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热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Q235厚钢板焊后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

Q235厚钢板焊后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

毕业论文题目:Q235钢厚钢板焊后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0802学号200802050224 学生姓名:张博涵导师姓名:马红亮彭小敏完成时间: 2012年6月2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Q235钢厚钢板焊后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姓名张博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班级 0802 学号 200802050224 指导老师马红亮彭小敏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李东锋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相关手册,了解焊后热处理的作用及其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归纳焊后热处理工艺确定原则,了解Q235钢组织性能特点、特别是焊接性能特点及Q235钢的应用,撰写文献综述;2. 设计确定Q235钢厚板焊后热处理工艺3. 对经不同热处理制度后,Q235钢焊件组织性能进行分析,评估热处理工艺,分析原因,获得优化后最佳工艺;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1. 3月1日~3月30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2. 4月1日~4月6日,课题调研、资料收集、方案设计;3. 4月7日~5月1日,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4. 5月2日~5月22日,撰写毕业论文;5. 5月23日~6月5日,将毕业论文送指导老师审阅、评阅老师评阅;6. 6月7日~6月15日,毕业论文答辩和资料整理。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引言 (1)1.2课题的研究背景 (1)1.3课题的研究内容 (2)1.3.1厚钢板的焊接技术 (2)1.3.2焊后热处理技术 (4)1.3.3金相显微分析 (5)1.3.4硬度测试 (5)1.3.5力学性能分析 (6)1.4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6)第2章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7)2.1实验设备介绍 (7)2.2实验过程及方法 (12)2.2.1实验流程图 (12)2.2.2 Q235厚板焊接实验过程 (12)2.2.3焊后热处理工艺 (14)2.2.4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14)2.2.5硬度测试 (16)2.2.6力学性能测试 (18)第3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20)3.1 Q235厚钢板焊接结果与分析 (20)3.2 Q235厚钢板金相组织结果与分析 (21)3.3 Q235厚钢板硬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24)3.4 Q235厚钢板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Q235钢厚钢板焊后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摘要:本文以Q235厚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方法进行焊接,通过对Q235厚钢板的焊后热处理,初步探讨其工艺过程,采用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工艺,目的是消除焊后残余应力的影响。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B/Z61.012-95(工艺参数)2012年‎10月15‎日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2.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2.2要求淬硬的‎钢种 (4)2.3要求渗碳的‎钢种 (6)2.4几点说明 (6)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3.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3.2其它钢种 (8)3.3几点说明 (8)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5.1淬火……………………………………………………………………………………………1 25.2 正火及退火‎ (14)5.3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5.4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6.1氮化 (17)6.2渗碳 (20)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7.1锻模及胎‎模 (22)7.2切边模 (24)7.3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8.1铝合金的‎热处理 (26)8.2铜及铜合‎金 (26)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9.1第Ⅰ组钢 (27)9.2第Ⅱ组钢 (28)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2.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表1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②有效截面小‎于20mm‎者可采用空‎冷。

2.2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表2注:①回火后油冷‎。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_2012简称新锅规
1.2.1锅炉本体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集箱和连接管道,炉膛、燃烧设备和空气预热器(包括烟道和风道),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樯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
1.2.2锅炉范围内管道
(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以及锅炉启动系统等。
(2)电站锅炉以外的锅炉,分为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和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GB/T 9711.1
热水管道
≤2.5
10,20
GB/T 8163
受热面管子
≤1.6
≤350
集箱、管道
≤350
GB 3087
受热面管子
≤5.3
≤460
集箱、管道
≤430
20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20MnG,25MnG
GB 5310
受热面管子
不限
≤460
集箱、管道
≤430
(1)工作压力不超过2.5MPa的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可以用锅炉用钢板制造;
(2)各类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及用于亚临界及以上锅炉的锻件,可以采用与适用范围相应的钢管材料;
(3)各类空心圆筒管件(三通、弯头、变径接头等)一般应当锻制成形,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时也可以用轧制或者锻制圆钢加工而成::
①加工后的管件经过无损检测合格;
1.8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发动机热处理QC工程图

