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保护耕地纪实

合集下载

撂荒地整治会议记录

撂荒地整治会议记录

撂荒地整治会议记录
为有效解决全乡耕地撂荒问题,促进农民稳产增收,4月7日,草坪乡召开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乡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参加了会议。

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详细解读了《礼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对全乡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靠实工作责任。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恢复撂荒地生产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制止耕地撂荒行为。

要加大宣传排查,营造浓厚氛围。

迅速深入田间地块对闲置、撂荒土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底数,建立排查台账,查清撂荒原因,为集中整治打牢基础。

要坚持分类施策,强力攻坚整治。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研判,坚持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实行“一户一策”,鼓励有劳力的农户自行复耕,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农户,动员农户将土地交由亲友、合作社托管代耕,快速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耕地保护先进事迹

耕地保护先进事迹

耕地保护先进事迹耕地保护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耕地保护的先进事迹供参考。

首先,福建省南平市建设了一座全国首个大型耕地保护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互动体验,向人们普及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利用虚拟技术,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并意识到保护耕地的紧迫性。

其次,山东省日照市通过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域划分,对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他们通过统筹各类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将有限的耕地资源合理分配给粮食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这种划分区域的方法,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湖北省黄冈市通过实施“地下河护耕工程”,改变了以往地下河盲目提水灌溉对农田耕种的负面影响。

他们在地下河和农田之间设置井眼,通过土壤水分监测、蓄水、运配水等措施,实现了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了农田的耕种环境,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江苏省扬州市通过推行农田水利工程“大保护、小调整”的理念,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了耕地和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农田防渗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了土壤质量和环境。

此外,广东省阳江市通过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利用遥感、卫星导航、农机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土壤肥力、水分、温度、光照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以上是一些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先进事迹,这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甘肃徽县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甘肃徽县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甘肃徽县野生木本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作者:王啸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调查研究表明,甘肃徽县有野生木本植物548种(含变种),隶属84科221属。

本文从果树类,油料类,观赏类,药用类,芳香类等方面对徽县木本植物进行论述,根据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今后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徽县,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一、基本情况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川交界地带,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地理座标北纬33°32′-34°10′,东经105°34′-106°26′之间。

南北长65km,东西宽49.5km,总面积2722km2。

全县土地总面积2723km2,其中:耕地面积545.41km2;林地1497.77km2;草地面积74.63km2;水域38.02km2;非生产用地80.77km2。

全县辖15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1.9万人。

全县年平均气温11.36度,最高气温38.3度,最低气温零下15度,平均日照度1126.4小时,日照率39%。

二、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甘肃徽县有木本植物548种(含变种),隶属84科221属。

其中裸子植物有16种,隶属于5科技12属;被子植物532种,隶属于79科209属。

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根据经济用途可分为以下7大类,分别是:1.野生果树类:全县有105种,隶属30科56属。

主要是:华山松,榛子,三叶木通,猫儿屡,小檗,华中五味子,甘肃山楂,苦糖果,七叶树,文冠果,枳俱,猕猴桃,枸杞等。

这些野生果树,种子或果实可食用,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为饮食开发,保健食品及饮料等提供重要原料。

2.野生油料类:全县112种,隶属36科58属。

主要有:华山松,白皮松,油松,红豆杉,野核桃,榛子,华中五味子,木姜子,秦岭木姜子,三桠乌药,西北栒子,毛樱桃,山桃,、李,山杏,甘肃桃,苦木,盐肤木,青肤杨,黄连木,卫矛,梾木,文冠果等。

