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 健康地生活考点分析+例题

合集下载

《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

《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

《健康地生活》考试知识点一、选择题1.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市居民养犬要到指定部门登记注册。

养犬管理不当,易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是乙类传染病,发致死率几近100%.如果不幸被疯狗咬伤,应及时就医并注射抗狂犬病病血清。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A.空气,飞沫B.饮水和食物C.接触D.吸血的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详解】狂犬病是体表传染病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故选C。

【点睛】掌握传染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2.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答案】C【解析】【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详解】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

因此应马上上医院检查,A正确。

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B正确。

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

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3.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应基本一致B.为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选择的酒精浓度越高越好C.计数水蚤心率时,应重复计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D.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酒精浓度,因此,需要配置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慢,酒精会抑制水蚤的心率。

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

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

专题九健康地生活1、(2011,46)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①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②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传播;③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常用方法为: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射流感疫苗和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逗留;④对于有感冒、发热症状的人尽可能的隔离治疗。

(1)流感病毒的结构是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流行性感冒具有和流行性的特点。

(3)资料④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4)注射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

2、(2012,47)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地震、干旱、泥石流等灾害后,往往会爆发传染病,如水源污染会引起细菌和病毒性传染病。

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注射疫苗等防疫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请回答:(1)与细菌相比,病毒没有结构。

(2)使用消毒液进行大范围消毒,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3)救援人员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4)对刚停止呼吸的人,应该马上用方法进行急救。

3、(2013,46)2013年3月,我国出现由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为作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并积极研制相关疫苗,同时提醒公众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平时要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疾病。

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1)引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毒称为,该病毒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为。

(2)健康人注射甲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填“能"或“不能’’)对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作用。

(3)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4、(2014,48)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近年来,受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部分城市被浓密的雾霾笼罩。

雾霾成了 2014年 6月5日世界环境日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雾霾密布的空气中,存在着细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等。

2022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 专题9-健康地生活(完整)

2022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 专题9-健康地生活(完整)

专题9 健康地生活一、课标概念1.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一系列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2. 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3. 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

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4. 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5. 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二、知识点1. 青春期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从胎儿到出生时,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

亲子关系趋势图注:第二性征的出现是由男性、女性生殖器官所分泌的不同激素造成的。

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男性会出现喉结突出、长出胡须、声调较低等性征,同时还会出现遗精现象。

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则出现骨盆宽大、乳房隆起、声调较高等性征,同时出现月经现象。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肝炎等。

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等特点。

2.1 传染病的基本环节2.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3. 免疫与计划免疫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3.3 免疫的功能3.4 计划免疫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4. 安全用药与急救4.1 安全用药①药品②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2 急救①紧急呼救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并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

②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③出血和止血注:对于动脉或大静脉出血,要尽快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初三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1.教育部日前发布有关禁烟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某人抽烟很厉害,但身体却很好”。

其实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科学原理外,还可以让数据来说话,但这个数据不能限于个案,而应该来自充足的统计。

对于说明抽烟与健康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A.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B.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C.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D.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答案】A【解析】统计实验数据的目的是“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关键要围绕“抽烟”和“健康”两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去寻找答案,包括抽烟的人患哪些疾病,不抽烟的人是否也患有这些疾病;抽烟的人与不抽烟的人患某种病的比例多大,等,而不是统计有多少人抽烟,多少人不抽烟,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吸烟的危害。

2.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A.急性传染病B.损伤及中毒C.艾滋病D.恶性肿瘤(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答案】D【解析】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可以通过治疗治愈.B.损伤及中毒可以治愈.C.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D.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癌症更是无法治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3.导致人类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将以下的各种疾病和病因联系起来①流行性感冒 a.病菌感染②糖尿病 b.病毒感染③心肌梗死 c.冠状动脉堵塞④色盲 d.遗传病基因所致⑤肺结核 e.激素分必异常【答案】①b ②e ③c ④d ⑤a【解析】流行性感冒是传染病,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堵塞引起的,色盲是遗传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人教版2022年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2年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关于“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大小一致,生命力相同的成年水蚤B.实验中必须设计多个不同水温的实验组C.水蚤的心率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持续增高D.实验无对照组,酒精浓度大不会使水蚤死亡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A.因为本实验是研究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变量是酒精浓度,故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该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因此选择水蚤的大小、生命力应基本一致,A符合题意。

B.因为本实验是研究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变量是酒精浓度,故在设置对照实验时,其他条件需要适宜水蚤的生活,不需要设置不同水温,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探究实验,低浓度的酒精(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加强烈,C不符合题意。

D.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要有对照组,因此实验中需要设置清水对照组,才能更科学的说明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提示:熟知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下列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A.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B.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或避开他人C.食物多样,按时就餐D.感冒了多吃抗生素答案:D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A.“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远离垃圾食品,A正确。

初三生物健康的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健康的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健康的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1.台湾塑化剂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塑化剂可乳化液体食品中的不溶微粒,增加观感和口感,但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下列台产食品中,最应谨慎食用的是A.水果、蔬菜B.果汁、饮料C.果脯、茶叶D.凤梨酥、贡糖【答案】B【解析】塑化剂可乳化液体食品中的不溶微粒,增加观感和口感,但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塑化剂可进入液体食品中。