发动机热处理QC工程图

生产品质技术年・月・日批准简 图加工・基准部位作业开始作业中作业结束作业开始作业中作业结束1来料检验直径 -1-----长度-1-----品号、炉号流转卡1-----2装炉行车装炉方式----装炉数量-------装炉温度-装炉时间记录卡3升温、保温电阻炉10#设定温度圆盘图保温时间圆盘图1-11-1温度均匀圆盘图4淬火淬火槽清水槽吊装图示-淬火时间图示记录卡1批/次11批/次1硬度检验记录卡外观5回火回火炉10#设定温度图示-1-11--回火温度圆盘图1-11--回火时间圆盘图1-11--回火后硬度回火组织6硬度检测硬度计表面硬度图示3点记录表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报告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报告组织金相破断试验报告7矫直矫直机矫直----( 特征区分 S关键 A重要 B普通 C一般)万能试验机计时器里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便携式硬度计-全数-1/批次-温度表--全数无开裂、碰伤目视全数批次批次工艺卡片数显控温计时钟作业要求--工艺卡片满炉工艺卡片工艺卡片检测机/百分表冲击试验机HRC50-58-作业要求便携式硬度计工艺卡片工艺卡片注1:1、 已注尺寸按照频率检查-0℃、大于27J -技术要求--批次批次批次2、 3≤尺寸记录数≤13,包含首末检全数索氏体≥60%管 理 方 法操 作 工 检 查 频 率记录方法检查器具工艺卡片工 序3、 未标注尺寸需要首检末检,10%抽检,但无需记录。

QC工程表上、中、下 /炉产品名活 塞 杆生产线热处理车间No.工序图工 序 名设 备特性区分管理项目规格HB241-285工艺卡片HB241-2852.5mm/根备 注20°-300°-批次起止时间时钟批次技术要求工艺卡片批准管 理 特 性整理编号ZL-完成日期2012-8-5计量卷尺余量+5mm 计量卷尺负责管理规格目视(○加工 △停止 ◇检查)检 验 员 确 认 频 率全数-1次/月批次余量8-10mm 1次/月标识卡金相显微镜-1次/月全数上、中、下层各1件上、中、下层各1件-ASAAAAS。

金属材料热处理综合实验论文

金属材料热处理综合实验论文

金属材料热处理综合实验论文班级:应化10-1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莫淑华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45号钢热处理工艺论文内容摘要:45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

正文:一.引言:热处理能改善工件的机械性能,提高工件的强度和硬度,满足各种性能的要求。

我们要重视我国现阶段的热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不仅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同时要自主研发,以创新的思维提高我国的热处理工件的质量。

因此我组就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与实验,总结最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二.方案: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

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45钢的调质:45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

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的淬火温度在820~840度左右,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

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

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一般为1min/mm,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

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热处理工艺规程B/-95(工艺参数)2012年10月15日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要求淬硬的钢种 (4)要求渗碳的钢种 (6)几点说明 (6)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其它钢种 (8)几点说明 (8)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淬火……………………………………………………………………………………………1 2正火及退火 (14)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氮化 (17)渗碳 (20)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锻模及胎模 (22)切边模.................................................................................2 4 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铝合金的热处理 (26)铜及铜合金 (26)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第Ⅰ组钢 (27)第Ⅱ组钢 (28)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表1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②有效截面小于20mm者可采用空冷。

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表2注:①回火后油冷。

②淬火加热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脱碳。

12Cr1MoV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控制要点

12Cr1MoV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控制要点

12Cr1MoVG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控制要点摘要:目前低合金耐热钢12Cr1MoVG在化工企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由于其材料对延迟裂纹敏感的特性,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易产生延迟裂纹,其形成的宏观裂纹以致贯穿裂纹与材料的韧性和残余应力大小有很大关系。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铬钼耐热钢管道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来降低扩散氢含量,消除残余应力以避免焊缝裂缝的产生。

传统的热处理设备使用热处理以设备,现已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厂外外管蒸汽管道低合金耐热钢12Cr1MoVG为例采用新方法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控制要点关键词:热处理工艺控制要点12Cr1MoVG管道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编制合金钢管道焊后热处理方案明确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如下:本工程中合金钢管12Cr1MoVG规格为Φ323.9×22.2,其所有的对接接头;合金钢管12Cr1MoVG上的对焊支管座;其他经焊接工艺评定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管件;1.2人员准备由于本项目需要焊后热处理的焊口总数不多,且工作量较集中,场地方便,项目部指定一名技术员,负责编制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数等技术文件,指导并监督热处理人员的工作,整理热处理资料等;指定一名热处理工,负责按照热处理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记录热处理操作过程,完成自检等。

