宗旨:团结,组织本会农业机械拥有者,对各农业种植作物进行各种服务,并有义务提高作业围质量,促进本地机插秧的普及、推广和提高,为发展本镇的高效农业经济服务。
第三条本会的主要工作任务:1、普及现代机械化耕作,引进新型农业机械。
2、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解决服务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加强对各农机手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带动机手共同致富。
4、围绕机手增收问题,开展献技献策活动、努力帮助机手扩大作业围。
第二章会员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入会:1、承认本会章程,并能积极参加本会各项活动。
2、具有相当初中文化水平的有一定农机耕作经验的机手。
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XX县XX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年**月,由**乡**村***、***、***、***、***5人筹资建办,注册资金*00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
该合作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法为成员提供发展农业、带动区域农民逐步向机械化生产为主,为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主要业务范围如下:农业规模作业、配套作业,播种、翻耕、旋耕、深松等提供服务。
目前该合作社有各类农业机械***台,其中播种机**台、大中型拖拉机**辆、中型货车**辆,装载机**台,旋耕机**台、深松机**台、打药机**台、捆草机**台、割草机**台。
近年来,该合作社依托现代机械化耕作优势,逐步由单一服务型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社会服务发展模式转变。
合作社理事长陈树根具有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自己发展养牛场一处,存栏肉牛****余头,建成标准化牛舍**座。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周围群众积极发展养殖、种植和农机服务产业。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农场化的成功转型,合作社计划扩大规模,做成全县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典型示范。
农业机械合作社简介范文

农业合作社简介怎么写xx镇XX村现有农户586户,人口2338人,耕地7000亩,各类企业摊点43个,全村1100余名劳动力有近800人在企业上班或从事个体经营,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其中非农业收入占70%以上。
由于上班得人多,务农得人少,农机少,每到农忙季节就会出现各家各户争抢雇用农机种地收田现象,一些在企业打工或个人做买卖的村民不得不歇工盯着争雇农机。
这样不但耽误了误工工时,而且农业生产难题一直难解决。
去年,在村委会引导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自愿的方式,农民联合组建了勃翔农业合作社。
形成了“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共同体。
XX农业合作社成立后,解放了劳动力,加快了新技术引进步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去年夏种期间,由于规模效应,采购量大,合作社以每斤低于市场价0.7元价格从供应商手中直接购进1.5万斤玉米种(郑单958),并以每亩低于平常价格12元标准,对入社的土地进行耕、种、收的一体化机械作业,仅此两项就可直接为社员节省投入近5万元。
在种植过程中县农联会组织生产公司等部门,由土肥专家进行配方施肥,在生长中技术服务部请专家带领农民科学管理,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亩增收256元。
那些在企业上班打工或做买卖的村民现在也不用在农忙时费心费时的购农资、“抢”农机了。
有了社员代表负责种地收田,“上班族”实现务工种田两不误。
合作社运行一年以来,由于看到了合作经营的好处,村民纷纷要求入社,一些地块无法并入方田,村民就几户联合并成大地块。
为此,合作社又专门推选了普通地的管理代表。
XX留村成立的农业合作社,与过去的合作社有着截然不同。
一是土地入社的形式不同,过去土地平调入社,现在是以股份的形式入社,保留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二是对土地的管理形式不同,过去是统一管理,现在是有统有分,保留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三是分配形式不同,过去土地入社后按工分计算报酬,现在除了缴纳种子费和机械耕作费外,承包地收获全部归自己,分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农机合作社简介范文

农机合作社简介范文农机合作社简介。
农机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自愿参加并自主管理的,以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为宗旨的经济组织。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农民共同投资、共同使用农机具,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降低农机具的使用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机合作社的主要业务包括收割、耕作、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灌溉、搬运等农业生产服务,同时也可以提供农机具的维修、保养、加工等服务。
农机合作社还可以通过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业科技推广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农机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多样,可以是村级农机合作社、乡镇级农机合作社,也可以是跨村跨乡镇的农机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的成员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农机具经营者等。
农机合作社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等方式,购买农机具,开展农业生产服务。
农机合作社的管理机构包括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专业化运作。
农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要遵循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农机合作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希望广大农民踊跃参与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农机合作社简介范文