水果、蔬菜、果脯、茶叶、凤梨酥、贡糖属于固体食品,没有污染的可能;果汁、饮料属于液体食品,最应谨慎食用。

故本题选B。

2.健康的含义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A.身体是否健康B.心理是否健康C.社会适应能力D.是否拥有很多钱财【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概念,是基础性的题目,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疹,并采取隔离措施。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C.麻疹病毒属于抗原D.麻疹疫苗属于抗体【答案】D【解析】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如微生物等病原体、疫苗、异物、异体器官等。

抗体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器官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保持室内通风可以减少室内麻疹病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出现感染症状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B正确;麻疹病毒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麻疹病毒属于抗原,C正确;麻疹疫苗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麻疹疫苗属于抗原,不属于抗体,D错误。

生物中考真题分项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2023中考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考真题分项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2023中考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专题09-1 健康地生活1.(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给新生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

结核杆菌和接种用的疫苗分别属于A.抗原、抗休B.抗体、抗原C.病原体、抗原D.传染源、抗体2.(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况发生时,处理措施错误的一项是A.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用自身皮肤能够有效避免排异反应B.用指压止血法救治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C.对患者进行的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D.胸外心脏按压的速度为每分钟至少100次3.(2019年新疆)掌握急救知识,及时挽救生命。

以下心肺复苏的步骤正确的是①人工呼吸②开放气道③胸外按压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4.(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随着城市养狗人士的增多,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媒体普遍呼吁养狗人士主动给狗接种狂犬疫苗,以预防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致人患病的狂犬病毒属于传染源B.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狂犬疫苗属于抗体,注射该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5.(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免费筛查活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有计划的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所有传染病的抵抗力C.患病时,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D.有的人对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发生过敏反应,这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6.(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下列对人体健康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传染病患者康复后体内一定存在相应抗体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C.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最有效方法D.保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7.(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C.蚊虫叮咬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D.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8.(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11月26日,某大学老师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人教版】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某个人群中15~34岁年龄组和3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

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A.35岁以上的人中没有死于吸毒的B.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伤害比年轻人大C.年龄越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越多D.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吸烟、酗酒、吸毒等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图是每个人群中35岁以上的人和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分析解答。

【详解】分析图形可知,35岁以上有死于吸毒的,但比例小,A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的伤害比年轻人小,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年龄较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少一些,C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约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65%,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高我们分析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患病的人或动物以及病原体携带者C.能使人患传染病的病原体D.能散播病原体的各种各样的媒介物【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概念,是基础性的题目,思考解答。

【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传染病患者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故选:A。

【点睛】注意区分传染源和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C.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D.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生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九健康地生活考核内容考核内容考点一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Ⅱ)(1)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二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Ⅰ)(1)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免疫物质(如抗体)组成第三道防线。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在特异性免疫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即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两者特异性地结合,将病原体清除或失去致病性。

气管壁和鼻腔内粘膜上的纤毛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白细胞吞噬病原体考点三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计划免疫(Ⅰ)(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受损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2)我国目前实行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考点四心血管疾病、癌症、酗酒、吸烟和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Ⅰ)(1)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2)吸烟、酗酒、吸毒、网瘾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维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考点五安全用药与急救(Ⅰ)(1)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安全用药常识对于保障健康非常重要。

(2)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先判断其有无呼吸或意识,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3)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关煤气、断电,确认处于安全的环境中,然后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等。

(4)外伤出血需区分出血血管为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涌出。

对于大动脉或大静脉出血,应尽快拨打“120”紧急呼救,同时分别按压近心端(动脉出血)或远心端(静脉出血)止血。

主题九健康地生活例题的1.(海淀二模)正确认识并科学防控艾滋病,是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控措施错误..是A.研制药物,阻止艾滋病病毒侵入活细胞B.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应立即给予救治C.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D.积极锻炼身体能有效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答案:D2.(西城二模)最近,香港大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艾滋病毒抗体,通过在小鼠体内进行实验,发现该抗体能够有效作用于测试的124种艾滋病毒毒株。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其结构与小鼠细胞相同B. 抗体是一种特殊物质,能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C. 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工作、学习,也会被传染患病D. 在小鼠体内实验成功后可直接用于人类的疾病治疗答案:B3.(东城二模)近期有些同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被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该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目前没有有效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物,患者几天后可自行痊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诺如病毒是一种病原体B.诺如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C.饭前便后应洗净双手以切断传播途径D.患者自行痊愈主要依靠特异性免疫答案:B4.(丰台二模)下列疾病最可能是酗酒引起的是A.白化病B.佝偻病C.流感D.肝癌答案:D5.(丰台二模)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曾几何时,随着青霉素及一系列的抗生素的发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药物种类繁多。