1.3 设备及辅助材料准备西门子S7-200PLC模块(可编程序控制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计算机、柔性陶瓷电阻加热器,配备一台里氏硬度计,以测量焊缝和母材的硬度值。

辅助材料有快速接长导线,串联导线、热电偶、补偿导线、接插件、硅酸铝岩棉毡、铁丝等。

快速接长导线供加热器与交流接触器连接,K形热电偶及补偿导线是用于测温;硅酸铝纤维毯耐温1000℃,主要用于热处理的保温;铁丝用于固定热电偶和绑扎硅酸铝纤维毯。

焊后热处理工艺及措施2.1加热方法本项目采用柔性陶瓷电阻加热的方法对管道焊缝进行加热。

铁道车辆车轴锻造及热处理技术

铁道车辆车轴锻造及热处理技术

铁道车辆车轴锻造及热处理技术摘要:介绍了铁路车辆50钢车轴的锻造、热处理主要工艺流程,重点阐述了车轴在锻造与热处理工艺中所采用的技术及设备。

关键词:50LZ钢;车轴;锻造;热处理车轴是铁路车辆运行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与铁路运输安全直接相关。

自中国成立初期以来,铁路车辆一直使用40钢轴。

由于钢轴的疲劳强度低,其使用期限短,轴压缩部件容易产生横向裂纹,不能满足目前高列车速度和大体积的发展要求。

为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铁道部根据国内物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力,指定LZ50轴钢(以下简称50钢)钢坯作为铁路提速车专用轴,并参考一些先进国家的车轴化学成分和技术。

在锻造过程中锻造需要钢坯,液压锻造和其他先进的锻造装置。

在50钢轴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两个正火和一个回火过程。

在我国某工厂轴生产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上述新技术,配备国内先进成熟的设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改善未来的轴生产工艺。

一、50钢车轴锻造及热处理工艺流程车轴锻造工艺流程:轴坯锯切下料→轴坯加热→车轴锻造→车轴热矫直及打钢字→车轴锻后冷却→车轴锯切两头车轴热处理工艺流程:车轴一次正火加热→车轴一次空冷→车轴二次正火加热→车轴二次空冷→车轴回火→车轴回火后冷却→车轴铣端面及取样做金相和机械性能试验(对带试棒的车轴)二、车轴制造、检验和试验标准比较现在国内铁道客货车车轴一般采用TB/T2945-1999。

该标准等效使用AARM101-1990,其中规定了车轴钢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微观组织、热处理方法、探伤验查、验收和记录等,还规定了二次正火和一次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EN13261-2010规定了EA1N、EA1T和EA4T3不同材质和工艺车轴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微观组织、疲劳性能、几何尺寸公差、超声波探伤、残余应力以及防护标记,并给出了检测方法。