徽县516户农民喜领林权证

徽县516户农民喜领林权证
调查 摸底 。 七是 多方 筹资 , 确保林 改工 作深入 推 进。 ( 陈建平 滚 多龙 )
舍 ,并按 照 每两 只羊 或 每头 牛 至少 1 饲 草 的 亩 标准 , 大林 地 和耕 地种 植紫 花 苜蓿 面积 , 立 扩 建 稳 固的饲草 饲料基 地 , 为舍饲养 殖奠 定基础 。并
拿 到集 体林 权改 革林 权证 。江 洛镇殷 家 沟村 林
年来 ,徽 县 以退耕 还林 及长 防 长治 等项 目不 断
加 快木 瓜 产业 开发 步 伐 , 保 、 贫 、 树 站 等 水 扶 果 部 门也 把 木 瓜 列 为水 土保 持 和扶 贫 开 发 项 目 , 先后 引进 了罗 扶 、 国华 、 玉 、 品香 、 俊 、 绿 一 长 金 香 、 霞 等 1 个 优 质 木瓜 品种 , 红 1 建成 了高 效 栽
瓜 这 一经 济林 果 ,使木 瓜产 业 在全 县 已初具 规 模 。 至 目前 , 截 全县 已发 展木瓜 50 60多亩 , 中 其
挂果 2 0 4 0多亩 ,年 产 鲜木 瓜 2 0多万公 斤 , 8 制 木瓜 干 7 . 万 公斤 , 82 实现 产值 3 0多 万元 , 1 木瓜 产 业 已成 为徽 县农 民群 众致 富增 收 的一 项新 型
地 承 包 大 户 陈永 超 此 次 承包 了 30多 亩林 地 , 0
他 高兴 地说 ,林 改 政策 真是 好 , “ 不但 绿 了 山坡 , 更 是 富 了我 们农 民的生 活 , 了我们 的 心窝 ” 热 。
( 永辉 吴 王丹 )
培示 范 园 4个 , 积 80多亩 。 面 0 县农 牧 系统 组织
专 业技 术 人 员 帮 助 自己植 造适 宜 生长 的苗 木 , 并 进行林 下 养殖 、 下食用 菌 种植 , 正 实现 生 林 真

小苗木成就了大产业——徽县高桥乡苗木产业发展纪实

小苗木成就了大产业——徽县高桥乡苗木产业发展纪实

户, 高桥 乡为康鑫公司协调流转土地 3 8 0 0 亩, 使公 司 苗木繁育基地面积达到 5 0 0 0 亩以上 ,预计产值达到
1 亿元 。
量低 , 却非常适宜落叶松、 油松等耐寒树种 的生长。 高
桥乡立足山区地域优势 , 调整产业结构退 出粮食作物 种植 , 大力发展苗木繁育产业 , 带动农 民走上 了一条
今年 , 黑松村育苗面积已经达到 2 4 8 0 亩, 预计 出 圃苗木 1 6 4 0 亩, 创经济 收入 3 5 5 0万元 , 户亩均收入 2万 元 以上 , 是种 粮食 收入 的数十 培 。 黑松村的育苗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 黑松村党支部 带领群众致富的模式也受到了市县各级领导 的高度 肯定 。在市县的重视下扶持下 , 高桥乡在全乡范围内 积极推广黑松模式 , 大力发展苗木繁育。 高桥乡成立 了乡级育苗协会 和 6 个村级协会, 主
机 的苗圃映人 眼帘。苗圃中, 白皮松 、 油松 、 红豆杉等 珍贵树苗摇曳生姿 ,正在苗地除草的农 民自豪地说 :
“ 有 了苗木 繁 育这个 好 产业 , 我们 才走 上 了致 富路 ” 。 正 是 由于 农 田变 苗 圃 ,这 里 的 土 地 寸 寸 生金 。 2 0 1 1 年 ,高桥 乡这 个 只有 7 0 0 0多人 口的 小 乡镇 , 实 现 了全 乡经济 收入 5 4 8 5万元 的业 绩 。 高桥 乡 平 均海 拔 1 2 0 0米 左 右 , 年 平 均气 温 9 ℃, 属 高 寒 阴湿 丘 陵地 区 。这里 粮食 作 物生 长周 期 长 、 产
蕾 盘 奠
刘 亮

