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20个文言实词——鄙

合集下载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1—20〕1、爱①保护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保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例: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条牛?④爱慕,欣赏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例: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例: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例:爱其二毛〔怜惜,同情〕《左传》译文: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②安抚,抚慰例: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抚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例: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例: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⑥养生例: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例: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例: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

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1、爱:吝惜、吝啬、舍不得2、安:哪里,如何,使安,奉养,安抚3、被:覆盖,遭受,穿(通“披”)4、倍:反,背向、背着、违背(通“背”)5、本:基础、本原、根;农业;推究6、鄙:边邑,鄙陋,轻视,自谦“鄙人”7、兵:士兵、军队、军事、战争、侵略、战略、战术8、病:缺点,毛病;困苦、担心、忧虑9、察:看清楚、了解、理解、清楚、明白10、朝:朝见、朝廷、朝代、使朝见11、曾:隔两代的亲属;通“增”;乃、竟12、乘:驾驭;登、升;掩袭、追逐;凭借;兵车;“四”的代称13、诚:实在、的确;果真;真实的14、除:台阶;授官;流逝15、辞:口供;拒绝、推辞;言辞;借口;口实;文辞16、从:归顺;参与;追赶;随从;堂房亲属;通“纵”17、殆:危险;懈怠;大概;接近18、当:判定、适合、适当;阻挡;主持,执掌;承担;抵敌;值19、道:引导;途径、方法;正当手段;思想、学说;想,料;规律;治理20、得:能够;正确;得当、合适;应该;通“德”,感激21、度:计算;推测,揣度;尺度,法度,制度;器量,胸襟22、非:认为不对;责怪;反对;通“诽”,诽谤23、复:免除徭役;告,回答;又,再;报复;恢复24、负:承担,依仗、凭借;失败;对不起;亏欠,拖欠;享有;赔偿25、盖:遮蔽、掩盖;压倒,胜过;通“盍”,何不;何;通“阖”,门扇26、故:所以;故意,特意;旧的;衰老;故人;死亡;事;仍旧;原因27、顾:回头看;只,只是;拜访;反而,却;顾惜,照顾28、固:坚持;本来、原来、当然;乃、岂,表反问;坚决,一定;确定29、归:女子出嫁;归附,归属;通“馈”,赠送。

投案自首30、国:地方;国都,京城;侯王的封地31、过:拜访;责备;探望;过失,错误32、何:什么,怎么;为什么;多么33、恨:遗憾,懊悔;怨;仇视,仇恨34、胡:为什么;胡须35、患:忧虑;担心;厌恶;祸害,灾难;害(病),病36、或:如果;有的;有人;也许,可能;或者;通“惑”,迷惑37、疾:病,痛苦,疾苦;弊病,缺点;厌恶,憎恨;通“嫉”,妒忌,急速,猛烈38、及:至,到;趁;够得上,比得上;追上;等到,涉及,连带39、即:走近,靠近,登上;就,立即;如果;当,就在40、既:已经,已然;用尽,完尽;食尽;失掉;不久之后;既……又……41、假:借,用,凭借,借助;如果,假如;给予,给;代理;宽容;虚伪42、间:一会儿,顷刻;缝隙,空隙;隔开;参与;近来;离间43、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同“现”,出现;放在动词前,表对自己怎么样44、解:消除,缓和;解除,解脱;解开;解剖,解释;理解;押送,通“懈”45、就:接近,靠近;成功,完成;走向,趋向,往……去;成就,登上,担任,从事46、举:发动、举兵;推荐;成功;全,都;尽;考取;攻占,攻取。

120个文言实词总复习之B——被 倍 本 鄙 兵 病

120个文言实词总复习之B——被 倍 本 鄙 兵 病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 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 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 ① 思忧且幽。被发被氅 行吟泽 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 尤不为苦也。
①氅(chǎng ,大衣,外套)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 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 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 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 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 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B
120个文言 实词用法
—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3、被
被,金文
(衣,保暖用品)
(皮),造字本义:由兽皮制成、用于睡卧时遮 盖保暖的床上用品。
3、被
本义:名词, 兽皮制成的覆 盖物
反义引申 词性引申
词性引申
动词:覆盖
动词:遭受
介词, 表被 动
被子
如被冰雪
缩小引申
被八创
被告
动词:穿、披
7、兵
短兵相接
本义:名 词,武器
词性引申 借代引申
兵不厌诈
名词:手持 武器作战的 士兵
借代引申 借代引申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 战争
借代引申
兵荒马乱
兵临城下
动词:用兵器杀人
名词:战术、 战略
左右欲兵之
缩小引申
上兵伐谋
动词:侵略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 阳。 2陈利兵而谁何 3故上兵伐谋 4左右欲兵之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 于赵者
晋之鄙有二人,临秦地 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 谅。”居久,则鄙秦人曰: “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 夷之鄙人。”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 临秦地则曰:“鄙(地位低 下)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 “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 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01爱、安、被、倍、本、鄙(精品课件)-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品课件(部编版)

01爱、安、被、倍、本、鄙(精品课件)-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精品课件(部编版)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 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 读音一:bèi 读音二:pī,通“披”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文言版《説文解字》: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白话版《说文解字》:安,娴静。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女在屋下。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 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 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学生用)温怀吓整理.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学生用)温怀吓整理.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A: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毛反裘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古之遗爱也()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1、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沛公安在()7、衣食所安()8、既来之,则安之()B: 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褐怀珠被甲枕戈1、禹,汤被之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将军身被坚执锐()4、被发行吟泽畔()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四、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3焉用亡邻以倍郑()4、每逢佳节倍思亲()五、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无本之木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2、盖亦反其本矣()3、此之谓失其本心()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6、若止印三二本()7、此之谓失其本心()8、本未倒置()9、抑本其成败之迹()六、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纪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释义参考答案(1.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纪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释义参考答案(1.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中山纪念中学高中语文常见120个文言实词释义练习参考答案(1.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一)爱(1)(可爱)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2)(疼爱,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3)(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4)(爱惜,珍惜)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5)(爱惜,珍惜)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6)(同情,怜惜)仁而爱.人。

(《高祖本纪》)(7)(羡慕,欣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8)(爱戴)宽缓不苟,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将军列传》)(9)(吝啬,吝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二)安(1)(安宁,安定)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河渠书》)(2)(安稳,安定,稳固)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活用)使……安定(安心))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4)(平安,安全)夫行危,欲求安.。

(《刺客列传》)(5)(养生)衣食所安.,弗改专也。

(《曹刿论战》)(6)(习惯,满足)安.于现状、随遇而安.(7)(安放,安置)安.营扎寨(8)(安逸,安适)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9)(怎么,哪里)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10)(怎么,哪里)沛公安.在?(《鸿门宴》)(三)被(1)(读bèi;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2)(读bèi;被子(只在口语中使用))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长亭送别》)(3)(读bèi;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4)(读bèi;蒙受,遭受)秦国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5)(读pī,通“披”;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 • 计篇》) 故兵无常势。(《孙子 • 虚实》)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
2021/1/25
成语助记
2021/1/25
造字本义:用心疼惜呵护, 并喃喃倾诉柔情。
2021/1/25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2021/1/25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安稳 谢庄遂安。(《冯婉贞》)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 臾》)
2021/1/25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 战》)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2021/1/25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21/1/25
成语助记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