其中,EA1N和EA1T材料成分相同,为碳素钢,EA4T为合金钢;EA1N进行正火处理,EA1T和EA4T进行淬火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0 ×
T10钢球化退火组织 ( 化染 )
500 ×
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5、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定义:将钢锭、 定义:将钢锭、铸件或锻坯加热到稍低于固相 线的温度,长时间保温, 线的温度,长时间保温,然后缓冷以消除化学 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6、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
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 (1)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
一般是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 一般是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100~150℃/h)至500~650℃(< ℃ ) ℃ Ac1),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冷(50~100℃/h)至200℃出炉。 ) ℃ ) ℃出炉。 目的:消除铸件、锻件你、焊接件、热轧件、 目的:消除铸件、锻件你、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 应力,稳定尺寸,防止变形和开裂; 应力,稳定尺寸,防止变形和开裂; 工艺: 工艺: 加热温度:铸件为500 550℃,焊件为500 600℃( 500~ 500~ 加热温度:铸件为500~550℃,焊件为500~600℃(大焊件 用火焰或工频感应加热局部退火)。 用火焰或工频感应加热局部退火)。 保温时间:由工件的尺寸和装炉量决定。 保温时间:由工件的尺寸和装炉量决定。 3min/mm,铸铁6min/mm 钢3min/mm,铸铁6min/mm 。 冷却:缓冷,以免产生新的应力。 冷却:缓冷,以免产生新的应力。 特点:在退火过程中没有相变;残余应力主要是通过钢在 特点:在退火过程中没有相变; 500~650℃保温后缓冷过程中消除的; ℃保温后缓冷过程中消除的;
等温退火的等温温度根据钢的成分和要求的硬度, 等温退火的等温温度根据钢的成分和要求的硬度,由该 种钢的C曲线确定 曲线确定。 种钢的 曲线确定。
不完全退火: 3、不完全退火: 钢在A 之间或过共析钢在A 亚共析钢在Ac1~Ac3之间或过共析钢在Ac1~
Accm之间的两相区加热,保温,得到不完全奥氏体 Accm之间的两相区加热,保温,得到不完全奥氏体 之间的两相区加热 缓慢冷却以得到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后,缓慢冷却以得到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1)目的: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减小内应力,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减小内应力, 改善切削加工性。 改善切削加工性。 适用钢种:共析钢、过共析钢、 (2)适用钢种: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析钢中 无大缺陷; 无大缺陷; 工艺参数: (3)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A 20~ 加热温度:AC1+20~30℃ 优点:加热温度低,易操作,节能、降耗, 优点:加热温度低,易操作,节能、降耗, 提高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
图 2-2
)、球化退火工艺类型 (4)、球化退火工艺类型 a)、普通球化退火 b)、等温球化退火 a)、普通球化退火 b)、等温球化退火 c)、循环球化退火 c)、循环球化退火 注意:普通球化退火效果较差, 注意:普通球化退火效果较差,等温球化 退火效果较好,而循环球化退火的效果最佳, 退火效果较好,而循环球化退火的效果最佳, 但考虑到生产的成本,一般常用等温球化退火, 但考虑到生产的成本,一般常用等温球化退火, 成本不高,而效果又很好。 成本不高,而效果又很好。
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 与钢种和偏析程度有关, 与钢种和偏析程度有关,一般为 30~60)min/25mm, 1.5~2.5) (30~60)min/25mm,或(1.5~2.5) min/mm 按装炉量Q计算: 按装炉量Q计算: .5+Q +Q/ 小时) τ=8.5+Q/4(小时) Q—装炉量(吨) 一般为10~15h 装炉量( 一般为10~15h 装炉量 10
18
)、问题 问题: (4)、问题: 一般扩散退火加热温度高,时间长, 一般扩散退火加热温度高,时间长, 晶粒会粗大(不能作为淬火的预备组织), 晶粒会粗大(不能作为淬火的预备组织), 扩散退火之后要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 扩散退火之后要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 来进行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来进行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高温扩散退火周期长、能耗大、 高温扩散退火周期长、能耗大、氧化脱碳 严重、 严重、成本高 尺寸不大的铸件或碳钢铸件, 故:尺寸不大的铸件或碳钢铸件,有时可 采用完全退火来代替(偏析轻)。 采用完全退火来代替(偏析轻)。
消除铸锻焊件的内应力; ①消除铸锻焊件的内应力; 均匀成分、组织,细化晶粒; ②均匀成分、组织,细化晶粒; 改善钢的成型性、切削加工性; ③改善钢的成型性、切削加工性; 为淬火作组织上的准备; ④ 为淬火作组织上的准备;
3、种类:如图2-1 种类:如图2
按加热温度分: 按加热温度分:
重结晶退火
完全退火 扩散退火 不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 再结晶退火
第一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通过加热、 热处理工艺: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改变钢 的组织结构以获得工件所要求性能的技术操作; 的组织结构以获得工件所要求性能的技术操作; 制定基础: 制定基础: 热处理原理 种类: 种类: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