徽 县 高桥 乡苗 木 产 业发 展 纪 实
走进 位 于徽 县北 部 山 区的高 桥 乡 , 一 片 片充 满生

绿染金徽满目春——“全国绿化模范县”徽县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绿染金徽满目春——“全国绿化模范县”徽县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象。
植树 8 2万株 ,累 汁建立 义务植 树基 地 1 1 2个 ,面积
9 . 3万 亩 , 义务植 树 建卡 率 1 0 0 %, 义务 植 树尽 责 率 达 到了 9 6 . 7 %, 义务植 树成 活率达 到 了 9 6 %。
历届 县委 、 县 政府 高瞻远 瞩 , 提 出打造 生态徽 县 、
地 面积 达 到 了 1 5 . 6平 方 米 , l 5个 乡 ( 镇) 政 府 所 在 地
绿化覆盖率达到 了 4 3 %以上 ,完 成 道 路 绿 化 2 2条 8 9 3公 里 。通 过多 年 的生态 绿 化建 设 , 徽 县植 被 覆 盖 度 显 著增 加 , 水 源涵 养 能力 逐 步增 强 , 水 土流 失得 到
率4 7 . 1 %。 城 区绿 化覆 盖率达 到 了 4 7 . 2 %, 人均公 共绿
徽 县按 照建设 山水 园林 化城 市要 求 , 突 出城 镇 绿 化 和 庭 院绿 化 , 建 成周 主 山 、 泰 湖风 情 园 等 4个 面 积
在4 5亩以上 的绿地 公 园 , 公 园 的绿 地率 达 到了 7 2 e /  ̄ ,
佥 稿 国
— —
“ 全国绿化模 范县” 徽县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徽 县 林 业 局
盛夏 时节 , 走 进 素有 “ 陇上 江南 ” 之美 称 的徽县 大
化 和绿 色通 道工程 ,把 创建 工作 提升 到改善 民生 、 促 进 发展 的高 度来认 识 , 严格 对 照创 建 标 准 , 按 照 城
8 8 %以上 。实 施核 桃 “ 整县 覆 盖 ” 为 目标 , 累计建成 核
地, 这里 山清水 秀 , 鸟语 花香 , 万木 葱茏 , 绿树 成荫 , 境 内 的公 路 、 农 田、 村庄 和 城 镇都 笼 罩 在一 片纯 净 的绿 色之 中 , 宛 如 一幅精 心雕 饰 的美 丽 图 画铺 在 甘肃东 南

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

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

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改良途径摘要:分析了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分布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今后改良中低产田、提高粮油产量与效益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徽县;中低产田;类型分布;改良途径徽县属旱作雨养农业县,耕地2.67万hm2,历年粮油作物播种面积4万hm2以上。

据调查,2009年全县中低产田 1.84万hm2, 约占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的的46 %,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

徽县一直把合理利用和改造中低产田,作为促进粮油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措施,长期坚持“以增加有机投入为主,配套综合增产措施”的原则,狠抓中低产田改造的工程措施和农艺技术措施落实,积极创建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油增产、农民增收。

1徽县中低产田的类型与分布按照《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 310-1996)的划分标准,结合徽县耕地土壤基本现状和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及改良主攻方向,将徽县中低产田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1.1瘠薄培肥型这是徽县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和南北阴湿区的山腰地和部分施肥不合理的平地及川道河谷区山坡地。

瘠薄培肥型耕地面积约0.98万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53.20%。

其中:坡度在15o以上耕地0.37万hm2,施肥不足或不合理的平地0.61万hm2。

该类型土壤以褐色土类黄鸡粪土、白善土、红砂土、河淀砂砾土等为主,土壤耕层薄,质地差,障碍层中有料僵石或砾石。

土壤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质地黏重、僵化,产量低于当地高产农田。

1.2坡地梯改型在全县均有分布,面积约0.46万hm2,占中低产田总面积的25%。

这类土壤因受土壤侵蚀及与其相关的地形、地面坡度、土体厚度、土体构型与物质组成、耕作熟化层厚度等影响,产量低而不稳。

1.3干旱灌溉型中部川道河谷区的银杏、伏镇、泥阳等乡镇具备水资源灌溉条件的水稻地和旱地属该类型,面积约0.38万hm2,占中低产田面积的20.70%。

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商丘市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纪实

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商丘市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纪实

24中州各地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商丘市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纪实文 l 练以文 李凌强力执法守红线今年以来,该局以开展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为契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用地行为,重拳遏制乱占、滥占耕地之风。

同时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源头预防,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明显。

全力开展百日会战。

集中100天时间,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的“私搭乱建”项目等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通过开会部署、巡查整改、警示约谈、挂牌督办等形式,全面打响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百日会战”,以实际行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区)认真动员,积极开展清查和整治。

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出其他违法违规用地1736.81亩,耕地面积1157.27亩。

已整改1216.14亩,耕地面积867.1亩;整改“私搭乱建”项目100个,面积290.09亩,耕地面积259.44亩,基本农田面积170.4亩。

关口前移,责任下移。

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土地监管的责任,筑牢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做到了关口前移、责任下移,违法用地将得到有效管控。