农机合作社简介范文农机合作社简介。
农机合作社是由一群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共同投资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农机合作社的成立,旨在解决农民个体经营中存在的机械设备不足、使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们的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位于中国农业大省湖北省。
合作社由当地数十名农民自发组成,共同出资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
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作社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机械设备的租赁、农业生产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等。
合作社的机械设备可以提供给周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租金收入成为了合作社的主要经济来源。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施肥、收割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合作社还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合作社的成立,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实际利益。
首先,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农民个体经营中存在的机械设备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合作社的机械设备可以提供给周边农民使用,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
再次,合作社还为农民提供了各种农业生产服务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最后,合作社的经营收入也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收益。
未来,我们的农机合作社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我们相信,在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农机合作社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解决了农民个体经营中存在的机械设备不足、使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

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农机专业合作社,也称农机专业经营合作社,是农机农具使用者、农机农具所有者和其他相关农业经营者自愿结成的经济组织。
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以下优势:1.资源整合: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整合农机农具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提高农机农具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可以将分散的农机农具资源组织起来,实现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
2.经济规模效益:合作社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规模扩大,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
由于合作社会员多,可以共同购买和使用大型农机农具,降低单台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
同时,由于规模扩大,还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物资、一次行动完成多个农田作业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农民参与度高: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农民是合作社的直接经营者和所有者,参与度较高。
农民既是农机农具的使用者,也是合作社的成员,可以通过合作社共享农机农具的收益,以及参与农机农具的管理和决策。
这样可以促进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
5.社会效益显著: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机农具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可以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解决农民的农田作业难题,提高农田作业效率。
通过合作社的运作,还能够促进农机技术的创新,推动农村现代农机农具的推广和应用。
6.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促进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合作社可以整合分散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化和集约化。
同时,合作社还能够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资源整合、经济规模效益、专业化经营、农民参与度高、社会效益显著和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等优势。
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农机农具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范文
![[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f13f93169a4517623a397.png)
[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范文腾农农机专业合作因地制宜,整合农机资源,利用3000余亩流转土地,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利用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的优势,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平台,推动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仅一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成立时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02人,资产由成立时的6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80万元,2013年服务创收720万元,流转土地由成立时的100亩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亩,服务规模、服务范围、投资规模逐步提升,社员人数逐步增加,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为进一步加快合作社发展的步伐,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项政策要求,及时制定了财务管理及分配、货币资金管理、社员管理、档案管理、机械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配齐办公设施和日常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账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
使合作社各项活动有章可循。
并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明确领导成员工作职责及会员的权力和义务,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行“一独立六统一”的管理方式保证合作社工作有序进行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将服务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以组织机耕、机插、机收等一系列农机作业、供应成员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资料、并引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业务范围,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展农机服务。
为了使合作社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合作社采取“一独立六统一”的运作模式具体运作。
“一独立”即实行单机核算,由机具所有人自负盈亏;“六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零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简介
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9年12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许玉强,合作社成员共有7名。
该社成立后,按照专业合作社的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实现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管理。
该社在运转经营过程中,优化合作模式,实现了互利双赢。
根据千亩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和农民意愿,合作社实行了两种合作模式。
一是劳务合作型,即合作社为周边农民提供机耕、机播(插)、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年可完成机耕面积9000亩,机播(插)面积2000亩,机收面积8000亩,服务农户2180户,实现农机作业收入116万元。
二是生产合作型,即合作社为本社社员提供机械化服务,并向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拓展,从而提高土地流转后的产出效益。
目前,该社入社社员26人,建有标准化的办公楼、机库房和其他配套设施,占地2160平方米,购置各类农业机械25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6台,大中型拖拉机10台、农用汽车2台、插秧机2台,旋耕施肥播种机5台,农机总动力1600千瓦,价值2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