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奇妙的世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来进行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

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第二、学情分析教学本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平时有没有注意天空和大地的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大部分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然后聚焦“文章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和大地的?”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段话,激发学生去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

从生活入手,问题引导,再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的顺序和写到了哪些事物,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呈、蔚”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妙现象,包括四季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世界的奇妙。

2.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学会生字、新词。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4. 交流讨论: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ABB”、“ABAC”式词语。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积累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1. 四季变化2. 动植物的生长3. 自然界的奥秘七、作业设计1. 用“ABB”、“ABAC”式词语造句。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积累好词好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从天空、大地、植物、动物等方面展示世界的奇妙。
4.感悟课文中所传达的探索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5.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奇妙事物,激发对世界的好奇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发表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疑问解答不够及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点,我将在课后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针对他们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奇妙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比如,傍晚的天空为什么会有美丽的晚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世界的奇妙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情感态度的把握:三年级学生可能难以完全把握作者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观察中,发现身边的奇妙事物,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通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

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视频。

学生准备:观察大自然,发现奇妙的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3.导入: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世界的奇妙之处。

(板书:奇妙的世界)4.出示课件:配乐播放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小结过渡: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雾风雨,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英国的彼得·西摩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吧。

(把课题补充完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同时,利用与音乐相融合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发现这些美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圈画出来,多读两遍,想办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1)课件出示生字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chénɡdiāo huàn huīmánɡ jiàn xínɡ呈现雕饰变幻光辉光芒刀剑模型(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含两课时)
3.导入: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世界的奇妙之处。
教师板书:奇妙的世界
4.配乐播放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小结过渡: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雾风雨,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英国的彼得·西摩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吧。(把课题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
2.学生之间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③指名朗读。
(3)播放太阳升起、落下时天空色彩变化的视频资料,在音乐中创设情境引读:清晨,太阳升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天空中出现了奇妙的现象——(课件出示: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傍晚,一天结束了,你瞧,那落日的余晖——(课件出示: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4.感悟奇妙的形态。
(1)课件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形状的云彩?看着这些奇妙的情景,你又能想象到哪些奇妙的故事?
(3)配乐欣赏天空中形状各异的云彩。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圈画出来,多读两遍,想办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什么奇妙的事物或现象?”比如,太阳的升起、花朵的开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奇妙世界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奇妙世界的概念,通过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加深了对奇妙现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探索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他们观察云朵、植物等自然现象,并尝试用新学的词汇去描述,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或者是因为学生对讨论话题不够熟悉。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讨论主题的选取,确保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他们有话可说。
-想象与表达: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在将想象转化为语言表达时可能遇到障碍。教师应通过提问、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将他们对奇妙世界的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文化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中涉及的自然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理解不深。教师需适时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关于云彩的成语故事、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仿写练习: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例如,课文中“大树的影子在阳光下跳舞”,教师可指导学生尝试用类似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07第七单元-01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0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07第七单元-01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0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幻、润”等字,理解“雕饰、余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归类辨析、联系生活实际等多方式理解词语;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天空”的,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来写一个事物,要求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并融合自己的想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变化;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天空”的,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生命力和世界的奇妙,激发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大地
太阳云彩
雨点落日?
(抓特点)群星(融想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生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评价任务1.通过自由认读、个别读、齐读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生字词,听写词语。

2.通过个别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导入课题: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大自然,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

2.课件展示自然景观。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

3.教师指导书写。

4.教师当堂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3)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出示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第2篇】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

编排了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以及《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人文要素是“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我们奇妙的世界》分别从天空和大地奇妙的颜色和形状等来描写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告诉我们要发现世界的奇妙,就一定要仔细寻找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1.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

看完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课件出示:(奇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语。

重点指导:
字音:注意“模型”的“模”读mó;“呈、芒、型”是后鼻音;“幻”是前鼻音。

字形:注意区别易混字“幻”和“幼”,“型”和“形”;“幻”左边是“幺”,不是绞丝旁;“蜡”是虫字旁,不是火字旁;“润”右部里边是“王”,不是“玉”;注意“诱、剑、型”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词语:重点理解“奇妙、余晖、翩翩起舞、领略”等词语的意思。

3.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学生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
2.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板书:天空、大地)
3.全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全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4.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二者有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上一节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世界是奇妙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世界的奇妙。

二、精读课文,感受世界的奇妙。

(一)品析天空之奇妙。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画出总起句。

(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天空的珍藏”的?(颜色、形状)
4.(1)课件出示:(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第3自然段)
抓住粉红色、蔚蓝色体会色彩变化之美;体会比喻句中对太阳形状的生动描写。

课件出示:(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第7自然段)
配乐欣赏夕阳西下、天边晚霞色彩变幻的视频资料,体会落日余晖时天空的色彩美。

小结:请学生说说日出和日落带给自己的感受。

清晨,太阳升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天空中出现了奇妙的景象。

(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傍晚,天空中的景象仍然奇妙。

(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
(2)课件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第4自然段)
形状:云彩呈现各种奇妙的形状。

你能想象出云彩的哪些形状?它会告诉我们哪些奇妙的故事?
骏马、山羊、狮子、老虎、骆驼、大树、汽车……
示例:那片云彩像一匹白色的骏马,它大概是驮着唐僧取经的白龙马吧。

从西天取回真经之后,白龙马十分悠闲自在,由于取经路上看了许多美景,它爱上了旅游。

现在它每天都无忧无虑地奔走在祖国大好河山的上空,尽情饱览着美好的风光。

(3)课件出示:(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第5自然段)
师点评: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就会下雨,从这里也能感受到奇妙。

①引导学生抓住“又黑又重”“噼噼啪啪”等词语体会下雨时云彩的颜色和雨点的声音。

②出示乌云的图片、播放下雨时“噼噼啪啪”的声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第6自然段) 师点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水洼的奇妙、有趣。

引导学生想象:小水洼里还会映射着什么?(蓝天、白云、绿树……)
小结:雨天有趣的声音和奇妙的映射,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4)出示课件:(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第8自然段)
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体会夜空之奇妙。

(二)品析大地之奇妙。

1.自由读课文第9~16自然段。

2.找出这部分的总起句。

(第9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结合自己找到的语句说一说哪些地方令自己感到奇妙。

4.作者在写大地的奇妙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季节变化的顺序)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春的生长的奇妙。

课件出示:(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

)(第10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生根、发芽、开花”来体会植物生长的奇迹。

(2)体会夏的色彩的奇妙。

指名读第11、12自然段,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引导学生抓住“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来体会水果颜色的诱人。

抓住“绿荫”来体会大树的茂盛。

(3)体会秋的光辉的奇妙。

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交流作者眼中认为奇妙的地方。

“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4)体会冬的冰雪的奇妙。

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作者觉得冬天奇妙的地方是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来体会冬的有趣,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奇妙展现出来的。

三、总结奇妙,升华情感。

1.我们欣赏了奇妙的天空,我们领略了大地上四季的神奇。

正如作者所说——(课件出示,引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2.学生自读第17、18自然段。

3.引导学生说说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中发现的美。

4.课件展示蓝天白云、植物发芽、盛开的花朵、鲜红的樱桃等极普通又蕴含美的图片。

5.过渡:这都是一些极普通的事物,但是它们却又那么奇妙,总之——(课件出示)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6.总结:作者就是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找到了奇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也会找到生活中动人的美。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大地
仔细观察,寻找奇妙
1.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感悟世界的奇妙。

比如文中的比喻句运用得非常出彩,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说说自己的感受。

如第4自然段中,让学生谈一下平时发现的云彩的形状,想象其中包含的故事。

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