同时细化乡、村两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完善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严格落实奖惩,强化基层土地监管责任。

改进方式,创新监管。

通过在铁塔顶端架设的可360°自动旋转高清远距数字摄像头,实现对全市各区域内耕地全天候监管。

截至目前,全市已安装1073个视频探头,基本覆盖全市80%的土地面积,实现了由“人工巡查”到“智能监测”的转变,有效制止了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根据土地变更调查结果,2018年,全市保有耕地865.34万亩,比规划下达目标多11.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53.59万亩,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在商丘市自然自然和规划局,说起全市耕地保护工作的成效,该局负责人说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县保护耕地纪实
郭自强
甘肃日报
不断延伸的“生命线”
———徽县保护耕地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先。

耕地,一直被称为农业的生命线。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徽县,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工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来抓,坚持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全县耕地面积一直保持在43.5万亩左右,实现了动态
平衡。

徽县地处陇南山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县。

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基本农田极为重视,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命线”的共识,县上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督察信息网络,共设立各类基本农田保护小组1492个,有管护监察人员3377人,实行动态管护。

并成立了土地执法大队,实行了基本农田经常巡回检查和每季度一次大检查制度。

近年来,先后对18个乡镇基本农田进行了4次集中大检查,有效地防止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的发生。

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做到了有公告、有管护组织和措施、有保护图件和表册、有登记档案、有乡规民约、有重点地块保护标
志。

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以后,徽县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修订编制了《1999—2010年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进行了详尽规划,把43.5万亩耕地全部列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共分为4900
块。

210块基本农田设立了保护区标志碑。

总体规划确定全县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2300亩以内,只占建设用地的10.38%。

三年来,县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类建设用地,保证了城区拆迁改造,伏家镇和江洛镇小城镇建设用地、泥阳镇国家粮库、江天公路和谈虞公路建设,退耕还林(草)、宝徽公司1.5万吨锌冶炼等重大项目都得到顺利实施。

所有的建设项目用地,均实行了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公开了用地指标。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全部到位,严把规划关,不论是农民、城镇居民建房,还是集体、企业征用土地,严格按照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由县政府审批审查,再分别上报地区和省政府审批的程序进行,对不符合用地要求的不予以办理,严格执行了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和土地执法责任制,并对全县所有建设用地进行了监督检查,做到了“三到场”(施工放线到场、建设中监督到场,工程监督到场)。

县上还加大了土地违法案件督察打击力度,仅去年就立案查处6件土地违法案件,拆除违章建筑多处,收回国有土地200平方米,先后调解土地纠
纷案件14件,调解率达100%。

盘活土地资产,搞好土地复垦整理,是徽县在保护基本农田建设中采取的两大措施。

近年来,徽县大力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小宗地拍卖和企业改制,挖掘闲置国有土地潜力,变死地为活地,盘活国有土地资产3600多万元,在城区改建、伏家镇商贸一条街和江洛镇商贸街建设中采取统征拍卖的方式,解决了小城镇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在企业改制中,将原徽县造纸厂、县制药厂、县丝绸厂、天洛矿锌冶炼厂、柳林镇砖厂、县腐竹厂等企业的国有土地资产,以入股或作价售给徽县宏泰选矿厂、新天公司、淀粉厂、宝徽公司,盘活土地资产1100多万元,
安置下岗职工700多人。

与此同时,徽县还大力开展复垦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兴修梯田22.3万亩,使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先后兴修栗川河堤、伏镇河堤、西河河堤5处29公里,保护耕地1.7万亩。

完成了5项复耕工程,开发复耕农田800多亩,如宝徽公司在建设1.7万吨锌冶炼项目时,兴修河堤670米,整理土地40多亩;原国防科工委182厂搬迁后,拆除了围墙,复垦土地80多亩;
麻沿乡胡广河滩造地项目投资110万元,投劳7万多个,一次性复耕土地260亩;预计造地1050亩的柳林镇韩湾改水造地工程已进入立项程序。

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寸土地,使徽县的耕地保持了动态平衡。

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为全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年来,徽县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1.5亿公斤以上,先后建成了规模较大的优质粮油、中药材、瓜菜、烤烟、经济林、花卉、蚕桑等基地,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良好态势。

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6亿元,财政收入达5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57元,人均占有粮720公斤。

农村各项经济指标,在陇南地区名列榜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