如今,细菌的抗药性生不断上升,人类似乎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

右图中的柱图展示了各年份抗生素类新药开发的情况,其中青霉素、万古霉素类药物是几乎能杀灭所有细菌的广谱抗生素药物,喹诺酮为新药;曲线展示的是细菌耐药性的情况。

那么,细菌是如何产生耐药性的呢?临床上足量使用抗生素时,大多数的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会被杀死,这样的细菌称为敏感菌;但还有极少量的耐药细菌发生突变而存活下来,这种突变大约有一亿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机率。

存活的耐药菌会在病人机体中伺机而动,大肆繁殖后代,迅速扩大耐药菌群数量,导致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在病人体内失效。

敏感菌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与其细胞中的一段耐药基因有关。

高温煮沸能杀死大部分细菌,但其耐药基因可能并没有被破坏。

这些耐药基因很容易转移到活的敏感菌体内,从而使敏感菌转化为耐药菌。

人体接触到含有耐药基因的食物后,体内敏感菌可能会转化为耐药菌。

临床上如果长期低剂量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但没有杀死机体内的全部细菌,反而诱发某些细菌的突变,这会增加机体中耐药菌的比例。

因此,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成为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似乎会催生出对所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1)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文中提到耐药基因可能是细菌分子上的片段。

(2)文中提到的抗生素类药物应属于类药物(填“OTC”或“处方药”),划分OTC和处方药并制定相应的售卖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公众滥用抗生素。

(3)从文中信息可知,下列叙述合理的是(多选)A.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完全杀灭敏感菌和耐药菌B.喹诺酮开发比较晚,故细菌对其耐药性最低C.敏感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转变为耐药菌D.敏感菌获得耐药基因片段后可转变为耐药菌E.由于新开发的抗生素药物种类减少,目前已无法治疗细菌感染类疾病F.专一侵染细菌而不侵染人体细胞的病毒,或可开发为药物替代抗生素答案:(1)原核生物;DNA (2)处方药(3)CDF(多选;无错误选项时,答对2-3个均得分)6.(朝阳二模)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的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有的防御能力。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是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抗生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抗流感病毒,但在治疗流感引起的细菌性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继发性细菌感染往往才是导致流感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原因。

(1)给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从而具有免疫力。

(2)流感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患者体内,通常血液中细胞的含量增加,这属于免疫。

采用口服、静脉注射抗生素等方式进行治疗时,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先到达心脏内部的,再被运输到感染部位。

(3)滥用抗生素会使缺乏抗药性的细菌死亡,但是的细菌会继续生存并繁殖,导致治病效果降低,因此用药时要。

答案:(1)抗体(2)白非特异性(非特异) 右心房(3)有抗药性不滥用抗生素,遵医嘱,合理用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7.(石景山二模)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白血病B.坏血病C.血吸虫病D.糖尿病答案:C8.(石景山二模)下列描述的物质中,被人体免疫系统可能识别为抗原的是①心脏病人植入的血管支架;②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③糖尿病人注射的胰岛素;④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9. (昌平二模)下列哪种做法有利于保证自身健康A.运动可使循环、呼吸等多个系统功能增强,因此运动越多越好B.随心所欲,想吃啥就吃啥C.不吸烟、远离毒品、不酗酒D.早上吃少,中午吃饱,晚上吃好答案:C10.(昌平二模)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少数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感染:①在宰杀犬、猫等动物的过程中感染;②护理病人时,病人唾液污染手,经伤口感染;③亲吻犬、猫等动物,通过口腔粘膜感染。

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病死率接近100%。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在感染病毒后3个月以内发病,文献记载最长1例达10 年。

当前,狂犬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大力加强预防工作,目前预防狂犬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做好动物管理。

饲养者应进行登记,做好犬只的预防接种。

发现狂犬,要立即捕杀。

狂犬病最有效、最可持续的防疫方法是大规模对犬只进行免疫接种,形成免疫屏障。

一个地区 70%以上的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就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止狂犬病病毒扩散和传播。

②根据统计分析,猫、狗、羊、牛、猪以及其他的一些哺乳动物,都是可以被狂犬病毒感染且发病的。

因此,被这些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通过理化方法及时(指2 h 内)清除伤口中的病毒。

③预防接种。

1885 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将利用兔脑脊髓制备的减毒狂犬疫苗应用于人体治疗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征服狂犬病。

目前主张凡被犬、猫、狼等动物咬、抓伤或舔伤后,为保证安全,都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请回答问题:(1) 狂犬病病毒侵入动物体后,可以寄生在(血浆/唾液/神经细胞)中,完成增殖过程。

(2) 文中“发现狂犬,要立即捕杀”,属于预防传染病的那项措施?(3) 在免疫学中,巴斯德利用兔脑脊髓制备的减毒狂犬疫苗被称为,该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成分是。

当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这种抗体(能/不能)清除入侵的结核杆菌。

(4) 假如家里养狗,作为狗的主人,你能为预防狂犬病做些什么?答案:(1) 神经细胞(2) 控制传染源(3) 抗原;蛋白质;不能(4) 积极为爱犬注射疫苗;出门遛狗要拴好狗链;不小心被狗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合理即可得分)11.(顺义二模)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

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针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