4、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获 、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 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用途:主要应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高碳合金工具钢。 用途:主要应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高碳合金工具钢。 和高碳合金工具钢 目的: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目的: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 火做准备。 火做准备。 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Ac1+20~30℃;过高-过低:Ac1 加热温度:Ac1+20~30℃;过高-过低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后的组织 球化退火后的组织: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后的组织:铁素体和球状渗碳体的混 合物,叫做球状珠光体或粒状珠光体, 表示; 合物,叫做球状珠光体或粒状珠光体,用P粒表示; 加热时间:一般为2 小时或按公式计算 加热时间:一般为2~4小时或按公式计算 冷却速度:炉冷或Ar1以下 20℃长时间等温 以下± 长时间等温, 冷却速度:炉冷或Ar1以下±20℃长时间等温,600 ℃ Q τ = 8.5 + 以后出炉空冷。 以后出炉空冷。 4
第一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般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 一般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
毛坯生产 预备热处理 机械 加工 最终热处理 机械精加工 预备热处理 : 退火 ; 正火 最终热处理 : 淬火 ; 回火
(一)、钢的退火 )、钢的退火 定义:钢加热到临界点Ac1 Ac1以上 1、定义: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 或以下,保温后随炉慢冷以获得近 随炉慢冷以获得 或以下,保温后随炉慢冷以获得近 于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的热处理工艺。 于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 2、目的:
(1)目的:消除有害气体的危害,如氢致白点;使合金 目的:消除有害气体的危害,如氢致白点; 元素扩散均匀,改善或消除铸锭中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 元素扩散均匀,改善或消除铸锭中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 轧锻材中的带状组织;消除轴承钢中的液析碳化物, 析,轧锻材中的带状组织;消除轴承钢中的液析碳化物, 均匀成分, 均匀成分,均匀组织 适用钢种:一些优质中、 (2)适用钢种:一些优质中、高合金钢或偏析严重的合 金钢铸件及铸锭 工艺参数: (3)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 +150~ 加热温度:Ac3(Accm)+150~300℃ ℃; 碳钢 1100 ~1200 ℃; ℃。 合金钢 1200 ~1300 ℃。
工艺参数: (3)工艺参数: 加热温度:AC3+30~50℃, 加热温度:A 30~50℃, 原则:得到单相的A,又防止A晶粒的粗大; A,又防止 原则:得到单相的A,又防止A晶粒的粗大; 保温时间: 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及方式有关) 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及方式有关)
在箱式炉中: =KD(单位为min) 在箱式炉中:τ=KD(单位为min) 单位为min 2.0min/mm, 工件有效厚度mm mm。 K=1.5 ~ 2.0min/mm,D-工件有效厚度mm。 对锻、轧材: 对锻、轧材:τ=(3 ~ 4)+(0.2 ~ 0.5)Q 单位为hour Q为装炉量 单位为t 为装炉量, (单位为hour , Q为装炉量,单位为t)
退火 低温退火
去应力退火
按冷却方式分: 按冷却方式分:等温退火和连续退火
图 2-1
退火工艺: (二)退火工艺:
1.完全退火 1.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将工件加热到Ac 以上30~50℃, 保温足够的 完全退火 : 将工件加热到 Ac3 以上 ℃ 时间,经完全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 冷却, 时间,经完全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 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适用钢种:亚共析钢( 合金钢的锻 的锻、 (1)适用钢种:亚共析钢(Wc=0.3~0.6%)或合金钢的锻、 % 焊接件。 铸、焊接件。 目的: 细化晶粒、 消除应力、 均匀组织、 ( 2 ) 目的 : 细化晶粒 、 消除应力 、 均匀组织 、 降低硬 便于切削加工。 度、便于切削加工。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适合于完全退火 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适合于完全退火 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偏低, 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偏低,切削时易粘刀 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化后缓冷退火时, Accm以上奥氏体化后缓冷退火时 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化后缓冷退火时,会 析出网状渗碳体, 组织为P+ P+Fe 硬度较高, 析出网状渗碳体 , 组织为 P+Fe3CⅡ , 硬度较高 , 使钢的 强度、塑性、韧性大大降低。 强度、塑性、韧性大大降低。
12
为什么将加热温度定于Ac 为什么将加热温度定于 1 ~ Accm ?
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Fe3CⅡ,不 仅硬度高,而且增大了钢的脆性, 仅硬度高,而且增大了钢的脆性,所以切削加 工困难,淬火时易变形、开裂;; 工困难,淬火时易变形、开裂;; 加热温度为Ac 以上20~30℃,在A中保留大 加热温度为 1以上 ℃ 中保留大 量的未溶渗碳体质点,并造成A的碳浓度分布 量的未溶渗碳体质点,并造成 的碳浓度分布 不均匀,在随后的缓冷过程中, 不均匀,在随后的缓冷过程中,或以原有的渗 碳体质点为核心,或在A富碳区产生新的核心 富碳区产生新的核心, 碳体质点为核心,或在 富碳区产生新的核心, 均匀的形成颗粒状渗碳体; 均匀的形成颗粒状渗碳体; 球化退火前,若二次渗碳体网较厚,可先正火。 球化退火前,若二次渗碳体网较厚,可先正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